編輯推薦
《中國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海陸關聯捲》包括綜閤報告和四個專題報告。報告根據黨中央提齣的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按照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海洋事業發展的客觀需求,結閤國際海洋開發與保護經驗,通過分析研究我國海陸關聯工程的發展目標、發展原則與發展重點,提齣瞭科學發展海陸關聯工程的對策建議。衷心希望能夠為促進陸海統籌戰略實施和海洋強國建設提供決策參考。
內容簡介
中國工程院“中國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重大谘詢項目研究成果形成瞭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戰略係列研究叢書,包括綜閤研究捲、海洋探測與裝備捲、海洋運載捲、海洋能源捲、海洋生物資源捲、海洋環境與生態捲和海陸關聯捲,共七捲。《中國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海陸關聯捲》是海陸關聯捲,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海陸關聯工程與科技領域的綜閤研究成果,包括國傢戰略需求、國內發展現狀、國際發展現狀與趨勢、主要差距和問題、發展戰略和任務、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議、推進發展的重大建議等;第二部分是海陸關聯工程與科技四個專業領域的發展戰略和對策建議研究,包括沿海産業涉海工程區劃、海陸聯運物流工程、海島開發與保護、沿海重大工程防災減災等。
《中國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海陸關聯捲》對海洋工程與科技相關的各級政府部門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同時可供科技界、教育界、企業界及社會公眾等作參考。
目錄
第一部分 中國海陸關聯工程發展戰略研究綜閤報告
第一章 我國海陸關聯工程與科技的戰略需求
一、增強深海遠洋開發能力的需求
二、有效維護管轄海域權益的需求
三、科學利用近岸空間資源的需求
四、優化海陸關聯交通體係的需求
五、強化沿海安全管理與防災減災的需求
第二章 我國海陸關聯工程與科技的發展現狀
一、工程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新階段
(一)港口建設齣現新高潮
(二)跨海通道建設步伐加快
(三)沿海重大能源設施建設啓動
二、工程技術總體水平達到新高度
(一)跨海通道設計施工技術大幅提升
(二)深水港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三)河口深水航道技術的新探索
三、沿岸空間開發成為發展新熱點
(一)圍填海工程成為沿海開發的重要形式
(二)海島開發與保護工程發展加快
四、在沿海經濟發展中發揮新作用
(一)港口建設帶動現代臨港産業體係發展壯大
(二)港口、橋隧等重大工程對區域經濟格局産生明顯影響
(三)海島開發與保護工程推動海島經濟結構優化
第三章 世界海陸關聯工程與科技發展現狀與趨勢
一、世界海陸關聯工程發展現狀與主要特點
(一)沿海港口工程
(二)跨海大橋工程
(三)海底隧道工程
(四)海島開發與保護工程
二、麵嚮2030年的世界海陸關聯工程發展趨勢
(一)沿海産業涉海工程規劃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二)現代化沿海港口體係日趨完善
(三)跨海通道技術發展迅速
(四)可持續的海島開發與保護模式逐步確立
(五)沿海工程防災減災體係正在加強
三、國外經驗教訓
(一)發展海陸關聯工程要充分考慮經濟發展的階段性需求
(二)發展海陸關聯工程要完善利益相關方參與協調機製
(三)發展海陸關聯工程要高度重視對生態環境的長期影響
第四章 我國海陸關聯工程與科技麵臨的主要問題
一、工程發展的協調性和係統性不強
二、各層次、各領域工程發展不平衡
三、支撐陸海統籌的能力不足
四、工程技術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五、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需引起重視
六、防災減災和安全管理體係尚需完善
……
第五章 我國海陸關聯工程與科技發展的戰略定位、目標與重點
第六章 保障措施與政策建議
第七章 重大海陸關聯工程與科技專項建議
第二部分 中國海陸關聯工程發展戰略研究專業領域報告
專業領域一:沿海産業涉海工程區劃研究
第一章 我國沿海産業涉海工程區劃現狀與戰略需求
第二章 我國沿海産業涉海工程布局麵臨的主要問題
第三章 世界沿海産業涉海工程布局現狀與趨勢
第四章 我國沿海産業涉海工程區劃戰略定位、目標與重點
第五章 重大海洋工程
第六章 保障措施與政策建議
專業領域二:海陸聯運物流工程發展戰略研究
第一章 我國海陸聯運物流工程發展的戰略需求
第二章 我國海陸聯運物流工程發展現狀
第三章 世界海陸聯運物流工程發展現狀與趨勢
第四章 我國海陸聯運物流工程麵臨的主要問題
第五章 我國海陸聯運物流工程發展的戰略定位、目標與重點
第六章 保障措施與政策建議
第七章 重大工程和科技專項建議
專業領域三:海島開發與保護工程發展戰略研究
第一章 我國海島開發與保護的現狀與戰略需求
第二章 我國海島開發與保護麵臨的主要問題
第三章 世界海島開發與保護發展現狀與趨勢
第四章 我國海島開發與保護的戰略定位、目標與重點
第五章 重大海島開發與保護工程項目
第六章 重大科技專項
第七章 政策建議
第八章 典型海島開發與保護工程建設
專業領域四:沿海重大工程防災減災發展戰略研究
第一章 我國沿海重大工程防災減災的戰略需求
第二章 我國沿海重大工程防災減災發展現狀
第三章 世界沿海重大工程防災減災發展現狀與趨勢
第四章 我國沿海重大工程防災減災麵臨的主要問題
第五章 我國沿海重大工程防災減災發展的戰略定位、目標與重點
第六章 保障措施與政策建議
第七章 沿海重大工程防災減災專項建議
精彩書摘
(三)沿海重大能源設施建設啓動
我國海陸關聯工程發展的另一個方麵錶現為以核電站、大型油氣儲運設施等為代錶的重大能源項目的沿海布局和建設。
以核電站為例,我國已投入運營的核電站共有13颱機組,發電量占全國發電總量的l%。正在運營的核電站有6座,分彆是浙江秦山一、二、三期核電站,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廣東嶺澳核電站和江蘇田灣核電站,均位於沿海地區。我國還是世界上在建、籌建核電站最多的國傢,在建核電站有12座,籌建項目有25個,其中絕大部分位於沿海地區。
國傢戰略石油儲備工程建設是我國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從2004年起開始建設國傢戰略石油儲備庫第一期工程,主要分布在寜波、舟山、青島和大連等4個沿海港口城市,原油儲備能力達1億桶。第二期工程8個戰略儲備庫中,有4個選址在沿海地區。可以預見,在工程建成後,我國沿海地區將成為重大能源設施分布的重點區域。
一係列重大能源設施的建設和運行,一方麵對沿海經濟結構産生多方麵的影響;另一方麵也對沿海防災減災和安全管理提齣瞭更高的要求。
隨著各個領域一批重大工程的實施,我國海陸關聯工程技術水平實現大幅提升,突破和掌握瞭大型涉海工程一係列關鍵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迅速縮小。目前,我國在大規模填海工程、大型深水港、跨海大橋、海底隧道、深水航道疏浚、沿海核電站、石油儲運設施等領域的綜閤工程技術正在嚮國際前列跨越,一些代錶性工程的規模與技術已經接近國際領先水平。
(一)跨海通道設計施工技術大幅提升
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工程技術的發展,最能代錶我國海陸關聯總體水平的提升。與跨越(穿越)河流的橋梁、隧道相比,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普遍具有長度大、跨度大、深度大等特點。如杭州灣大橋工程全長36韆米,海上橋梁長度達35.7韆米;膠州灣大橋海上段長度25.2韆米。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最深在海平麵下約70米,青島膠州灣隧道最深在海平麵下82米。這不僅大大增加瞭施工工程量,也給施工組織和運營管理帶來瞭許多新的難題。大型跨海通道還具有投資巨大的特點,廈門翔安隧道與青島膠州灣隧道的總投資都超過瞭30億元,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投資超過100億元。
跨海通道建設普遍麵臨自然條件復雜、施工條件差、製約因素多等睏難,這對設計和施工技術水平提齣瞭較高的要求。以杭州灣跨海大橋為例,施工區域水文氣象條件復雜,有效作業時間年均僅180天左右;工程地質條件較差,軟土層厚達50米,南岸淺灘區10韆米範圍內存在淺層沼氣;南岸灘塗區長達9韆米,施工作業條件受到限製;大橋處於海洋強烈腐蝕環境,對大橋結構耐久性影響很大。膠州灣大橋也同樣麵臨諸多施工睏難:冰凍期長達60天左右;膠州灣海域海水鹽度高達29.4~32.6;橋梁受通航、航空雙重限製,橋麵以上塔高、拉索布置的空間有限。海底隧道建設則主要麵臨深水區施工作業的風險:深水海洋地質勘察的難度高、投人大,漏勘與情況失真的風險程度增大;高滲透性岩體施工開挖所引發湧/突水(泥)的可能性大,且多數與海水有直接水力聯係,達到較高精度的施工探水和治水十分睏難;海上施工竪井布設難度高,緻使連續單口掘進長度加大;飽水岩體強度軟化,其有效應力降低,使圍岩穩定條件惡化;全水壓襯砌與限壓/限裂襯砌結構的設計要求高;受海水長期浸泡、腐蝕,高性能、高抗滲襯砌混凝土配製工藝與結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要求嚴格;城市長跨海隧道的運營通風、防災救援和交通監控,需有周密設計與技術措施保證等。
我國在跨海通道設計施工過程中,麵對新環境、新問題,因地製宜地大量采用技術創新和施工工藝創新,這是我國跨海通道建設中的一個顯著特點。例如,在杭州灣大橋建設中,為減少海上作業量,大橋70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采用整體預製架設的方案,重達2160噸的箱梁采用運架一體專用浮吊吊裝架設;大橋水中區墩身采用預製墩身方案,利用大型船舶運至墩位處吊裝;針對橋址處局部區段富含天然氣的情況,采取主動控製放氣及增大端阻力與發揮樁側阻力增強效應的對策,保證瞭橋梁基礎的穩定。在廈門翔安隧道施工中,在軟弱大斷麵,首次采用瞭改進的CRD工法和分工序變位控製法,使圍岩變形控製在允許範圍內;對隧道頂闆厚度小於隔水層厚度的富水砂層地段,根據淺灘地錶條件,因地製宜地優選瞭地錶連續牆分倉截水。
……
中國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海陸關聯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