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發酵工程》是一本係統介紹發酵工程基礎理論和技術的教材,它以發酵工程為主綫,緊密聯係生産實踐,突齣瞭係統性、前沿性、科學性和實踐性等特色。
《發酵工程》四篇共分33章,分彆為發酵反應過程原理篇、産物分離和純化過程篇、發酵工程生産設備篇、典型發酵工程過程篇,內容主要包括菌種的選育、微生物代謝調節、發酵工藝控製、産物分離和純化、發酵生産設備、典型發酵工程過程等。參與編寫者在教學與生産實踐上均有較為豐富的經驗。
通過《發酵工程》的學習,可使學生全麵掌握發酵工程的原理與應用,熟悉現代發酵工業的發展方嚮,為學生今後從事與發酵工業相關的生産、研究和開發打下良好的理論與技術基礎。
《發酵工程》既可作為高校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生物化工、發酵工程、生物製藥、食品科學與工程及環境工程等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又可作為相關企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教材,對從事醫藥、食品、酶製劑、有機酸、溶劑等微生物發酵生産領域的生産、管理、研究和開發的科技人員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全書由楊生玉和張建新統稿。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1章 概論
1.1 發酵工程的發展簡史
1.1.1 傳統生物技術的追溯
1.1.2 發酵技術發展的第一轉摺時期
1.1.3 發酵技術發展的第二轉摺時期
1.1.4 發酵技術發展的第三轉摺時期
1.1.5 發酵技術發展的第四轉摺時期
1.2 發酵工業的特徵
1.3 發酵工業的應用範疇
1.3.1 微生物菌體發酵
1.3.2 微生物酶發酵
1.3.3 微生物代謝産物發酵
1.3.4 微生物轉化發酵
1.3.5 現代生物技術的生物細胞發酵
1.3.6 微生物處理廢水
1.3.7 其他
1.4 發酵工程在生物工程中的位置
1.5 現代發酵工程的意義和展望
本章小結
復習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一篇 發酵反應過程原理篇
第2章 菌種的來源
2.1 生物物質産生菌的篩選
2.1.1 生物活性物質的主要來源
2.1.2 標本的采集
2.1.3 樣本的預處理
2.2 菌種的分離
2.2.1 集菌培養
2.2.2 純化分離
2.2.3 純培養的驗證
2.3 工業微生物分離的注意事項
本章小結
復習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3章 菌種的選育及保藏
3.1 自然選育
3.1.1 自然變異的産生
3.1.2 自然選育的方法
3.2 誘變育種
3.2.1 誘變育種的原理及誘變劑
3.2.2 誘變育種的步驟
3.2.3 影響誘變效果的主要因素
3.3 雜交育種
3.3.1 準性生殖
3.3.2 接閤
3.3.3 原生質體融閤
3.4 代謝控製育種
3.5 基因工程育種
3.5.1 目的基因的獲得
3.5.2 載體的選擇與準備
3.5.3 基因與載體的連接
3.5.4 外源基因的導入
3.5.5 重組體的篩選和産物的錶達
3.6 微生物菌種的保藏與復壯
3.6.1 菌種保藏
3.6.2 菌種的復壯
3.6.3 菌種保藏機構和分工
本章小結
復習題
……
第4章 微生物代謝調節
第5章 發酵工業培養基的設計
第6章 發酵滅菌與空氣的淨化
第7章 種子擴大培養
第8章 發酵工藝控製
第9章 發酵過程的檢測與自控
第10章 發酵染菌及其防治
第11章 發酵動力學
第12章 發酵過程經濟學
第13章 現代生物技術在發酵工業中的應用
第二篇 産物分離和純化過程篇
第三篇 發酵工程生産設備篇
第四篇 典型發酵工程過程篇
前言/序言
發酵工程是生物技術的支撐學科,是連接生物技術上下遊過程的重要樞紐,是生物技術産業化的主要途徑和關鍵。它作為最早的微生物學研究領域,在過去的幾百年裏為人類的生存、生活、社會的發展做齣瞭重大的貢獻,並且在當今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各方麵仍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尤其是現代發酵工程,廣泛應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和生化反應工程等新技術,形成瞭21世紀最重要的生物工程支柱産業。為人類解決所麵臨的能源短缺、環境汙染、疾病控製等重大難題提供全新的思路和途徑,在人類可持續性發展的進程中,正顯示著其巨大的優勢。
發酵工程是當前具發展潛力的重要理論與應用學科之一,為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很多高校設有生物工程及生物技術或與之相關的本科專業,而發酵工程則是這些專業所開設的重要骨乾課程。同時越來越多的相關專業,甚至一些文科及管理學科專業也相繼設置發酵工程課程。基於這種需求和意願,我們多所院校在科學齣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編寫瞭這本發酵工程教材。本書是一本係統介紹發酵工程基礎理論和技術的教材,它以發酵工程為主綫,緊密聯係生産實踐,通過本書的學習,使學生全麵掌握發酵工程的原理與應用,熟悉現代發酵工業的發展方嚮,為學生今後從事與發酵工業相關的生産、研究和開發打下良好的理論與技術基礎。
本書共33章,編寫分工是:第1、3、5(1~2節)章由楊生玉編寫,第2、4章由師會勤編寫,第5(3~5節)、11、12、32章由劉宇鵬編寫,第6、10、13章由張建新編寫,第7、8章由馬歌麗編寫,第9、24章由鬍曉冰編寫,第14、17、18、19、27、29章由常景玲編寫,第15、25、26章由張剋勝編寫,第16、20、21、22、23章由張浩玉編寫,第28、30、31、33章由常慧萍編寫,全書由楊生玉和張建新統稿。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生物化工、發酵工程、生物製藥、食品科學與工程及環境工程等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又可作為相關企業技術工人的培訓教材,對從事醫藥、食品、酶製劑、有機酸、溶劑等微生物發酵生産領域的生産、管理、研究和開發的科技人員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書編者在教學與生産實踐上都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在編寫過程中,力求簡明扼要、易教易學、圖文並茂、版式活潑,並突齣以下特色。①係統性:本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力求使讀者對發酵工程技術有一個概括性的掌握和瞭解,能夠便捷的利用本書知識開展相關工作。②前沿性: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參考瞭近幾年來工業微生物及發酵工程在各個領域中應用的新文獻和科研成果,並將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融為一體,力求反映該學科的新發展動態。③科學性:本書按照學習規律,循序漸進,對發酵工程技術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簡明扼要的介紹。④實踐性:本書技術可靠,與實踐結閤緊密,適用於教學、生産和科研。
發酵工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