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海外中國研究係列·鳳凰文庫:儒學與女性》主張通常被認為厭惡女性的、父權式的儒傢哲學並非自其創立以來便是如此,盡管在曆史上儒學與壓迫現象相伴隨,但它卻包含著許多能夠推動兩性平等的理念,作者依據儒傢倫理並結閤中國曆史對守節、纏足、納妾等現象進行瞭深刻探討,羅莎莉的這些研究為未來儒傢女權主義的研究奠定瞭基礎,並使儒學成為婦女解放過程中一個可供選擇的道德範疇。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儒學、中國性以及“仁”的道德人格
孔子之前的儒者:“儒”和它的模糊起源
“儒”、國傢和中國性
典型的“儒”:儒傢道德倫理中的“仁”
第三章 陰陽、性彆特質及其互補性
陰陽和男女對立二元
陰陽與關聯宇宙論
陰陽互補與性彆層級
第四章 內外、兩性之彆與恰如其分的禮儀
內外、禮儀化與文明
內外、功能區分與層級性彆體係
第五章 婦德女教類文本與女性所獨有的“內”領域
《列女傳》、《閨範》和女性傳記的傳統
婦德女教類文本之《女四書》
對於女性文化的質疑與“婦言”之德
第六章 儒學與中國的性彆歧視主義
性彆壓迫和儒傢道德倫理
案例研究:守寡和纏足
第七章 儒傢女權主義:“女權主義”道德的醞釀
性彆問題和女權主義政治
儒傢女權主義的概述:一種混閤特質
反思與總結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第二章儒學、中國性以及“仁”的道德人格
鑒於溺殺女嬰、收養童僕或童養媳、納妾、纏足和守寡等臭名昭著的社會行為,我們有充分的證據錶明性彆歧視在前近代中國甚為普遍。這些行為在不同曆史時期或地域擴展到更大的範圍。由於儒學在自我曆史敘述中被詮釋為一種有關自我修養、關愛和恰當關係的學說,因而這些行為不但反映齣不平等的性彆地位和權力,而且對國傢所推崇的儒傢道德教化産生瞭質疑。然而,盡管儒傢道德作為國傢所推崇的正統思想,但整個社會對女性的殘酷壓迫卻一直存在於前近代中國。簡單而言,在帝製中國,儒傢道德教化和性彆壓迫的曆史事實之間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隙。性彆壓迫不可避免地導緻瞭一係列社會問題,而儒學作為一種理念體係助長瞭社會對女性的虐待。女性通過何種方式纔能在有關道德倫理和禮儀得體的儒傢著述中被視為積極的參與者?
儒學與中國性彆歧視主義之間的相互關聯是復雜的。我們首先應該抵抗將儒學和性彆壓迫二者視為具有密切關係或顯著關聯的誘惑。為瞭提齣具有批判性的假設,緻力於中國性彆研究領域的學者們需要即刻麵對如下問題:“什麼是儒學?”以及“采用何種方法能夠支配例如纏足、納妾、對守寡的狂熱等被歸因為儒傢學說的社會行為”?換言之,我們如何識彆纏足、納妾等行為中的“儒傢性”?與此相反,我們如何識彆作為整體的儒學中所包含的“性彆歧視”成分?最後,在“儒學”和“性彆歧視”之間是否存在著這種必然的因果聯係?簡言之,“儒學”中的性彆歧視主義徹底嗎?為瞭找尋上述問題的答案,在理解儒學作為一種理念體係、它在華夏文明中的獨特地位以及它被曆代王朝所利用和濫用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首先懷有誠懇的態度。否則,任何將壓迫女性歸因於儒學的論斷都會顯得膚淺。
自20世紀70年代興起女性研究的高潮以來,甚至遠到20世紀30年代,有關中國女性的早期西方論著通常將儒學描述為一種男權至上主義和父權意識形態,並且將其視之為中國女性壓迫問題的根源所在。較為顯著的例證是1974年法國早期女權主義作傢茱莉婭·剋麗斯蒂娃(JuliaKristeva)在有關中國女性的著述中冒失地將一個章節定名為《孔子——女性的吞噬者》。①直到1995年左右,學者們仍然將儒學以及儒學的大部分特質視為一種父權意識形態,並且認為這種與現代社會或所謂的優越者——西方生活方式毫不相乾的父權意識形態應該被徹底拋棄。正如盧蕙馨(MargeryWolf)對杜維明有關新儒學之通俗詮釋的評論那樣,“儒傢準則定義下的層級權威係統的閤理構造以及父權製傢族體係的秩序井然似乎與這樣一個跨國公司設在富士園,而來自上海的年輕人正瞄準斯坦福工商管理學碩士的時代不相適宜。但齣乎我意料的是,儒傢的經典仍然暢銷,而一位哈佛的傑齣學者——杜維明對於新儒學的重新詮釋和現代社會的生存指南竟如此接近”②。盧蕙馨在評論中對儒學的冷嘲熱諷由此可見。按照她的觀點,儒學這一古代中國毫無益處的思想觀念幾乎等同於父權製和厭女癥(misogyny)。
……
海外中國研究係列·鳳凰文庫:儒學與女性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挺好的,還沒看,不知道如何
評分
☆☆☆☆☆
還沒看,不知道翻譯的如何,但願不要太拗口
評分
☆☆☆☆☆
嘿嘿,用瞭優惠券,買下來很實惠,關鍵是正版
評分
☆☆☆☆☆
質量不錯。
評分
☆☆☆☆☆
挺好的,還沒看,不知道如何
評分
☆☆☆☆☆
質量不錯。
評分
☆☆☆☆☆
好書,買來收藏瞭,以後慢慢看
評分
☆☆☆☆☆
《海外中國研究係列·鳳凰文庫:儒學與女性》主張通常被認為厭惡女性的、父權式的儒傢哲學並非自其創立以來便是如此,盡管在曆史上儒學與壓迫現象相伴隨,但它卻包含著許多能夠推動兩性平等的理念,作者依據儒傢倫理並結閤中國曆史對守節、纏足、納妾等現象進行瞭深刻探討,羅莎莉的這些研究為未來儒傢女權主義的研究奠定瞭基礎,並使儒學成為婦女解放過程中一個可供選擇的道德範疇。
評分
☆☆☆☆☆
《海外中國研究係列·鳳凰文庫:儒學與女性》主張通常被認為厭惡女性的、父權式的儒傢哲學並非自其創立以來便是如此,盡管在曆史上儒學與壓迫現象相伴隨,但它卻包含著許多能夠推動兩性平等的理念,作者依據儒傢倫理並結閤中國曆史對守節、纏足、納妾等現象進行瞭深刻探討,羅莎莉的這些研究為未來儒傢女權主義的研究奠定瞭基礎,並使儒學成為婦女解放過程中一個可供選擇的道德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