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口述曆史·詩書繼世長:葉赫顔紮氏傢族口述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北京口述曆史·詩書繼世長:葉赫顔紮氏傢族口述曆史


楊原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05-1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北京齣版社
ISBN:9787200109290
版次:1
商品編碼:1166396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北京口述曆史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10-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312
字數:340000

北京口述曆史·詩書繼世長:葉赫顔紮氏傢族口述曆史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北京口述曆史·詩書繼世長:葉赫顔紮氏傢族口述曆史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北京口述曆史·詩書繼世長:葉赫顔紮氏傢族口述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學術界,北京文史愛好者,大眾
  《北京口述曆史·詩書繼世長:葉赫顔紮氏傢族口述曆史》以具有學術規範的訪談方式,讓北京人自己說話,講述他們在這座城市所經曆的生活、感受,以及對祖先的記憶。

內容簡介

  《北京口述曆史·詩書繼世長:葉赫顔紮氏傢族口述曆史》通過旗人世傢葉赫顔紮氏後裔閻珂的訪談口述,嚮讀者呈現瞭葉赫顔劄氏傢族的簡要曆史、親戚關係,晚清民國的旗人生活百態,以及時代對他們生活的影響與改變。這些訪談從微觀角度入手,經由談一人、一事、一地、一禮,體現瞭一個旗人世傢自晚清民國至今的命運,內容豐富多彩。書中談及旗人世傢的許多生活細節,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戚誼往來,皆為親曆親聞,故較一般記載細密真切,翔實可靠。

作者簡介

  楊原,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所博士後,研究領域為北京史、滿學。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後趙都鄴,經冉魏之亂,羯人遭禍無子遺。慕容氏、拓跋氏入主中原,失國後,其幸存後裔留居鄴地、河南,經一二百年成為當地土著,以後遼、金、元,宗親貴族後裔之際遇也多如此,離亂禍福,一人一族之命運如滔滔江河一葉。然一葉知鞦,留住那一葉,探知那一鞦。可惜的是古人並沒有留住這一鞦,羯人、慕容氏、拓跋氏(元氏)、耶律氏、完顔氏、孛兒隻斤氏都哪兒去瞭,無人解道。定宜莊學長多年癡迷北京旗人口述曆史,主編“北京口述曆史”叢書。其中由楊原撰著的《詩書繼世長——葉赫顔劄氏傢族口述曆史》一書,不僅讓人領略到那個鞦日落葉的淒涼,還能從晚霞中想見到明日朝陽的輝煌。不廢江河萬古流,潮起潮落。由葉赫顔劄氏傢族之變遷摺射齣晚清民國曆史之變,留住瞭曆史,又昭示瞭未來。
  ——牛潤珍
  (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教授)


  ★內務府世傢——閻傢,是由“軍功型世傢”轉嚮“科舉型世傢”的典型傢族,以閻傢為中心的婚姻關係對世傢聯姻研究極具價值。此書以口述與檔案雙料結閤,互證紮實,為北京旗人社會研究提供瞭“活”的範例。
  ——趙誌強
  (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


  ★辛亥鼎革後,旗人們的話語權、心理情感及自我身份認同,都齣現急劇變化,口述曆史是而今得以捕捉這種曆時性衍變的有效方式之一。這本留存著“京腔京韻”的書,掃描瞭京旗閻門與其代錶的舊京旗人世傢於曆史嬗變下的真實經曆,堪稱為獨到的、有價值的旗族“備忘錄”。
  ——關紀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目錄

前言
上篇我的傢人
一、我的先祖
二、我的傢庭
三、本傢
四、親戚
五、傢裏的用人和墳戶
下篇我傢的生活
一、縫補衣服和做不完的鞋
二、我們傢的特色菜和日常吃食
三、平房院的生活
四、步行和包月車
五、我們傢的禮俗
參考書目
索引

精彩書摘

  特色吃食
  楊:您傢怎麼做素鹹食(素鹹食:北京人在臘月年根期間的傢常菜,正名應叫“炒素鹹什錦”。所謂“素”就是要全素,不能有肉或葷油以及蔥、韭菜、洋蔥、雞蛋、蝦皮等一般不認為是葷菜的配料。因這道菜口味偏鹹,故名為“素鹹食”。年節期間免不瞭多吃一些大魚大肉,有瞭這道冷食鹹味菜,既可解膩除葷,又可下飯開胃。)?今年過年的時候特意讓我姥姥做瞭一迴,哎喲,特費事!
  閻:實際就是素什錦。拿現在說就是豆腐泡、腐竹、黃花、木耳,那會兒用口蘑,現在就用香菇吧。口蘑用水泡,口蘑湯留著,拿那口蘑湯煮這些東西。
  楊:哦,您傢是這麼做呀,跟我姥姥做的不一樣。我姥姥是用鬍蘿蔔……
  閻:可以切一點兒鬍蘿蔔、擱一點兒菠菜,要那紅色兒、綠色兒。
  楊:不是,鬍蘿蔔是主料,麵筋,更沒口蘑湯瞭,她主要是炒,炒素鹹食。
  閻:我說的主要是豆製品係列,是炒,就扒拉扒拉,就擱水燜。麵筋、腐竹、炸的豆泡,你看這不都是豆製品嗎。那會兒是口蘑,後來用香菇瞭,花生米、黃花、木耳……
  楊:您傢那比我姥姥傢豐富多瞭,我姥姥就那幾樣,然後還有玉蘭片,然後吃的時候撒點香菜。
  閻:可以擱一點兒鬍蘿蔔切薄片,菠菜揪幾個葉,我印象就是為配那個紅綠色兒,那不是主菜。
  楊:我姥姥那是以鬍蘿蔔為主。我想起來瞭,我姥姥說她母親做飯完全是跟祖母學的,那就也是閻傢的菜,那看來這素鹹食做法還不太一樣。
  閻:過年做鬍蘿蔔的菜也有一個,叫肉皮凍。實際就是鬍蘿蔔、青豆泡瞭、豆腐乾,就這麼幾樣。好像就是煮那肉皮,肉皮先泡,然後煮,肉皮軟瞭再切成丁,然後就拿煮肉皮的湯,等於能凝成凍的湯,就把豆,青豆、黃豆都行,鬍蘿蔔丁、豆腐乾,都擱到一塊煮,不炒,擱鹽,好像不擱醬油。
  楊:您傢吃菜包嗎?
  閻:你說的是包!不要加“子”。我這個就是在我一姑太太那兒吃過。我們傢可能過去做過,也許後來一個因為經濟條件的關係,一個是老有住閑的,就比我們自己傢裏的人還得多,或者差不多,沒法做那個瞭。我一姑太太那個過繼兒子叫楊慤,我有時候上他們那兒去就住幾天。那天說吃什麼,他說吃包。我說包子呀?他說:“你沒吃過包呀?”包!不能叫包子。拿大白菜葉,底下抹一層醬墊上底,炒麻豆腐就?(kuǎi)到裏頭,然後有一點兒捲餅的那種菜,叫閤菜,什麼粉絲啦,菠菜啦,肉絲啦都炒到一塊,現在就是肉末,跟米飯拌上。我不記得是不是像捲餅似的有蔥。我當傢以後我弄過一迴,我發現用那個生菜葉更好,它本身就是圓的能包得住。要是用大白菜葉把幫那部分去瞭也挺好的。
  楊:我姥姥說得那麼捧著擱嘴邊這麼吃,要不就掉。我姥姥說的基本就是麻豆腐把米飯包住瞭。他們那底下也不抹醬,跟您還是不太一樣。
  閻:對!據說這是從東北帶過來的。
  楊:好像是努爾哈赤的,鞦天打獵,我看過這方麵的東西。咱們傢不是有個親戚是趙爾巽的後裔,他專門寫過菜包的事。
  乾菜餡包子特麻煩吧?
  閻:那會兒蒸那個乾菜餡的包子呀,可真費事。北京的乾菜是白菜或雪裏蕻這兩種,有個彆的用菠菜,是鞦菠菜大撥下來比較便宜的時候做。一般的時候是白菜或是雪裏蕻下來,洗乾淨瞭以後焯一下,在院子拉上繩子曬,曬乾瞭把它收起來,留到鼕天吃。到過年的時候……我印象小時候有兩三年那樣,那會兒日子好過一點兒,自己傢裏宰一口豬或者是跟鄰居閤著,一口豬一傢一半。從臘月底就開始弄這些年菜,也就熬肉湯什麼的,這樣就有比較油的湯。用煮白肉的那湯泡,就是讓乾菜把油和水分都吸進去……
  楊:哦,吃進油去。
  閻:對。然後把它泡軟瞭,完瞭再剁,再擱肉末什麼的做成餡。那會兒也許沒有現在這麼多吃的花樣,所以覺得到過年吃一次乾菜餡包子,就說這乾菜餡包子可好吃瞭。大概是因為油都浸到那菜裏頭瞭,說是乾菜,但是有嚼頭兒,特彆香。
  楊:我姥姥講他們傢沒吃過。
  閻:晾乾菜的菜不是說都是老的,還得揀那比較好點兒的菜晾。解放前沒有儲存白菜這一說呢。就是現買,到鞦天白菜大撥下來的時候,便宜就多買點兒。
  親友都說我娘做的飯(菜)好吃,其實她做的也是些傢常菜。比如她常做的一個“燒白菜”即為一例。鼕天多儲存一些大白菜,我娘會把外麵的菜幫大多扔在南牆根放著的鹹菜缸裏,然後上半部分熬白菜,連著根那部分再分彆用外幾層炒菜,菜心做燒白菜。做法是:齊著菜頭(根部的疙瘩)切下,將菜心橫斷切下,約三四寸長一段,根部連著不切斷,再把這段菜心順著切成8或10條牙兒,在鍋裏倒上比一般炒菜稍多的油,白菜入鍋煸炒,把白菜煸軟煸透,略顯黃色,再放入醬油、糖、少許水,燜一會兒。若做栗子燒白菜,就把生栗子(剝瞭硬皮)先用清水煮一會兒,再和白菜一起燒;若沒有栗子,可泡點兒海米,泡軟,連泡海米的水和海米一起倒入煸好的白菜擱鍋裏燒(即蓋上蓋燜一會兒),使菜入味,收湯即可。記得小時候,飯桌上常見的是熬白菜醃的白菜幫。這白菜幫有時小四方塊,大多是橫著切絲,倒點醋一拌,炸點花椒油或(乾)辣椒油往上麵一倒,就著窩頭吃可香瞭。而上麵說的燒白菜不是經常吃的,或是有客人來,或是不大尋常的日子,纔做一迴。一來因為一棵白菜就一個菜心,全傢都吃,三棵白菜(的心兒)也不夠,像我們小孩也就每人給你夾一筷子嘗嘗就行瞭。前幾年,傢族姐弟聚會,我做瞭栗子燒白菜帶去,人傢不認,失敗瞭。
  另外,夏天我娘常做的一個菜叫“獨鹹茄”,現在想想應該是“煮”字,音變,說成“獨”的音瞭。這是在夏天茄子便宜時常吃的一種菜。中午時就把茄子切成(連皮)大塊(叫菱角塊兒),擱在院子讓太陽曬曬,去去水汽,泡一把黃豆,在鍋裏用清水煮這黃豆和茄子,放適量的鹽煮好瞭,放在一個大碗或小盆裏,用炒勺或炒鍋炸點花椒油倒在茄子上,一般是午後就煮好瞭,晚飯時吃已晾涼瞭,且很入味兒,再撒點香菜,是一樣很實惠的菜肴。長大瞭我也學著做,可總做不齣那味兒來。
  這殺豬吧,頭蹄下水都給那個殺豬的,也不用給他(做活的)錢瞭,他都給你颳乾淨弄好瞭。我們一般就要那肝和肉。肉皮可以做豆兒醬,肉皮凍。這肉呢,一般是燉一鍋肉,另外呢,煮一大塊白肉。白肉一般上供完瞭以後呢也可以……就這正月吃好幾樣。就是切瞭片,這一盤白肉,比方蘸醬油、蘸蒜什麼的。也可以白肉、粉絲、白菜弄一砂鍋。那會兒過年是吃得好一點兒。
  我記得還自己搖過元宵。
  楊:還自己搖元宵,那怎麼搖?
  閻:我姐姐還真自己動手過呢。那個笸籮可能是藉來的,我們傢原來沒有,是一個稍微長一點兒的柳條編的笸籮。底下擱一個像擀麵杖似的那麼一個棍兒,把這笸籮架到這上頭。笸籮裏邊呀都是乾的江米麵,把那個元宵餡,我們那餡呀,可能有買的,有的自己熬的,就是拿那個白糖,擱那青絲、紅絲、芝麻、桂花什麼的。
  楊:那等於是什錦的。
  閻:嗯,把這些跟白糖和在一起,然後在鍋裏頭就那麼攪,攪到最後水分都蒸發瞭,它都成一坨瞭。擱到那個石闆上,就有點兒像大理石桌麵那麼一塊東西,擱到那上麵不就不粘嘛。然後拍平瞭,用刀切成小方塊兒,這個就是餡。把這餡啊,放在有糯米粉的笸籮裏頭。
  楊:是江米麵。
  閻:就是,我們那會兒就叫黏米麵,實際有兩種,還一種黃米麵。
  楊:黃米麵,黃米麵吃著硬點兒。
  閻:哎,一種白的,一種黃的,黃米麵蒸年糕。
  楊:做切糕什麼的那種。
  閻:哎。白的糯米粉搖元宵。乾麵就擱在那笸籮裏頭,把這一塊一塊的餡也擱裏頭。然後就拿一個碗,哦,不是碗,好像是有點兒能漏的……就往裏灑點兒水搖。這一方塊餡就跟一塊糖似的,加上點水,它就裹上點兒乾麵,再灑點兒水再搖,就那麼搖著搖著,它外頭粘的麵慢慢慢慢大瞭,就成元宵瞭。所以元宵是搖齣來的,不像南方的湯圓是包齣來的。
  楊:過去您傢常搖元宵嗎?我沒聽我姥姥說她們搖過。
  閻:我小時候印象挺深的,還有自己做醬油,做鹹豆什麼的。那時候不知道是睏難哪還是習俗,自己做所謂的醬油,好像醬油挺貴的也挺高檔的。一般就是買鹽,每年這鮮的水疙瘩下來的時候吧,買那麼些水疙瘩,拿鹽先醃上,然後黃豆泡瞭擱一塊兒煮,再擱點大料瓣,反正有點五香味,還挺香的。煮到這色兒比較深瞭,然後把這個湯就一罐一罐留起來。主要就是那黃豆和鹹菜,藉著那個味和鹹淡,熬齣來的湯就當醬油瞭。有時候還送人。那會兒可能買一瓶醬油,就按過日子來說挺貴的。
  楊:那醬油剛發明沒多長時間。
  閻:煮瞭的豆在院子裏鋪著席子曬,晾乾瞭,我們小的時候要上學瞭,就給一把黃豆當零食裝兜裏。
  ……

前言/序言

  “詩書繼世長”這一題目在齣版前曾被討論數次,最終在齣版前定名。之所以采用這個書名,是要強調這個傢族世代相沿的一種傢風。中國自科舉製施行後,讀書入仕逐漸成為階層上升最為重要的途徑,書香門第被人們視為傢族興旺以及長久維係最可靠的憑藉。所以“四世三公”的士大夫之傢,便最為舊日的中國人所稱道,並被視為錶率。
  對於本書中這個在清朝時屬於內務府的傢族來說,以“詩書繼世長”為題,則尤具意義。葉赫顔劄氏傢族,在清代時隸內務府正黃旗,是內府旗人中比較典型的樣本。其先祖齣身於皇室包衣,雖在賴圖庫一代因軍功而封爵,但整個傢族支脈基本仍世代從事於內務府世襲職務,為皇傢生活服務。這個傢族的變化自乾隆時期,他們開始參加科舉考試,因此很多人脫離於內務府世職,齣現瞭大批外放官員,官位雖不高,但屬科甲正途,由此也形成瞭讀書入仕的傢風,特彆是在辛亥革命以後,八旗製度崩潰,很多內務府傢族迅速敗落,閻傢卻因讀書的傳統,能夠平緩地在曆史變遷中過渡。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講,他們並沒能憑藉科舉為官而延綿數代,成為世代簪纓的大族,但他們大約從清中葉起,就開始對讀書特彆重視,並將“詩書繼世長”作為自己傢族代代相傳的追求。這也可以看作是他們接受漢族文化影響之後,所形成的一種深層的價值觀。是我做這個傢族的口述時給我印象最深之處。所以,我以“詩書繼世長”為本書點題。
  當然,這個傢族的一切,其實還要從清代獨有的八旗製度開始說起。
  明末,努爾哈赤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創建瞭八旗製度。八旗製度是一種“齣則備戰,入則務農”的兵民一體的社會組織形式。旗人生活在八旗製度的嚴密組織體係之內,他們隻能“上則服官,下則披甲”,即從政當差或披甲當兵。他們的生計“惟賴俸餉養贍”,可以說,他們是一群為封建政權服務,依靠國帑旗租為生的特殊群體。辛亥革命,宣告瞭八旗製度的徹底廢除,旗人的生活發生瞭巨變。八旗兵丁的錢糧逐漸減少直到最後斷絕,生活的窘迫使他們必須全麵走嚮平民化和勞動化。
  對於這一特殊群體,尤其是駐京旗人,他們的傢庭傳承、生活狀況、社會關係、價值觀、交往方式、姻親關係、社會習俗、宗教信仰以及他們的娛樂方式,特彆是民國以後,他們在社會劇變的情況下,是如何應對變化,完成瞭角色轉換的過程,這些都值得進行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對於研究八旗製度史具有重要意義。盡管有不少研究八旗製度的著述和論文,但是從具體的一個個傢庭入手,多層次、多角度地探討八旗製度下的旗人生活狀況以及他們的轉變過程,還是很少見的。楊學琛的《清代八旗王公貴族興衰史》,雖然從王公貴族的角度,按傢族逐一研究這一特殊群體的生活狀況及變化過程,但是從普通旗人的角度,深入一個傢族來進行研究的,依然很少。
  近年口述史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我們試圖對北京各階層旗人進行采訪,通過每一個旗人傢族的特殊性,展現八旗製度從建立、發展到衰亡的共性。具體到這本書的閻傢,我試圖從三個方麵的內容來展現這個傢族在清代的八旗製度下,以及在八旗製度解體後乃至當代的經曆和生活:一方麵是對先祖的傢族記憶,即對在清代八旗製度下的人的記憶;另一方麵是所見的傢族中親屬的經曆,即八旗製度解體後人的遭遇與經曆;再一方麵就是所見的生活,即民國時期北京旗人的生活。第一,對人的記憶。閻傢在清代有兩個非常著名的人物,一個是清初為皇太極生殉的安達理,另一個是晚清義和團運動中的焦點人物毓賢。以安達理為例,從閻傢對於他的記憶中,可以洞察齣在八旗製度解體後,八旗內務府製度對旗人後代在觀念上仍然存在的影響。第二,人的經曆。在清朝滅亡後,閻傢這個旗人官宦傢族邁嚮全新的社會環境,從同一傢庭走齣來的不同的人,在八旗製度解體後,走上瞭不同的道路。這些旗人是如何從封建社會的臣民轉換到民主社會的公民,這當中我們不僅關注瞭走嚮革命道路的顔一煙,走嚮學術道路的閻龍飛,還關注瞭更多的普通人。普通人的這種身份轉變,更具有普遍性,對普通人的關注,也是我們比較強調和重視的。第三,人的生活。這套《北京口述曆史》一個非常重要的關注點就是老北京城市的曆史,人的生活正是這一城市曆史與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為清代及民國時期北京城的主體居民,旗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觀念則非常具有代錶性。閻傢作為旗人社會中一個階層的代錶,關注他們在八旗製度解體後的生活,不是很有意義嗎?
  在對閻傢進行口述的同時,我還對其他幾個與閻傢有姻親關係的傢族進行瞭訪談,如蔣傢、張傢(葉赫那拉氏)、賀傢(赫捨裏氏)等,但此次決定將閻傢的口述先行齣版,齣於以下幾個方麵的考慮。首先,我在與傢中其他親戚進行訪談時發現,似乎大部分親戚都與閻傢有關係,感覺閻傢在這幾個傢族中占有核心的位置,以紐帶的作用將幾個傢族編織成一個網絡。而其他幾傢親戚也都有這個感覺,都說咱們這些親戚都是“以閻傢為核心的”。在我和閻珂女士的訪談不斷深入,並且與其他親戚的訪談進行瞭比較之後,我發現她的認同感不僅限於“傢”,更包括“族”。閻傢作為葉赫顔劄氏傢族中賡颺這一支脈下嫡長孫的後代,一直與傢族中三代以上的很多本傢和親戚都保持著密切的聯係,這一方麵是傢族親情的一種延續,另一方麵,也是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齣於嫡長孫傢庭對整個大傢族的一種責任感。特彆是閻珂女士說到傢裏常有“住閑的”,其中有遠支本傢的落魄者,也有上幾代的落難姻親,閻傢似乎認為從情感上到責任上都必須要對這些人進行扶助,盡管這個時候他們自己的生活並不富裕。這應該是一種在傳統社會結構中的親族觀念的體現,而且也許這也正是閻傢成為這幾傢親戚核心的根源。其次,也許正基於上述這一點,閻傢人執著於傢族事跡的搜集,編寫瞭大量的文獻資料,接續傢譜,巡訪傢族史跡,梳理親族關係,在我的采訪前,他們已經對傢族及親戚有瞭很深入的瞭解。那麼,這樣一個處於核心位置且內容豐富的傢族,作為一個傢族口述史係列的開頭,既有很明顯的必要性,對於我的工作也略顯方便。
  閻珂女士齣生於1934年。她是閻傢長子閻陸飛的二女兒,早年畢業於通縣女師,先在唐山的中學任教,後調迴北京,在北京第47中、174中教語文,1989年於北京市第156中學退休。閻珂女士曆來對傢族曆史非常熱心,又常年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對史料、編輯、寫作等方麵很精通,從20世紀70年代末即開始常年的傢族考察,退休後更是寫瞭大量的傢族迴憶文章。她執著於傢譜的修訂和續寫,追尋先祖的足跡,親自到廣東、河北、瀋陽等地采訪,並遍訪各位親友,對閻傢的曆史、人物瞭如指掌。作為口述史的被訪者來說,她是最閤適不過的瞭。
  我對閻珂女士的訪談,是在定宜莊老師2007年對她所做訪談的基礎上展開的。由於時間所限,定老師對閻珂女士的口述訪談隻是個開頭。2010年,我跟隨定老師開始進行口述曆史的學習,由於我與閻傢的親戚關係,定老師決定把閻傢的口述史交給我來繼續完成。我在訪談中提到的許多問題,都是對2007年那次口述的接續。與定宜莊老師不同,她完全是以一個專業曆史工作者的身份進入訪談,而我更像是以一個“傢裏人”的身份進入。一方麵,我的這一身份給我的這次訪談提供瞭很多的方便。首先,我在進入訪談的時候,沒有任何隔閡。閻珂女士很樂於讓傢族中的晚輩對傢族的曆史有比較深刻的瞭解,她會將她對傢族的瞭解嚮我盡可能豐富地講解。其次,我本身生長於傢族之中,對傢族親戚中的事情就有一定的瞭解,認識口述中的很多人物,對口述中的很多事件也略知一二,因此在訪談中談到某個人物和事件時,我腦中會有一個比較立體的概念。而且,在采訪當中,當閻珂女士說到某些事情的時候,我還會就我所知的一些信息進行提問,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閻珂女士的口述進行的一種補充提問,畢竟很多被訪者在接受采訪的那段有限的時間內,未必會把自己所知的一切都能想到。再次,閻珂女士作為我的長輩,很自然地把我看作一個孩子,而作為一個孩子,可以刨根問底地多問一些為什麼,這對於采訪過程是沒有影響的,但多問的這些為什麼,有時卻能夠挖齣一些更為深刻和精彩的史實。當然,這些訪談時的方便,也會有一些負麵影響。我對傢族的熟悉,會使我在采訪前就對一些人和事情形成瞭固有的觀念,這種固有的觀念會使我在無意識中對一些問題不再往下追問,或在進一步的提問中不夠客觀。另一方麵,閻珂女士在分彆接受我與定宜莊老師的訪談時,態度和內容是不太一樣的,這本身沒有什麼優劣之分,一個人在與不同人群進行談話時,會自然地選擇相對閤適的方式與內容。我與定宜莊老師之間的年齡、性彆和身份等方麵的差異,會導緻有些問題我提不齣來或無法提齣,而麵對定老師提齣的有些問題,閻珂女士則可能會相對簡單地迴答或選擇隱晦對待。這就使得我們兩個人對同一個人的口述采訪會在一些問題上有微小的不同,如果細微地觀察這些不同,這個口述史采訪的本身就很有意思。
  我對閻傢曆史的最初瞭解,是基於傢中的曆史名人,尤其是清末與義和團運動相關的山東巡撫毓賢,是晚清時的著名人物。在我中學學習中國近代史這一段時,因為其“毓”字的行輩排字,還曾認為他是皇族“溥毓恒啓”中的一員。後來傢裏人告訴我,他其實與姥姥傢的蔣氏傢族有很近的親戚關係,也就是親戚中的閻傢的先人,滿族姓氏為葉赫顔劄,其弟毓俊還是一位滿洲詩人,留有一本《友鬆吟館詩抄》書稿。這是我最早將這一門親戚與曆史聯係在一起。這個葉赫顔劄氏傢族的曆史到底是什 北京口述曆史·詩書繼世長:葉赫顔紮氏傢族口述曆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北京口述曆史·詩書繼世長:葉赫顔紮氏傢族口述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楊原,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所博士後,研究領域為北京史、滿學。

評分

買來慢慢讀,傢族史,也就是小社會。

評分

評分

評分

楊原,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所博士後,研究領域為北京史、滿學。

評分

本書通過旗人世傢葉赫顔紮氏後裔閻珂的訪談口述,嚮讀者呈現瞭葉赫顔劄氏傢族的簡要曆史、親戚關係,晚清民國的旗人生活百態,以及時代對他們生活的影響與改變。這些訪談從微觀角度入手,經由談一人、一事、一地、一禮,體現瞭一個旗人世傢自晚清民國至今的命運,內容豐富多彩。書中談及旗人世傢的許多生活細節,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戚誼往來,皆為親曆親聞,故較一般記載細密真切,翔實可靠。

評分

評分

評分

幫先生訂的,他很滿意,書是要常買的!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北京口述曆史·詩書繼世長:葉赫顔紮氏傢族口述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