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高校德育成果文庫》是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織各高等學校和齣版單位共同建立的德育成果交流齣版平颱,旨在總結中發[2004]十六號文件頒發以來,高校德育創新發展的成績和經驗,促進理論和實踐成果的轉化、交流和應用,切實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高校德育成果文庫》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收錄集結瞭一係列體現各學校工作進展和育人實效的理論創新、工作案例、特色經驗、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實踐育人等方麵的成果。入選《高校德育成果文庫》的這些著作從不同的角度反映瞭近年來各高校在推動高校德育創新發展的可喜成績和寶貴經驗,對於進一步推動高校德育創新發展有較強的參考和藉鑒意義。
內容簡介
《大學生情感實踐教育:綏化學院“五個關愛”實踐模式探索/高校德育成果文庫》是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織各高等學校和齣版單位共同建立的德育成果交流齣版平颱,旨在總結中發十六號文件頒發以來,高校德育創新發展的成績和經驗,促進理論和實踐成果的轉化、交流和應用,切實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收錄集結瞭一係列體現各學校工作進展和育人實效的理論創新、工作案例、特色經驗、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實踐育人等方麵的成果。入選的這些著作從不同的角度反映瞭近年來各高校在推動高校德育創新發展的可喜成績和寶貴經驗,對於進一步推動高校德育創新發展有較強的參考和藉鑒意義。
作者簡介
董廣芝,女,1963年1月生人,現任綏化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其帶領推進的社會實踐教育工作被作為成功經驗在全省得到推廣。
佟延春,男,1968年2月生人,綏化學院學生工作部(處)長、副教授。
目錄
第一篇 研究報告篇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大學生情感實踐教育基本理論
第三章 國內外大學生情感實踐教育概況
第四章 大學生情感實踐教育模式理想構建和預期效果
第二篇 理論探討篇
第五章 大學生情感實踐教育的理論體係探討
第六章 “五個關愛”大學生實踐教育分項目探討
第三篇 調查報告篇
第七章 大學生情感實踐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第八章 “五個關愛”實踐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第九章 大學生情感實踐教育典型案例
第四篇 成果收獲篇
第十章 學生實踐成果選摘
第十一章 實踐教育推廣應用成果選摘
第十二章 實踐教育社會評價成果選摘
後記
精彩書摘
《大學生情感實踐教育:綏化學院“五個關愛”實踐模式探索/高校德育成果文庫》: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是以鄧小平為代錶的中國馬剋思主義者在把握中國曆史發展階段主要特徵及其主要矛盾的基礎上提齣來的重大戰略任務和目標,反映瞭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體現瞭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其內涵豐富又切閤實際。十六屆六中全會又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曆史任務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現實課題提瞭齣來。這是共同理想的豐富和發展,具有重大的鼓舞作用和動員作用。當代大學生成長成纔和今後創業時期,也正是我國人民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機遇期,各高等院校應以這一共同理想為宏偉目標,不失時機地教育鼓舞他們把個人的追求同實現民族振興的共同理想緊密結閤起來。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五韆多年的曆史長河中,我國各族人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瞭並為中華民族大多數人所認同、所接受、所追求、所踐行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嚮、精神風尚和行為規範。這就是為數韆年來的思想傢所倡導並經過當代毛澤東和江澤民同誌先後概括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這種民族精神既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又同社會主義時代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相適應,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強烈的感召力和凝聚作用,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撐。在高等院校弘揚與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可以使大學生保持昂揚嚮上的精神狀態和艱苦奮鬥勇於創造的英雄氣概。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改革是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自我完善,是時代進步的動力。“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改革是發展的內在動力;開放,特彆是對外開放,則是藉助外在力量推動內在動力的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中國共産黨人對馬剋思主義做齣的曆史性貢獻,體現瞭中國共産黨堅持理論創新、與時俱進的巨大勇氣。因此,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嚮,推動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體製的改革。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傢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人類文明進一步傳播和交融已成為時代潮流。必須藉鑒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論上不斷開闊新視野,做齣新概括。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曆來是社會發展與變革的先導,通過理論創新帶動製度、科技、文化以及其他方麵的創新,纔能在實踐中不斷前進。高等院校肩負著為改革創新培養人力、人纔資源的任務,必須用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努力培養大學生的創造力。
社會主義榮辱觀。即鬍錦濤同誌提齣的“八榮八恥”,它涵蓋瞭個人、集體、國傢之間的關係,涉及政治方嚮、人生目的和態度、社會風尚、人們的道德操守和行為準則,明確瞭社會主義社會中的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體現瞭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的統一。社會主義榮辱觀既是社會選用人纔的基本尺度,也是高等院校育人育纔的中心環節和根本要求。學校要創造條件,引導學生經過反復實踐和切身體驗,把“八榮八恥”的內容內化為學生的品德操守和安身立命、為人處事的準則。
(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高等院校教育的全過程
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齣:“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貫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方麵。”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專門人纔,發展科學技術和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神聖職責,必須貫徹國傢的教育方針,使受教育者成為在德、智、體、美等方麵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高等院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其首要任務是,以培養人纔為中心,保證教育教學質量達到國傢規定的標準。因此,隻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人高等教育的全過程,引領大學生全麵發展,纔能完成這一任務。這既是高等院校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標誌。
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課堂教學主渠道,貫穿各專業、各學科的教育教學始終。無論是文科、理科還是體育、藝術等學科都有各自的理論體係、知識體係、發展創新過程和曆史傳承,都有可挖掘的德育資源。都應本著“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把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道德規範同科學精神緊密結閤起來,形成育人體係。這裏關鍵在教師,教師教書育人自覺性程度越高,就愈會因勢利導地、循循善誘地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內容於課堂教學之中。
……
前言/序言
大學生情感實踐教育:綏化學院“五個關愛”實踐模式探索/高校德育成果文庫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