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管理學(第四版)

檔案管理學(第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英瑋,陳智為,劉越男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15075
版次:4
商品编码:1172802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新编21世纪档案学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0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檔案管理學》(第四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傢級規劃教材。教材共分
  四編17章,內容包括:檔案實體管理、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專門檔案管理、檔案信
  息化等四個檔案管理知識模塊。係統講述瞭檔案管理的理論、原則、規則、技術和方法。
  其中,檔案實體管理知識模塊的內容包括:檔案實體管理的一般原則和方法,檔案價值鑒
  定、檔案的收集、檔案的整理、檔案的保管、檔案的登記和統計等原理、技術和方法。檔
  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知識模塊的內容包括: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的意義和原則,檔案檢索、
  檔案編研、檔案提供利用等方麵的原理和方法。專門檔案管理知識模塊的內容包括:專門
  檔案的概念及專門檔案的管理體製,人事檔案、會計檔案、聲像檔案的管理原理和方法。
  檔案信息化知識模塊的內容包括:檔案信息化的內容與原則,電子文件管理、檔案數字化
  等原理、技術和方法。
   21世紀的檔案管理對象已經發生瞭較大的變化,既包括傳統的以模擬方式記錄的檔
  案,也包括以數字方式記錄的檔案。檔案管理模式也從既往的較為單一的管理模式,發展
  成為目前的多元混閤管理模式。伴隨著這些發展和變化,中國檔案管理學的內容也在不斷
  總結實踐經驗和吸納中外檔案管理理論研究的先進成果的基礎上,得到豐富和發展。
   《檔案管理學》教材,是在長期從事檔案專業教育的專傢、學者們集體智慧勞動成果
  的集成。在中國的檔案管理學的學科建設曆程中,學界前輩們的貢獻是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的。我們正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繼承瞭他們開創的事業,纔完成瞭本次教材的修訂
  工作。 《檔案管理學》(第四版)主要補充和豐富瞭檔案價值鑒定、檔案分類、檔案檢索、檔
  案保管、檔案編研、專門檔案管理等方麵的內容,更加深入地闡述瞭檔案價值鑒定的原
  則、規則和方法,進一步明確瞭檔案分類的要求和做法,增加瞭建設檔案目錄數據庫的知
  識,補足瞭檔案保管和檔案編研的工作內容和方法,介紹瞭對專門檔案管理的新要求和新
  做法。從內容上看,《檔案管理學》(第四版)比第三版的內容更為係統、全麵。
  《檔案管理學》(第四版)不僅可以作為國內普通高等學校的檔案專業教材,而且也可
  以作為各級各類檔案行政機構、檔案館、檔案室、文件中心等組織開展檔案在職教育、繼
  續教育、檔案工作人員職業技能培訓的教材。同時,也可以作為各種社會組織的從業人
  員、信息管理人員瞭解本行業基本檔案管理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參考書。

作者簡介

王英瑋 管理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原檔案學院)教授、博士生
導師。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檔案學基礎理論、政府與企業檔案管理、專門檔案管理、信息
管理基礎理論。目前已經發錶學術論文數十篇,並主編、參編、撰寫瞭多部教材和專著,
其中《檔案管理學基礎》、《專門檔案管理》、《信息管理導論》、《檔案行政學》、《信息時代
的人事檔案管理》等教材,被我國高校和檔案管理部門廣泛采用。

陳智為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原檔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他的主
要研究領域是檔案管理應用理論、檔案社會學、檔案行政學。他發錶過大量有社會影響力
的學術論文,並主編、撰寫瞭多部教材、專著,其中《新編檔案管理學》、《檔案管理學》、
《檔案行政學》等教材,被國內許多高校采用。

劉越男 管理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原檔案學院)教授、副院
長、博士生導師。她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電子文件管理、數字檔案館、信息資源管理。目前
已經發錶學術論文數十篇,並且主編、參編、撰寫瞭多部教材和專著,其中《電子文件管
理國傢戰略》、《建立新秩序》、《電子文件風險管理》、《政府網站的構建與運作》等
教材和專著,均受到社會的普遍好評。














目錄

緒 論

第一編 檔案實體管理
第一章 檔案實體管理概論
第一節 何謂檔案實體管理
第二節 檔案實體管理的原則
第三節 檔案實體管理的方法
第二章 檔案價值的鑒定
第一節 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內容與要求
第二節 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規則與方法
第三節 檔案價值鑒定標準
第四節 檔案保管期限錶
第五節 檔案鑒定工作的製度與組織
第三章 檔案的收集
第一節 檔案收集工作概述
第二節 檔案館(室)藏建設
第三節 檔案室的收集工作
第四節 檔案館的收集工作
第四章 檔案的整理
第一節 檔案整理工作概述
第二節 全宗
第三節 全宗內檔案的分類
第四節 立捲方法的改革
第五節 立捲方法的改革附件
第六節 類內案捲排列、案捲編號、捲內目錄、案捲目錄和檔號
第七節 檔案整理中的組織管理
第五章 檔案保管
第一節 檔案保管概述
第二節 檔案保管條件
第三節 檔案庫房管理
第四節 檔案保管製度
第六章 檔案登記和統計
第一節 檔案登記和統計概述
第二節 檔案室的登記和統計工作
第三節 檔案館的登記與統計工作
第四節 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統計工作

第二編 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
第七章 檔案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
第一節 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的意義和原則
第二節 檔案信息資源開發麵臨的主要障礙和應采取的措施
第三節 檔案提供利用的含義與我國檔案利用理論的形成及發展
第八章 檔案檢索
第一節 檔案檢索概述
第二節 《中國檔案分類法》
第三節 《中國檔案主題詞錶》
第四節 檔案著錄
第五節 檔案標引
第六節 檔案檢索工具與目錄中心
第七節 檔案目錄數據庫
第九章 檔案編研
第一節 檔案編研工作概述
第二節 現行文件編研
第三節 曆史檔案編研
第四節 檔案編研製度
第十章 檔案提供利用
第一節 檔案提供利用在檔案工作中的地位和怎樣做好檔案的提供利用工作
第二節 檔案利用服務的方式
第三節 檔案提供利用的宣傳和谘詢服務
第四節 開放檔案

第三編 專門檔案管理
第十一章 專門檔案導論
第一節 專門檔案概述
第二節 專門檔案的管理
第三節 專門檔案的管理體製
第十二章 人事檔案
第一節 人事檔案和人事檔案工作
第二節 人事檔案的收集與鑒彆
第三節 人事檔案的分類
第四節 人事檔案的轉遞和查閱
第十三章 會計檔案
第一節 會計檔案概述
第二節 會計檔案的收集與保管
第三節 會計檔案的整理
第四節 會計檔案的鑒定與銷毀
第五節 會計檔案的提供利用
第十四章 聲像檔案
第一節 聲像檔案概述
第二節 照片檔案
第三節 錄音、錄像檔案

第四編 檔案信息化
第十五章 檔案信息化概論
第一節 檔案信息化的概念和內容
第二節 我國檔案信息化的發展階段
第三節 檔案信息化的意義與發展原則
第十六章 電子文件管理
第一節 電子文件的概念和技術特點
第二節 電子文件管理的目標和方法要點
第三節 電子文件的形成與分類
第四節 電子文件的鑒定與歸檔
第五節 電子文件的著錄和開發利用
第六節 電子文件的保管與移交
第十七章 檔案數字化
第一節 檔案數字化的概念和工作流程
第二節 檔案數字化工作的要求
第三節 檔案數字化的關鍵技術
第四節 檔案數字化案例










精彩書摘

第二章檔案價值的鑒定

內容提要
本章重點講五個方麵的內容:一、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內容與要求。二、檔案價值鑒
定工作的規則與方法。三、檔案價值鑒定標準。四、檔案保管期限錶。五、檔案鑒定工作
的製度與組織。

第一節 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內容與要求
一、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概念
檔案價值鑒定工作,就是以科學的檔案價值鑒定理論為指導,閤理運用檔案價值鑒定
的原則、法律規範、標準、程序和方法,判定檔案的保存價值,確定檔案保存期限,決定
檔案“存”與“毀”的一項專業性檔案業務管理工作。
在紙質檔案占主導地位的時代,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重心,是對檔案保存價值的評價
與預測,旨在解決檔案實體數量大量增長與檔案管理部門有限存儲空間之間的矛盾,並為
組織和人類社會保存相對充分的曆史活動證據和集體記憶。在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占主導
地位的時代,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重心,則是切實保障歸檔電子文件、電子記錄的質量,
並為組織和人類社會留存可以長期保存的真實、完整、可讀、安全的數字證據和數字記
憶。本節將重點說明以紙質檔案為主體的檔案價值鑒定工作。
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概念的內涵特徵主要包括:
第一,檔案價值鑒定工作必須以科學的檔案價值鑒定理論為指導。沒有科學理論指導
的檔案價值鑒定工作,必然是盲目的實踐活動,也會給組織和社會證據體係的完整性、係
統性和安全性帶來巨大的風險和損失。為此,中外檔案學理論研究都非常重視對檔案價值
鑒定理論的研究和探索,並提齣瞭諸如“雙重價值論”、“職能鑒定論”、“年齡鑒定論”、
“宏觀鑒定理論”、“文獻戰略”、“相對價值論”等理論思想。
第二,檔案價值鑒定工作必須遵從切閤實際的檔案價值鑒定原則、法律規範、標準、
程序和方法。“閤法閤規”,已經成為一種通行的指導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組織開展檔案價值
鑒定活動的原則。這種原則可以有效地避免檔案價值鑒定實踐中隨意、主觀地毀損檔案資
源問題的發生,並可以統一參與鑒定工作人員的思想,規範其鑒定行為,保證檔案價值鑒
定質量,提高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效率。
第三,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是對檔案保存價值的評價和預測。檔案之所以有保存的必
要,首先是因為它可以為其形成者提供較為充分的業務活動證據和法律證據,並可以為組
織和人類社會積纍和保存具有參考價值的經驗、數據、信息和知識。其次是因為在紙質檔
案占主導地位的時代,因文件和記錄的數量以幾何級數增長,人類社會沒有能力保存數量
如此巨大的文件和記錄,隻有通過鑒定,“去粗取精”,並根據有限的保存空間決定文件和
記錄的“存”與“毀”,將其中保存價值較大的留存下來,而對那些保存價值不大或沒有
保存價值的加以銷毀。
第四,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應對確定留存的檔案劃定保存期限。檔案作為一種證據性記錄
和曆史信息記錄,其發揮作用的時限是不同的。有的檔案發揮作用的時限是短期的,有的檔
案發揮作用的時限是長期的,有的檔案發揮作用的時限卻是永久的。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組織
和鑒定人員應根據對檔案發揮作用時間長短的估價和預測,閤理劃定留存檔案的保存期限。
第五,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檔案管理業務工作。從事檔案價值鑒定
工作的人員,不僅應當熟悉和掌握檔案價值鑒定的理論、原則、規則、程序、規範、標準
和方法,而且要擁有足夠的業務工作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科學的工作態度和團隊閤作
精神。隻有如此,纔能保證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質量,避免組織和國傢檔案財富的損失。

二、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基本內容
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基本內容包括:
(1)建立檔案價值鑒定的工作組織,完善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機製。需要開展檔案價值
鑒定工作的組織,應按法律法規的要求,成立檔案價值鑒定工作委員會或檔案價值鑒定工
作小組,並在單位主管(分管)領導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完善的檔案
價值鑒定工作機製是確保檔案價值鑒定質量的重要保證性條件。其中應包括:有效的溝通
機製——確保鑒定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得到閤理解決;有效的管控機製——確保國傢有
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得到切實落實;經驗記錄機製——使檔案價值鑒定工作中取得的經驗得
到記錄;風險防範機製——確保列入銷毀範圍內的檔案得到閤法閤規的處置,杜絕擅自銷
毀有保存價值的檔案和檔案處置過程中的失密、泄密等風險的發生。
(2)製定科學的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政策和規則,訂立閤理的工作程序、製度和標準。
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政策應明確說明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主要目的和目標,承擔檔案價值鑒
定工作任務的組織和人員的責任和義務,檔案價值鑒定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的應對措
施,以及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人、財、物的條件保障等。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規則、
程序、製度和標準是開展此項工作的要件,缺一不可。檔案價值鑒定工作規則,可以有效
地保證參與鑒定的人員明確自己在整個鑒定工作中的行事要求和權限,有利於統一鑒定人
員的思想和行為,防範違規事件的發生。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程序,是根據檔案價值鑒定工
作的目標和任務,做齣整體工作業務的流程安排。檔案價值鑒定工作製度和標準,是根據
鑒定對象的實際情況,以國傢的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製定的各項檔案鑒定工作製度和檔
案保管期限錶。
(3)具體判定檔案的保存價值,劃定需要保存檔案的具體保管期限。檔案價值鑒定人
員,可根據對檔案保存價值的判斷和估價結果,按照檔案保管期限錶,劃定列入保存範圍
的檔案的保管期限。
(4)處置列入銷毀範圍的檔案。在保證檔案內容安全的前提下,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組
織可以根據檔案銷毀製度和檔案安全保密製度的要求,選擇閤理的方式和方法,銷毀經過
鑒定已失去保存價值或保存價值不大的檔案,並做好處理工作。

三、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要求
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必須從國傢和社會的整體利益齣發,既要考慮到檔案形成者的
業務工作需要,又要考慮到國傢和社會曆史記憶保存的需要,用全麵的、曆史的、發展的
和效益的觀點,科學閤理地判定檔案的保存價值。
(一)應從國傢和社會的整體利益齣發去判定檔案的保存價值
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是一項直接關係到一個國傢和民族的社會曆史記憶能否得到有效維
護、傳承和保護的重要工作,應從國傢和社會的整體利益齣發,科學地組織和開展。那種
隻考慮本單位利益,而忽視國傢和社會整體利益的檔案價值鑒定思想是十分有害的。因
為,每個立檔單位之所以會保存檔案,其直接的動力來源是為本單位的業務工作的可持續
進行,留存足夠的業務活動證據和法律所要求的證據,同時也為保證本單位業務活動的健
壯性,留存那些具有參考價值的文件和記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立檔單位的業務發
展,原來留存的檔案就會逐漸失去其業務證據價值和業務參考價值,這時立檔單位繼續保
存這部分檔案的“原動力”就不存在瞭。如果一個組織隻顧及自身的利益,而缺乏國傢、
民族的整體利益意識,那麼必然的結果就是整個國傢和社會的曆史記憶不斷流失。為此,
在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時,尤其是在對“保存期滿”的檔案進行“定期鑒定”時,各立
檔單位和國傢檔案管理部門隻有遵循“從國傢和社會的整體利益齣發去判定檔案的保存價
值”的原則性要求,纔能保證我們的國傢記憶、民族記憶、社會曆史記憶的相對完整性,
纔能保證我們民族文化的長久傳承和發展。
(二)應采用全麵的觀點指導檔案價值鑒定工作
不謀全局者,難以謀一域。所謂用全麵的觀點指導檔案價值鑒定工作,從立檔單位角
度看,就是在判定檔案保存價值時,應全麵分析影響檔案保存價值的相關因素,綜閤判定
檔案的保存價值;從社會角度看,就是在判定檔案保存價值時,應避免隻從一個機關、一
個部門(機構)或個人的需要齣發去開展價值鑒定工作,而應從社會的需要齣發去開展工
作。從檔案管理的整體效益角度看,堅持全麵的觀點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也是實現整
個國傢檔案資源體係建設整體優化目標的需要。如何有效地消除全宗之間的“檔案重復留
存”問題,關鍵的解決辦法之一,就是在檔案價值鑒定工作中切實采用“全麵的觀點”,
通過有效的整體控製手段和措施來實現。
用全麵的觀點指導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有助於檔案價值鑒定人員從整體上把握和認識
有關全宗、類彆(係列)、案捲的保存價值,避免孤立地判定每一份文件的保存價值。
(三)應采用曆史的觀點指導檔案價值鑒定工作
檔案是曆史記錄,具有鮮明的曆史時代性特徵。那種隻從“現實需要”齣發判定檔案
保存價值的思想和行為,會給人類社會檔案記憶的完整性和連續性造成極大的損害。在鑒
定檔案價值時,堅持曆史的觀點,就是要根據檔案産生的曆史條件及其在曆史上的作用,
科學地評價其對維護人類社會曆史記憶的有用性,確定其保存價值。在檔案價值鑒定工作
實踐中,堅持曆史的觀點,就必須堅決反對片麵的實用主義觀點。
(四)應采用發展的觀點指導檔案價值鑒定工作
在檔案價值鑒定工作中,按照發展的觀點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就是要充分考慮到
檔案保存的未來意義。檔案的保存不僅是現實社會存續和發展的需要,也是子孫萬代的生
存與發展需要。檔案價值鑒定工作人員應具有一定的預測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隨著
數字時代的到來,一些在紙質檔案占統治地位的時代被鑒定為“保存價值不大”的文件和
記錄,其數字形態的記錄卻因為蘊藏著豐富的、可分析和加工的“數據”和“信息”,而
成為一種非常具有留存價值的資源。所以,那種簡單地認為“紙質文件和記錄”與“電子
文件和記錄”的保存價值相同的觀點和做法,是非常武斷和有害的。正確的做法是:紙質檔
案按傳統的價值鑒定標準去判定其保存價值;數字檔案(電子檔案)的價值鑒定標準則
應重新確定。
(五)應采用科學的效益觀點指導檔案價值鑒定工作
對於紙質檔案等傳統載體形態檔案的價值鑒定,必須考慮立檔單位和國傢檔案管理部
門的保存能力。那種認為隻要文件和記錄具有些許利用價值就應作為檔案加以保存的思想
觀念,不僅脫離實際,而且一旦實施就會勞民傷財。為此,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時,鑒
定人員應對列入保存範圍的文件和記錄的利用價值和利用效益,進行充分的預測和評價。
隻有當檔案發揮作用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於我們所付齣的管理成本時,纔能認
為檔案是具有保存價值的。誠然,單純的“效益”觀點(即隻評價檔案保存的經濟效益,
卻忽略檔案保存的社會效益的觀點),在檔案價值鑒定中也要堅決避免。

第二節 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規則與方法

一、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規則
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規則,是依據國傢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法律規範和製度要求規定
的供參與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製度性行為規範。其內容通常包括:
(1)規範有據。該規則要求機構、組織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應自覺遵從國傢法
律、法規、行政規章、地方規章及地方法規的有關規定進行。機構、組織及各級各類檔案
管理部門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簡稱《檔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機關文件材料歸檔範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
(國傢檔案局第8號令)、《企業文件材料歸檔範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規定》(國傢檔案局第10
號令),各專業主管部門製定的相關實施細則、部門規章,地方人大和人民政府製定的行
政規章、行政法規等規範性文件中的有關規定執行;並注意遵循“法規定即禁止”的原
則要求。
(2)統一管控。該規則要求機構、組織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應自覺接受國傢檔案
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監督和業務指導。《檔案法》第十五條規定:“鑒定檔案保存價值的原
則、保管期限的標準以及銷毀檔案的程序和辦法由國傢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製定。禁止擅自
銷毀檔案。”《機關文件材料歸檔範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第十二條規定:“各機關
應根據本規定,結閤本機關職能和各部門工作實際,編製本機關的文件材料歸檔範圍和文
書檔案保管期限錶,經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後執行。有垂直領導關係的中央、
國傢機關應依據本規定,結閤本係統工作實際,編製本係統的文件材料歸檔範圍和文書檔
案保管期限錶,並經國傢檔案局審查同意後執行。”國傢檔案行政管理部門通過檔案保管
期限錶的“審批製”,可以使我國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
位的檔案價值鑒定工作得到有效的管控,防止國傢檔案財富的流失。軍隊係統、民主黨
派、企業事業單位要在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幫助指導下,開展本單位的文書檔案保管
期限錶編製工作,不須經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批。
(3)依理行鑒。該規則要求機構、組織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應自覺踐行科學的檔
案價值鑒定理論和方法,如體現係統鑒定思想的“職能鑒定論”、“雙重價值論”,體現
“高齡案捲應當受到尊重”思想的“年齡鑒定論”,體現內容分析思想的“內在價值論”,
體現辯證揀選思想的“相對價值論”等理論和方法。
(4)標準先行。該規則要求機構、組織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應事先編製適閤本單
位(或本係統、本行業、本地區)形成文件歸檔鑒定需要的具體標準——檔案保管期限
錶;沒有編製經過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核通過或認可的檔案保管期限錶之前,不能開展本
單位的檔案價值鑒定工作。
(5)擅存禁止。該規則要求機構、組織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應按照《檔案法》第
十條的規定“對國傢規定的應當立捲歸檔的材料,必須按照規定,定期嚮本單位檔案機構
或者檔案工作人員移交,集中管理,任何個人不得據為己有。國傢規定不得歸檔的材料,
禁止擅自歸檔。”機構或組織所確定的本單位文件歸檔範圍,是其開展檔案價值鑒定的重
要依據和標準,凡是未被列入“歸檔範圍”的文件,一律禁止擅自作為檔案保存。
(6)證據保全。該規則要求機構、組織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應從保持本單位業務
工作活動連續性的需要齣發,注重本單位業務證據、法律證據留存的完備性,使所保存的
檔案可以滿足本單位業務工作的存續和發展的需要。
(7)記憶保健。該規則要求機構、組織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應為本單位的組織記
憶留存相對完整的曆史記錄,以保證本單位曆史記憶的健壯性,為本單位的組織文化建設
及社會曆史文化建設提供充分的檔案資源保證。
(8)以我為主。該規則要求機構、組織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應將本單位形成的記
錄和反映其主要職能活動、重大任務、重要活動、重大事件的檔案作為保存的重點,而對
來自其他機構或組織的文件的留存則應“從嚴把關”;留存檔案保管期限的劃分,本單位
的檔案應從寬,外單位的檔案則應從嚴。
(9)寬嚴適度。該規則要求機構、組織開展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應在不影響本單位業
務活動證據體係完整性和係統性的前提下,掌握好“孤本從寬,復本從嚴;原件從寬,復
製件從嚴;正件從寬,過程件從嚴;高齡從寬,低齡從嚴;涉及公民權益的從寬,涉及基
礎性、常規性、事務性的從嚴;本單位的文件從寬,外來文件從嚴”等鑒選尺度。
(10)期滿重鑒。該規則要求對那些保存已滿最初所劃定年限的檔案,應定期進行重
新鑒定和復核,並根據業務工作需要、曆史研究需要,進行相應處置。這是因為檔案價值
鑒定工作是帶有一定主觀色彩的業務工作,不能一蹴而就。特裏?庫剋認為,鑒定不可避
免地是一個主觀過程,任何“價值”判斷都會隨著時間、地點、政府結構/定位,以及社
會和民族文化的變化而變化,而現在的檔案工作者正在建構未來將要知道的過去。“時間
是最好的鑒定師”,通過對保存期滿檔案的重新鑒定,可以保證有價值的檔案得到有效留
存,並可以對那些確實沒有繼續保存必要的檔案,及時加以銷毀。
(11)程序閤規。該規則要求機構或組織的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應按照規範的業務工
作流程,有領導、有組織地進行;要杜絕領導、組織的鑒定銷毀檔案的行為。
(12)業務留痕。該規則要求機構、組織應通過編寫“檔案價值鑒定工作報告”(或
“檔案價值鑒定工作分析報告”),編製“檔案銷毀清冊”(或“檔案銷毀清單”)等方式,
總結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經驗,明確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主要問題及應對措施和辦法,並
為已銷毀檔案留下可追溯的業務活動證據。由於鑒定的復雜性、鑒定的社會重要性以及鑒
定的主觀性,檔案工作者及其所在的機構應該通過對背景研究、鑒定過程、存毀決定,以
及最終的檔案文件移交等做充分和透明的記錄,以保證他們對鑒定決定的負責態度。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书还不错。。

评分

书籍质量好,邮寄速度超快

评分

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

评分

还可以吧,希望有用,内容还详细。

评分

好,很喜欢,???

评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谢谢啦,信京东、得永生!

评分

书本可以,工作要用,蛮专业

评分

非常好,很喜欢我以后继续使用,加油!

评分

纸质不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