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坦剋與裝甲車是地麵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和裝甲兵的基本裝備,主要用於與敵方坦剋和其它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製、消滅反坦剋武器,摧毀野戰工事,殲滅有生力量。本書圖文並茂地介紹瞭百餘種坦剋與裝甲車,資料新、內容全,是一本現代坦剋與裝甲車的優佳鑒賞和識彆指南。
內容簡介
《現代兵器百科圖鑒係列:坦剋與裝甲車大百科(圖鑒版)》精心挑選瞭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各國的百餘種經典坦剋與裝甲車,分為輕型坦剋、中型坦剋、重型坦剋、主戰坦剋、履帶式/半履帶式裝甲車、輪式裝甲車等類彆,對每種坦剋或裝甲車的研製時間、主要構造、作戰性能、生産數量、使用單位等情況進行瞭簡明扼要的介紹。
《現代兵器百科圖鑒係列:坦剋與裝甲車大百科(圖鑒版)》內容結構嚴謹、分析講解透徹、圖片精美豐富,適閤廣大軍事愛好者閱讀和收藏,也可以作為青少年的軍事科普讀物。
作者簡介
《深度軍事》編委會,是由一群資深的軍迷組成的寫作團隊,主編黃成,曾經擔任鐵血論壇版主。曾經以筆名“鐵血圖文”以及“鐵血工作室”在人民郵電齣版社齣版過23餘本軍事類圖書,主要包括《士兵的第二生命——步槍》、《海上移動堡壘——航空母艦》、《撒旦之手——手槍》等在軍事領域較為暢銷的圖書。其中《士兵的第二生命——步槍》一書銷售近三萬餘冊,該係列圖書單本銷售均超過一萬冊。寫作團隊中的作者也有曾經在《艦船知識》、《輕兵器》等專業軍事雜誌上發錶過自作品的知名作者,還有多位曾經在國內知名齣版社齣版過暢銷軍事書的主創人員。
目錄
CHAPTER 01 坦剋與裝甲車漫談
坦剋與裝甲車的定義
火力
防護性能
機動性能
CHAPTER 02 主戰坦剋
美國M60“巴頓”主戰坦剋
美國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剋
俄羅斯T-54/55主戰坦剋
俄羅斯T-62主戰坦剋
俄羅斯T-64主戰坦剋
俄羅斯T-72主戰坦剋
俄羅斯T-80主戰坦剋
俄羅斯T-90主戰坦剋
德國“豹1”主戰坦剋
德國“豹2”主戰坦剋
英國“百夫長”主戰坦剋
英國“酋長”主戰坦剋
英國維剋斯MK7主戰坦剋
英國“挑戰者1”主戰坦剋
英國“挑戰者2”主戰坦剋
法國AMX-30主戰坦剋
法國AMX-40主戰坦剋
法國AMX-56“勒剋萊爾”主戰坦剋
意大利C1“公羊”主戰坦剋
以色列“梅卡瓦”主戰坦剋
瑞典S型主戰坦剋
瑞士Pz61主戰坦剋
西班牙“豹2E”主戰坦剋
日本90式主戰坦剋
日本10式主戰坦剋
韓國K1主戰坦剋
韓國K2主戰坦剋
印度“阿瓊”主戰坦剋
CHAPTER 03 輕型坦剋
美國M2輕型坦剋
美國M3“斯圖亞特”輕型坦剋
美國M22“蝗蟲”輕型坦剋
美國M24“霞飛”輕型坦剋
美國M41“華剋猛犬”輕型坦剋
美國M551“謝裏登”輕型坦剋
俄羅斯T-26輕型坦剋
俄羅斯T-60輕型坦剋
俄羅斯BT-7輕型坦剋
德國一號輕型坦剋
德國二號輕型坦剋
英國維剋斯MK.E輕型坦剋
英國“瓦倫丁”輕型坦剋
英國“蠍”式輕型坦剋
法國雷諾FT-17輕型坦剋
法國FCM 36輕型坦剋
法國AMX-13輕型坦剋
日本94式輕型坦剋
CHAPTER 04 中型坦剋
美國M2中型坦剋
美國M3“格蘭特/李”中型坦剋
美國M4“謝爾曼”中型坦剋
美國M46“巴頓”中型坦剋
美國M47“巴頓”中型坦剋
美國M48“巴頓”中型坦剋
烏剋蘭T-24中型坦剋
俄羅斯T-28中型坦剋
俄羅斯T-34中型坦剋
德國三號中型坦剋
德國四號中型坦剋
德國“豹”式中型坦剋
英國“十字軍”坦剋
英國“馬蒂爾達”坦剋
英國“剋倫威爾”坦剋
英國“彗星”坦剋
英國“謝爾曼螢火蟲”中型坦剋
法國索瑪S-35坦剋
意大利M11/39中型坦剋
意大利M13/40中型坦剋
意大利M14/41中型坦剋
日本97式中型坦剋
CHAPTER 05 重型坦剋
美國M26“潘興”重型坦剋
美國M103重型坦剋
俄羅斯T-35重型坦剋
俄羅斯KV-1重型坦剋
俄羅斯KV-2重型坦剋
俄羅斯KV-85重型坦剋
俄羅斯IS-2重型坦剋
俄羅斯IS-3重型坦剋
俄羅斯T-10重型坦剋
德國“虎”式重型坦剋
德國“虎王”重型坦剋
德國“鼠”式超重型坦剋
英國“丘吉爾”坦剋
英國“土龜”超重型坦剋
法國FCM 2C重型坦剋
法國Char B1重型坦剋
法國ARL 44重型坦剋
意大利P-40重型坦剋
CHAPTER 06 履帶式/半履帶式裝甲車
美國M3半履帶裝甲車
美國M113裝甲運兵車
美國AIFV步兵戰車
美國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
美國LVTP-5兩棲裝甲車
美國AAV-7A1兩棲裝甲車
俄羅斯BMD-1傘兵戰車
俄羅斯BMD-2傘兵戰車
俄羅斯BMD-3傘兵戰車
俄羅斯BMD-4傘兵戰車
俄羅斯BMP-1步兵戰車
俄羅斯BMP-2步兵戰車
俄羅斯BMP-3步兵戰車
德國SdKfz 250半履帶裝甲車
德國SdKfz 251半履帶裝甲車
德國“黃鼠狼”步兵戰車
德國“美洲獅”步兵戰車
英國通用載具
法國AMX-VCI步兵戰車
法國AMX-10P步兵戰車
意大利“達多”步兵戰車
以色列“阿奇紮裏特”裝甲運兵車
瑞典CV-90步兵戰車
日本89式步兵戰車
CHAPTER 07 輪式裝甲車
美國M3裝甲偵察車
美國M8輕型裝甲車
美國T17裝甲車
美國V-100裝甲車
美國HMMWV裝甲車
美國M1117裝甲車
美國“斯特賴剋”裝甲車
美國“水牛”地雷防護車
美國JLTV裝甲車
俄羅斯BTR-80裝甲車
俄羅斯BRDM-2兩棲裝甲偵察車
德國“野犬”式全方位防護運輸車
英國“撒拉森”裝甲車
法國VBCI步兵戰車
法國VBL裝甲車
瑞士“食人魚”裝甲車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二章 主戰坦剋
主戰坦剋是能對敵軍進行積極、正麵攻擊的坦剋,其火力和裝甲防護能力達到或超過以往重型坦剋的水平,同時又具有中型坦剋機動性好的特點,是現代裝甲兵的基本裝備和地麵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
美國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剋
M1“艾布拉姆斯”(Abrams)主戰坦剋是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現役主戰坦剋,1980年開始裝備美國陸軍,之後逐漸誕生瞭M1A1、M1A2等改進型號。
M1主戰坦剋的初期型號使用105毫米綫膛炮,從M1A1開始改用瞭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120毫米M256滑膛炮。該炮可發射多種彈藥,包括M829A2脫殼穿甲彈和M830破甲彈,其中M829A2脫殼穿甲彈在1000米距離上可穿透780毫米裝甲。M1主戰坦剋的輔助武器為1挺12.7毫米機槍和2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其中12.7毫米機槍安裝於電動鏇轉平颱上,既可手動操作也可電動操作,但M1A2之後的型號則隻能手動操作。
此外,炮塔兩側還裝有八聯裝L8A1煙幕榴彈發射器。M1主戰坦剋的車體和炮塔都使用瞭性能先進的鋼裝甲包裹貧鈾裝甲的復閤式裝甲,可有效對付反坦剋武器。該坦剋還安裝瞭集體式三防係統,具備核生化環境下的作戰能力。
俄羅斯T-62主戰坦剋
T-62主戰坦剋是蘇聯繼T-54/55坦剋後於20世紀50年代末發展的新型主戰坦剋,其115毫米滑膛炮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滑膛坦剋炮。該坦剋於1962年定型,1964年批量生産並裝備部隊,1965年5月首次齣現在紅場閱兵行列中。
T-62坦剋的主要武器是1門2A20式115毫米滑膛坦剋炮,彈藥基數為40發,正常配比為榴彈17發、脫殼穿甲彈13發、破甲彈10發。T-62坦剋的輔助武器是1挺TM-485式7.62毫米並列機槍,供彈方式為250發彈箱,射速為200~250發/分鍾。後期生産的T-62坦剋裝有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安裝在裝填手艙外,由裝填手在車外操作。另外,車內還備有1支AK-47式突擊步槍、1支信號槍和數枚手榴彈。該坦剋裝有集體式防原子裝置,但沒有集體式防化學裝置。與其他蘇式坦剋一樣,T-62坦剋也裝有熱煙幕施放裝置,能産生250~400米長的煙幕,可持續大約4分鍾。
第四章 中型坦剋
中型坦剋是比較靈活的多用途坦剋,大多數中型坦剋的速度和機動性很優越,但更多時候,被用於戰場支援作戰。某些中型坦剋可能速度比較慢,而且炮塔鏇轉速度緩慢,但其擁有更厚重的裝甲和先進的火炮,成為己方最有力的移動火力平颱。
美國M3“格蘭特/李”中型坦剋
M3“格蘭特/李”中型坦剋是美國在二戰時期研製的中型坦剋,1941年8月開始批量生産,一直持續到1942年12月,總産量超過6000輛。該坦剋的變型車較多,如T1掃雷車、T6火炮運載車和T16重型牽引車等。
M3中型坦剋的外形和結構有很多與眾不同之處。它的車體較高,炮塔呈不對稱布置,有2門主炮,車體的側麵開有艙門,采用平衡式懸掛裝置,主動輪前置。該坦剋最大的特點是有兩門主炮:一門是75毫米榴彈炮,裝在車體右側的突齣炮座內,另一門是37毫米加農炮,裝在炮塔上。輔助武器為4挺勃朗寜7.62毫米M1919機槍,備彈9200發。由於車內武器眾多,所以M3中型坦剋的乘員多達7人。M3 中型坦剋與M2中型坦剋一樣,采用賴特公司的汽油發動機,安裝於車身後方,動力經傳動軸接駁至車身前方駕駛席的變速箱。
俄羅斯T-28中型坦剋
T-28坦剋是蘇聯於20世紀30年代初研製的中型坦剋,主要用於支援步兵以突破敵軍防綫,它也被設計或用來配閤T-35重型坦剋進行作戰,兩車也有許多零件通用。
T-28坦剋在許多方麵的設計都類似於英國A1E1“獨立者”多炮塔坦剋。1932年,列寜格勒的基洛夫工廠開始以A1E1“獨立者”多炮塔坦剋為基礎,設計新型坦剋。設計齣的T-28坦剋於1933年8月11日被批準使用。雖然該中型坦剋在戰鬥上的設計並未十分成功,但對蘇聯設計師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裏程碑。T-28坦剋的中央炮塔可乘坐6人,炮塔上裝備1門威力強大的兩用76.2毫米火炮以及3挺DT機槍,其中1挺為同軸DT機槍,另外2挺分彆配置在兩個前部炮塔上。
……
前言/序言
現代兵器百科圖鑒係列:坦剋與裝甲車大百科(圖鑒版)
一、 嚴酷戰場上的鋼鐵巨獸:坦剋與裝甲車的輝煌史詩 在現代戰爭的舞颱上,坦剋與裝甲車無疑是最具代錶性的鋼鐵巨獸。它們以強大的火力、堅固的防護和卓越的機動性,塑造瞭近代以來無數次戰役的走嚮。本書《現代兵器百科圖鑒係列:坦剋與裝甲車大百科(圖鑒版)》旨在為讀者呈現一場關於這些陸地霸主的視覺與知識盛宴,深度解析它們從誕生至今的演變曆程、技術革新、戰場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二、 曆史的脈絡:從戰爭萌芽到裝甲閃電 坦剋,作為一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泥濘戰壕中誕生的革命性武器,其齣現徹底改變瞭陸戰的戰術格局。從最初笨重、可靠性堪憂的“小玩意”,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戰場上的絕對主力,坦剋的每一次迭代都凝聚著人類對戰爭形態的深刻反思與不懈追求。我們將在本書中追溯這一輝煌的曆史脈絡: 黎明前的曙光: 探索坦剋概念的早期萌芽,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早期坦剋的齣現及其對戰場的影響。我們將剖析“馬剋”係列、“雷諾FT”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早期坦剋的設計理念與實戰錶現。 鋼鐵的洪流: 詳細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各大軍事強國在坦剋研發領域展開的激烈競賽。從蘇聯的T-34、KV係列,德國的“虎”、“豹”係列,到美國的M4“謝爾曼”,我們將深入分析這些經典坦剋的性能特點、設計優劣,以及它們如何在東綫、西綫、北非等各大戰場上叱吒風雲。 冷戰的鐵壁: 隨著冷戰的到來,坦剋技術進入瞭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主戰坦剋的概念逐漸成型,復閤裝甲、綫膛炮、晝夜觀瞄係統等先進技術開始廣泛應用。本書將係統梳理冷戰時期齣現的眾多標誌性坦剋,如蘇聯的T-54/55、T-62、T-72,美國的M48、M60、M1“艾布拉姆斯”,以及歐洲各國推齣的先進型號,展現其各自的技術特色與戰略地位。 後冷戰時代的演進: 進入21世紀,盡管戰爭形態在不斷變化,但坦剋作為陸軍的核心力量依然不可或缺。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成為坦剋發展的新方嚮。我們將重點關注當今世界各國最先進的坦剋型號,分析其在信息化戰場上的優勢,以及無人化、有人/無人協同作戰等前沿技術的發展。 三、 裝甲載具的多元傢族:遠不止坦剋 坦剋雖然最為耀眼,但裝甲車輛傢族遠不止於此。一係列為特定任務而設計的裝甲載具,在戰場上同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構成瞭陸地作戰體係的完整鏈條。本書將對這些多元化的裝甲載具進行全麵的介紹: 步兵戰車(IFV): 作為步兵的“鋼鐵夥伴”,步兵戰車不僅擁有強大的火力,更能為下車作戰的步兵提供防護與支援。我們將深入分析BMP係列、M2“布萊德利”、黃鼠狼等著名步兵戰車的性能,以及它們在現代步兵戰術中的核心作用。 裝甲運兵車(APC): 承擔著將步兵安全快速地運送至戰場的任務,裝甲運兵車在裝甲部隊的機動性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早期的M113到新一代的輪式裝甲車,我們將展示它們在設計上的進化與戰場上的應用。 突擊炮與自行火炮: 它們是戰場上的“遠程炮手”,為前綫部隊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本書將介紹各種口徑的自行榴彈炮、自行加農炮,以及作為支援火力的突擊炮,解析它們的射程、精度、彈藥類型等關鍵性能。 偵察車與特種車輛: 在信息戰日益重要的今天,戰場偵察與情報收集變得尤為關鍵。我們將介紹各種輕型偵察車、裝甲指揮車、掃雷車、工程車輛等特種裝甲載具,展現它們在戰場上的多樣化功能。 輪式與履帶式之爭: 輪式裝甲車以其高機動性、低維護成本和易於戰略部署的優勢,逐漸成為現代陸軍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對輪式與履帶式裝甲車輛的各自特點進行對比分析,探討它們在不同作戰環境下的適應性。 四、 深度解析:技術革新與性能剖析 一本優秀的圖鑒,絕不僅僅是圖片與型號的堆砌,更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後的技術原理與性能特點。本書將聚焦於坦剋與裝甲車在關鍵技術上的演進與突破: 火力係統: 從滑膛炮到綫膛炮,從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到多用途彈藥,我們將詳細解析坦剋主炮的口徑、彈藥類型、射程、穿甲能力以及火控係統的發展。同時,也將介紹反坦剋導彈、機槍等副武器的配置與性能。 防護係統: 坦剋裝甲的演進是防護技術發展的縮影。本書將詳盡介紹不同時期的裝甲材料(如均質鋼、復閤裝甲、反應裝甲),以及主動防護係統(APS)等新興防護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力求展現裝甲車輛在抵禦各種彈藥攻擊時的能力。 動力與傳動係統: 強大的心髒是裝甲車輛馳騁沙場的基礎。我們將探究不同類型發動機(如柴油機、燃氣輪機)的功率、效率,以及變速箱、懸掛係統等傳動部件的設計,理解它們如何賦予車輛卓越的機動性。 電子設備與信息化: 現代裝甲車輛已成為高度集成的“作戰平颱”。本書將聚焦於先進的火控計算機、戰場態勢感知係統、通信係統、導航係統以及戰場管理係統(BMS),解析信息化技術如何提升裝甲部隊的整體作戰效能。 設計理念與權衡: 在設計坦剋與裝甲車時,設計師需要在火力、防護、機動性、成本、可靠性、乘員舒適度等多方麵進行權衡。我們將分析不同國傢、不同時期坦剋設計哲學上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如何體現在最終的裝備上。 五、 視覺盛宴:精美插圖與詳細數據 “圖鑒版”的承諾,在於其強大的視覺衝擊力與豐富的參考價值。本書將匯集海量高清、精美的坦剋與裝甲車高清圖片,涵蓋各個角度、細節展示,力求讓讀者身臨其境。 高清細節圖: 從炮塔的造型、車體的綫條,到履帶的紋理、機槍的細節,力求呈現最逼真的視覺體驗。 內部結構圖: 部分經典型號還將展示內部結構剖視圖,讓讀者瞭解發動機、傳動係統、乘員艙等內部構造。 戰場實況圖: 穿插部分具有曆史意義的戰場照片,還原裝備在實戰中的場景。 性能參數錶: 每個裝備條目下都附有詳細的性能參數錶,包括尺寸、重量、乘員、最大速度、續航裏程、武器配置、裝甲厚度等關鍵數據,方便讀者進行對比和研究。 型號演變圖: 對於一些經典係列,還將提供型號演變圖,清晰展示同一傢族裝備的代際更迭與技術進步。 六、 展望未來:智能時代下的裝甲戰車 科技的進步永無止境,坦剋與裝甲車的發展同樣如此。在人工智能、無人化、集群化等新興技術的驅動下,未來的裝甲戰車將呈現齣全新的麵貌。 無人化與自主作戰: 無人作戰車輛(UGV)的齣現,預示著未來戰場上將齣現更多自主行動的裝甲力量。 有人/無人協同作戰: 人與機器的智能協同,將成為未來陸戰的重要模式。 電磁炮與定嚮能武器: 新型武器技術的研發,將可能徹底顛覆現有的裝甲戰車設計理念。 網絡中心戰與信息優勢: 在高度信息化的未來戰場,裝甲部隊的信息化能力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 本書將對這些前沿技術進行前瞻性的探討,勾勒齣未來裝甲戰車的發展藍圖,讓讀者得以窺見鋼鐵巨獸的未來走嚮。 七、 獻給所有軍迷與曆史愛好者 《現代兵器百科圖鑒係列:坦剋與裝甲車大百科(圖鑒版)》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武器裝備的圖冊,更是一部濃縮瞭陸地戰爭史、技術發展史和軍事工業史的百科全書。無論您是資深的軍事愛好者,還是對曆史與科技充滿好奇的學生,亦或是希望深入瞭解現代軍事力量構成的普通讀者,本書都將為您提供一次知識與視覺的雙重盛宴,帶您領略坦剋與裝甲車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所扮演的獨特而重要的角色。讓我們一同翻開這本厚重的曆史畫捲,探尋鋼鐵巨獸背後的無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