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推薦1: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莆田廣化寺、扶風法門寺、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雜誌主編——學誠法師第一部專業的開示文集,在佛教信眾心目中威望極高。一代高僧與您麵對麵談如何對治煩惱與親近善知識、善友。
推薦2:
內容通俗易懂,僧眾皆宜。既有佛法的教理教義,又有結閤現世生活的諸多方麵進行深入淺齣的佛法詮釋,將深奧莊嚴的佛學智慧化作口耳相傳的淺顯妙語,娓娓道來,十分親切。
學誠法師始終以一顆慈悲佛心為蕓蕓眾生指引道路,召喚佛教徒與所有睏惑迷茫的人,認清世間的過患,遠離惡友、惡法,多親近善知識、善友。
推薦3:
首部寫給僧眾的一套充滿法喜的學佛修行指南。藉助佛法的力量自覺發願承擔,開啓智慧、通達、慈悲的人生。打開本書,沐浴“具幸福能量寺廟”龍泉寺的佛法智慧,拈花問佛,洞察世事,從凡夫通往佛地。
內容簡介
《學誠法師文集係列05:智慧與成功》是學誠法師文集係列的第五本。學誠法師認為首先要認清世間的過患,遠離惡友、惡法,多親近善知識、善友,用現在比較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找“明師”,讓“明師”啓發我們內在的智慧。智慧可以對治愚癡。智慧增長一分,愚癡和無明就減少一分。善業就越來越多,惡業就越來越少。這樣,人的果報就會很圓滿,煩惱和痛苦自然就很少瞭。
《學誠法師文集係列05:智慧與成功》如同一位傳遞佛教智慧的使者,希望能夠幫助現代快節奏生活中奮鬥的年輕人、渴望修身養性的中老年人,開啓內在智慧和慈悲,重拾一份熱切的時代責任感,過上吉祥、喜樂、幸福、圓滿的人生。
作者簡介
學誠法師,俗名傅瑞林,1966年齣生,福建仙遊人。1982年於莆田廣化寺定海長老座下剃度,並依止圓拙老法師修學。1991年於中國佛學院獲碩士學位。2007年獲授泰國硃拉隆功佛教大學教育行政學榮譽博士學位。2010年獲孟加拉國阿底峽大師和平金奬。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福建佛學院院長、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陝西扶風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主編等職務。
目錄
I 章前語/ 006
怎樣親近善知識/ 008
如理聽聞是趣入佛法的先導/ 052
依師聞法 精進學修/ 062
II 章前語/ 108
皈依三寶的意義/ 110
深信業果依法行持/ 156
III 章前語/ 204
煩惱的産生與對治/ 206
離惑業苦得究竟樂/ 225
精彩書摘
修學佛法,必須依靠善知識。善知識,需要我們主動去希求,因為跟他學法的人是非常多的,並不是隻有一個兩個;像當年印度那爛陀寺,有學法僧眾八韆人。你去找那裏的善知識的時候,他不一定有時間,有時候想見都不容易見得到。那麼怎麼辦呢?必須要有強大求法的心。佛法是緣起法,善知識一心一意想把法傳下來;作為學人,我們必須去求。沒有廣大的希求心,法就傳不下來。古代多少高僧大德不遠萬裏,置生死不顧,西行求法,他們的行誼策勵瞭一代又一代的齣傢人為法忘軀,求法不懈。唐代義淨三藏法師所作《取經詩》雲:“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路遠碧天惟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翻譯名義集》捲第七)
現代社會科技高度發達,經書法寶很容易得到,便利的交通工具可以讓我們安全快速地到達遙遠的寺院朝聖參學,但是我們卻很難再體會到祖師大德們對佛法、對善知識那份虔誠的希求心。般若經裏麵記載瞭一位常啼菩薩求法的公案,所謂“常啼”就是天天哭泣。為什麼天天哭泣呢?因為他非常想學般若經,但是卻學不到般若經,也遇不到善知識,所以他非常著急,急得天天哭,就名為常啼菩薩。他至誠求法的心後來終於得到瞭感應,有一天空中有聲音告訴他,你的法緣不是在這個地方,你的法緣在東方,有一位法湧論師跟你有緣,是你宿生的善知識,你應該到他那裏去求學。常啼菩薩聽瞭以後非常高興,馬上就到東方去找他的老師,經曆瞭種種的難行苦行,終於得以在法湧論師座下聽聞般若經,而且得到瞭很高的成就。因為他求法的心非常至誠懇切,所以能夠感得空中有聲音指點他,在我們中國曆史上也有類似的公案。
淨土宗的祖師、人稱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在他20多歲時,聽說道綽禪師在晉陽開闡淨土宗風,於是不遠韆裏長途跋涉,尋師訪道。據《新修往生傳》記載:“時逢玄鼕之首,風飄落葉,填滿深坑,遂挈瓶鉢入中安坐,一心念佛,不覺已度數日。乃聞空中聲曰:可得前行,所在遊履無復掛礙。遂齣坑進程,至綽禪師所,展會夙心。”(《新修往生傳》捲第二)對於善導大師的參訪,道綽禪師非常歡喜,知道眼前這位年青的行者將是自己的後繼者,因而為他詳細解說彌陀本願與《觀無量壽經》的真意。善導大師在道綽禪師的指授下,一切疑問當下冰解,徹底領悟瞭淨土法門的真髓,成為道綽禪師門下傑齣的弟子。
在經典中,佛菩薩、祖師大德求法的公案有很多,乃至於像釋迦牟尼佛因地為求半偈捨身、慧可大師斷臂求法等,在常人看來都是無法想象的境界,卻給後代學人留下瞭一種永恒不朽的精神,策勵著我們在學法的道路上精進不懈。
我們修學佛法一方麵要依靠善知識,另一方麵還要依靠同行善友。善友的攝受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同行朋友,天天讓你去吃喝玩樂,那還怎麼修行呢?反過來說,如果一群誌同道閤的朋友,依止共同的善知識,大傢彼此策勵、相互勸勉、分享心得,善業就能夠快速展轉增上,修行就容易進步。《彆譯雜阿含經》說:“夫為智者,自身取證,深得解達,須善友,須善同伴,恒應親近如是善友。”(《彆譯雜阿含經》捲第四)
我們應當結交什麼樣的善友?與善友應該怎樣交往呢?在《論語》裏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硃熹注:友直,則聞其過;友諒,則進於誠;友多聞,則進於明。便,習熟也,便闢,謂習於威儀而不直;善柔,謂工於媚悅而不諒;便佞,謂習於口語,而無聞見之實。三者損益,正相反也。尹氏曰: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而其損益有如是者,可不謹哉?)結交善友有三個原則,第一條原則是“友直”,就是要交講直話的朋友,講真話的朋友。《維摩詰所說經》說:“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捲第一)就是朋友之間,彼此要真誠相待,要互相信任,這樣纔會真正建立起佛法的友誼。同行善友之間能做到情同手足、親如兄弟,纔能夠毫無保留地分享修學心得、傳遞經驗,對於彼此間的缺點和過失也能夠坦誠勸諫,這樣修行就容易長進。如佛陀在戒律裏所要求的:“同一師學,如水乳閤,於佛法中,有增益安樂住。”(《四分律》捲第五)如果彼此之間有隔閡、不信任,就不可能推心置腹、直言相諫,很多話就講不齣來;因為講齣來,對方也不會接受,甚至會有反效果。同行之間要做到“友直”需要一定的條件,一方麵要有好的業緣,另一方麵個人煩惱的淨化也要到一定的程度。那不具備這些條件時怎麼辦呢?有時同行間會有一些磕磕碰碰,意見不一緻,這時就要用到第二條原則“友諒”。諒就是原諒,就是能夠互相諒解。我們如果能夠原諒彆人的過失,包容彆人的缺點,那我們的德行就會寬厚、心胸也會廣大。如果對彆人的一些過激言語,或是片麵的、有偏差的一些看法,我們能夠包容,這樣彼此之間纔能夠交友,纔不會妨礙共事、共學。否則一點小的境界沒有過去,心就會被卡住,就看不到彆人的長處瞭,也就不會願意嚮彆人學習,共事時也會難受。要知道我們見到的人、聽到的話不可能都是自己喜歡的。因為每個人的緣起不同,有的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有什麼情緒就說什麼話,在與人接觸時,不可能彆人講的話都是自己想聽的。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很多人講的話、做的事不是自己喜歡的,甚至非常不喜歡,但他就這麼講、這麼做。那我們該怎麼辦?就要去設身處地,瞭解他這麼講、這麼做的原因何在,理解他的處境和心境,慢慢就能原諒他。比如說佛學院晚上睡廣單,幾個人睡一個屋,有人半夜打呼嚕,你有什麼辦法呢?不可能讓他不打他就能做到不打,到時候他就要打,那你晚上可以用棉花把耳朵塞起來。要讓自己學會去適應彆人,而不是讓彆人來適應自己,這樣纔能夠做到包容彆人。古人講“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我們能夠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對彆人很寬容,這樣纔能更廣泛地與人交往,也容易從更多的人身上學到優點和長處。
第三條原則“友多聞”。這個“多聞”不單單指知識淵博,更主要指有智慧,因為智慧要從多聞得來。如《法句譬喻經》說:“多聞能持故,奉法為垣牆,精進難踰毀,從是戒慧成。多聞令誌明,已明智慧增,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法句譬喻經》捲第一)結交有智慧的朋友,對修行是很重要的,有句話講:“寜與智者共苦,不與愚者同樂。”
跟有智慧的人交朋友同與沒有智慧的人交朋友相比,意義和價值要大韆百倍。比如說你天天跟愚癡的人在一起,再過多久你的智慧也不會長進。許多愚人聚在起來,遇到事情,大傢就束手無策,不知道該怎麼辦,需要有智慧的人齣來引領。做事如此,學法、修行同樣也是如此,必須要跟有智慧的人學習纔比較容易進步,這是很重要的。
在修學佛法的道路上,能夠得到善友的攝受是非常幸運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善友之間切磋琢磨、砥礪心智,能夠讓我們時時具足正念,精進不退。同行善友能夠保護我們不被煩惱“打敗”,在我們起煩惱的時候,能來勸諫、督促、勉勵,讓我們不會放逸懈怠,偏離修行的正道。如果沒有外在力量的加持,靠我們自身的能力去提策正念是不容易的。因為,當一個煩惱、邪見生起的時候,我們通常沒有辦法對付。比如,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打起精神!”但是,當我們昏沉、散亂、內心沒有力量的時候,精神很難提得起來。我們的精神提不起來,不是說自己不想提,而是自己沒有力量把精神提起來。沒有精神的時候,我們拜佛、誦經、持戒、勞動等,都會覺得瞭無動力。如果我們周圍有同參道友,並且你對他很有信心,這時候他就會創造一個境界,來策勵加持我們。我們去緣這個境界,沉寂的心就可以轉變過來,精神就能提起來。這種提起來,也就是一種相應,靠自己是做不到的。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小事或道理,而是我們在修行過程中必定會有的體會。
善友對於修行如此重要,那具足什麼樣的條件,纔能得到同行善友的提攜攝受呢?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有一顆真誠求法的心,真正想要改善自己,突破自己的習性,依法提升,這樣就能夠感得善友攝受。《法苑珠林》說:“夫至道無隔,貴在忠言,故齣其言善則韆裏應之,齣其言不善則咫尺如聵。但教流末代人法訛替,或憑真以構僞,或飾虛以詐真。良由人懷邪正,故法通真俗,名利既侵,則我人逾盛,現親尚無附之,況元來疏薄,故難交友。”(《法苑珠林》捲第五十四)這裏麵講“至道無隔,貴在忠言”,真正修道的人麵對眾生時,內心是沒有樊籬的,道友之可貴就在於能夠講忠言。但是到瞭教法衰微之時,有些人學法的動機不清淨,放不下名聞利養和處處保護自我的習性毛病,不能以誠心待人,同行間本來非親非故,又沒有很深的緣分,如此就很難交友瞭。在《弟子規》裏麵說:“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如果彆人指齣自己過失的時候就不高興,隻有聽到稱贊的話纔高興,那惡友就會接近,善友就會遠離,因為我們求的不是佛法,而是名聞利養。反過來,如果聽到贊美之詞內心就很警策,知道它容易引發驕慢心;聽到彆人指齣自己的過失就很歡喜,因為看到瞭自己可以改善的地方;久而久之,那就能夠得到善友的攝受。《論語》中孔子說:“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論語?述而》)說他覺得自己很幸運,隻要有過失,就會有人告訴他。子路也能做到“聞過則喜”,錶明儒傢聖賢的內心當中都有這樣的境界和功夫,修學佛法的人就更應該如此瞭。所以,我們應當時時反省自己是不是一個至心希求佛法的人,夠不夠條件接受師友的教誨,這點是最重要的。
……
前言/序言
學誠法師文集係列05 智慧與成功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