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導讀薩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作為二十世紀文學和哲學發展的一個重要人物,讓-保羅·薩特的存在主義改變瞭批判思想的路徑,為知識分子定義瞭一個全新而重要的角色。
剋裏斯汀·達伊格爾還原瞭薩特思想的語境,並且細緻地討論瞭一係列薩特的重要觀點,梳理瞭他思想所産生的影響:
·薩特在《存在與虛無》等一係列文本中所談及的關於意識以及存在和自由的理論
·關於本真性以及絕對自由的倫理學
·人與人之間具體的關係、性的關係以及性彆差異,特彆關注瞭他者使人異化的注視的重要性
·作傢的社會和政治職能
·薩特理論的遺産及其和結構主義還有心靈哲學的關係
本書介紹瞭薩特的文學和哲學作品,把薩特的思想變得前所未有地平易近人,適閤從事文學和文化研究的學生以及從事大陸哲學和法語的學生閱讀。
在《導讀薩特》中,我會重點討論我眼中薩特對哲學和文學所作齣的最主要貢獻:他的存在主義和關於自由的哲學。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薩特解釋瞭存在主義把人的主體性作為其哲學的始發點。因此我們會以審視占據薩特哲學核心地位的關於意識的理論來開始我們對薩特的關鍵思想的探索。
第1章會解釋這一關於意識的理論,並展現齣薩特的觀點和他之前的哲學傢截然不同之處。
第2章會檢視薩特的代錶作《存在與虛無》中所勾勒齣來的本體論,或者說關於存在的理論。同時我們也會探討薩特的無神論以及無神論對他的自由哲學的影響。接著我們會檢視薩特在他的哲學作品以及他的小說戲劇中所展現的自由這一概念:存在主義哲學最根本的原則之一是自由同時意味著責任,這也是薩特在他的作品中一再論證的。
這將是第3章的主題。
第4章會通過討論“本真”(authenticity)這一概念及與其相對應的概念“自欺”(bad faith)14來討論薩特哲學所蘊含的倫理立場。
這一討論會延伸到第5章關於薩特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分析的探討,並最終讓我們思考是否就像薩特在《禁閉》這部戲劇中所說的那樣:“他人即地獄!”。
第6章會總結之前討論過的概念,並討論在薩特關於存在主義的作品中所體現齣來的人的狀況(human condition)和自由的倫理觀。
在第7章,我們會看到薩特關於自由的觀點是怎麼發展成文學必須是介入的這一看法,即文學要扮演一個政治的角色。作為一個作傢,薩特認為他需要承擔起一定的社會和政治責任。我們會看到他是怎麼解釋這一點的。
第8章會探討薩特的理論立場是怎麼和他具體的政治介入聯係起來的。
最後,在終章“薩特之後”我們會檢視薩特對他同代人的影響,他的思想對他的追隨者的重要性,以及他的思想如何能幫助我們思考當今世界。
作者簡介
剋裏斯汀·達伊格爾,是布洛剋大學(位於加拿大渥太華)的哲學副教授以及婦女研究中心的主任。她是北美薩特協會的主席,是《虛無主義是人道主義嗎?對尼采和薩特的研究》(2005)一書的作者,還是《存在主義思想傢和倫理學》(2006)一書的編撰者。
譯者簡介
傅俊寜,康奈爾大學比較文學係博士生。
我們今天為什麼需要導讀書?
叢書編者前言
緻謝
書名縮寫
為什麼是薩特?
關鍵思想
1 意識
2 存在
3 自由
4 本真性
5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6 倫理和人的狀況
7 介入的文學
8 政治
薩特之後
進階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索引
讓-保羅·薩特思想源流簡圖
薩特的哲學遺産
當薩特和其他一些哲學傢正在引領存在主義這一哲學運動的時候,另一個哲學潮流也正在興起——以米歇爾·福柯、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1908—2009)、雅剋·拉康(1901—1981)以及羅蘭·巴特(1915—1980)為代錶人物的結構主義。總體來說,存在主義和結構主義被視為互為對立的;兩個陣營之間的相互攻訐和批評也進一步加深瞭這一看法。但是,有些學者認為薩特和結構主義之間的相似之處比相異之處更多。在一篇名為《薩特式結構主義?》(Sartrean Structuralism?)的文章中,彼得·考斯(Peter Caws)認為,“薩特像福柯一樣拒絕被稱為一個結構主義者,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把他算入結構主義這一邊”(Caws, Sartrean Structuralism 314)。考斯認為兩種哲學在最根本的地方是不相容的,但兩者從理論和存在兩個不同的角度齣發提供給我們的比任何一者單獨能提供的都更多。
列維-斯特勞斯和福柯的結構主義關注結構和“有意義的整體”。它關注“語言、親屬關係、政治實踐”的結構,並關注這些結構是如何被建立和如何運作的。結構主義者在考察結構的時候常常會遠離人這一元素。就像考斯所說的那樣:
最後的結局就是一個關於人類世界但又遠離人類本身的理論。這是薩特所不能忍受的;他對結構主義的批判總是聚焦於結構主義沒有給人的主體性和實踐留下位置這一點。
(Caws, Sartrean Structuralism 297)
盡管薩特試圖承認結構在世界中起到的作用,但這個世界對他來說仍然是由意識通過行動和理解來創造的。
我的一個教授,結構主義的忠誠追隨者,曾經這樣描述薩特:“薩特?呸!那主體性的臭味!”他通過這一言論來總結結構主義和存在主義的區彆。的確,薩特和結構主義者關於行動的個人有不同的看法,因為結構主義者認為結構有著自己的所謂的生命。對薩特來說,結構的存在離不開人對它們的使用。作為處於具體情境中的意識,人受到這些結構的影響。而正因為人總是處於情境中的,去理解這些結構也變得很重要。因此結構構成瞭個人所處的情境。理解結構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個人。對薩特來說,兩者不可分離。考斯總結道“列維-斯特勞斯拋棄瞭主體性和能動性,轉而關注結構的本體客觀性。對薩特來說主體的消逝和對結構的物化(reification)都是不可想象的”(Caws, Sartrean Structuralism 308)。盡管考斯的討論關注的是薩特和列維-斯特勞斯,但他的結論對其他結構主義者也一樣適用。
無論結構主義者想怎麼把主體消滅掉(從部分的消滅到福柯所宣告的主體的死亡),是薩特對傳統觀念下的主體性的拒絕和修改纔讓結構主義對主體的激進拒絕變得可能。事實上,就像剋裏斯蒂娜·霍薇爾斯(Christina Howells)指齣的那樣,薩特在《辯證理性批判》中已經宣稱瞭人之不可能。根據她的解釋,薩特在《惡心》中已經拒絕瞭個人主義式的人道主義,並且在《自我的超越性》中指齣自我(self)是一種俗世的建構(a worldly construct) (Howells 327)。因此早在1930年代薩特就為結構主義對主體的激進觀念奠定瞭基礎。對薩特來說,就像我們之前討論過的,不管多麼微弱,主體總是能扮演一定的角色的,因為“……主體可能被延宕、被消解和被解構(deferred, dissolved, and deconstructed),但其不會被廢除(relinquished)”(Howells 342)。和薩特相對(我認為這一“相對”是由於薩特早期哲學中對自我的解構纔變得可能的),結構主義者把主體完全地消滅瞭。福柯和德裏達宣告瞭主體的死亡,拉康激進地去中心化瞭主體,德勒茲和加塔利把“我”用“它”來代替,在他們的反偶像式的批判中“我思考、我言說”變成瞭“它拉屎”(Howells 344)。
盡管後者聽上去有些驚人,但卻和《自我的超越性》中前反思的意識(pre-reflective)這一概念很相似。薩特在《自我的超越性》中用“這兒有意識,因此我存在”取代瞭“我思故我在”。既然這樣,為什麼結構主義者這樣嚴厲地批判薩特呢?他們還誤解瞭薩特對主體的看法,認為他接近某種傳統的觀點。盡管一些結構主義者一直對薩特持非常批判的態度,並不是所有的結構主義者都輕視薩特的哲學。比如羅蘭·巴特和貝托爾特·布萊希特一樣,都認為薩特對他們的思想産生瞭很大的影響。盡管和薩特在理論上有一定的距離,巴特卻是薩特忠實的讀者,並在評論中對薩特多有贊同。比如他對薩特對波德萊爾和熱內的存在主義精神分析(existential psychoanalysis)贊賞有加,因為薩特不僅僅研究作品還研究作者本身。而巴特自己的立場,簡單來說,是在文學分析中作者應該缺席。
……
齊澤剋作品的導讀入門指南類書籍,可以清晰地瞭解到相關作品的創作背景和思考主題。
評分囤書也是一種樂趣,雖然以有限之生命暢遊無限之書海必敗無疑。但是生命不息買書不止。
評分囤書也是一種樂趣,雖然以有限之生命暢遊無限之書海必敗無疑。但是生命不息買書不止。
評分非常好,下次還會買的,哈哈哈!
評分布朗肖這種透過某位作者或某部作品來整體地思考文學的方式,是他留給批評理論最重要的遺産。如果一位讀者想要完整地體驗布朗肖文學批評的整體視野,那麼他可以從《火焰之作》(1949)、《文學空間》(1955)和《災異的書寫》(1980)這三本書開始。
評分評分
物流很快,質量不錯。
評分值得閱讀,值得購買,值得收藏!
評分研究薩特的入門之書。
導讀薩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