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書·第一輯:無處不在的人格

知心書·第一輯:無處不在的人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弗朗索瓦.勒洛爾,[法] 剋裏斯托夫.安德烈 著,歐瑜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80768118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00173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416
字数: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知心書”是三聯生活書店耗時兩年推齣的一套集心理學新理論、心理谘詢專業知識、自我治療方法於一體的通識課級彆的心理自助類書。《無處不在的人格》深受法國讀者喜愛,這本書版權已售韓國、日本、德國、俄羅斯、巴西、西班牙等十個國傢,在全球有非常廣泛的讀者基礎。
  焦慮者常備受憂心問題的睏擾;
  錶演型人格者總是從理想化的這頭跳到失望的那頭;
  依賴型人格者習慣亦步亦趨跟隨在保護者的身後;
  強迫癥患者總是與細枝末節糾纏不休;
  世界在A型人格者眼裏就一個字——“慢”;……
  通常來說,人格障礙者不是因為高興,而是因為“害怕”纔會錶現齣那些行為:他們害怕被拋棄,害怕不被理解,害怕受到侵犯,害怕讓自己或所愛之人陷入險境……
  天助自助者,天酬慈悲心。正在或曾經飽嘗心理睏境之苦的人,願你能靜心閱讀這“心的處方”。

內容簡介

  焦慮型人格者總似熱鍋上的螞蟻擔憂著大大小小的問題;妄想狂會把簡單的評論當作是挑釁;強迫癥患者會無限癡迷細節,結果卻忘瞭重要的關鍵;自戀狂沉迷自我,對他人的意見充耳不聞;抑鬱癥的惰性和負能量讓你忍無可忍;A型人格會覺得任何事都進展得不夠快……這些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的人格障礙,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諸多睏擾。

  《無處不在的人格》中,弗朗索瓦·勒洛爾和剋裏斯托夫·安德烈這兩位精神病醫生兼大眾心理暢銷書作者,從專業的角度以親自診療過的病例生動真實地介紹瞭12餘種人格障礙,並結閤人格障礙者在現實生活中的特定身份,給齣閱讀者理解、接受和應對人格障礙的有效方法。

作者簡介

  弗朗索瓦·勒洛爾,一位在法國和美國皆屢獲成功的精神病醫生。創作的多本心理自助類暢銷書被翻譯成多種文字。著有《艾剋托尋找幸福之旅》等。

  剋裏斯托夫·安德烈,法國著名心理學傢、精神科醫師及暢銷書作傢。齣生於法國南部濛彼利埃,目前在巴黎聖安娜精神院工作。著有《冥想》《幸福的藝術》《靜能量》等。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焦慮型人格
第二章 妄想型人格
第三章 錶演型人格
第四章 強迫型人格
第五章 自戀型人格
第六章 類精神分裂型人格
第七章 A型人格
第八章 抑鬱型人格
第九章 依賴型人格
第十章 被動攻擊型人格
第十一章 逃避型人格
第十二章 其他類型人格?
第十三章 人格障礙的形成原因
結論 人格障礙與改變

精彩書摘

  第三章 錶演型人格
  28歲的布魯諾在一傢大型企業的總部任管理人員,他跟我們講述道:
  卡洛琳娜和我幾乎在同一時間進入公司,同樣的職位,所以很自然地,我們很快就認識瞭,而且會相互交換對公司的看法。沒人會對她視而不見:入職第一天我就在走廊上瞥見瞭她,她穿著灰色套裝,上裝很優雅,但下裝卻是一條令人印象深刻的迷你裙,每個人都會注意到她那雙美腿。當時,隻要一有人跟她搭腔,她就擺齣一副隻談工作的淡然態度——就是所謂的有事說事,沒事走人——跟她性感的裝扮形成鮮明對比,就好像她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呈現齣一副挑逗的模樣。
  第一次開會時,她沒怎麼說話,隻是用有點意味深長、欲言又止的目光看瞭我幾眼。當然瞭,過後我去找她說話瞭。卡洛琳娜麵露傾慕之色地聽著我說,用灼熱的目光看著我,我的笑話逗得她笑個不停。可我不敢相信那是真的,因為不可能這麼美好。很快,我就證實瞭自己的猜測:我們老闆阿萊剋斯走瞭過來,他也受到瞭卡洛琳娜的“ 禮遇”。我挺失望的,還有點生氣,後來的幾天都沒跟卡洛琳娜說話。
  一天傍晚,我正準備收拾東西去看牙醫,卡洛琳娜走進我的辦公室坐瞭下來。我當時很趕時間,但她用小孩子一樣嬌滴滴的聲音問我為什麼不跟她說話瞭。我跟她解釋說我有個約會,我們或許可以明天再說這件事情。她說她覺得我不再喜歡她瞭。她整個聲音都是啞的。我不得不承認,她流著淚坐在那兒,像個被人拋棄的小姑娘一樣滿眼哀怨地看著我,那模樣確實令人不忍。我提議送她迴去,這樣我們可以在車上談一談。她跳起來摟住我的脖子,用孩子一樣的聲音說謝謝我,可我不會忘記,那可是個一米七五的性感女郎。
  最後,我帶她去吃瞭晚飯。她又像上次那樣對我言聽計從,滿臉微笑,我忍不住提議讓她去我傢喝一杯。她聽瞭這話語氣就變瞭,麵帶不安地跟我解釋說這會兒她沒什麼空兒,還說男人怎麼怎麼靠不住。卡洛琳娜總是言辭閃爍,我聽不齣來她到底有沒有情人。我最終對她失去瞭耐性,把她送迴瞭傢。我們在路上沒怎麼說話,可在下車的時候,她竟然吻瞭我的嘴。
  我就不跟您說我們之間的各種波摺瞭!我對她獻瞭好幾星期的殷勤,她一直都錶現得忽冷忽熱;一旦我對她陰晴不定的態度錶現齣不耐煩,她就會來挑逗我。最終,我們在一起過瞭一夜。但做完之後還在床上的時候,她湊在我耳邊吐露說,她曾經當過一個有婦之夫的情人。她眼神迷離,跟我描述那個男人如何強大,如何好,如何神秘,露齣一副沉醉的神態。就在那一刻,我實在是無法忍受瞭!我決定不再跟她有任何瓜葛。我一句話也沒說,把卡洛琳娜送迴瞭傢。道彆的時候,我跟她說我們以後最好不要在辦公室以外的地方見麵瞭。後來的幾天,她一直都在為這事怨我,但我很快就發現,她開始跟一個新同事拋媚眼瞭。
  在工作上,有的人欣賞她,有的人討厭她。卡洛琳娜對待客戶很有一手,客戶都覺得她能瞭解自己的需求。開會的時候,她往往能提齣好的建議。相反,一旦涉及中規中矩的文件,她就會開始不安,變得漫不經心,把工作塞給彆人去做。她在會議上的錶現總覺得像在演戲,好像把一切都放在心上,就好像決定為一瓶酸奶發起廣告攻勢簡直就是一場悲劇似的。不過新來的員工在厭煩她之前倒是挺吃她這一套。
  我跟卡洛琳娜成瞭普通朋友。我覺得她能感覺到我並沒有怨她,但她也無法再把我玩弄在鼓掌之間。她有時候會來跟我傾訴一番,都是說些哪位新任的生産主管如何瞭不得,如何英明神武,而兩個星期之後,她又會跑來跟我說這個人是個混蛋、小心眼。跟她在一起,那就是一部永不落幕的大片。
  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兩年瞭,但我總覺得她從來沒有對人真誠過,即便是在跟我傾訴的時候,她也隻是在扮演某個想要引起我注意的角色,她永遠無法錶現得落落大方。說到底,或許這就是她的本性!
  如何看待卡洛琳娜?
  卡洛琳娜總在費盡心機地吸引彆人的注意,不惜用上所有可能的辦法:不露聲色的招搖、挑逗的舉動、會議上誇張的發言、令人睏惑的陰晴不定( 從挑逗變成漠然)、聲淚俱下的求助( 錶現得像個痛苦難當的小女孩),她為瞭博取彆人的關注花活無數。
  布魯諾也注意到她的情緒變得很快:在同一天晚上,她從絕望變成因挑逗而興奮不已,接著又是讓人有點猜不透的憂傷和冷漠,最後更是獻上瞭一記熱吻!
  總的說來,她有種將一些人理想化的傾嚮,語帶傾慕地談論他們,而對另一些人則大加貶斥,但他們往往就是她之前贊賞不已的人!
  布魯諾還意識到,自己再也無法分辨卡洛琳娜是在演戲,還是這種戲劇化的行為就是她真正的本性!
  卡洛琳娜具有錶演型人格的所有特質。
  錶演型人格
  費盡心機想要引起他人的注意,難以忍受自己不是眾人的焦點。不遺餘力地想要博取周圍人的愛慕之情。
  誇張地錶達自己的情緒,而且情緒往往變化無常。
  說話的方式頗為激情洋溢,令人印象深刻,但缺乏精確和細節。
  具有將周圍人理想化或肆意貶低的傾嚮。
  卡洛琳娜如何看待世界?
  開會時,卡洛琳娜總想成為與會者的焦點;單獨相處時,她想要完全吸引對方的注意。她的基本信念很可能是“我必須時時讓彆人注意我、喜歡我,這樣他們纔會來幫我”。那麼言下之意就是,她覺得自己在生活中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她需要幫助。實際上,錶演型人格者往往隻是錶麵光鮮,實則缺乏自信,他們不斷地在他人迷戀的目光中尋找自信。他們的情緒變化多端,很難判斷是為瞭齣人意料還是引起關注,又或者就像孩童,笑完就哭是他們的真情流露。
  女人不都有點像卡洛琳娜嗎?
  提齣這個問題的目的不是想要引起女權主義者的不滿,而是迴顧一個精神病學熱議的論題。
  需要討人喜歡、情緒多變、尋求幫助……這些不都是傳統的女性特質嗎?數百年間的文學作品讓我們懂得瞭“女人善變”,女人總想誘惑彆人是因為樂在其中,女人錶現得楚楚可憐是為瞭獨占男人的力量,女人總是背信棄義,而且善於錶演,諸如此類。
  在錶演型人格這種說法齣現之前,這種人格被稱為“癔癥型人格”。“癔癥”源自希臘語husteros——是對女性特有的器官——子宮的稱呼。古希臘人確實認為女性的吵鬧不休和歇斯底裏都是因為子宮內的躁動不安。除瞭我們在前文中描述的人格特點,醫生們還常常在這些錶現齣不同戲劇化癥狀的女性病患身上觀察到麻痹、痙攣、腹部疼痛、類似癲癇的病癥發作、健忘等癥狀。這些癥狀不同於器質性病變中的癥狀,因為它們莫名其妙地齣現,又莫名其妙地消失,可能在發生重大事件之後齣現或消失,而且檢查不齣任何相應的器質性病變。直到19世紀,這些病癥依舊被稱為“ 子宮的暴怒”。
  1980年,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在對心理障礙的分類中取消瞭“癔癥型人格”的說法。病患誇張的戲劇化情緒錶現為“癔癥型”人格的恒定特點,於是選擇瞭“錶演型人格”這種說法,源於拉丁語histrio,指在笛子伴奏下錶演啞劇的演員。此外,癔癥的戲劇化癥狀( 麻痹、暈眩、健忘)被歸入瞭其他的診斷:身心癥、解離癥、轉化癥。
  棄用“ 癔癥”一詞的原因
  1. 醫學的進步證明,被冠以“ 癔癥”之名的對象所錶現齣的行為和病癥,與子宮沒有任何關係。
  2. 另一個證明:一些男性也錶現齣一模一樣的癥狀,而男人是沒有子宮的。( 瞧,至少這一點是確信無誤的。)
  3.此外,在癔癥型人格者中,很多人從未齣現過諸如麻痹、暈眩等誇張的癔癥癥狀。再者,苦於這些癥狀的人也不都是“ 癔癥型人格者”。
  4.“ 癔癥”變成瞭帶有歧視性的用語,常常被男性精神病學傢用來指稱自己無計可施的女性病患2。“ 癔癥”在生活用語中還帶有辱罵的意味。
  從癔癥說到曆史
  想要讀完自20世紀以來精神病學傢和心理學傢對癔癥的所思所著,您需要非凡的勇氣:幾年的時間是不夠的。此舉倒是能夠讓癔癥患者祈求獲得關注的心願得到滿足呢!
  弗洛伊德對維也納上流社會女性癔癥患者的觀察為他的理論奠定瞭基礎,這讓我們提齣瞭兩個“褻瀆聖人”的問題:這種用來解釋某些維也納貴婦的癔癥的理論,是否適用於其他形式的心理病癥?弗洛伊德根據有頭有臉的女病患為瞭引起醫生的關注和幫助而對自己癥狀做齣的描述( 包括投其所好的描述)來創建這種理論,這種做法是否足夠謹慎?
  弗洛伊德本人也對此提齣瞭諸多疑問。很多女病患都告訴他曾在童年時期遭受過性侵犯或亂倫,因此,弗洛伊德首先看到的是她們痛苦的根源。接著,弗洛伊德開始思考,這些女病患的陳述是否齣於想象,女性的幻覺與被壓抑的戀母情結衝突直接相關,這也是他理論的基礎。事實上,基於今天對兒童頻繁遭受的亂倫和性虐待的瞭解,很多研究者認為弗洛伊德的女病患們確實遭受過傢中男性的侵犯。美國的女權主義者甚至指責弗洛伊德對精神病學傢長期對女病患的陳述抱有懷疑態度負有間接的責任,因為精神分析法認為那些都是“ 無中生有”。( 今天,齣現瞭一股極端的倒戈潮流:有一種治療學派試圖說明,所有成人的心理病癥都源於童年時期遭受的性侵犯。)
  您看,癔癥多麼引人注目。關於癔癥的討論讓我們有點離題瞭,現在讓我們迴到錶演型人格上來。
  流行病學根據與前文描述相似的錶演型人格的判斷標準為基礎進行瞭研究,結果顯示,患有錶演型人格障礙的女性是男性的兩倍。當然,男性錶演型人格者的行為舉止與女性不盡相同。比如,男性的挑逗行為會因現存的男女社會角色而不同。男性錶演型人格者會錶現得非常自信,發錶熱情洋溢的告白,就像戲劇中追逐女人的角色。他們也渴望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也會通過自己的外錶、衣著和錶麵上給人的好印象來博得彆人的關注。當然瞭,錶演癥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錶現,我們應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對人格進行區彆定義。在瑞典人看來,一個意大利南方人的行為舉止就好似錶演型人格。阿多?馬西奧內(Aldo Maccione)齣演博格曼(Bergman)的電影大概會令人大跌眼鏡。
  適度的錶演可能會派上用場
  演員、律師、政客或公關人員的工作就是引起公眾的關注,讓觀眾為之傾倒從而操縱他們的情緒。這類人往往具有錶演型人格。他們被這些職業所吸引,是因為在其中可以獲得屬於自己的一方“舞颱”。毫無疑問,廣告業和傳媒業的錶演型人格者要比冶金業和農業多得多,而較之鄉間,廣告人和傳媒人更青睞大城市。我們來聽聽28歲的薩賓娜是怎麼形容她那位律師未婚夫的。
  安德雷錶現齣的非凡魅力讓我著迷。他能言善辯、引人注目,前一分鍾還滔滔不絕,後一分鍾就變得惜字如金,他可以很快就跟我的朋友們打成一片,我很快就對他心生愛意。但我漸漸發現,他總是處在一種錶演的狀態。我們一起跟人吃飯的時候,他不引起大傢的注意決不罷休。為瞭這個,他甚至不惜做齣失態的舉動,比如發火。每次我試著跟他解釋說他做得過頭瞭,沒有必要想盡辦法要引人注意,好讓彆人對自己另眼相看,他都會感到很受傷,難以接受,堅持說他不過是一時衝動,根本不是為瞭吸引彆人的注意。更糟的是,他真心誠意地這麼認為!我覺得他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方式有什麼問題。就連跟我在一起的時候,他也無法放鬆下來,總是錶現得有點過頭。現在,我對他的感覺不是迷戀,而是纍。隻要我錶現得有點冷淡,或隻是疲憊,他就會賭氣,或是大發雷霆,到最後就裝哭。
  薩賓娜在她未婚夫身上觀察到瞭典型的錶演型人格特徵,這類人幾乎無法察覺到自我,並看到自己情緒的真相。安德雷說自己耍寶是因為感覺到快樂,或者發火是因為彆人惹惱瞭他,但這其實是因為他害怕彆人不喜歡自己,所以纔促使他上演瞭種種鬧劇。意識到這種害怕對他而言或許太過令人不安,於是他通過一種精神分析學傢所稱的“防禦機製”來進行宣泄,這種機製保護瞭過於痛苦的情緒意識。[防禦機製和自我心理學是精神分析理論中研究成果最豐碩的分支,這門由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創建的學科在英語國傢發展到瞭相當的水平。]
  過分的錶演可能導緻挫摺
  安德雷的錶演癥肯定促使他選擇瞭律師的職業,或許還幫助他取得瞭事業上的成功。另一方麵,他的錶演行為在法庭上管用,卻妨害瞭他的個人生活。在魅力幻滅之後,薩賓娜離他而去。
  在最初的接觸中,錶演型人格者可能會很吸引人,但他們極端的錶現、善變的情緒和對關注的渴望,最終會令身邊的人感到疲憊不堪,轉身離去。因此,他們就會更加確信應該不停地誘惑和討好,否則彆人就會離開他們,接著呢,他們會以更加誇張的錶演方式對待新結識的人,而後再次遭遇挫摺。
  一些電影明星不幸的感情生活可以說是錶演型人格的錶現:他們總是被先是對他們迷戀不已最後不堪他們戲劇化行為的伴侶拋棄,或是他們離開伴侶,轉而尋找暫時對自己更為關注的新對象。
  電影和文學作品中的錶演型人格
  在影片《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 ,1950 年)中,葛洛麗亞?斯旺森( Gloria Swanson )扮演瞭一個過氣明星,試圖以一連串的錶演型人格舉動去誘惑年輕的編劇,最終落得悲慘結局。
  在維剋多?弗萊明( Victor Fleming )的影片《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1939 年)中, 費雯? 麗( Vivien Leigh )扮演的斯佳麗?奧哈拉( Scarlett O ’Hara )錶現齣極為明顯的錶演型人格傾嚮,以引起男人們的注意,但隻有在這些男人變得無法企及的時候,她纔會心生愛意。
  我們當然也不會忘記埃德沃德?莫利納羅( édouard Molinaro)的影片《一籠傻鳥》(La Cage aux folles ,1978 年),米歇爾?塞羅(Michel Serrault )在片中扮演阿爾班( Albin ),一個50 歲上下的同性戀,極為情緒化,錶演欲很強,具有典型的錶演型人格特徵。
  古斯塔夫?福樓拜在小說《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 )中,塑造瞭一位多愁善感的女性形象,她渴望愛情、情緒多變、喜歡幻想,具有把平凡無奇的情人理想化的傾嚮,堪稱是對錶演型人格的生動描摹。
  在安東?契訶夫的小說《決鬥》(Le Duel)中,娜潔妲(Nadejda)是個具有錶演型人格的漂亮姑娘,她離開丈夫跟著一個年輕英俊的公務員到瞭裏海邊。在公務員對她心生厭倦時,娜潔妲開始齣現各種原因不明的疼痛,但公務員對此無動於衷,她隻好轉去誘惑另一個男人——軍官吉瑞利尼( Kiriline )。
  如何應對錶演型人格?
  應該做的
  ‖ 對極端和戲劇化的行為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您很清楚什麼是錶演型人格,那麼您就會知道,這些過分和戲劇化的行為並非“任性”所緻,而是一種他們人格的存在方式。因此想著“他能不能彆再鬧瞭”或發火是沒有用的。對錶演型人格者而言,這不是在鬧騰,而是他的正常行為,是一種從他人那裏獲得自信、將某些太過沮喪的情緒扼殺在搖籃裏的方式。當錶演型人格者錶現得太過分時,您與其大
  發雷霆,不如接受錶演癥是一種自然現象,就像近視或脫發。您會因為自己的朋友是近視眼或禿子而惱火嗎?
  ‖ 時不時給錶演型人格者一方舞颱,但要劃定界限
  在工作中,尤其是在開會時,錶演型人格者有時會感到極不自在。當有人要求他們對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行詳細、客觀和明確的發言時,他們隻能發錶一通含糊、誇張和指嚮情緒的大論。這個時候,上司可能會把他們“將死”,不再給他們高談闊論的機會。
  喬瑟琳娜在醫療服務部門做社工,她在每周五的會議上讓所有人都不勝其煩。由於時間緊迫,醫療小組必須審查所有病患的資料,然後集中討論重要的問題,而喬瑟琳娜卻不停地打岔,說哪個哪個病人又跟她說瞭些什麼知心話,誇張地形容她心理上的苦悶,她又是如何安慰對方的。護士們非常討厭她這種自吹自擂的行為,醫生們則難以忍受她的打岔,因為這會妨礙大傢將注意力集中在病人的醫療問題上。
  一位門診主管在喬瑟琳娜每次開始講話時都會粗暴地打斷她。喬瑟琳娜一開始很震驚,接著就兩眼淚汪汪,之後再也不說一句話瞭。等到下次會議,她會換個新發型,並開始講述病人嚮她吐露的悲慘故事,試圖博得大傢的關注,可醫生們會以更加粗魯的方式打斷她。她嘗試再次開口說話的企圖屢屢受挫,最終甩上門離開瞭會議室。
  大傢都很尷尬,事後纔意識到,整個小組都不由自主地對她采取瞭迴絕的態度,但喬瑟琳娜還是能夠時不時提供一些有助於追蹤病人病情的信息的。
  這個故事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兩個常見的事實,首先,錶演型人格者實在令人惱火,就連他們的心理治療師也難以忍受。其次,對他們采取迴絕的態度,隻會讓他們的行為變本加厲。您可能會想,錶演型人格者把自己的舉動當作一種——比如引起冷漠父親關注的理所應當的方法。醫療小組越是拒絕喬瑟琳娜,喬瑟琳娜就越是想方設法地要通過越來越誇張的行為重新引起大傢的關注,而這會加劇小組對她的敵意,直到喬瑟琳娜做齣越發誇張的反應,請病假離開瞭。
  您或許想說:為什麼喬瑟琳娜意識不到她不斷打岔惹惱瞭所有的人呢?她為什麼不換一種方式,在會議上少說兩句呢?確實,如果喬瑟琳娜具有“正常的”人格,她就會根據情況調整自己的行為。可她之所以成為本書的描述對象,正是因為她有“人格障礙”,也就是說,她難以適情適景地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而是相反,隻能刻闆地重復自己的行為方式。
  故事並沒有結束。醫療小組就喬瑟琳娜的“案例”谘詢瞭一位精神病學傢。這位精神病學傢在聽取瞭每個人的描述之後,給齣瞭幾個建議,讓大傢能夠更好地與喬瑟琳娜相處。
  在喬瑟琳娜復工那天,大傢熱情地跟她問好。在她走進會議室的時候,所有的小組成員唱著生日歌迎接她的歸來,喬瑟琳娜驚喜交加。當醫療小組開始審查病曆時,喬瑟琳娜忍不住插嘴講述病人對她說的知心話。這一次,門診主管沒有打斷她,而是一直聽她講完,然後說她收集的信息對更好地瞭解病患至關重要。接著,他建議喬瑟琳娜以後在開會之前先寫個書麵小結,這樣,對每個病人的問題很快就能一目瞭然。於是,喬瑟
  琳娜覺得自己被賦予瞭一個“真正的”角色,而這正是她一直所期望的。確實,手拿記事本、滿麵嚴肅的她,從此可以迅速念完自己對每個病患的記錄,令會議更加有效,也令小組成員可以獲得關於病患的重要信息。
  明白瞭?正是通過對喬瑟琳娜投以關注,為她劃定遊戲的規則,小組纔能夠引導她做齣更為恰當的舉動。所以,在麵對錶演型人格者時,給他一方舞颱,但要劃定界限。
  ‖ 當錶演型人格者做齣正常舉動時,對他錶現齣您的興趣
  有時候,尤其是您對他錶現齣興趣的時候,錶演型人格者會暫時放棄自己戲劇化或操縱性的行為。注意!不要錯過這陰雨天的短暫晴朗,要立即采取行動!要在這個時候錶示您很欣賞他這樣的行為。讓我們聽聽心思縝密的管理人員查理是怎麼說的。
  在某些工作中,蘇菲是個好搭檔。特彆是她很懂得“感受”一傢公司的氛圍,從而令我們避免某些錯誤。另一方麵,她在開會的時候話太多,說自己要說的太多,她會忍不住以各種理由來見我,大多數時候隻是為瞭引起我的注意。我采取瞭一種策略:每次我覺得她廢話連篇的時候,就隻用“嗯”“啊”之類來迴應,做齣心不在焉的樣子。相反,在她可以提供恰當信息的時候,我就會看著她,點頭稱是,並提齣問題錶示我在聽。三個月來,我經常使用這個辦法,我得說,從我的角度來看,蘇菲的錶現已經好瞭很多。
  這個例子體現瞭一種既適用於兒童教育,也適用於管理工作或應對人格障礙的原則:讓惹人厭煩的對象打退堂鼓,最好的辦法往往是對他相反的行為大加鼓勵。
  ‖ 對自己在錶演型人格者眼中從英雄變為走卒或走卒變為英雄做好心理準備
  錶演型人格者具有將身邊之人理想化或貶低的傾嚮。為什麼?或許他們是在追尋強烈的情感,那些他們自己無法真正體會到的情感。某些錶演型人格者就好像帶著某種切斷他們深層情感的“保險絲”,有意識地去承受這些情感對於他們而言太過睏難。於是,他們就會用替代性情感來保持情緒的激活狀
  態。或許,他們也是在重復體驗自己在童年時期的經曆:想要引起被理想化的冷漠父親的注意。如果您的工作夥伴具有錶演型人格,他可能會像粉絲一樣將您視作他心愛的偶像,可如果您辜負瞭他,他就會( 象徵性地)將您的形象撕成碎片,並將您形容為徹頭徹尾的壞人和小氣鬼。對此,您不必太過擔心,如果您重新錶現齣對他的興趣,您在他心目中神聖的地位就會恢復如初。
  不該做的
  ‖ 不要嘲笑錶演型人格者
  錶演型人格者往往會略顯可笑,結果招來周圍人的嘲笑。這或許是因為他們那種昭然若揭的對引起關注的渴望,以一種不露痕跡的形式也存在於你我的心中。我們越是對這種渴望嗤之以鼻,就越不願意承認自己也有這種渴望。就好像一個兩歲的孩子因為父母對新齣生的妹妹太過關注而前來哭鬧,結果父母卻對他嘲笑一番。
  我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去嘲笑錶演型人格者,因為他們容易激動,對他人的看法極為在意,不會是令人生畏的對手。( 我們很少看到有人會去嘲笑妄想型人格者!)然而,可以對任何人造成傷害的嘲笑行為,或許對錶演型人格者的傷害更大,而且可能導緻錶演型人格者不擇手段地去贏得您的關注:痛哭流涕、自殺、停工。
  ……

前言/序言

  序
  有些書籍從頭到尾都是關於“人格”的定義,而我們可以將這個詞簡單地濃縮為俗語中所說的“性格”。
  談到某個人的人格,我們可能會這樣說,“米歇爾的性格非常悲觀”,言下之意,米歇爾在不同的情況下和不同的生活時期,曾多次錶現齣悲觀看待事物的傾嚮,並總是設想最糟糕的結局。
  談到米歇爾的人格,我們想說的是,他那種看待事物和對它們做齣反應的方式——悲觀,在漫漫歲月中和各種情形下,對他而言已經習以為常。
  米歇爾或許並不覺得自己的悲觀是他人格中的一種恒定特徵。相反,他大概會覺得自己每一次對待不同情形的反應都不一樣。但並非隻有他會覺得自己的應對方式足夠靈活多變,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實際上,我們對他人人格特質的察覺要勝於對自己的察覺。
  我們每個人都曾嚮某位老友訴說自己不得不麵對的某種情形。比如,我們前去質問一位在背後說瞭自己壞話的同事,而老友在聽完我們的訴說之後可能會這樣說:“你這麼做我一點兒也不覺得奇怪!”
  我們聽瞭這話會感到驚訝,甚至生氣,沒想到老朋友竟然會這樣說。為什麼他會料到我們的做法?再怎麼說,我們完全可以做齣不同於此的舉動啊!
  可惜沒有,相識已久的朋友已經對我們在某些衝突情形下慣常的應對方式有所瞭解。對他而言,這就是我們的人格特徵,或者說是我們的性格特點。
  因此,人格特質就錶現為人們對身邊環境和自己個性的慣常看待方式,以及行為舉止和做齣反應的習慣方式。這些特質通常會以不同的詞語來定義:獨斷、樂群、無私、多疑、負責……
  比如形容某個人“樂群”,就必須確定這個人在不同的生活情形下,包括工作、休閑或旅遊,齣於本性地願意去結交他人,並享受和他人的相處,因而對這個人而言,這是一種在不同情形下的慣常舉動。如果我們知道這個人一嚮樂群,在青少年時期就有很多朋友,而且喜歡參加集體活動,那麼我們就會傾嚮於認為“樂群”是他的人格特質。
  相反,如果我們在工作單位看到一個最近入職的同事想要結交新朋友,我們並不會就此將“樂群”定義為他的人格特質。這個人錶現得喜愛與人交往,也許隻是因為,他認為隻有這樣纔能讓自己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得到認可。我們並沒有去驗證他在生活中的其他情形下是否也樂群,這種做法是否就是他的慣常舉動。我們隻是看到瞭他喜愛與人交往的“狀態”,但我們並不清楚這是否就是他的人格特質。
  特質與狀態的區彆,構成瞭心理學傢和精神病學傢在嘗試對人格做齣定義時的重要研究主題之一。但當兩個人在談論他們都認識的第三個人的人格時,他們往往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也談論到瞭特質(恒定特徵)和狀態(由情狀決定的暫時性狀態)的區彆。比如:
  米歇爾真是個悲觀的人。(他的人格特質)
  不是啊,完全不是,那是因為他還沒有擺脫離婚的打擊。(暫時性狀態)
  不,不,我從認識他以來一直就是這樣。(特質)
  絕對不是,他上大學的時候是個很搞笑的人!(狀態)
  這個例子引齣一個問題:米歇爾的人格就不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嗎?他年輕時確實很搞笑(特質),現在成瞭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特質)。我們可以看到,某些人格特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
  您會說:那好吧,我能夠設想所謂的人格或人格的存在,而且在人的一生中基本保持恒定。但如何定義不同個體的人格呢?每個人都有若乾不同的麵!如何區彆生命中改變瞭的特質和人格中保持不變的特質呢?很顯然,做到這一點非常睏難,要知道,人類從古代就開始對此倍加關注瞭。
  如何對人格進行分類
  希波剋拉底是最先嘗試對同類進行分類的先驅之一。在那個年代,人們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是由機體內起主導作用的液體類型決定的。古希臘人通過觀察受傷和嘔吐時流齣的液體,區分齣血液、淋巴液、黑色膽汁和黃色膽汁。希波剋拉底做齣瞭以下分類:
  主導液體
  人格類型特點
  血液
  多血質活潑、易動感情
  淋巴液
  淋巴質緩慢、冷漠
  黑色膽汁
  膽汁質易怒、尖刻
  黃色膽汁
  憂鬱質陰鬱、悲觀
  這種分類有幾點值得注意:對同類的分類意願太過久遠(公元前4世紀);對今天的說法依然存在影響,因為我們現在還會說某個人是“多血質”或“淋巴質”;體現齣將生物特點和人格特質相聯係的有益嘗試(我們會看到,希波剋拉底的分類包含瞭近期對人格的研究成果)。
  不管怎麼說,我們很容易看齣希波剋拉底的分類確有不足之處:如果我們可以根據某種“純粹”的多血質或憂鬱質人格類型去瞭解眾生的話,那麼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被列在這個分類錶格之中。因為,實際存在的人格類型要遠遠多於希波剋拉底列齣的四種類型。
  在曆史的長河中,其他研究者曾嘗試通過增加類型數量或將身體特點和人格相聯係,來完善希波剋拉底的分類。例如在1925年,德國神經精神病學傢恩斯特?剋雷奇默(Ernst
  Kretschmer),就將高大縴細的體型與冷漠沉悶的人格聯係在一起,矮小圓厚則對應易動感情、變化無常和喜愛交際。他加入瞭另外兩種類型:運動型和發育異常型(未能得到大自然的恩寵),最終總結齣四種類型的人格:
  剋雷奇默的四大類型人格(1925年)
  類型
  體型人格電影角色扮演者
  矮胖型矮小圓厚
  外嚮、快樂、
  率直、務實
  傑拉爾?硃諾(GérardJugnot)
  丹尼?德維托(DannydeVito)
  細長型
  高大縴瘦內嚮、冷漠、愛幻想
  讓?雷謝夫(JeanRochefort)
  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Eastwood)
  運動型
  哈威?凱特爾(HarveyKeitel)
  健碩強壯、
  肌肉發達
  衝動、易怒利諾?文圖拉(LinoVentura)
  發育異常型
  發育不完善、
  畸形
  孱弱、自卑在大銀幕上鎩羽而歸
  對於這種分類,我們依然可以說,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人格類型要多於四種,如果加上混閤類型,甚至可能多達八種或十六種。剋雷奇默對這類評價十分在意,並承認不同類型之間存在連續性,且伴有數不清的中間形式。
  此外,基於對大量個體進行的統計研究錶明,體態類型和人格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剋雷奇默認為的那麼緊密。
  希波剋拉底和剋雷奇默的分類劃分齣不同的人格類型,都屬於類彆分類。這兩種分類的好處顯而易見:對人的類型做齣瞭極具聯想性的描述,一看到這類人便可以認齣來,但缺陷也一目瞭然:人的多樣性要比幾種類彆分類豐富得多。所有的分類方式都試圖將往往具有連續性的物體或現象歸作非連續性的類彆。
  於是,一些研究者決定不再嘗試以類彆去劃分不同的人格,而是通過不同的“維度”去劃分。
  人格的維度分類法
  為瞭進行比較,我按照品牌對汽車進行分類——這是一種類彆分類,我在這種分類中可以找到每個品牌的所有車型。但我也可以按照某些特性,從0到10對這些汽車進行分類:安全性、性能、舒適度、維修費用等。這就是所謂的維度分類法。這種分類方法不以品牌和車型為參照,而是以汽車的質量為標準。實際上,汽車雜誌都是按照品牌和車型來分類的,因為性能維度對於一輛小型城市汽車和GT跑車而言,具有不同的意義。我們可以做一個比較測試,把小型城市汽車劃為單獨的一類,然後再對它們進行維度分類。
  那麼對人格又該如何進行維度分類呢?研究人員會提齣的兩個重要問題當然就是:一是選擇哪些維度?我們知道,對於汽車這類遠比人要簡單得多的事物,汽車評論雜誌會選擇至少10個評估標準,那麼如何能夠將一種人格分解為2個、4個或16個維度呢?二是如何測定這些維度?在選定維度之後,比如“懷疑的傾嚮”,如何判斷哪些類型的測試或問題能夠確保我們準確地評估“懷疑傾嚮”這個唯一的維度,而非其他呢?
  對迴答這些問題做齣的嘗試構成瞭一門學科:心理計量或人格變量。這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學科,以觀察結果和統計數據為依據,因此相關文章讀起來艱澀難懂。在本書中,我們不會試圖嚮您解釋這門學科的運作原理,而是給齣維度分類的例子,讓您看到想象與精確如何推動研究者的工作。
  美國心理學傢卡特爾(R。B。Catell)是維度分類的先驅之一,他將統計學應用到心理學研究中。卡特爾最初研究瞭英語中所有用來描繪性格的詞語,他找齣瞭4500個!通過歸類近義詞,他將這些形容詞的數量減少到瞭大約200個。接著,他用這些詞語對大量的對象進行評估,並對評估結果進行瞭統計學研究後發現,某些形容詞在評估中總會顯現齣某種聯係,也就是說,這些詞語評估的是同一個性格維度,用來評估人格的形容詞本會更少。經過數年的研究之後,卡特爾和他領導的由心理學傢和統計學傢組成的團隊,最終篩選齣16種人格特質,通過一種16PF測試對每個個體進行人格測定。這一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的測試至今仍在使用。
  16PF測試的維度
  孤僻……………………………………樂群
  遲鈍……………………………………聰慧
  情緒激動………………………………情緒穩定
  順從……………………………………恃強
  審慎……………………………………興奮
  敷衍……………………………………有恒
  畏怯……………………………………敢為
  隱忍……………………………………敏感
  信任……………………………………懷疑
  務實……………………………………幻想
  坦率……………………………………世故
  安詳……………………………………憂慮
  保守……………………………………激進
  依賴……………………………………獨立
  自律……………………………………散漫
  放鬆……………………………………緊張
  測試對象在每個維度上都會獲得介於兩端描述詞語的一個中間值。
  練習:令測試雙方抓狂的遊戲
  將16PF測試的16個維度寫在一張紙上,在每行兩端的形容詞之間留5個空格。請您的一位好友對每個維度進行勾選,對您做齣評估,您同時在另一張紙上自己勾選和記錄。然後比較你們兩個人的評估結果,討論為什麼兩份測試會有不同。之後,雙方對調角色。可以事先找一位裁判。
  世界上健康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測試,大概要數MMIP測試——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MinnesotaMultiphasicPersonalityInventory)瞭。這份測試錶由哈撒韋(StarkeR。Hathaway)和麥金利(JohnCharnleyMacKinley)於20世紀30年代編製而成,並於近期進行瞭修訂。1測試對象通過迴答錶格中500多個“是”或“否”的個人問題,得齣10個人格因素。通過復雜的統計學分析,建立起4個有效層級,從而確定測試對象的心理狀態是否影響瞭測試熱情,或測試對象是否在某種意義上麯解瞭測試結果。
  最近齣現瞭一種形式上更為簡潔的測試模型,由英國研究者艾森剋(HansEysenck)2編製。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研究,艾森剋提齣根據兩大軸綫對人格進行分類:
  內傾性—外傾性軸綫:外傾型個體渴望獲得奬賞和鼓勵,很容易興奮,依賴周圍的外部環境,較為主動並善於跟人交往。相反,內傾型個體則極為自律,較為安靜和內斂,不
  依外部狀況行事,傾嚮於製定自己的行動計劃。每個人都能夠在外傾—內傾軸綫之間找到自己的位置。
  神經質—穩定性軸綫:“神經質”型,情緒容易激動並持久地受到焦慮、憂傷和內疚等情緒的睏擾。“穩定”型則相反,情緒波動少,並在受到乾擾時能夠很快恢復正常的情緒狀態。
  在進行艾森剋測試時,我們可以在下麵的錶格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張錶格從維度的視角對人格進行分類,我們在錶格中列齣瞭幾個著名的漫畫人物。
  艾森剋又加入瞭第三個維度——精神質型,錶現為冷漠、攻擊性強、衝動、以自我為中心。測試者可以通過一份列有57個“是”或“否”的自我問捲對這三個維度進行評估。
  艾森剋問捲是一種頗為有趣的人格評估模型。但科學研究總是你追我趕,其他研究者在測試瞭這個模型之後,發現瞭它的局限性,較為突齣的一點是,如果所有的“人格障礙”都是高神經質型,那麼艾森剋問捲無法區分齣個體之間的不同。由此看來,神經質包括若乾種不同的維度,並且無法對這些雖然都焦慮不安但卻各不相同的當事人做齣細膩的區分。此外,服用鎮靜劑的測試對象,其神經質和內傾性錶現都會減弱,這就說明兩種維度並非毫無關聯。
  為瞭應對這些人格障礙,研究者們編製齣新的測試模型,其中一種備受科學界的關注:聖路易斯大學(UniversitédeSaintLouis)的羅伯特?剋勞寜格(RobertCloninger)編製的測試。剋勞寜格在實驗室進行瞭大量的動物和人體試驗,尤其是關於真假雙胞胎的人格試驗,提齣瞭人格的七個組成因素。首先,他劃分齣四種構成“氣質”的維度,就是說在幼年時期就有所錶現並遺傳下來的維度,因而很可能是天生就有的。這四個維度決定瞭對人格的初步瞭解。
  剋勞寜格的四類氣質維度
  1。追求新奇。此項維度獲得高分的成人或嬰兒,會錶現齣主動探索身邊環境、對新奇事物充滿好奇和主動規避挫摺的傾嚮。
  2。規避懲罰。自尋煩惱,降低期望值以逃避不好的意外,以及在因害怕糟糕後果而産生懷疑時隱忍不發的傾嚮。
  3。依賴奬勵。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可、支持和類似的奬勵。
  4。堅韌持久。盡管已經疲憊不堪或沮喪失落,但依然堅定地繼續某種活動的傾嚮。
  我們在這裏舉一個有趣的簡化之例:在餐館裏,依賴奬勵先生馬上會點自己之前就很喜歡的菜肴;追求新奇先生想要嘗試自己沒吃過的新式菜肴;規避懲罰先生會找齣菜單上所有難以消化的菜肴,並盡量不去點它們;堅韌持久先生來得有點晚,因為他會不停地在餐館附近尋找停車位,就算腹中飢餓,他也不會激動或泄氣。
  剋勞寜格在自己的測試模型中加入瞭三個維度,他認為這三個維度可以用來定義他所稱為的“性格”。與性情不同,性格更容易受到教育經曆的影響。
  剋勞寜格的性格三維度
  1。自我控製。這個維度跟良好的自我評價相關,相信自己有能力影響自己的生活和所處的環境,能夠確定自己要達成的目標。
  2。協作。這個維度的特點是對他人的接納和理解、共情和無私。
  3。自我超驗。在這個維度上獲得高分的人,會感覺自己的生命具有某種意義,對世界有歸屬感,對事物的看法更偏精神而非物質。
  剋勞寜格的測試模型具有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性推測的特點:我們可以對模型進行測試,並為其設想測試情形或體驗;換句話說,就是對其證實或證僞。
  例如,我們可以在動物身上對氣質的四個維度進行研究,以驗證這四個維度是否具有遺傳性。用來測試人的氣質維度的問捲,可以跟某些測試對象通過其他測試獲得的結果,或是與他們相識已久並在不同情形下觀察過他們行為舉止的熟人的旁證進行對照。
  我們可以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看看這七個因素是否真的互不相關。我們還可以對獲得相似測試結果的個體進行比較,看看他們之間是否存在模型未能甄彆齣的區彆等等。
  跟所有科學測試模型一樣,剋勞寜格的模型也有過時的一天,也會被能夠更好地解釋觀察結果的新模型所代替。通過對不同理論和觀察結果的對照和比較,人們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一如天文學和醫學的進步。
  正因為如此,人格研究成瞭一門飛速演化的學科,它將為兒童教育、心理紊亂預防和心理治療的不斷完善提供切實的幫助。
  什麼是人格障礙
  假設我是一個多疑的人。如果這種多疑保持在一個適度的狀態,而我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漸漸對人産生瞭信任,那麼我的多疑就隻是一種可以讓我避免被人愚弄的人格特質。比如在購買二手汽車時,這個特質就會非常有用。
  相反,如果我隨時隨地都滿腹懷疑,哪怕對最為寬厚仁慈之人也無法信任,那麼,大傢很快會覺得跟我難以相處,我自己也會時時刻刻提心吊膽,或許還會因此失去結交新朋友或圓滿完成工作任務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多疑就會成為名副其實的“人格障礙”。
  因此可以說,隻有在某些性格特點過於明顯或過於固化、無法適應不同情況,並令當事人或他人(或兩者)不堪忍受時,人格纔成為障礙。
  這種不堪忍受不失為診斷人格障礙的標準。本書當然有一個首要目的:幫助您應對在傢庭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的人格障礙。
  第二個目的:當您發現自己具有某些我們將在後文中描述的人格特質時,將幫助您更好地認識自我。
  在每個章節的末尾,您會看到一個問捲錶格,您可以通過問捲對自己的人格進行思考。這些問題並非診斷測試,確切地說是引發您自我思考的契機。
  如何對人格障礙進行分類?
  我們挑選齣12類幾乎在所有國傢和年代都可以找到的人格障礙,因為無論是年代已久的精神病學教材,還是最近由世界衛生組織做齣的分類,或是美國精神病協會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1,都對這12類人格障礙進行瞭大同小異的描述。
  當然瞭,這12類人格障礙並未涵蓋您可能遇到的所有類型的人格障礙,但您很可能會覺得似曾相識,尤其當您想到源自兩種或三種不同類型的混閤類型!
  對人進行分類有什麼用?我們常常會聽到這個有關心理學分類的疑問。分類可以將人分門彆類,將人歸入不同的“類彆項”,而人類的多樣性是無窮無盡的,無法從本質上進行分類。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話說得一點不錯,現實中存在的性格類型要遠遠多於任何分類係統中的“類彆項”,而這是否會令如此之多的分類嘗試成為徒勞之舉呢?
  我們就以一個完全不同於心理學的領域為例——氣象學。每個地方的天空都不一樣;每一天的微風、雲朵和陽光都會勾勒齣不同的景象。但是,氣象學傢定義齣四種不同類型的雲:積雲、雨雲、捲雲和混閤類型的雲,比如積雨雲,這就是一種簡單的分類。但是,根據一隻手就數得過來的幾種類型,我們可以準確地描述任何一片綴著雲朵的天空。當然瞭,兩團積雲也不完全相像,就像沒有兩個人的性格會一模一樣,但我們依然可以把他們歸為一類。
  我們繼續打比方。對雲的類型有所瞭解,不會影響我們欣賞美麗天空的閑情逸緻。同樣,隻要不是一門心思想著分類,瞭解幾種人格類型,就不會妨礙您對朋友的欣賞和你們之間的友情。如有需要,瞭解雲的類型可以幫助您預知接下來幾個小時的天氣狀況,而瞭解人格障礙則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應對某些情況。
  對於精神病學傢和心理學傢而言,鑒彆齣不同的人格類型,可以更好地瞭解病人對不同情況的反應,並不斷完善為病人提供的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比如,通過對“邊緣性”人格障礙(參見第十二章)的鑒彆和定義,精神病學傢和心理學傢找到瞭幾條在對這類病人進行治療時應當遵守的基本規則,這些病患不僅深受其苦,而且在麵對彆人提供的各種幫助時會深感糾結。
  因此,分類不無意義。無論是研究雲朵、蝴蝶、疾病或是性格,分類對所有的自然科學而言都是必要之舉。
  理解、接受和應對人格障礙
  我們會嘗試嚮您解釋每一種人格類型者如何看待自己和彆人。一旦您瞭解到他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的視角,就會更容易理解他的某些行為。
  最近,又齣現瞭一種發展迅速並被運用到認知心理治療中的新型研究方法:我們的態度和行為,其實取決於某些在孩提時代就已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想法。例如,妄想型人格堅信“彆人想方設法要害我,不能相信任何人”,這種想法會導緻一連串不信任的態度和帶有敵意的行為,就像是根深蒂固的想法的邏輯後果。我們會嘗試解釋這種或這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如何對行為産生影響。最後一章中的圖錶對這些想法做瞭小結。
  我們在研討會上嚮公眾錶示必須接受人格障礙,每每引起非議和反駁。人格障礙都是些讓人不堪忍受,準確地說是讓人無法接受的行為,那麼該如何接受這些人格障礙呢?事實上,我們並不會要求您竭盡全力地去被動接受,這樣隻會增加人格障礙帶給您(往往是您本人)的睏擾。我們所說的接受,是指接受人格障礙作為一種人的存在方式的事實,這並不會妨礙您積極主動地去規避人格障礙。
  再打一個比方。您正在海邊度假,打算第二天乘船齣海,可是您在醒來的時候發現天空陰雲密布、狂風四起。如果您不會因此而不開心,那您也不會生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您接受瞭臨海天氣會時好時壞的自然事實。這並不會妨礙您根據情況的變化做齣調整,在那一天安排另外的活動。而人格障礙就如同這些自然現象:它們過去存在,現在依然存在。麵對糟糕的天氣和引力法則,憤慨也好,生氣也好,都是枉然。
  另一個接受人格障礙的理由是:當事人肯定不會主動選擇這些人格障礙。人格障礙是遺傳性和教育經曆的混閤産物,它們導緻的行為往往不受人待見,而且會有不負責任之嫌。誰會主動選擇過分焦慮、過分衝動、過分多疑、過分依賴彆人或者過分沉迷於細枝末節呢?
  拒絕接受人格障礙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尤其是當事人。接受人格障礙往往是引導當事人改變自己某些行為的必要先決條件。
  如果您能夠更好地瞭解人格障礙,如果您能夠更好地接受人格障礙,您就可以更好地應對人格障礙,並以更恰當的方式對待人格障礙者。我們在本書中為您提供瞭應對每一種人格障礙的建議。這些建議來自於我們對精神病學和心理治療的研究經驗,但同樣來自於人類在與同類共處的生活中碰到的常見睏難。


用户评价

评分

翻了下 感觉很好 决定好好看!满减价格划算!

评分

这个系列很好,值得一读。

评分

网上评价比较少的书,试水买来看。精装书,价格比较贵。自带书签,方便。排版比较宽松。

评分

纸质不错,配图丰富生动,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评分

书中自有黄金屋说的是对的,有好多说的都是平常遇到但感觉不到的,值得一看

评分

这一套书都非常好,精装版很赞,然后内容也很精当,大家手笔,很有启发。

评分

活动买的,不贵,书很好,就是快递不太走心。

评分

书中自有黄金屋说的是对的,有好多说的都是平常遇到但感觉不到的,值得一看

评分

这一系列的丛书,看了两个月,内容丰富,表述简洁,很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