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Creo 3.0技術大全

中文版Creo 3.0技術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伍明 著
圖書標籤:
  • Creo 3
  • 0
  • 參數化建模
  • 三維設計
  • CAD
  • 機械設計
  • 中文教程
  • Creo
  • Pro/ENGINEER
  • 工業設計
  • 數字化建模
  • 技術大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0703
版次:01
商品编码:11821341
品牌:数艺社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页数:93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超厚手冊、超大容量、技術全麵
草圖設計、麯麵造型與産品設計全接觸
20章教學內容,軟件功能全覆蓋
56個練習案例,理論結閤應用

內容簡介

《中文版Creo 3.0技術大全》將從零開始介紹Creo 3.0軟件,並由淺入深地講解瞭使用Creo 3.0進行各類設計的操作方法與技巧。
全書內容安排緊湊,語言錶述通俗易懂,實例題材涵蓋使用Creo 3.0進行産品、機械、模具設計、工程齣圖等各項工作,操作步驟簡潔易懂,製圖思路和技巧均來源於實戰經驗。
《中文版Creo 3.0技術大全》共分為20章,主要針對實際設計工作中常用的操作及功能進行瞭全麵的介紹與講解。第1~第4章主要講解瞭Creo 3.0的基礎入門、基本操作、草繪設計、參考基準的設計方法;第5~第8章主要講解瞭三維實體模型的基礎特徵、工程特徵、特徵編輯和高級特徵的設計方法;第9~第12章主要講解瞭常用的基礎麯麵、高級麯麵的造型工具和技巧以及麯麵間的連接技巧、模型分析工具;第13~第17章主要講解瞭自底嚮上裝配設計、自頂嚮下裝配設計、鈑金設計、鋼結構設計和工程圖設計等實際應用技能;第18~第19章主要是講解如何使用Creo/Moldesign功能模塊來完成塑料産品的分模設計;第20章主要通過一些産品設計實例來學習軟件的實際應用。本書附帶學習資源,包括書中案例用到的工程文件。掃描封底“資源下載”二維碼即可獲得下載方法,如需資源下載技術支持,請緻函szys@ptpress.com.cn。
《中文版Creo 3.0技術大全》既適閤作為從事産品設計、機械設計、結構設計等廣大初、中級讀者的自學教程或案頭功能速查手冊,也適閤作為廣大職業院校、計算機培訓班的教材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中文版Creo 3.0技術大全》是時代印象與伍明老師閤作策劃齣版的。時代印象有10多年的齣版經驗,對於圖書內容和讀者需求把握準確,齣版過眾多高品質圖書。例如 《中文版3ds Max 2014技術大全》《中文版Flash CC技術大全》《中文版Photoshop CC技術大全》《After Effects CS6技術大全程》 《中文版Maya 2013技術大全》等。

目錄

第1章 Creo3.0基礎入門.......13
1.1 Creo 3.0 簡介 14
1.1.1 什麼是Creo 14
1.1.2 Creo的功能特點 14
1.1.3 Creo模塊介紹 15
1.1.4 Creo的應用程序 15
1.2 Creo 3.0工作界麵 16
1.2.1 快速訪問工具欄 17
1.2.2 功能選項卡 18
1.2.3 導航選項卡 18
1.2.4 圖形控製工具欄 19
1.3 Creo Parametric 3.0環境設置 20
1.3.1 關於Config.pro配置文件 20
1.3.2 Config.pro文件設置方法 20
1.3.3 Config.pro文件的加載 21
1.3.4 定製工作界麵 21
1.3.5 自定義快捷鍵 22
【練習】設置窗口關閉快捷鍵 23
1.4 文件管理 23
1.4.1 定義工作文件目錄 23
1.4.2 新建文件 24
1.4.3 指定模闆文件 25
1.4.4 保存文件 25
1.4.5 導入與導齣文件 25
第2章 基礎操作......................27
2.1 對象的選取 28
2.1.1 直接點選 28
2.1.2 過濾選取 29
2.1.3 列錶選取 29
2.2 視圖基礎控製 30
2.2.1 鏇轉、移動、縮放模型 30
2.2.2 視圖的顯示樣式 31
2.2.3 外觀著色與貼圖 32
2.2.4 視圖定嚮 33
2.2.5 動態截麵顯示模型 34
2.3 Creo模型樹 35
2.3.1 關於導航選項卡 35
2.3.2 模型樹的操作 35
2.3.3 導航選項卡設置 37
2.4 Creo層的應用 37
2.4.1 層的基本概念 37
2.4.2 係統默認圖層 38
2.4.3 創建新層 38
2.4.4 添加至圖層 39
2.4.5 顯示與隱藏圖層 39
2.4.6 保存圖層信息 40
第3章 草繪設計.......................41
3.1 草圖概述 42
3.1.1 進入與退齣草圖環境 42
3.1.2 草圖設置 42
3.2 草圖繪製 44
3.2.1 關於構造模式 44
3.2.2 關綫鏈 44
技術專題:弱尺寸與強尺寸 46
3.2.3 相切直綫 46
3.2.4 矩形 47
3.2.5 圓 49
技術專題:圓形的繪製類型 50
3.2.6 圓弧 51
技術專題:圓弧的繪製類型 52
3.2.7 橢圓 53
3.2.8 樣條麯綫 54
3.2.9 圓角 54
3.2.10 文本 56
3.2.11 投影、偏移、加厚麯綫 57
3.2.12 草圖調色闆的使用 57
3.2.13 調用草圖文件 58
3.3 草圖編輯 59
3.3.1 刪除圖形 59
3.3.2 快速修剪 59
3.3.3 鏡像圖形 61
3.3.4 製作拐角 61
3.3.5 分割圖形 62
3.3.6 移動與鏇轉 63
3.4 草圖檢查 65
3.4.1 特徵要求 65
3.4.2 重疊幾何 65
3.4.3 顯示開放端 65
3.4.4 著色封閉環 66
3.5 草圖標注 66
3.5.1 關於基準的選擇 66
3.5.2 長度與距離標注 67
3.5.3 半徑與直徑標注 68
3.5.4 角度標注 70
3.5.5 周長標注 71
3.5.6 鎖定尺寸標注 72
3.6 草圖幾何約束 73
3.6.1 幾何約束詳解 73
3.6.2 顯示與隱藏約束符號 75
3.6.3 刪除幾何約束 76
3.6.4 關於約束衝突 76
3.7 綜閤範例解析 77
3.7.1 平麵手柄 77
3.7.2 平麵搖杆 79
第4章 參考基準...................83
4.1 基準點 84
4.1.1 坐標係原點與偏距點 84
4.1.2 麯麵上創建點 85
4.1.3 麯麵上創建偏距點 86
4.1.4 麯綫與麵的相交點 87
4.1.5 三麵相交點 88
4.1.6 兩麯綫相交點 89
4.1.7 點的偏距點 89
4.1.8 麯綫上創建點 91
4.2 基準軸 92
4.2.1 邊綫軸 92
4.2.2 平麵法綫軸 93
4.2.3 圓弧麵中心軸 94
4.2.4 兩平麵相交軸 94
4.2.5 過兩點創建軸 95
4.2.6 過麯麵上一點創建軸 96
4.3 基準平麵 98
4.3.1 偏移平麵 99
4.3.2 平行通過點創建平麵 100
4.3.3 角度平麵 101
4.3.4 通過三點創建平麵 102
技術專題:使用幾何數學原理創建平麵 103
4.3.5 通過平麵麯綫創建平麵 103
4.3.6 麯麵相切平麵 104
4.3.7 麯綫的法綫平麵 105
4.4 基準坐標係 106
4.4.1 一點和兩邊創建坐標係 106
4.4.2 兩相交邊創建坐標係 108
4.4.3 偏距坐標係 109
4.4.4 與屏幕正交的坐標係 110
4.4.5 平麵和兩邊創建坐標係 111
第5章 基礎特徵.................113
5.1 零件設計概述 114
5.1.1 三維建模方式 114
5.1.2 特徵三維建模 115
5.1.3 新建實體零件 115
5.1.4 工作界麵介紹 116
5.2 拉伸 117
5.2.1 拉伸特徵簡介 117
5.2.2 拉伸特徵創建流程 117
【練習】半圓梯槽塊 121
【練習】導嚮塊 125
5.3 鏇轉 127
5.3.1 鏇轉特徵簡介 127
5.3.2 鏇轉特徵創建流程 127
【練習】圓颱孔平四槽塊 130
技術專題:薄壁特徵的應用 132
5.4 一般掃描 133
5.4.1 一般掃描特徵簡介 133
5.4.2 掃描特徵創建流程 134
【練習】圓錐彈簧 136
5.5 螺鏇掃描 137
5.5.1 螺鏇掃描簡介 137
5.5.2 螺鏇掃描創建流程 138
【練習】異形變化螺距彈簧 141
5.6 混閤 144
5.6.1 混閤特徵簡介 144
5.6.2 平行混閤特徵 144
5.6.3 鏇轉混閤特徵 146
【練習】異形風管 149
5.7 綜閤範例解析 151
5.7.1 筋座塊 151
5.7.2 撥叉 155
5.7.3 機械模闆 157
5.7.4 六角螺栓 160
5.7.5 叉架 164
第6章 工程特徵.................165
6.1 孔 172
6.1.1 孔特徵簡介 172
6.1.2 基本創建流程 172
【練習】標準螺紋孔 175
技術專題:關於標準螺紋孔 177
6.2 倒圓角 177
6.2.1 圓角特徵簡介 177
6.2.2 一般圓角 178
【練習】過渡圓角 180
6.2.3 完全倒圓角 181
6.2.4 可變半徑圓角 182
技術專題:定義“集”圓角半徑 184
6.3 倒角 184
6.3.1 倒角特徵簡介 184
6.3.2 邊倒角 185
6.3.3 拐角倒角 187
6.4 拔模 189
6.4.1 拔模特徵簡介 189
6.4.2 中平麵拔模 189
技術專題:拔模特徵的創建順序 191
6.4.3 中麯綫拔模 192
【練習】多棱麵實體 194
6.4.4 草繪分割拔模 195
6.4.5 可變拖拉方嚮拔模 196
6.5 殼 198
6.5.1 殼特徵簡介 198
6.5.2 一般抽殼 199
【練習】多厚度抽殼 200
6.6 筋 201
6.6.1 筋特徵簡介 201
6.6.2 軌跡筋 202
【練習】綫格盒子 204
6.6.3 輪廓筋 207
【練習】機座 209
6.7 修飾特徵 211
6.7.1 修飾螺紋 211
6.7.2 修飾草繪 213
6.8 綜閤範例解析 215
6.8.1 泵蓋 215
6.8.2 管接頭 220
6.8.3 機械箱體 228
6.8.4 瓦座 236
第7章 特徵編輯.................243
7.1 復製特徵 244
7.1.1 平移復製特徵 244
【練習】復製安裝孔 246
7.1.2 鏇轉復製特徵 252
【練習】多位鏇轉復製特徵 253
7.1.3 鏡像復製特徵 256
7.2 陣列特徵 258
7.2.1 尺寸驅動的陣列 258
7.2.2 指定方嚮陣列 259
【練習】方嚮陣列螺紋孔 261
7.2.3 環形陣列 263
【練習】陣列造型撥叉輪 265
7.2.4 填充陣列 268
7.2.5 麯綫方嚮陣列 270
7.2.6 定位點陣列 272
7.2.7 刪除陣列特徵 273
7.3 特徵重定義 274
7.3.1 關於特徵重定義 274
7.3.2 重定義特徵參數 275
7.3.3 重定義特徵截麵草圖 277
7.3.4 重定義參考基準 279
7.4 特徵重排序與插入 279
7.4.1 關於特徵重排序 279
7.4.2 重排序操作方法 279
7.4.3 關於特徵插入 281
7.4.4 特徵插入操作方法 282
7.5 特徵再生失敗與解決 283
7.5.1 再生失敗的幾種因素 283
7.5.2 解決1:刪除特徵 284
7.5.3 解決2:修改子特徵參考 286
7.5.4 解決3:插入排除法 286
第8章 高級特徵.................287
8.1 掃描混閤 288
8.1.1 掃描混閤簡介 288
8.1.2 一般掃描混閤特徵 288
【練習】異形管道 292
8.2 可變截麵掃描 295
8.2.1 可變截麵掃描簡介 295
8.2.2 “垂直軌跡”截麵式掃描 295
8.2.3 “恒定法嚮”截麵式掃描 297
8.2.4 “X軌跡綫”創建掃描 299
【練習】壺體 301
8.3 環形摺彎 305
8.3.1 環形摺彎簡介 305
8.3.2 360度環形摺彎 306
【練習】半徑摺彎 308
8.4 骨架摺彎 311
8.4.1 骨架摺彎簡介 311
8.4.2 一般骨架摺彎 311
8.5 零件設計實例解析 313
8.5.1 飲料瓶體 313
8.5.2 輪胎 320
8.5.3 概念吹風殼體 324
第9章 基礎麯麵造型..........329
9.1 麯綫設計簡介 330
9.1.1 麯綫構建方式 330
9.1.2 麯綫構建技巧 330
9.2 空間麯綫設計 330
9.2.1 投影麯綫 330
技術專題:沿方嚮投影麯綫 332
【練習】草繪投影 332
9.2.2 相交麯綫 334
技術專題:混閤相交麯綫 335
【練習】混閤相交麯綫 335
9.2.3 麯麵上偏移麯綫 336
9.2.4 麯麵邊界偏移麯綫 338
9.2.5 空間偏移麯綫 339
9.2.6 截麵麯綫 340
9.2.7 用修剪創建麯綫 341
9.2.8 包絡麯綫 342
9.2.9 空間樣條麯綫 344
9.3 麯麵設計技巧 345
9.3.1 麯麵設計思路 345
9.3.2 常規麯麵造型方法 346
9.3.3 光順相切麯麵的造型技巧 347
9.3.4 使用圖片輔助麯麵造型 347
9.4 基礎麯麵的創建 348
9.4.1 拉伸麯麵 348
【練習】綜閤拉伸麯麵 349
9.4.2 鏇轉麯麵 353
【練習】綜閤鏇轉麯麵 354
9.4.3 一般掃描麯麵 356
【練習】綜閤掃描麯麵 357
9.4.4 填充麯麵 358
9.4.5 標準偏移麯麵 359
技術專題:在麯麵上創建凹、凸麵特徵 360
9.4.6 復製麯麵 360
第10章 高級麯麵造型........361
10.1 邊界混閤麯麵 362
10.1.1 一般邊界混閤麯麵 362
10.1.2 雙嚮邊界混閤麯麵 364
【練習】相切邊界混閤麯麵 365
10.2 高級掃描麯麵 370
10.2.1 螺鏇掃描麯麵 370
技術專題:空間螺鏇綫 371
10.2.2 可變截麵掃描麯麵 371
10.2.3 掃描混閤麯麵 373
【練習】綜閤掃描麯麵 375
10.3 麯麵的編輯 379
10.3.1 一般麯麵修剪 379
10.3.2 使用麯綫修剪麯麵 381
10.3.3 麯麵閤並 382
10.3.4 麯麵延伸 383
技術專題:麯麵延伸方式 386
10.3.5 麯麵移動、鏇轉 386
技術專題:柔性建模的麵移動 388
10.3.6 麯麵鏡像 389
【練習】瓶體麯麵 390
10.4 麯麵倒圓角與拔模 398
10.4.1 一般麯麵圓角 398
10.4.2 可變半徑圓角 399
10.4.3 關於麯麵的拔模 401
【練習】麯麵拔模與圓角 401
10.5 麯麵實體化 404
10.5.1 實體化麯麵組 404
技術專題:實體化切除 405
10.5.2 加厚麯麵轉換實體 405
第11章 麯麵連接方法與技巧 407
11.1 相切麵相接 408
11.1.1 關於相切連接麯麵 408
11.1.2 相切麯麵基本連接技巧 408
11.2 三邊與三通麵相接 411
11.2.1 邊界混閤連接 411
11.2.2 掃描麯麵連接 418
11.2.3 填充式連接三通麵 421
11.3 多邊麵相接 425
11.3.1 五邊麵拆麵相接 425
11.3.2 多邊麵相接思路 429
11.4 綜閤範例解析 430
11.4.1 衛浴把手 430
11.4.2 汽車後視鏡 440
第12章 模型分析...............447
12.1 基礎測量 448
專題技術:模型測量類型 448
12.2 模型報告 450
12.2.1 質量屬性 450
12.2.2 橫截麵質量屬性 451
12.2.3 檢查模型短邊 452
12.2.4 檢查模型厚度 453
12.3 麯綫分析 454
12.3.1 麯綫麯率分析 454
12.3.2 麯綫半徑分析 457
12.4 麯麵分析 458
12.4.1 麯麵麯率分析 458
技術專題:使用“間距”分析麯麵麯率 459
12.4.2 麯麵高斯麯率分析 460
12.4.3 網格化麯麵分析 462
12.4.4 反射綫分析 464
12.4.5 麯麵二麵角分析 465
12.4.6 麯麵拔模分析 467
第13章 自底嚮上裝配........469
13.1 關於自底嚮上裝配 470
13.1.1 自底嚮上裝配概述 470
13.1.2 使用裝配約束 470
13.1.3 用戶界麵介紹 470
13.2 裝配約束 472
13.2.1 引入零件 472
技術專題:關於第一零部件的約束 474
13.2.2 距離與重閤約束 475
13.2.3 角度約束 478
13.2.4 平行約束 479
技術專題:關於裝配完全約束 481
13.2.5 法嚮約束 481
13.2.6 相切約束 483
【練習】活塞裝配 484
【練習】韆斤頂裝配 486
13.3 零部件的復製 491
13.3.1 參考陣列復製 491
13.3.2 “綫性”陣列復製 493
13.3.3 “環形”陣列復製 494
【練習】軸承滾珠裝配 496
13.4 修改裝配體中的零件 498
13.4.1 窗口打開零件 498
13.4.2 激活零件 499
13.5 視圖管理 500
13.5.1 裝配動態截麵視圖 500
13.5.2 關於裝配橫截麵 502
13.5.3 實體遮蔽與顯示 504
13.6 裝配分解視圖 506
13.6.1 基礎裝配分解 506
13.6.2 保存分解視圖 509
【練習】藍牙耳機分解視圖 511
第14章 自頂嚮下設計........513
14.1 關於自頂嚮下設計 514
14.2 自頂嚮下設計方法 514
14.2.1 外部幾何參考式 514
技術專題:關於關聯零件的更新 518
14.2.2 零件數據共享式 518
14.3 實例:吹風機殼體 523
14.3.1 設計分析 523
14.3.2 參考零件 524
14.3.3 右殼體 539
14.3.4 左殼體 541
14.3.5 後罩體 543
14.3.6 前罩體 544
14.3.7 開關 545
14.3.8 裝配分解視圖 547
14.4 實例:概念插座 548
14.4.1 設計分析 548
14.4.2 參考零件 549
14.4.3 上蓋零件 554
14.4.4 下蓋零件 563
14.4.5 上環套零件 566
14.4.6 下環套零件 568
14.4.7 裝配分解視圖 569
第15章 鈑金設計...............571
15.1 鈑金設計簡介 572
15.1.1 鈑金設計概論 572
15.1.2 鈑金件的創建方式 572
15.1.3 新建鈑金零件 572
15.1.4 工作界麵介紹 573
15.2 第一鈑金壁 574
15.2.1 拉伸壁 574
15.2.2 平麵壁 577
【練習】拉伸與平麵壁 578
15.2.3 鏇轉壁 580
15.2.4 邊界混閤壁 582
【練習】鏇轉與邊界混閤壁 585
15.2.5 掃描壁 588
15.2.6 混閤壁 589
【練習】掃描混閤壁 591
15.3 衍生鈑金壁 593
15.3.1 平整壁 593
技術專題:自定義平整壁形狀 597
15.3.2 法蘭壁 598
技術專題:關於法蘭壁的類型 601
15.3.3 斜接法蘭壁與止裂槽 603
15.3.4 扭轉壁 606
【練習】簡易盒體 609
15.4 編輯鈑金壁 612
15.4.1 偏移鈑金壁 612
15.4.2 延伸鈑金壁 614
15.4.3 閤並鈑金壁 617
技術專題:關於“閤並壁”命令的使用 619
15.5 鈑金摺彎與展開 621
15.5.1 角度摺彎 621
【練習】摺彎闆件 624
15.5.2 邊摺彎 627
技術專題:關於“摺彎餘量”計算 630
15.5.3 平麵摺彎 630
15.5.4 規則展開 634
技術專題:局部展開鈑金壁 637
15.5.5 鈑金平整狀態 638
15.5.6 摺彎收閤 639
【練習】護耳托架 641
15.6 鈑金工程特徵 646
15.6.1 扯裂特徵 646
技術專題:其他方式創建扯裂特徵 648
15.6.2 鈑金成型特徵 649
技術專題:關於衝壓模型的放置定義 652
15.6.3 拐角止裂槽 653
15.6.4 實體轉換鈑金 656
第16章 鋼結構設計............653
16.1 鋼結構設計簡介 660
16.1.1 關於框架模塊 660
16.1.2 工作界麵介紹 660
16.2 建模簡介 661
16.2.1 基本思路介紹 661
16.2.2 骨架綫的創建 661
16.3 型材構件 663
16.3.1 創建新項目 663
16.3.2 定義截麵梁 663
【練習】矩形管桌架 667
16.3.3 截麵梁接頭 671
【練習】工字鋼貨架 674
16.3.4 裝配連接器 678
16.3.5 梁端闆裝配 682
【練習】結構平颱 685
16.3.6 重定義裝配元件 691
16.4 綜閤範例解析 692
16.4.1 手推闆車 692
16.4.2 移動梯步車 698
第17章 工程圖...................707
17.1 工程圖簡介 708
17.1.1 新建工程圖文件 708
17.1.2 工程圖界麵 709
17.1.3 移動視圖 709
17.1.4 刪除視圖 710
17.2 工程視圖的創建 711
17.2.1 基礎視圖 711
【練習】自定義主視圖 712
17.2.2 投影視圖 714
技術專題:關於參考模型的指定 716
17.2.3 軸測圖 717
17.2.4 視圖的屬性定義 717
【練習】筋座塊工程視圖 721
17.2.5 局部視圖 724
17.2.6 局部放大視圖 725
17.2.7 全剖視圖 726
17.2.8 半剖視圖 728
17.2.9 階梯剖視圖 730
技術專題:使用正交模式的注意事項 731
17.2.10 第一角投影配置 732
17.2.11 破斷視圖 735
17.2.12 裝配分解視圖 737
17.3 工程標注 738
17.3.1 中心綫與軸綫 738
17.3.2 自動標注尺寸 739
17.3.3 手動標注尺寸 741
17.3.4 基準符號 743
17.3.5 形位公差 745
17.3.6 錶麵粗糙度符號 748
17.3.7 文本注釋 750
17.4 工程圖範例解析 751
17.4.1 模闆工程圖製作 751
17.4.2 軸承座工程圖製作 754
第18章 Creo 3.0基礎分模...757
18.1 Creo模具設計簡介 758
18.1.1 關於Creo/Moldesign模塊 758
18.1.2 新建模具文件 758
18.1.3 工作界麵介紹 759
18.2 分模準備 759
18.2.1 拔模角檢查 759
18.2.2 投影麵積檢查 760
18.2.3 檢查分型麵 761
18.2.4 模型精度 762
18.3 基本分模流程 764
18.3.1 導入産品模型 764
【練習】矩形布局模型 767
技術專題:關於裝配布局模型 769
18.3.2 設置收縮率 769
18.3.3 創建模具工件 772
【練習】自動創建工件 774
18.3.4 創意分型麯麵 775
18.3.5 分割模具元件 778
18.3.6 抽取模具元件 780
【練習】多腔産品分模 780
18.3.7 模具元件分解視圖 784
18.4 分型麵設計 787
18.4.1 分型麵設計原則 787
18.4.2 分型麵設計方法 788
18.4.3 分型麵設計技巧 789
18.4.4 一般分型麵設計 790
18.4.5 陰影分型麵 793
18.4.6 裙邊分型麵 795
18.5 綜閤範例解析 797
18.5.1 一般方式麵蓋分模 797
18.5.2 裙邊方式麵蓋分模 802
18.5.3 一般方式扣件分模 806
18.5.4 裙邊方式扣件分模 812
第19章 復雜結構分模........815
19.1 枕位結構分模 816
19.1.1 枕位結構簡介 816
19.1.2 枕位結構分模 817
【練習】耳機盒上蓋分模 819
19.2 鑲嵌、滑塊分模設計 823
19.2.1 鑲嵌結構簡介 823
19.2.2 鑲嵌結構分模 824
19.2.3 滑塊結構簡介 829
19.2.4 滑塊結構分模 830
【練習】綫盒分模 832
19.3 斜頂結構分模設計 842
19.3.1 斜頂結構簡介 842
19.3.2 斜頂設計分模 842
19.4 綜閤範例解析 845
19.4.1 相機後蓋分模 845
19.4.2 電話座分模 850
第20章 産品設計實例........857
20.1 固定支架 858
20.2 閥蓋 864
20.3 齒輪箱上蓋 872
20.4 支座 883
20.5 購物筐 891
20.6 異形喇叭口 898
20.7 書夾 907
附錄1:Creo 3.0 命令按鈕檢索 911
附錄2:Creo 3.0實用技巧匯總 915
一、常用快捷鍵 915
二、常用技巧 915
三、實用操作技巧 918

前言/序言


探索無限可能:開啓您的數字設計新紀元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創新與效率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綫。而要實現真正的創新,精準、高效且強大的數字設計工具是不可或缺的基石。本書並非一本關於特定軟件的詳盡教程,而是一扇通往數字設計廣闊天地的大門,它將引領您超越單一工具的局限,深刻理解設計理念、流程以及如何駕馭一係列先進的數字設計技術,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齣。 我們生活的世界,從您手中握著的智能手機,到您眼前的高速列車,再到翱翔於天際的飛機,無不凝聚著精妙的設計與嚴謹的工程。這些令人驚嘆的成果,離不開一套係統化的設計方法和一係列能夠將創意轉化為現實的強大工具。本書旨在為您構建一個 holistic 的數字設計思維框架,讓您不再被軟件的九宮格所睏擾,而是能夠真正理解設計背後的邏輯,並靈活運用各種工具來解決實際問題。 理解設計本質:從概念到實現的旅程 設計,不僅僅是繪製綫條和生成麯麵。它是一個從無到有,將模糊的想法轉化為具體可執行方案的完整過程。本書將深入探討設計的本質,包括: 創意孕育與概念形成: 如何從市場需求、用戶痛點或個人靈感齣發,構思創新的産品或解決方案?我們將分享多種激發創意的方法,如頭腦風暴、類比思維、設計思維等,並探討如何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清晰的設計目標和初步草圖。 功能性與美學平衡: 優秀的設計必須兼顧産品的核心功能和用戶體驗。本書將引導您思考如何在滿足技術需求的同時,賦予産品獨特的視覺魅力和人性化的交互方式。我們將審視功能優先、美學至上以及兩者協同的最佳實踐。 可製造性與成本控製: 任何設計最終都要落地到生産製造。我們將強調在設計初期就考慮材料選擇、工藝流程、生産成本等關鍵因素,避免後期昂貴的修改。這包括對不同製造技術的理解,如注塑成型、CNC加工、3D打印等,以及如何進行可製造性分析(DFM)。 用戶體驗與情感連接: 現代産品設計早已超越瞭純粹的功能性,更加注重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感受。本書將引導您思考如何通過設計來提升用戶滿意度,建立情感連接,從而贏得用戶的忠誠度。我們將探討人機工程學、可用性測試、用戶旅程映射等概念。 掌握數字設計流程:係統化解決問題的藝術 成功的數字設計離不開一套科學、嚴謹的設計流程。本書將為您梳理並闡述一個完整的數字設計流程,幫助您有條不紊地推進項目: 需求分析與定義: 準確理解客戶或市場需求是設計的第一步。我們將介紹如何進行有效的需求訪談、競品分析,並將其轉化為清晰、可衡量的設計規範。 概念設計與草圖繪製: 在明確需求後,我們將探討多種快速生成和評估設計概念的方法,包括手繪草圖、數字草圖、模型推敲等,以便在早期階段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三維建模與原型製作: 這是將二維概念轉化為三維實體的關鍵階段。本書將深入探討參數化建模、麯麵建模、實體建模等核心技術,以及如何創建逼真的數字模型和可交互的原型,以供進一步評估。 仿真分析與性能優化: 在進入實際製造之前,通過仿真技術對設計進行驗證和優化至關重要。我們將介紹結構強度分析(FEA)、流體動力學分析(CFD)、運動學仿真等,以預測産品性能,發現潛在問題,並指導優化方嚮。 渲染與可視化: 將抽象的三維模型轉化為富有錶現力的圖像和動畫,是嚮利益相關者展示設計成果、吸引投資或進行市場推廣的有效手段。本書將探討真實感渲染技術,以及如何通過可視化來傳達設計的價值和魅力。 數據管理與協同工作: 在復雜的項目團隊中,高效的數據管理和順暢的協同工作是項目成功的保障。我們將介紹版本控製、模型庫管理、團隊協作平颱等,確保信息流通順暢,避免重復勞動。 設計迭代與優化: 設計是一個不斷迭代優化的過程。本書將強調收集反饋、分析數據,並根據實際情況對設計進行調整和改進的重要性,最終達到最優解。 駕馭先進設計技術:賦能無限創造力 當今的數字設計領域,湧現齣大量革命性的技術,極大地拓展瞭我們的設計能力。本書將引導您瞭解並思考如何運用這些先進技術: 參數化設計與生成式設計: 告彆手工建模的束縛,利用參數來驅動設計,實現設計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我們將探討如何建立靈活的設計係統,以及如何利用生成式設計算法來探索傳統方法難以發現的優化方案。 拓撲優化與仿生設計: 學習如何從自然界汲取靈感,運用數學優化方法來創造齣輕量化、高強度且具有獨特美感的結構。本書將介紹拓撲優化原理,以及如何將其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等高端製造領域。 增材製造(3D打印)的潛能: 3D打印技術正在顛覆傳統的製造模式。我們將探討其在原型製作、復雜結構製造、個性化定製等方麵的巨大潛力,以及如何針對3D打印進行設計。 虛擬現實(VR)與增強現實(AR)在設計中的應用: 沉浸式的設計評審、遠程協同、産品交互體驗的革新。本書將展望VR/AR技術在設計流程中的應用前景,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技術來提升設計的效率和效果。 人工智能(AI)驅動的設計輔助: AI正在滲透到設計的各個環節,從創意生成到性能預測,再到自動化設計。我們將探討AI如何賦能設計師,提升設計效率和創新能力。 數字化工藝與智能製造: 設計不僅僅是産齣模型,更需要與製造環節緊密結閤。本書將探討數字化工藝的理念,以及如何為智能製造提供最優化的設計輸入。 構建您的設計生態係統:持續學習與成長 數字設計領域瞬息萬變,持續學習和不斷進步是每個設計師的必修課。本書將鼓勵您: 建立知識體係: 瞭解不同設計軟件的優勢與劣勢,但更重要的是掌握背後的通用設計原理和方法論。 培養批判性思維: 學會獨立思考,分析設計方案的優劣,並提齣建設性的改進意見。 擁抱跨領域知識: 設計往往需要跨越多個學科的知識,如材料科學、工程學、心理學、藝術學等。 積極參與社區交流: 與同行分享經驗,學習他人的優秀實踐,共同推動設計行業的進步。 本書並非提供一套固定的“菜譜”,而是希望點燃您對數字設計的熱情,激發您的探索精神。無論您是初涉設計領域的學生,還是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亦或是尋求創新突破的企業管理者,本書都將為您提供一套全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式,幫助您在數字設計領域不斷前行,將您的每一個創意,都變成觸手可及的現實,開啓無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個對新技術充滿好奇心的愛好者,雖然工作主要接觸的是其他領域,但一直對3D設計和製造充滿興趣,經常會關注一些前沿的CAD軟件。《中文版Creo 3.0技術大全》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扇通往Creo 3.0世界的“萬能鑰匙”。雖然我可能不會像專業工程師那樣深入地去鑽研每一個細節,但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快速地瞭解Creo 3.0的整體框架和核心功能。我喜歡它開篇就對Creo 3.0的設計理念和優勢進行瞭清晰的闡述,讓我對這個軟件有一個宏觀的認識。然後,書中循序漸進地介紹瞭各種基礎操作,比如創建零件、編輯草圖、生成實體等,讓我能夠很快上手。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裝配”和“運動仿真”的部分感到好奇,希望能夠通過學習,瞭解如何將多個零件組閤成一個完整的機械裝置,並對其進行動態的模擬和分析。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非常齣色,大量的圖文並茂,使得學習過程更加輕鬆有趣。我相信,即便是零基礎的讀者,也能通過這本書,逐步掌握Creo 3.0的基本技能,並從中體會到3D設計的樂趣。

评分

我是一名工程製圖專業齣身的工程師,對CAD軟件的要求不僅僅是會畫圖,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後的設計邏輯和工程原理。《中文版Creo 3.0技術大全》這本書,從我這個角度來看,確實做到瞭。它不僅僅是羅列軟件的各種命令和操作,而是深入剖析瞭Creo 3.0是如何通過參數化設計來體現工程師的意圖,以及如何將工程知識轉化為精確的模型。我翻到關於“模型樹”和“參數”的部分,發現作者非常細緻地講解瞭如何利用參數來控製模型的尺寸、形狀和關係,這對於建立健壯、易於修改的模型至關重要。書中還花瞭很大的篇幅介紹如何創建復雜的特徵,比如掃描、混閤、放樣等,並提供瞭大量的實例來幫助讀者理解這些操作的實際應用。我尤其對其中關於“倒角”、“圓角”和“拔模”等細節的處理方式感到興趣,因為在實際生産中,這些細節往往決定瞭産品的加工可行性和美觀度。此外,書中對工程圖的生成和管理也有詳細的介紹,包括如何創建各種視圖、標注尺寸、添加公差等,這對於我這樣一個需要齣具規範工程圖紙的工程師來說,非常有價值。

评分

說實話,我之前對Creo 3.0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功能強大但操作復雜”這個層麵,主要是我之前接觸過一些教程,感覺講解得比較晦澀,而且缺乏係統性。《中文版Creo 3.0技術大全》這本書,著實讓我改變瞭看法。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導讀者。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每一個功能時,都會給齣非常貼切的實際應用案例,讓我能夠立刻明白這個功能有什麼用,以及如何在我的實際工作中去運用。書中關於“麯麵造型”的部分,我覺得寫得特彆好,很多復雜的麯麵操作,在書裏都變得清晰明瞭,而且我還學到瞭一些之前從未想過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邊界混閤”功能創建齣非常流暢、自然的麯麵。此外,書中還包含瞭很多關於“工程圖”的實用技巧,比如如何高效地創建標準視圖、添加尺寸標注、以及如何進行復雜的剖麵視圖創建,這對於我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這本書的邏輯結構也非常清晰,從基礎到高級,層層遞進,讓我能夠很有條理地學習。

评分

拿到這本《中文版Creo 3.0技術大全》之前,我已經在CAD領域摸爬滾打好幾年瞭,主要接觸的是AutoCAD和SolidWorks。老實說,我對Creo(以前叫Pro/ENGINEER)一直有些敬而遠之,感覺它的界麵比較復雜,學習麯綫也陡峭。但隨著工作的深入,我發現很多高端製造業,特彆是汽車、航空航天領域,Creo的身影無處不在。我的一個閤作夥伴在項目閤作中反復提到Creo的強大麯麵建模和裝配約束能力,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軟件。當這本書擺在我麵前時,我首先被它的厚度和內容量所震撼。我翻閱瞭幾頁,看到裏麵對於參數化設計、特徵創建、麯麵造型、裝配管理、工程圖生成等基礎操作都有詳盡的圖文講解。我尤其關注瞭它對高級麯麵功能的介紹,比如自由麯麵、掃描麯麵、混閤麯麵的創建和編輯,這些都是我目前軟件中比較薄弱的環節。書中的案例 seemed quite practical, covering typical industrial design scenarios. I'm eager to dive into the chapters on advanced surfacing and complex assembly management, hoping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ow Creo handles intricate designs and large-scale projects. 之前我在網上找過一些零散的Creo教程,總是感覺不成體係,不成係統,知識點跳躍性很強,學起來斷斷續續,收效甚微。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給迷霧中的我點亮瞭一盞燈,讓我看到瞭一個全麵、係統的學習路徑。

评分

說實話,我一直對3D建模軟件情有獨鍾,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摺騰各種工具,但真正能讓我沉浸進去,覺得“這纔是我想象中的設計工具”的,往往需要一些特彆的“點”。《中文版Creo 3.0技術大全》這本書,在我看來,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用最直觀、最清晰的方式,把Creo 3.0的精髓一一展現齣來。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每一個功能點時,都會配以詳實的步驟截圖和生動的插圖,仿佛坐在旁邊手把手教我一樣。我最看重的是它對“智能建模”理念的闡述,以及如何通過“參數驅動”實現設計的快速迭代和修改。這對於我這種經常需要反復推敲産品細節的設計師來說,簡直是福音。書中的一些高級技巧,比如如何優化模型以提高性能,如何在大型裝配中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協作,以及如何利用Creo的仿真模塊進行初步的力學分析,都讓我眼前一亮。我之前在處理一些復雜結構的麯麵時,總是覺得力不從心,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些突破性的思路和方法。而且,我注意到書中還包含瞭對Creo與PDM/PLM係統集成方麵的介紹,這對於我理解整個産品開發流程,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CAD工具進行企業級的數據管理,提供瞭寶貴的視角。

评分

不错,挺厚实的,期待阅读

评分

非常不错,给个好评。

评分

很不错,我喜欢,需要的东西里面都有

评分

慢慢看吧,感觉很好,很厚实,很有感觉!

评分

书本不错

评分

速度和态度都很快、很好,只是书的表面有擦花的痕迹

评分

书非常好,送货速度飞快。

评分

非常棒的购物体验,下次再来

评分

讲的还全面,挺满意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