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以“知日之書”為理念推齣的圖書。這一理念,來自於老子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及周作人先生的提示:“中國在他獨特的地位上特彆有瞭解日本的必要與可能,但事實上卻並不然……”作者為在中國讀書界名聲已開始鵲起的日本作傢野島剛,本書是他的*部隨筆集。
《被中國人誤解的日本人》是書中的一篇,是難得的好文章。此文以切中要害的筆,剖析瞭日本人何以被中國人誤解的原因。作者於此文中,又以懇切之心,希望這一誤解如迷霧一樣能被消除,中國人可以去接近日本人完*真實的麵目。書中其它的文章,便是在作者這一願望之下,由生活、社會、文藝、媒體及政治等諸方麵來談論日本人,而其中多個具體的話題,又將日本人與中國人和在一起來談。本書的每篇文章都有趣,好讀,卻不乏深刻與新穎的見解。
作者簡介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1968年生,作傢,資深媒體人。曾任朝日新聞颱北特派員,朝日中文網主編等職,曾赴伊拉剋、阿富汗等戰地前綫采訪。在日本,中國大陸,颱灣的媒體開有專欄。著有《兩個故宮的離閤》、《謎一樣的清明上河圖》及《*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和白團》。
內頁插圖
目錄
被中國人誤解的日本人
不會寫漢字的日本人
讓日本人最受辱的罵人話
——罵人話的中日比較
在廁所吃飯的日本年輕人
中國人不吃日本餃子
從“飲會”看日本社會的禮儀與規矩
站著吃牛排的日本人
AV女優不能做新聞記者嗎?
日本人的美德不是吹齣來的
日本人和儒教
通過自殺獲得永恒生命的日本小說傢們
十年內彆把諾奬頒給村上春樹
另一個國民作傢:渡邊淳一
美術館、蘋果派、太宰治
——我的青森之旅
日本,窮人的天堂
日本人的“日本夢”
最為中國人喜愛和憎恨的日本人
——高倉健和石原慎太郎
高倉健和張藝謀
本末倒置的申遺
——“和食”不適閤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
“小而精”的2020東京奧運會
日清戰爭中的日本報紙
——士兵鮮血之上的大成長
森鷗外與日清戰爭
浮世繪與動漫
何謂蠻勇,誰之責任?
——從後藤之死所想到的
日本國憲法是誰寫的:美國人還是日本人?
不去投票的日本人
嚮天皇告禦狀帶來的麻煩
為什麼李小牧落選瞭?
終戰詔書背後的故事
蔣介石在日本學到瞭什麼?
核爆圓頂屋
廉價錶態的網絡“炎上”
——日本的電腦民主主義
日本媒體與核電安全
走嚮一夫多妻製的日本社會
前言/序言
日本人似乎總是被中國人誤解,但凡與中國人有些交往的日本人,或許大多免不瞭會有這樣的感受。
然而說到底,毫無誤解的人際關係是不存在的。至情夫妻、至親友人之間也多少存在著誤解。國傢不同,其間的誤解則更甚。
日本人自然也對中國人有所誤解。但就我的切身體會而言,可以這樣說,中國人對日本人的誤解要多於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誤解,且更為根深蒂固。
中國人原本對日本人所知甚少,此種情況一直延續至一百多年以前。理由很簡單,縱觀中日兩韆年的交流史,中國雖然在漢代已有史籍提及日本,但總體而言,古代中國人對於具體瞭解日本的狀況,並無興趣,也沒有感興趣的必要。
日本人是怎樣一群人,在想些什麼,信仰又如何?這些對當年的中國人而言,都不是值得費腦筋的問題。近代以前,日本與中國之間僅有過一次戰爭,而且還是被日本稱為“元寇”的元軍侵日。嚴格說來,這場戰爭中日本的對手並不是漢族,而是濛古族。
中國的曆史上,大凡誕生一個新的王朝,統治者往往都一心撲在統治廣袤疆土,或是抵禦來自北方或西方的異族侵襲上,但也沒必要為此與遠隔海外的日本結盟。簡單來說就一句話,你在我的“視綫之外”。所謂“一衣帶水”更像是一句客氣話。
直至近代,中國都不曾有過真正意義上的“日本學”、“日本人學”研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於中國而言,日本實在太小,太落後。遠在華夏秩序圈之外的日本,中國人沒有非交往不可的理由。放眼當時的世界,如果以日本傳統運動相撲作比,中國位列最高級彆的橫綱,或是僅次於橫綱的大關等級,而日本連列前頭以後的第七、第八位都勉強。如今的日本在世界上就算不是橫綱也得是大關、關脅級彆,但這也不過是近一百年來的事。
現在的中國,有許多人從各種角度寫作瞭不少齣色的“日本論”。然而從積纍程度來看,還是遠比不上日本人的“中國論”深厚。長期以來,中國人的“日本論”近於空白,即便有一點,也都籠統,還混著猜測與傳說,因此後來的分析基本上總還是流於錶麵,自然也免不瞭有失誤。歸根結底,所謂對外認識,隻能是通過本國人視綫的一種積纍。僅僅一百年的積纍,還遠遠不夠。
中國比較像樣的“日本論”齣現在近代以後。日本在日清戰爭(中國稱甲午戰爭)中打敗瞭清朝,又在日俄戰爭中取得瞭勝利。成功實現近代化的日本在清末民初時期,首次成為瞭中國的學習對象。然而,此時盡管齣現瞭不少“日本論”,但總體而言,中國人對日本的態度多半很嚴苛。
曾留學日本並留下諸多有關日本論述的周作人先生,曾經在《談日本文化書》中說道:
“中國在他獨特的地位上特彆有瞭解日本的必要與可能,但事實上卻並不然,人傢都輕衊日本文化,以為古代是模仿中國,現代是模仿西洋的,不值得一看。”
周作人先生認為,這種論斷不可取,日本文化固然是取材於海外,卻經過“一番調劑”,成為自己的東西。他指齣:“正如羅馬文明之齣於希臘而自成一傢,所以我們盡可以說日本自有他的文明,在藝術與生活方麵最為顯著,雖然沒有什麼哲學思想。”
周作人先生這一觀點所反對的關於日本最具代錶性的言論,齣自中國近代史上一位有名的人物戴季陶先生。
戴先生留學日本四年,自稱對日本“大概亦有心得處”。他認為日本人“狡而易遷”,“曆史上本無獨立之價值(一味模仿他人)”。戴先生有這樣一段論述:
“豈其民族之英銳聰明而至於此歟……日人所以成為一等國者,以所乘之勢與所遇之時甚優故耳。至其民族在世界中以程度而論,亦不過與馬來、朝鮮之種族等耳。”
誠然,日本嚮中國學習瞭許多。從文字、製度,到服裝、建築,乃至城市規劃等多個方麵,從根源上講,大量汲取瞭許多中國的東西。日本曾將中國的東西都稱為“唐物”,視作珍寶。漢籍,也就是中國的書籍,被視為知識的源泉。
然而,如戴先生那般,認為日本文化全是對“中國的模仿”,也可以說是一種誤解。
——《被中國人誤解的日本人》
在剛剛開始進行改革開放的中國,有個農村人聽說傢裏還可以建廁所後,講瞭這樣一句話:
“在傢裏麵建廁所,那多臭啊!”
村領導對著鄉親們這樣說道:“把廁所打掃得乾淨一點就行。這樣廁所就不臭瞭。聽說歐美人還在廁所裏喝茶呢。”
然而,現在的日本人何止在廁所裏喝茶,甚至還在廁所裏吃飯呢。據說年輕人尤其有這種傾嚮。原因是“自己一個人吃飯的時候不想被彆人看見”。日語中“廁所”也叫“便所”,所以這種現象就被稱為“便所飯”。
盡管這早在幾年前就成為一個熱議的話題,但有一次我去某企業采訪,中途去瞭一趟該公司的廁所,發現廁所地上有個便利店賣的飯團的包裝紙,仍覺好奇:啊,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便所飯”?
我小時候有一次在廁所裏吃冰激淩,媽媽發現後把我狠狠地教訓瞭一頓:“廁所裏多髒啊!細菌從嘴巴進到肚子裏怎麼辦?”從那以後,我在廁所裏連水都不想喝瞭。
說到“便所飯”産生的原因,實際上背後隱藏著日本社會的“排他性”問題。為什麼會對一個人吃飯這件事感到恐懼呢?這是因為人們內心抱有某種不安,擔心一個人吃飯被看到的話,會讓周圍人覺得自己作為一個人似乎失去瞭價值。
——《在廁所吃飯的日本年輕人》
對於忠與禮,日本人與中國人的認識存在著細微的差異。這些理念在兩國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其重要度各不相同。極端來說,日本人極其推崇忠,此點中國人則不及;中國人十分推崇禮,而此點日本人則不及。
在日本最有人氣的曆史劇要數忠臣藏的故事瞭。一位主君遭到敵人暗算,傢臣們為瞭雪恥報仇,製訂瞭縝密的計劃,最終將仇敵殺死。在《三國演義》中,日本人最喜愛諸葛亮與關羽,這種感情就包含瞭對他們忠誠精神的感動。
日本特彆強調的是“滅私奉公”的精神,即完全不考慮自己,無條件地忠誠於主君的姿態。日本的江戶幕府利用儒學者宣傳著忠的理念,試圖最大限度地在武士階級推廣這種對幕府有利的社會道德規範。
——《日本人和儒教》
渡邊淳一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作傢?
這個問題不如讓他身邊的女性來迴答,或許她們能夠作齣更為精闢的評論。事實上,在一些媒體上對渡邊的逝世錶達哀悼之意的大部分都是女性。這當然也非常符閤渡邊的風格。
曾演齣電影《失樂園》的女演員黑木瞳說道:“我心愛的渡邊老師,您我最後一次共飲的是法國瑪歌酒莊紅酒(Ch。Margaux),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您溫情的招待,直到最後,您一直都是一位瀟灑的紳士。”
擁有大批女性讀者的女作傢林真理子則談道:“有一次您身穿和服來到銀座的酒吧,服飾華麗而耀眼,在女人堆裏快樂地飲酒,就像是一名文士。您經常說,描寫男女間的情愛非常有趣,根本難不倒您。”
另外,作傢小池真理子則惋惜道:“每次和渡邊見麵,他都會和我談論寫作的心得,以及男女之間應有的關係。我想齣版界中再也不會齣現如此大方,並擁有自由豁達人生的作傢瞭吧。”
在她們之中,有些人曾與渡邊淳一傳齣緋聞。無論屬實與否,從她們溢於言錶的悲痛之情,我們就能清楚感受到渡邊是多麼受女性歡迎。
雖然我與渡邊淳一素未謀麵,卻一直都憧憬著擁有像他一樣的人生。當渡邊邁入中年時,我還是一名學生,讀過他的作品卻想成為像他那樣的中年人;而這些年當他年老瞭,我又想成為像他那樣的老人。相信有不少男性和我一樣懷抱著同樣的幻想,但無論如何,渡邊都是一名無法被取代的人物。
——《另一個國民作傢:渡邊淳一》
高田駐屯地內有一處“鄉土資料館”,原封不動地使用舊陸軍時代的建築物。在該資料館內一角有個“蔣介石資料室”。
展品包括與蔣介石相關的照片、蔣介石日記的影印件以及他的書籍等。日本投降時蔣介石發錶一段因“以德報怨”而聞名的演說,這段演說的日文和中文版也張貼在資料室的牆壁上。
特彆引起我興趣的是一個大掛軸,它由蔣介石在高田入聯隊時拍的照片和他送給長岡外史的題字照片等組成。蔣介石後來再次到訪高田時,曾贈送給長岡外史一幅題字“不負師教”。據駐屯地方麵介紹,是誰在何時贈送來的已經無從考證,因為當年沒有留下記錄。但上麵的“贈送者”是“國民黨黨史委員會主任委員秦孝儀”和另外一個人——“國民黨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宋楚瑜”。秦孝儀從1976年至1999年擔任國民黨黨史委員會主任委員,很難推定具體是這期間的什麼時候贈送的。但宋楚瑜擔任國民黨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是在1984年至1987年,所以大概是在這三四年間於某地將這個大掛軸贈送來的吧。
據該駐屯地介紹,時不時會有像我這樣的曆史愛好者到訪這裏,但從中國大陸或颱灣來的人還沒有。對外國人來說這實在是個偏僻之地。
——《蔣介石在日本學到瞭什麼?》
下麵我要寫的內容,說實話,從倫理角度來看,或許不能斷言其正確。但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我確實能夠持續感受到“日本社會正在緩慢走嚮一夫多妻製”的這一現實。關於其理由,我想在這裏分析一下。
——《走嚮一夫多妻的日本社會》
被誤解的日本人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