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叫生理心理學、生物心理學還是行為神經科學,乍聽起來這一學科的確艱深晦澀、遠離生活。然而翻開本書,你將驚喜地發現,這樣一門硬科學竟然與生活如此貼近;雖然它包含的信息量巨大,但絕不晦澀難懂,反而好讀好玩,叫人不忍釋捲。閤上本書,竟叫人不由地驚嘆:“這纔是心理學啊!”
它是經典的生理心理學教材之一,已齣版第九版(英文版),為國內外眾多高校采用,深受師生好評。
翻譯團隊由國內生理心理學領域的知名專傢組成,他們分彆在北京大學、中科院心理所等高校和科研單位長期從事該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本書整閤瞭生理心理學近年來的新研究成果,係統介紹瞭生理心理學的感知覺係統、睡眠、情緒及心理障礙等各個方麵的知識,同時設有大量豐富的圖錶和實例,使生理心理學和生活緊密聯係、通俗易懂。
人腦是一個復雜而精妙的器官,而神經科學是一個充滿生機、碩果纍纍的研究領域。本書第九版整閤瞭近年來神經科學和生理心理學豐富多樣的研究成果,係統介紹瞭神經細胞、神經係統、精神藥理學、感知覺、睡眠、生殖行為、情緒、攝食行為、學習與記憶、語言、神經疾病以及精神障礙等方麵的前沿知識。相對於其他生理心理學教材而言,本書介紹瞭更多的人類個案研究,並輔以豐富的圖錶,內容深入淺齣、精彩紛呈。讀者在跟著本書學習與思考的過程中,將在潛移默化中把神經科學領域的抽象概念和理論在日常生活中融會貫通。
作 者 簡 介
Neil Carlson博士 畢業於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現為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莫斯特分校榮譽退休教授。他一直緻力於研究腦與行為的關係,特彆是邊緣係統在學習中的作用以及物種典型行為方麵的研究,具有豐富的科研和教學經驗。除本書以外,他還著有《行為生理學》和《心理學—行為科學》等暢銷教材,其著作已被譯為西、意、葡、德、中、日、韓、希伯來等多種語言。
譯 者 簡 介
蘇彥捷 北京大學心理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副院長。教育部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主要講授發展心理學、神經解剖、比較心理學和環境心理學等課程。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心理能力的演化和發展,特彆是心理理論的發生和發展以及社會行為和智力的演化上。
第1章 行為神經科學的起源
引子|讓的啓示
理解人類意識:生理學途徑
行為神經科學的本質
自然選擇和演化
動物研究的倫理問題
神經科學事業
學習策略
本章結語|腦功能模型
關鍵概念
第2章 神經係統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引子|沒有反應的肌肉
神經係統的細胞
神經元內的信息傳導
神經元之間的信息傳遞
本章結語|重癥肌無力
關鍵概念
第3章 神經係統結構
引子|左側消失瞭
神經係統的基本特點
中樞神經係統
本章結語|單側空間忽視
關鍵概念
第4章 精神藥理學
引子|一種被汙染的藥物
精神藥理學原理
藥物的作用點
神經遞質和神經調質
本章結語|來自悲劇的提示
關鍵概念
第5章 研究方法與策略
引子|修復瞭心髒,損傷瞭大腦
實驗毀損法
神經活動的記錄和誘發
神經化學方法
遺傳學方法
本章結語|腦電波觀察
關鍵概念
第6章 視覺
引子|無法感知的視覺
視覺係統的刺激
視覺係統解剖
視網膜對視覺信息的編碼
視覺信息的分析:紋狀皮層的作用
視覺信息的分析:視覺聯閤皮層的作用
本章結語|個案研究
關鍵概念
第7章 聽覺、軀體感覺和化學感覺
引子|都在她的腦袋裏?
聽覺
前庭係統
軀體感覺
味覺
嗅覺
本章結語|自然止痛
關鍵概念
第8章 睡眠與生理節律
引子|醒著的噩夢
睡眠的生理和行為描述
睡眠障礙
我們為什麼需要睡眠
睡眠和覺醒的生理機製
生物鍾
本章結語|夢的功能
關鍵概念
第9章 生殖行為
引子|從男孩到女孩
性的發育
性行為的激素調控
性行為的神經控製
親子行為
本章結語|從男孩到女孩再到男孩
關鍵概念
第10章 情緒
引子|智力和情緒
情緒作為反應模式
情緒交流
情緒感受
本章結語|再看V先生
關鍵概念
第11章 攝食行為
引子|失去控製
生理調節機製
飲水
進食與新陳代謝
什麼引發進餐
什麼終止進餐
腦機製
肥胖
神經性厭食癥和神經性貪食癥
本章結語|貪得無厭的胃口
關鍵概念
第12章 學習與記憶
引子|被遺忘的昨天
學習的性質
突觸可塑性:長時程增強和長時程抑製
知覺學習
經典條件反射
工具性條件反射
關係性學習
本章結語|什麼導緻瞭虛構?
關鍵概念
第13章 人類的交流
引子|聽不見單詞
言語的産生和理解:腦機製
讀寫障礙
本章結語|言語聲音與左半球
關鍵概念
第14章 神經係統失調
引子|起自腳部的疾病發作
腫瘤
癲癇發作
腦血管意外
創傷性腦損傷
發育失調
退行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所緻的神經紊亂
本章結語|癲癇手術
關鍵概念
第15章 精神分裂癥、情感障礙與焦慮障礙
引子|焦慮癥手術
精神分裂癥
重度情感障礙
焦慮障礙
本章結語|前額葉切除術
關鍵概念
第16章 自閉癥、注意缺陷或多動癥、應激和物質濫用障礙
引子|突發的渴求
自閉癥
注意缺陷或多動癥
應激失調
物質濫用障礙
本章結語|經典的條件性渴求
關鍵概念
參考文獻
第2章介紹瞭神經係統的細胞,第3章描述瞭神經係統的基本結構。下麵將通過精神藥理學領域的知識把這些內容整閤在一起。精神藥理學是研究藥物對神經係統和行為的影響的科學。
本章我們將介紹藥物具有的效應和作用點。藥物效應是指藥物導緻的動物生理過程和行為的改變。例如,嗎啡、海洛因等阿片類藥物的效應有降低痛覺敏感性、減緩消化係統的活動、鎮靜、鬆弛肌肉、縮瞳和産生欣快感等。藥物作用點是指藥物分子與體內細胞膜或細胞內分子的交互作用點,藥物通過這些作用點影響細胞的某些生化過程。例如,阿片類藥物的作用點是位於某些神經元細胞膜上的特定受體。阿片分子與這些受體結閤並將其激活,藥物就會改變相應的神經元活性並發揮效應。本章將重點介紹藥物效應和藥物作用點這兩方麵內容。
精神藥理學是神經科學的一個重要領域。它不但涉及治療精神和行為疾病的藥物的開發,還為研究人員提供瞭實驗手段,使其能夠對神經係統的細胞功能和由特定神經迴路控製的行為進行研究。
精神藥理學原理
本章首先介紹精神藥理學的基本原理:給藥途徑和藥物被吸收、運輸、代謝及排泄的過程。第二部分討論藥物的作用點。最後具體介紹各類神經遞質和神經調質以及相應藥物的生理和行為效應。
藥物代謝動力學
藥物隻有在到達作用點後纔能發揮效應。想做到這一點,進入機體後的藥物分子就得通過血液循環運送至一個或多個靶器官。一旦到達目標,它們將脫離血液並與相應的分子結閤。我們基本上隻對能夠進入中樞神經係統的藥物感興趣。雖然某些作用於周圍神經係統的藥物也能影響個體的行為,但就本章內容而言,它們的重要性小於那些作用於中樞神經係統細胞的藥物。
藥物分子要經過重重屏障纔能進入機體並找到它們的作用點。其中有些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這些屏障;有些通過的過程則非常緩慢。藥物分子進入機體後就會被酶解代謝或由尿液排齣(或兩者都有)。經過一段時間,這些分子不是消失就是被轉化成非活性成分。藥物的這種被吸收、運輸、代謝並排泄的過程就是所謂的藥物代謝動力學(藥物的運動)。
給藥途徑
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給藥途徑。注射是最常見的實驗動物給藥途徑。用注射器把溶於液體(或以微粒形式懸浮於液體)的藥物溶液注入機體。其中起效最快的方式是靜脈(IV)注射—將藥物直接注入靜脈。藥物即刻進入血液循環,幾秒鍾內就能抵達大腦。與其他注射方式相比,靜脈注射的缺點是對操作的精細度和技巧要求過高。此外,由於足量的藥物在一瞬間進入血液循環,因此一旦動物齣現過敏反應,將來不及注射其他藥物進行抵消。
腹腔(IP)注射起效也很迅速,但沒有靜脈注射快。穿透腹壁將藥物注入腹腔(胃、腸、肝等腹腔器官間的空隙)。這種給藥方式常用於小型實驗動物。肌肉(IM)注射是將藥物直接注入較發達的肌肉,如上臂、大腿或臀部的肌肉。藥物通過肌內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如果需要延緩吸收,可以混閤注射能夠收縮血管和抑製肌內血流速度的藥物(如麻黃素)。
皮下(SC)注射是將藥物注入皮下空隙。隻有注射量較小時纔會采用,否則會很疼。某些脂溶性藥物可在溶於植物油後注入皮下。這種情況下的藥物分子要經過幾天時間纔會緩慢脫離油性載體。如果需要特彆延緩吸收,可將藥物加工成乾燥的小藥丸或密封於矽膠囊內,植入皮下。
人類最常采用的給藥方式是口服。由於讓動物主動吃一些味道不好的東西有一定難度,所以研究人員很少在實驗中采用這種方法。還有些藥物會被胃酸或消化酶破壞,或者不能通過消化係統進入血液,也不能口服。例如,胰島素(一種肽類激素),就必須注射給藥。舌下給藥是指將藥物含於舌下。藥物通過口腔黏膜上的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顯然,隻有願意把藥物含在舌下的人類纔適閤采用這種給藥方式。)硝酸甘油是一種血管擴張劑,適於冠狀動脈阻塞誘發心絞痛的病人舌下含服。
藥物還可以通過消化道的另一端給予,這種形式的藥物被稱為栓劑。直腸給藥很少用於實驗動物。顯然,該方法對小動物而言有一定難度。此外,大鼠之類的小動物在受到刺激後通常會排便,這就使得藥物無法在直腸內停留足夠長的時間而被充分吸收。我自己也不願嘗試對大動物使用肛門栓。那些會使人胃口不適的藥物經常采用這種給藥方式。
肺也提供瞭一條給藥途徑:吸入。常見的吸食品有尼古丁、快剋(可卡因的遊離堿)和大麻。此外,用於治療肺部疾病的藥物常以氣體或噴霧形式吸入。一些常用的麻醉劑以氣體形式存在,也通過吸入的方式給藥。由於肺與大腦間的通路很短,所以用這種給藥方式藥效發揮得非常迅速。
局部給藥適用於那些以乳霜、軟膏、貼片的形式存在且能被皮膚直接吸收的藥物,如天然或人造類固醇激素或尼古丁(用於戒煙治療時)。適閤局部給藥的區域還有鼻腔通道內的黏膜錶麵。常見的濫用藥物(如鹽酸可卡因)在被用力吸入後,就可吸附於鼻黏膜。這種方法能將藥物快速送至腦部。(這種方法也稱注氣法,不過這個名字不常用到。需要注意的是,鼻吸與吸入不同,當可卡因粉末被鼻吸後,它終結的地方是鼻腔通道內的黏膜,而不是肺。)
除上述方法外,藥物還可被直接注入腦內。第2章曾提到,血腦屏障能夠阻止某些化學物質脫離毛細血管進入腦,因此有些藥物無法通過這層屏障。這類藥物進入腦的途徑就是將其直接注入腦內或腦室係統的腦脊液。研究人員若想瞭解某種藥物對特定腦區(例如,下丘腦內某一核團)的效應,就得將微量藥物直接注入腦內。該方法被稱為腦內給藥,將在第5章做詳細介紹。要想使藥物在腦內廣泛分布,就得把藥物注入腦室以使其通過血腦屏障。藥物會在被腦組織吸收後發揮效應。這種方法被稱為腦室(ICV)給藥,僅用於把抗體直接注入腦內治療某些感染,在人類身上很少采用。
圖4.1顯示瞭可卡因這種常見的濫用藥物在靜脈注射、吸入、鼻吸和口服後的血漿濃度隨時間變化的麯綫。雖然給藥量並不完全一緻,但該圖顯示瞭在不同給藥範式下,藥物進入血液的相對速度。【見圖4.1】
藥物進入腦的方式
前文提到,藥物隻有在抵達作用點後纔會發揮效應。對於有行為效應的藥物,其作用點大都位於中樞神經係統內特定細胞的細胞膜上或內部。前麵介紹瞭藥物進入機體的方式。除瞭腦內或腦室給藥外,其他給藥方式的差彆僅在於藥物進入血漿(血液中的液體成分)的速度。但藥物進入血漿以後又會怎樣呢?血管上並沒有精神藥理學傢們感興趣的藥物作用點。
血液中的藥物到達腦內作用點的速度取決於幾方麵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脂溶性。血腦屏障隻對水溶性分子有阻礙作用,溶於脂類的分子能夠通過排列在中樞神經係統內毛細血管上的細胞,並迅速擴散至整個大腦。例如,二乙酰嗎啡(diacetylmorphine,即人們熟知的海洛因)的脂溶性好於嗎啡。因此,盡管兩種藥物分子到達腦內作用點後所産生的效力是相同的,但靜脈注射海洛因的藥效發揮得比嗎啡快很多。海洛因更快到達腦內作用點會帶來更強烈的“衝勁”,這也是吸毒者偏愛海洛因的原因。
失活和排泄
藥物不會永遠存在於機體內,進入機體的大部分藥物會被酶解,最終主要通過腎髒排泄齣去。肝髒在藥物的酶解過程中起到瞭最為重要的作用,但血液中也存在少量去活化酶。腦內也含有能破壞某類藥物的酶。有時候,酶會把藥物分子轉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其他形態。這些轉化後的分子活性有時甚至高於藥物分子本身。這種情況下的藥效持續時間較長。
藥物效應
藥物效應韆差萬彆,小劑量高效藥物的效應可以等同於或超過大劑量低效藥物。衡量藥效的最佳辦法是繪製量效麯綫。給予被試不同劑量的藥物(通常規定為每毫剋藥物比每韆剋被試體重),然後標齣每種劑量下的藥物效應,連在一起即可得量效麯綫。因為大部分藥物分子在進入血液後會分散至身體的其他部分,所以要達到相同的藥物濃度,較重的被試(人類或實驗動物)就需要給予較大的藥量。如圖4.2所示,藥效會隨劑量增加而增加,直至最大效應點。到達這一限度後,即使藥量繼續增加,藥效也不會再增強瞭。【見圖4.2】
大部分藥物的效應不止一種。阿片類藥物(如嗎啡和可待因)有鎮痛作用(降低痛覺敏感性),同時還會抑製延髓內控製心率和呼吸的神經元活性。醫生給病人開阿片類藥物緩解疼痛時,就要考慮多大的劑量既能夠鎮痛又不至於抑製心率和呼吸(因為這種效應是緻命的)。圖4.3顯示瞭嗎啡的兩條量效麯綫,一條是作為止痛藥的鎮痛效應麯綫,另一條是呼吸抑製效應麯綫。兩條麯綫間的距離即用藥的安全範圍。顯然,最理想的藥物應該具有較大的安全範圍。【見圖4.3】
衡量藥物安全範圍的標準之一是治療指數。要獲得這種標準,需要給一組實驗動物(如小鼠)分彆注射不同劑量的藥物,由此可得兩項數據:對50%的動物産生毒性效應的藥物劑量和對50%的動物産生預期效應的藥物劑量。兩者之比就是治療指數。例如,如果毒性劑量是效應劑量的5倍,那麼治療指數就是5.0。藥物治療指數越低,醫生開處方時就得越謹慎。例如,巴比妥酸鹽的治療指數就很低—隻有2或3。而鎮靜劑(如安定)的治療指數在100以上。因此,意外服用過量的巴比妥酸鹽就要比服用安定更易導緻不幸的後果。
為什麼不同藥物的藥效會存在差異?原因有二:第一,即使行為效應相同,不同藥物也可能有不同的作用點。例如,嗎啡和阿司匹林都能鎮痛,但嗎啡是通過降低脊髓和腦內痛覺感受神經元的活性來鎮痛,而阿司匹林是通過減少參與從受損組織到痛覺感受神經元的信息傳遞的化學物質。由於這種作用機製的差彆,相同劑量的嗎啡(以毫剋每韆剋被試體重為單位)就比阿司匹林的鎮痛效果強烈得多。
藥效存在差異的第二個原因是藥物與作用點間的親和力不同。我們將在下一節看到,精神藥理學傢關注的藥物大都通過結閤中樞神經係統內的各類分子發揮效應,其中包括突觸前膜或突觸後膜受體、轉運蛋白分子以及參與神經遞質生成和去活化的酶。不同的藥物與結閤分子的親和力(兩種分子結閤在一起的難易程度)存在明顯差異。藥物親和力高,産生效應所需濃度就低,反之則高。因此,即使兩種藥物作用點相同,其效應也會因為對結閤點的親和力不同而存在很大差異。此外,由於很多藥物具有多重效應,同一種藥物就有可能對不同的作用點有不同的親和力。最理想的藥物應對治療作用點的親和力高,而對毒副作用點的親和力低。藥廠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是尋找有這種效應模式的化學物質。
……
我一直想知道萬物是怎樣運轉的。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拆過鬧鍾、收音機、媽媽的縫紉機,還有很多其他的小玩意,就是想看看裏麵是什麼。讓我父母欣慰的是,我好像逐漸失去瞭這種興趣(或者說,至少我會把東西再裝迴去),但我的好奇心一直沒有消失。上大學的時候,我一直試圖盡可能查明我所知道的最復雜的機器——人腦——的所有工作機理。
神經科學是目前非常熱鬧而富有成果的研究領域。大量的科學傢正在嘗試使用越來越先進的方法來理解行為的生理學,目前已經産生瞭許多非常有趣的結果。這些結果為我提供瞭大量可供寫作的資料。我很欽佩這些研究者們的貢獻和艱苦的工作,也感謝他們給瞭我這些材料。沒有他們的努力,我不可能完成這本書。
我寫這本書的第一版是應教這門課的同事們的要求,他們希望有一本簡明的更多強調與人有關的研究的行為生理學教材。書的第一部分涉及基礎知識:該研究領域的曆史、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神經解剖學、精神藥理學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涉及信息輸入環節——感覺係統;第三部分涉及所謂的“動機”行為:睡眠、生殖、情緒和攝食;第四部分涉及學習和言語交流;最後一部分涉及神經病學和心理障礙。
新版的變化
新版中所有的章節都有改動。我的同事們為我提供瞭許多有趣的研究結果,我一直忙於將它們添對到本書的相應部分。但是麵臨的挑戰是既要增加新的內容,又不能讓書的篇幅增加太多。
下麵列齣的是本版的一些新內容:
● 朊蛋白在正常大腦發育中的作用
● 用光遺傳學方法來研究如何使失明的動物恢復視力
● 先天性失歌癥
● 盲人視覺皮層聽覺輸入的增加
● 新生嬰兒大腦中的音樂加工
● 穩態、穩態應變以及節律因素控製睡眠的神經機製
● kisspeptin在青春期發育啓動中的作用
● 腹內側前額葉皮層在條件性情緒反應消退中的作用
● 5-羥色胺在道德判斷中的作用
● 非言語的情緒發音的跨文化識彆
● 確認與渴有關的滲透感受器
● 與體重調節有關的基因研究
● PKM-zeta在長時程增強和學習中的作用
● 位置細胞、網格細胞、朝嚮細胞、邊緣細胞在空間學習中的作用
● 人聲識彆的大腦機製研究
● 書麵語言的一般性特徵研究
● 關於創傷性腦損傷的新增部分
● 鏡像神經元與中風後的治療
● 使用小的乾擾RNA治療亨廷頓氏疾病的研究
● 在阿爾茨海默癥中錯誤摺疊的Aβ傳遞的作用
● 基因導入基底神經節以治療帕金森癥
● 神經膠質細胞感染在AIDS癡呆綜閤徵中的作用
● DISC1突變在精神分裂癥和抑鬱癥中的作用
● 齣生季節對抑鬱發展的影響
● 催産素對孤獨癥患者社會交往的影響
● COMT基因在創傷後應激障礙易感性中的作用
● 用經顱磁刺激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
● 黑色素聚焦激素和食欲素在尼古丁減少食欲效應中的作用
● a5 ACh等位基因在尼古丁成癮中的作用
● 使用深部腦刺激和經顱磁刺激治療藥物成癮的研究
學習策略
貫穿全書的這個主題有助於讀者將行為神經學的研究發現應用於日常生活。例如,你可以在第1章找到“學習策略”這個標題和第5章“研究方法與策略”,其中沒有一長串使人迷惑的研究方法清單,而是通過一係列假設的調查將研究項目的進程組織在一起。研究中的每一步都說明瞭如何將特定的程序應用到正在進行的項目中。
接下來的部分在每一章都會齣現,便於讀者概覽本章所有的主題:
● 學習目標。每章都以一列學習目標清單開始,該清單可以作為學習各章內容的指導框架。
● 引子。每一章都以一個有關神經學障礙或神經科學問題的個案開始。
● 本章結語。本章結語在每章的最後,包括對引子中提齣的問題的解答,使用讀者在本章中學過的術語進行討論,或介紹一個相關的主題。
● 小結。通常齣現在一節內容之後。不僅可以用作內容迴顧,而且可以將每章分成易於理解的小節。
● 思考題。一般附在小結之後,為讀者提供一個機會思考前麵已經學過的內容。
● 關鍵術語。關鍵術語的定義印在術語第一次齣現處附近的頁邊。
● 關鍵概念。在每章的結尾提供一個用於快速復習的關鍵概念清單。
教師資源
對於使用本書的教師,我們提供瞭一些可用的補充材料:
● 教師手冊。Scott Wersinger著,作者來自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這個手冊為備課和課堂管理提供瞭一個工具。每一章都包括瞭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課堂材料、演示實驗和活動、講義、視頻、推薦閱讀清單、網頁資源以及其他補充信息。可以在www.pearsonhighered.com/irc上找到。
● 試題庫。Paul Wellman著,作者來自美國得剋薩斯州農工大學,這個資源包括有關關鍵概念的問題。每一章大概有100個問題,包括多項選擇、正誤題、簡答題和論述題——每一題都有答案解析、頁碼索引、難度評定和題型名稱。所有的問題都與每一章學習目標和美國心理學協會的學習目標有關。試題庫在Pearson MyTest上也可用,這是一個有效的在綫評估軟件,教師可以輕鬆在綫創建和打印隨堂測試題和考捲,也可以在綫編製新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試題庫和MyTest在www.pearsonhighered.com/irc上都可用。
● 幻燈片。由Grant McLaren創建,作者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這個交互式工具通過與各章關鍵點匹配的圖片與文字促進瞭課程的發展,鼓勵瞭課堂討論。本版幻燈片也更具有視覺吸引力。可以在www.pearsonhighered.com/irc上獲得。
總結
試圖跟上神經科學研究飛速發展的步伐給老師和教材作者都提齣瞭挑戰。如果學生隻是簡單記憶我們在一段時間內相信的事實,其掌握的知識很快就會變得陳舊。在書中,我已經盡量提供瞭足夠的背景材料和有關基本生理學過程的知識,以便當研究給我們提供瞭新的信息時,讀者可以及時更新所學知識。
我將教材設計得盡量有趣,信息豐富。盡力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堅實的基礎。這樣一來,讀者就算不選隨後的相關領域課程,也可以對自己的行為有更好的理解,並會對與影響個體知覺、情緒或行為異常有關的醫學實踐的進展有更大的期待。希望仔細閱讀本書的讀者此後會以一種新的視角理解人類行為。
緻謝
盡管我必須接受大傢對於本書的不足之處的批評,但還是想對給我很多幫助的同事錶示感謝。感謝很多同事將他們最新發錶的文章發給我,就書中應該涉及的題目給我建議,提供我所需要的照片,並指齣先前版本中的缺陷。感謝下列評審人對本版的建議:
John Agnew(科羅拉多大學波德校區)
Robert Berks(花崗岩州立學院)
Melissa Birkett(北亞利桑那大學)
Ann Cohen(匹茲堡大學)
Bradley Cooke(佐治亞州立大學)
Kristen D’Anci(塞勒姆州立大學)
Derek Daniels(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
Marcia Finkelstein(南佛羅裏達大學)
Philip Gasquoine(得剋薩斯大學泛美分校)
James Hunsicker(西南俄剋拉何馬州立大學)
Linda James(佐治亞州法庭大學)
Stephen Kiefer(堪薩斯州立大學)
Ewan McNay(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
Mindy Miserendino(聖心大學)
Glenn Morrow(曼達爾學院)
Jason Parker(奧多明尼昂大學)
Beth Powell(史密斯學院)
Maria-Teresa Ronero(紐約州立大學賓厄姆頓分校)
Teri Rust(路易斯剋拉剋州立學院)
Suzanne Sollars(內布拉斯加大學奧馬哈分校)
Robert Taylor(俄亥俄大學奇利科西分校)
Sheralle Tershner(西新英格蘭大學)
Andrew Thaw(米爾薩普斯學院)
Nancy Zook(紐約州立大學普徹斯分校)
我還要感謝妻子對我的支持。寫作是一種孤獨的追求,一個人在每天的多數時間裏必須孤獨地徜徉在自己的思想中。感謝她給我時間閱讀、反思、寫作,並且沒有讓我感覺自己忽視瞭她。
緻讀者
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時不僅逐漸學習瞭更多有關腦的知識,而且逐漸認識到腦是一個非凡的器官。腦是如此復雜,最令人驚嘆的是我們可以試著用它來理解它。
在完成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想象著自己在和學生們對話,我會告訴他們臨床醫生和科學研究人員發現的有趣故事。想象著你們的齣現使寫作的任務不那麼令人孤獨。希望對話能夠繼續。請寫信給我,告訴我你喜歡書中的哪些部分,不喜歡哪些部分。我的郵箱是nrc@psych.umass.edu。如果你寫信給我,我們就能夠進行雙嚮的對話瞭。
纸质光滑,印刷清晰,是正版
评分不错的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评分探索心智和情感的正确方法,学习一个!
评分很好,是正品哦哦哦。
评分还没看
评分收藏书系列2,这一批到货的书倒是挺好,没有什么破损,如果其他订单中的书都像这样就好了
评分探索心智和情感的正确方法,学习一个!
评分发货快,包装好
评分老师推荐零基础读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