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891年6月26日,丁汝昌率北洋艦隊之精華到訪問日本。日本朝野人士參觀完其暫缺的7000噸級定遠、鎮遠艦後,頓感羞慚,驚恐不安。反觀當時的日本,僅有三四艘三四韆噸級之巡洋艦。而之後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裏,中國海軍從甲午海戰至二次大戰,幾乎一敗塗地,直至毫無還手之力。反省這半個世紀中國海軍的慘狀同時,應該看的更有日本海軍這五十年的發展。日本軍艦史,這是我們不願意看的一本書,因為幾乎每一艘艦艇都或多或少的沾著中國人的鮮血;而這也是我們應該看的一本書,因為瞭解曆史,瞭解他們的發展,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正是我們走嚮強大的必須藉鑒!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圖片和正文兩部分,其中圖片部分介紹瞭從明治初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全部日本軍艦的信息和照片,讓讀者形象地瞭解各型軍艦的特徵,並詮釋各艘軍艦的曆史以及照片背後的故事。文字部分介紹瞭日本軍艦種類的變遷,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代日本軍艦在設計、建造方麵的發展概況,並附帶瞭日本海軍的大事年錶,以及關於日本海軍艦隊源流、觀艦式源流、塗裝製度源流等,使讀者得以總攬日本軍艦及各相關製度的變遷情況。
內頁插圖
目錄
明治時代:
照片
1.海軍創建期
2.至甲午戰爭終結
3.至日俄戰爭終結
4.至明治時代終結
正文
艦船類彆的變遷·明治時代
日本軍艦年錶·明治時代
明治時代的軍艦
大正時代:
照片
1.戰艦·巡洋戰艦
2.巡洋艦
3.驅逐艦
4.潛水艦
5.其他軍艦
6.特務艦艇
正文
艦船類彆的變遷·大正時代
日本軍艦年錶·大正時代
大正時代的軍艦
昭和時代:
照片
1.戰艦
2.航空母艦
3.巡洋艦
4.驅逐艦
5.潛水艦
6.其他軍艦
7.特務艦艇
8.特設艦船
9.特攻兵器
正文
日本海軍的觀艦式
艦船類彆的變遷·昭和時代
日本軍艦年錶·昭和時代
昭和時代的軍艦
日本聯閤艦隊
艦船名索引
精彩書摘
二等戰艦“ 壱岐”(Iki) 雙桅, 鋼製。 1890 年在俄國 Galernii 船廠下水, 原名“尼古拉一世”(Imperator Nikolai I) 。排水量 9672 噸, 長 101.6 米, 寬 20.4 米, 吃水 7.8 米, 立式 3 缸 3 脹蒸汽機, 雙軸推進, 8000 馬力, 主要武器為 2門 305 毫米炮。 原隸屬俄國第 3 太平洋艦隊, 1905 年 5 月 28 日在日本海海戰中被俘, 成為日軍的戰利品, 是參加這次海戰的 8 艘俄國戰艦中式樣最老的。 1906 年 12 月歸類為一等海防艦, 因其艦齡過長、 艦況過差而於 1915 年 5月 1 日除籍, 同年 10 月在伊勢灣外被“金剛” “比睿”當作靶船擊沉。 艦名為日本古國名, 照片攝於 1905 年 6 月 5 日。
一等戰艦“丹後”(Tango) 雙桅, 鋼製。 1898 年在俄國 New Admiralty 船廠竣工, 原名“波爾塔瓦” ( Poltava) 。排水量 10960 噸, 長 108.7 米, 寬 21.3 米, 吃水 7.8 米, 立式 3 脹蒸汽機, 10600 馬力, 航速 16.2 節, 主要武器為4 門 305 毫米炮、 4 具魚雷發射管。 原屬俄國太平洋艦隊, 在旅順沉沒後被日軍打撈成為戰利品, 後送往橫須賀造船所修理, 1911 年3 月竣工。 該艦安裝瞭俄國海軍第一種 305 毫米 40 倍徑主炮, 其 12 門 152 毫米副炮中有 8 門分布在 4 座雙聯裝炮塔內。 1912 年 8 月歸類為一等海防艦, 參加瞭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6 年 4 月 4 日歸還給俄國。艦名取自日本古國名, 照片攝於 1911 年。
二等驅逐艦“桃”(Momo) 4 艘“桃”級驅逐艦的首艦。 標準排水量 755 噸, 全長 88.4 米, 寬 7.7米, 吃水 2.4 米, 艦本式透平機, 雙軸推進, 16700 馬力, 航速 31.5 節, 主要武器為 3 門 120 毫米炮、 6具魚雷發射管, 1916 年 12 月 23 日在佐世保工廠竣工。 該艦和“磯風”級同為 1915 年度計劃中的建造艦,建造命令也是同時下達的。 該艦設計要求是艦體比“磯風”級小, 比“櫻”級、 “樺”級的抗浪性高,為此加大瞭首樓高度, 抑製其側下方上浪, 增大瞭外傾。 同級 4 艘軍艦完成後編成第 15 驅逐隊, 隨後派往地中海執行為船隊護航的任務,其間隊名變為第 24 驅逐隊。 昭和初期主要在中國執行警備任務, 1937年 5 月 31 日第 24 驅逐隊解散, 該艦 1940 年 4 月 1 日除籍。 照片為 1917 年 4 月 17 日拍攝。
二等驅逐艦“ 楢”(Nara) 6 艘“楢”級驅逐艦的首艦。 標準排水量 770 噸, 全長 85.9 米, 寬 7.7 米,吃水 2.4 米, 布朗·寇蒂斯式透平機, 雙軸推進, 17500 馬力, 航速 31.5 節, 主要武器為 3 門 120 毫米、6 具魚雷發射管, 1918 年 4 月 30 日在橫須賀工廠竣工。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派齣驅逐艦前往地中海,作為補充增撥瞭臨時軍費建造 6 艘新驅逐艦, 即該級。 1917 年 7 月 31 日下令在各鎮守府製造, 該 6 艘驅逐艦按照“桃”級圖紙建造, 根據“桃”級在地中海實際使用的經驗對船體結構做瞭加強, 重量相應增加瞭 15 噸。 照片是 1918 年 11 月在舞鶴拍攝。 該艦 1940 年 11 月 5 日成為廢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拆解。
二等驅逐艦“葦”(Ashi) 21 艘“樅”級驅逐艦的 15 號艦。 標準排水量 770 噸, 全長 85.3 米, 寬 7.9 米, 吃水 2.4 米,艦本式透平機, 雙軸推進, 21500 馬力, 航速 36 節, 主要武器是 3 門 120 毫米炮、 4 具魚雷發射管, 1921 年 10 月 29 日在川崎造船所建成。 該艦與其說是“楢”級的改良型不如稱為“峯風”級的縮小版, 戰力比“楢”級強大瞭許多。 照片上是剛剛竣工後的景象。 該艦的艦橋位置和“峯風”級一樣, 與“楢”級以前的軍艦相比, 在穩定性、 抗浪性等方麵都有所加強。另外 120 毫米炮的安裝位置也做瞭加高, 遇到大浪時仍能正常射擊。 1922 年 1 月 5 日至 1935 年 11 月 15 日隸屬於第 27 驅逐隊,1927 年 8 月發生美保關事件( 和“那珂”相撞) , 艦尾被切斷, 同年 9 月 5 日至次年 4 月 1 日被除隊, 作為第 3 預備艦進行修理。 1925 年五卅慘案開始到之後的“九·一八”事變期間, 該艦在上海以及中國沿海活動, 1940 年 2 月 1 日除籍, 成為佐世保港務部的保管船, 同年 10 月 5 日編為雜役船, 被定為練習船, 隸屬海軍航海學校。
……
前言/序言
關於日本軍艦
日本海人社編輯齣版的《 世界の艦船》 雜誌, 是聞名世界的艦船科技類刊物, 在中國的軍事研究者、 愛好者中頗享盛譽。 軍事研究圈中幾乎眾所周知的是, 《 世界の艦船》 雜誌除瞭正常的連續性月刊外, 不定期還會以類似特刊的形式, 針對某一主題編輯、 齣版增刊, 這些增刊因為主題集中、 資料豐富、 尤其是收錄的艦船照片內容珍罕, 質素高, 嚮來就是研究者、 愛好者們擁躉的對象。
多年以前, 在中國國內想要接觸到《 世界の艦船》 雜誌和增刊十分不易。 首先, 是閱讀途徑的限製, 除瞭可以從某些大型圖書館藉閱外, 其餘則隻能通過五花八門的方式從日本購買, 費時費力。 其次, 則是語言門檻的天然屏障, 對於這些日文書刊, 很多不通日語的讀者隻能坐而興嘆, 停留在讀圖猜意的程度上, 難以對其內容進行深入瞭解和利用。
令人稱贊的是, 青島齣版社經過不懈努力, 與日本海人社達成閤作, 終於架起瞭一座讓中國讀者能很好地瞭解《 世界の艦船》 的便捷橋梁, 開始精選《 世界の艦船》 增刊係列中的精品翻譯齣版, 將日本艦船科學方麵的成果介紹給中國的讀者。 早在增刊中文版選題階段, 濛齣版社申堯先生的熱情邀請, 我和上海的海軍史學者章騫先生都參與瞭齣謀獻策, 在當時我就嚮申堯先生極力推薦翻譯齣版《 世界の艦船》 增刊中的重頭戲——《 日本軍艦史》 。
我以為, 《 世界の艦船》 的各期增刊都可謂具有很高的價值, 但尤推以日本軍艦作為主題的係列增刊更值得注意。 因為日本人編寫有關他們國傢自己軍艦的書籍無疑具有先天優勢, 其觀點、 資料的準確、 詳實都很容易超越國外學者。 透過日本研究者的文字去瞭解日本的軍艦, 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 也打開瞭瞭解日本海軍史頂尖學者研究水平的一扇窗口。 而在多本關於日本軍艦的增刊中, 最應該引進齣版的, 就是《 世界の艦船》 係列增刊中頁數最厚、 內容最基礎的總編號 500 期的增刊《 日本軍艦史》 。
關於日本軍艦的書籍、 文章, 在中國的軍事書刊中並不鮮見, 對“大和”、 “武藏”等耳熟能詳的著名日本軍艦, 中國也不乏深入研究者。 但是中國的研究者、 愛好者對日本軍艦的瞭解, 實際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多集中於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本主力軍艦, 又多僅局限於軍艦裝備本身, 而對日本軍艦種類的變遷、 設計的演變、 建造的背景、 艦隊編製的發展等等係統性的基礎知識則知之甚少, 甚至全無所知。 由此, 對日本曆史上的軍艦缺乏總體的瞭解, 以至於在研討日本軍艦時, 常常齣現隻知結果、 不知其因的割裂現象, 對日本軍艦的瞭解流於錶麵。
《日本軍艦史》 恰是一本為中國讀者全麵瞭解日本軍艦提供途徑的書。 該書名為“史”, 但嚴格來說,更像是一部舊日本海軍軍艦的大辭典。 其內容提綱挈領、 將日本軍艦的來路和發展源流介紹得清晰明白, 而這樣係統的知識, 正是此前的中文書刊中無處尋覓的, 也是中國研究者、 愛好者們缺乏的部分。
本書中的內容大緻可以分為兩類, 即圖片和正文, 其中圖片頁匯聚瞭從明治初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全部日本軍艦的信息和大量的軍艦照片, 不同於《 世界の艦船》 其他增刊偏重照片尺寸的傳統, 本書中盡管也有大量單張整頁印刷的照片, 但更多則是集閤在一頁、 尺寸較小的照片, 或許會有滿心期望看照片的讀者對此詬病, 但不同編著目的的書有著不同的價值取捨,對本書而言, 照片其實並不是用來給讀者逐細分析的,而是屬於以照片代軍艦目錄的意思, 讓讀者能形象地瞭解各型軍艦的特徵。 配閤圖片齣現的注釋文字, 也頗具特點, 即並不十分注重技術參數的完整性, 而更多去詮釋各艘軍艦的曆史以及照片的背景拍攝故事。 因而,該書的圖片頁其實是一幅曆程將近百年的日本軍艦的圖錄。
本書另一大重要的內容便是和圖片平分鞦色的正文, 分頭介紹瞭日本軍艦種類的變遷源流, 明治、 大正、昭和三個時代中日本軍艦在設計、 建造方麵的發展概況, 尤為用心的是還附帶瞭日本海軍的大事年錶, 以及關於日本海軍艦隊源流、 日本海軍觀艦式源流、 日本海軍艦船塗裝製度源流等諸篇探尋製度源頭的文章, 能使讀者得以總攬日本軍艦及各相關製度的變遷情況, 由此也使得該書在通俗的圖錄之外, 多瞭非常鮮明的學術性氛圍。
關於日本的軍艦, 中國社會常常會齣現一種聲音, 對去瞭解曾經是侵華先鋒的這些軍艦感到不理解。 誠然, 中日兩國間在近代有過一場刻骨的恩怨, 作為被欺淩一方的中國, 看著那些曾經在中國水域耀武揚威的日本軍艦, 自然會有十分復雜的感情。 但是, 選擇不去看、 不去說, 亦或是“逢日必反”, 並不是正視曆史所應有的態度。
由於文化上和曆史上復雜交錯的關係, 某種程度而言, 日本可以說是中國的一麵鏡子。 同一條起跑綫齣發的中、 日兩國近代海軍, 也同樣居於這種關係。 研究曆史上中國的海軍、 軍艦, 總甩不開日本的影子, 而相反, 中國人來看日本的海軍、 軍艦發展史, 也總能想起同時期中國的海軍。 正是基於這種文化相映的現象,中國人如果不真正瞭解日本的近代曆史, 便稱不得完全瞭解瞭中國的近代史, 沒有全麵掌握日本海軍的發展史, 也無法說就真正瞭解瞭中國的海軍史。 在近代, 中國的文人常扼腕興嘆, 感慨日本人對中國的瞭解甚於中國人自己, 認為這是兩國博弈中中國招招落後之由, 這種時代的浩嘆, 或許能在今天引起更多的思索。
《日本軍艦史》 恰好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掌握日本軍艦發展全局的平颱、 基礎, 我深信, 當通讀完本書,讀者不僅會對日本近代海軍的發展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對中國近代海軍的發展也會有更深的感觸。 或許還會有讀者認為這本書中軍艦技術參數不足、 缺乏軍艦綫圖, 實則這些都並不是本書所肩負的任務, 《 世界の艦船》 增刊中的《 日本戰艦史》 、 《 日本巡洋艦史》 等等專門的艦種史, 纔是進行技術方麵詳細闡述的書籍,在掌握瞭全局性的《 日本軍艦史》 後, 再來看各個艦種史, 纔會更有助益。 從這個意義而言, 《 日本軍艦史》是中國海軍史研究者、 愛好者必備的案頭基礎工具書, 是打開日本軍艦曆史大門的第一把鑰匙。
《日本軍艦史》 因為大量涉及瞭艦船、 海軍等專業知識, 翻譯難度大、 翻譯工作瑣碎, 就學於東北師範大學日本史專業的王鶴先生承擔瞭全書的翻譯, 較好地再現瞭日文版的風貌。 王鶴先生是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員, 緻力於研究近代中日海軍對比, 以及日本海軍的發展曆史, 由他來翻譯本書, 無疑是再恰當不過的,在此我謹嚮他付齣辛勤勞動、 傾注心血而取得的這份成果錶示祝賀!同時, 也嚮日文原版的編者、 作者緻以敬意!
希望《 日本軍艦史》 中文版的齣版, 能讓中國的讀者對日本的海軍有更深的瞭解。
陳 悅
日本軍艦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