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聯網+”時代,大眾品牌不再受市場喜愛,未來小而美的企業是主流。
2.文中運用很多鮮活的小眾行為的案例,解讀小而美企業背後的商業模式,以“小眾引領大眾”。
3.無論你是普通讀者、管理者,還是創業者,這本書都適閤。
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人們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個性化、多元化,大眾化已經很難滿足市場的需求,而且也成為瞭一些品牌發展的阻礙。
小眾化需求已成為時代趨勢。從大批量生産到個性化定製,小眾化正在成為人們新的消費觀念。小眾品牌高效配置瞭市場資源,也以社群化重新定義瞭市場。
品牌“小”時代正在來臨。未來,品牌小而美,纔完美;非主流,纔是主流。
焦湧,滿族,1971年10月生於遼寜黑山。工學學士、經濟學碩士、管理哲學博士,13年上市企業高管經驗,曾任恒大集團副總裁。
現為北京成華閤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外建城市建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學古齋收藏機構創始人。
社會職務:
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副理事長;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常務理事;
中國房地産學會文旅商業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多地政府經濟顧問。
祝賀焦湧先生的大作《小眾時代》齣版。這部著作捕捉瞭時代的脈搏,發現瞭並不弱小的小眾,結閤作者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細心觀察,展示瞭如何抓住小眾時代所帶來的機會,給我們帶來眾多的啓發!
——國務院參事、九三學社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 王耀輝
《小眾時代》從戰略規劃到産品、營銷手段以及風險點著手,為創業者提供瞭創新的思維方式和策略。作者將自己多年來對商業理論的理解和實踐經驗,結閤對當前茫茫的創業熱潮的思考,為弄潮兒點一盞航燈。
——七匹狼集團董事局主席 周永偉
《小眾時代》完整定義瞭小眾經濟的特點,並通過大量的案例剖析指齣瞭新經濟下如何運用“互聯網+”的思維理念求解創新生存之道。
——著名留美專傢、燕定美中教育創始人 高燕定
我自詡是個市場人,我一直以為自己懂得小眾經濟,懂得定製化、個性化和Niche Market,懂得如何定位和實踐小眾産品,也懂一點互聯網和創新思維……直至我讀到焦湧先生這部兼具理性、實證和前瞻性的《小眾時代》。
——芒果網董事長、中國旅行社總社董事長、香港中旅社董事長 許慕韓
“小眾經濟”開啓“大時代”,《小眾時代》中豐富的實證案例、創新的思維方式、兼具理性和前瞻性的觀念,相信會帶給你不一樣的啓發和思考。
——中國高級定製師、著名服裝設計師 郭培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年輕的創業傢必須麵對自己薄弱的資金,較弱的人脈和相對不完善的商業經驗,謀劃齣奇製勝之道。焦湧博士的《小眾時代》提齣瞭小眾市場麵臨的機遇、明確的發展方嚮與戰略思維!希望年青的創業者能從此書吸收養分並開闊視野,建立自己小眾、獨特的小商業王國!
——柏年基金會主席 王柏年
“精準營銷,小眾服務”已然成為當今市場營銷的新常態。對於這一現象的研究,我從焦湧先生的這部大作中找到瞭理論依據。焦湧先生通過自己豐富的市場實踐經驗,專業的理論功底,大量的實例比較,揭示瞭由於互聯網對時代的影響,在傳統消費習慣將被現代消費方式所顛覆的趨勢下,應該如何在小眾時代進行正確營銷的原則。深受啓發。
——中國華融金控董事局主席 程雁
第1 章 大眾互聯網PK 小眾移動互聯網
1.1 O2O 模式裂變:你永遠取悅不瞭所有人 / 3
1.2 BAT 攻城略地,也擋不住小眾時代潮流 / 6
1.3 倒閉的雷曼兄弟:“大”價格,而非價值 / 9
1.4 從0 至1 的價值永遠大於從1 至N / 13
1.5 中關村創業大街為何急速擴張? / 18
第2 章 互聯網小眾時代已經來臨,Are you OK
2.1 標簽主義,定製你的不同 / 25
2.2 廣義定義已死,客戶需要個性化 / 30
2.3 小而美,纔完美 / 34
2.4 拉勾網,隻為軟件工程師服務 / 39
2.5 小米手機:非主流纔是主流 / 42
第3 章 無以替代的小眾黏性
3.1 歸屬感,就在這裏 / 51
3.2 獨有需求,這裏纔最好 / 56
3.3 定製時代,一切場景都具體化 / 61
3.4 為什麼母嬰店經營差距那麼大? / 65
3.5 總理為什麼去3W 咖啡? / 70
3.6 文化沙龍為什麼能吸引投資人? / 74
第4 章 定位邏輯:小眾産品鎖定小眾人群
4.1 讓你的追隨者找到你的産品 / 81
4.2 産品確定後,纔能確定潛在客戶群 / 85
4.3 單品更容易做成品牌 / 89
4.4 沒做之前,先要考慮刪除什麼 / 94
4.5 B2C 三足鼎立,不要盲目拼彈藥 / 98
4.6 再小的缺口都有可能變成科羅拉多大峽榖 / 102
第5 章 定嚮思維:單嚮推廣,定點撒網
5.1 隻嚮固定的群體發起集結令 / 109
5.2 拒絕概率:不要走入全麵撒網的陷阱 / 114
5.3 為什麼長江商學院學費那麼高昂? / 119
5.4 定點招聘:百度總部下麵的“假齣租車” / 123
5.5 諾基亞倒閉時,各方大佬集中現場招聘 / 128
第6 章 定製策略:你是我的VIP
6.1 發散思維:除瞭錢,一切可以定製 / 135
6.2 大數據定製信息追蹤 / 138
6.3 定製價格的策略設計 / 143
6.4 奢侈品熱銷的秘密 / / 148
6.5 騰訊:定製“90 後”營銷法則 / 153
6.6 羅永浩:情懷也可以定製 / 157
第7 章 參與感法則:讓用戶成為平颱的主人
7.1 給用戶一個無法拒絕參與的理由 / 165
7.2 體驗式營銷:從代入情感到啓發思維 / 170
7.3 微信公眾號,即時互動 / 174
7.4 參與之後的後續布局 / 177
7.5 為什麼粉絲主動為TFBOYS 在地鐵做廣告? / 182
7.6 賣萌的可口可樂:“90 後”營銷互動法則 / 187
第8 章 服務策略:小眾嚮大眾的病毒化裂變
8.1 病毒裂變原理 / 195
8.2 營銷的最後一步:後續跟蹤 / 200
8.3 以低虧損換取客戶的認同 / 205
8.4 讓客戶成為你的産品推薦人 / 210
8.5 蘋果為何擁有韆萬粉絲? / 215
8.6 小米公司的銷後服務機製 / 219
第9 章 刪除機製:設立門檻,拒絕多數人
9.1 拒絕為多數人服務 / 227
9.2 不輕易增加陌生品類 / 228
9.3 為什麼擴張太快會倒閉? / 231
9.4 不要燒錢搶市場 / 235
9.5 速度太快,難道想像互聯網行業一樣找“乾爹”? / 238
9.6 減法策略:靜靜等風來 / 241
第10 章 “隻為小眾服務”的危機
10.1 分類危機:請你不要這樣劃分我 / 247
10.2 利基悖論:越精準分類,越強調整體 / 251
10.3 野心對手:彆輕易讓信息被BAT 知道 / 253
10.4 美團與大眾點評,不得不“在一起” / 256
10.5 資本為王:能拿錢搞定的事,都不是事兒 / 258
10.6 危機破解:尋找你的第二風口/ 261
第二章 互聯網小眾時代已經來臨,Are you OK
在互聯網時代,在日常生活中本就有著不同需求、不同愛好的人群可以很容易地通過網絡與誌同道閤之人聯係、聚集在一起。在小眾的圈子裏,用戶很容易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找到屬於自己的領域,這些都直接推動著小眾群體的發展擴大。而産品經營者能否在互聯網小眾時代使用獨特的經營策略,是抓住小眾群體,獲得成功的關鍵。
2.1 標簽主義,定製你的不同
廣場舞幾乎形成瞭中國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並在世界範圍內傳播。這種活動錶現瞭中國大齡婦女們內心對年輕、時尚的情感訴求。廣場舞就是她們實現自己“年輕態”價值的典型場景。人們把很多四五十歲依然煥發著青春氣息的女性叫做“美魔女”。在工作和生活中,大傢可以看到一些男女已經到瞭四五十歲的年紀,卻依然穿著時尚,對當今流行元素和年輕人喜歡的東西很在行,從外錶到內心都保持瞭年輕態。
這些四五十歲的人看起來與三四十歲的人差不多,比實際年齡年輕十歲以上,展示瞭人生的另一種狀態。他們都有著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喜愛運動、保養,最重要的是,他們保持瞭年輕的心態。耐剋洞悉瞭消費者的心理需求,開始關注並培養起“年輕的中年人”這一小眾群體。在一傢百貨大樓的服裝銷售區域,銷售員非常熱情地將一位四十多歲的客戶引進自己的地盤。
李先生是一傢物流公司的總經理,雖然他已經步入中年,但是看起來像三十多歲的樣子。他非常喜歡健身,每天都會去健身房鍛煉一個小時。銷售員為李先生選擇瞭一件紅色T恤,又為他搭配瞭白色運動外套和深藍色運動褲,鏡子裏的他更顯年輕,由來時西裝革履的成熟男士變成瞭年輕充滿活力的英俊小夥兒。李先生沒有問價格,直接讓銷售員裝起來買走瞭。在各大商場這種場景已經屢見不鮮瞭。
“年輕的中年人”已經成為耐剋非常重要的客戶來源,耐剋的目標客戶群也由原來的20幾歲的年輕人嚮中年人延伸。耐剋的客戶已經有60%以上都超過瞭35歲。40歲的年紀卻喜歡25歲的穿衣風格,如今的中年人也開始做起瞭“小鮮肉”,他們非常願意去嘗試鮮艷的顔色、時髦的款式。在中年人中,他們是消費領導者,經常可以影響並且帶動身邊許多同年齡同階層的人,最終形成“年輕的中年人”這樣一個小眾人群。
“年輕的中年人”人群擁有不輸於年輕人的消費能力,不管選擇年輕品牌還是成熟品牌,他們的目的是讓自己顯得年輕有活力。由於這個群體的存在,很多服裝品牌都開始將目標客戶群由原來的年輕人變為擁有年輕心態的人。他們讓産品的年齡界限越來越模糊。
如今的年輕品牌已經與“年輕的中年人”人群找到瞭共同的價值觀。以前,人們普遍認為像耐剋、阿迪達斯等運動品牌都是為年輕人而生的,中年人就算要嘗試,也隻是在運動時穿一下。如今,中年人的心態趨嚮年輕化,為瞭做中年人中的“小鮮肉”,在同年齡同階層中凸顯自己的活力與激情,中年人也開始熱衷於這些年輕的運動品牌。
“年輕的中年人”人群的潛力是巨大的。一些年輕的運動品牌通過推齣一些即使在辦公室也能穿著的特彆休閑款滿足這一消費群體的需要,逐漸擴大瞭目標客戶群的年齡跨度,實現瞭銷量的快速增長。
比如,35—45歲的“年輕的中年人”人群給知名品牌耐剋以及阿迪達斯貢獻瞭60%的銷量,在其他普通品牌中的銷量貢獻也占到瞭四成以上。這些“年輕的中年人”有著穩定而豐厚的收入,購買力非常強大,有時,他們不僅給自己買瞭衣服,還會順便給自己已經成為高中生的兒子買上幾件。
目前的市場環境中,我們真正缺乏的是“有溫度”的品牌,能夠洞悉這些人性訴求,並加以引領。很多産品如果能夠從年齡細分的大眾定位轉變為以價值主張細分的小眾定位,將對其品牌産生巨大效益。
從根本上來說,品牌滿足的是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與消費者個性偏好相符的品牌,就會受到消費者青睞,形成重復性購買,甚至最後成為品牌的忠實粉絲;與消費者的個性偏好不相符閤的,消費者將毫不猶豫地放棄它,因為市場上不乏更好的品牌。
在互聯網小眾時代,大眾品牌是很難生存的,因為它必須麵對分眾市場,麵對小眾人群的個性需求。因此,品牌必須具有鮮明的個性,對個性偏好相符的一小部分人示好,拒絕其他人。要讓品牌成為消費者的標簽,最重要的是打動消費者的心。如果可以讓消費者産生榮譽感、歸屬感,並願意通過品牌這個道具進行炫耀,就能深入消費者的內心。成功的炫耀營銷依賴於對目標群體的進一步分析,然後放大目標群體中意見領袖的需求。
美國的哈雷戴維森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品牌,也是打造消費者標簽極其成功的一個案例。它以“COOL”的造型以及巨大的轟鳴聲彰顯著自己獨立反叛、傲視權威的個性。當流綫型設計成為時尚的時候,它依然堅持自己的古典的造型;在工業化浪潮的席捲下,它依然堅持自己零件手工製作的特點。這些都沒有成為消費者拒絕哈雷戴維森的理由,反而成為消費者津津樂道的話題,增強瞭消費者的粘性。
從全球摩托車品牌來看,哈雷戴維森的號召力是最大的。曾經有消費者將哈雷戴維森的品牌標誌刻成紋身,這樣影響力驚人的品牌是極其罕見的,而哈雷戴維森做到瞭。美國還有一句諺語:年輕時有輛哈雷戴維森,年老時有輛凱迪拉剋,那麼此生瞭無他願。
美國億萬富翁福布斯(Forbes)、約旦前國王侯賽因(Hussein)、“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施瓦辛格(Schwarzenegger)以及香港影星鍾鎮濤、葉童等都是哈雷戴維森的忠實信徒;就連“網壇玉女”納芙拉蒂諾娃(avratilova),也對哈雷戴維森情有獨鍾。包括李亞鵬在內的內地很多影星都以擁有一輛哈雷戴維森摩托為榮。
哈雷戴維森從製造第一輛摩托車時就緻力於打造將年輕人反叛精神、奮鬥意識與夢想凝聚於一身的摩托文化。這種文化也是哈雷戴維森品牌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經過近百年不斷的積澱和提純,哈雷戴維森品牌已經成為年輕人盡情宣泄自己自由、反叛、競爭精神和彰顯富有、年輕、活力的典型標誌。
作為車主們炫耀自己個性的標簽,哈雷戴維森的性能並非是最好的,而且在高速行駛的時候會發齣很大的噪音,但是,車身的整體構架非常堅固,看起來有點“元件化”。正是這種外形原始而製作優良的獨特造型、令人炫目的色彩、大排量大油門的轟鳴以及純金屬的堅硬質地構成瞭哈雷戴維森摩托獨特的個性,成為車主熱愛的個性標簽。在車主們看來,哈雷戴維森的頭盔、手套、皮甲剋、皮靴等都是體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必要裝備。
哈雷戴維森打造的“摩托文化”從精神上滿足瞭消費者的需求,為消費者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標簽,因此,雖然價格昂貴(1到2萬美元),但是購買者依然趨之若騖。不僅如此,還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非目標消費者加入這個行列。這就引起很多企業的思考:哈雷戴維森是怎樣誘惑消費者的?下麵,我們總結瞭哈雷戴維森吸引消費者的三個手段(圖2-1)。
1.利用重大新聞事件進行宣傳
哈雷戴維森的經營者非常擅長利用新聞事件把品牌與重大曆史事件聯係起來,讓曆史成為品牌的財富。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協議簽定的第二天,盟軍下士羅伊?霍爾茨(Roy Holtz)就騎著哈雷戴維森摩托車,第一個踏上瞭德國領土。題為《一個美國人和一輛美國摩托》的圖片新聞在一夜間便成為全世界各大報紙的頭條新聞,哈雷戴維森摩托車由此聲名鵲起。之後的兩年內全世界共售齣2.7萬輛哈雷戴維森摩托車。
2.通過活動增加品牌曝光度
由於哈雷戴維森摩托車的造型獨特,經常贊助一些攝影廣告活動以及電影的拍攝,所以知名度大大增加。比如,在美國著名影星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主演的反映戰後美國的電影《狂野小子》中,大兵就是通過哈雷戴維森摩托車發泄懷舊和反叛情節的。1969年,美國青年懷特(White)和比利(Billy)騎哈雷戴維森摩托車穿越美國的曆險記製造瞭美國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新文化現象。
哈雷戴維森摩托車還是《終結者》係列電影中演員施瓦辛格使用的重要道具之一。這不僅展示瞭哈雷戴維森摩托冷酷的外錶,也給哈雷-戴維森品牌增添瞭一絲英雄主義色彩,豐富瞭品牌的的故事。至於攝影活動,則是不勝枚舉。
3.通過車友俱樂部增強消費者的參與感
哈雷戴維森摩托車俱樂部是美國最有名氣的和影響力的俱樂部。在美國,摩托車代錶著自由、激情與英雄主義,因此美國法律允許摩托車走高速公路,甚至可以自由選擇車道。作為一個全球性俱樂部組織,其俱樂部成員多為私企老闆、律師等高級白領,還有各種專業人士,他們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以及收入都相對較好,是眾多美國青年人的奮鬥目標。不僅如此,這些人都是從底層奮鬥齣來的,是青年們的意見領袖。
每逢假節日的時候,哈雷戴維森摩托車俱樂部都會組織成員們湧上公路,通過聚眾飆車來張揚個性。然而,他們並沒有其他的越軌行為,所舉辦的飆車大賽很多都是慈善性的。因此,哈雷戴維森摩托車俱樂部的成員們不僅可以享受飆車的快樂,同時還可以迴報社會,形成瞭良好的口碑,讓每一個參與者都享受著歡樂和榮譽。
4.打造品牌歸屬感
北京漢馬哈雷機車文化俱樂部一位資深成員的話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楚地領略到哈雷戴維森摩托車打造標簽的魅力:小時侯,《逍遙騎士》中的哈雷機車在我心目中留下瞭神話般的印象。能夠駕駛油箱上有著13條紋,25顆星的重型哈雷機車,成瞭我至高無上的夢想。
哈雷戴維森標誌著一種粗糙、原始的生活,是你心中隱藏著的叛逆世界。拋開工作、傢庭、債務和現代生活中的一切枷鎖,駕著心愛的哈雷摩托車在路上飛馳。風迎麵而過,引擎的轟鳴聲是奔嚮自由的最美妙伴奏,感覺幾乎就要到達夢想中的國度!對我而言,哈雷戴維森是桀驁不馴的現代牛仔在落日餘暉中駛嚮夢想的光輝形象,這是哈雷一族將永遠銘刻的烙印。
通過哈雷戴維森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通過打造品牌標簽對消費者具有很強的吸附性,如滾雪球一般,規模越來越大,而且品牌忠誠度相當高。很多企業在這方麵做得不夠多,也不夠深,希望經營者可以吸取哈雷戴維森的成功經驗。
……
推薦序
自從李剋強總理提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倡議以來,創新創業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隨著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業界學界紛紛響應,各種新産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有效激發瞭社會活力,釋放瞭巨大創造力,成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亮點。
本文作者焦湧從事經濟工作多年,在房地産領域和投資領域取得不少成績的同時,也積纍瞭很多傳統大眾經濟的經驗,特彆是對當下互聯網時代的小眾特徵有著廣泛研究和深入思考。文中提齣的很多觀點我都比較贊同,特彆是創新創業的企業在商業模式創新和“小眾經濟”思維轉變方麵有很多好的有益的實踐。
2016 年,“雙創”在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方麵逐漸顯現齣其蓬勃的、勢不可當的活力。今天的中國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已經不可逆轉,不僅如此,創新發展還會直接影響市場的多寡選擇。要使經濟實現健康持續發展,離不開大量的市場參與者、靈活高效的調節機製和競爭有序的市場格局。無論是大眾創業,還是萬眾創新,都少不瞭一個“眾”字。對於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經濟體而言,如果隻有少數市場主體參與,顯然難以滿足全國統一市場的需要。許多地方經過發展認識到,“活力增長財力,人氣帶來財氣”。推
進“雙創”,既可以在最大範圍內推動人財物等各種市場要素自由閤理流動,還能在體製機製創新中實現改革突破,最終提升整個經濟的運行效率。然而小眾不是少眾,“小眾市場”如果做強做精,也會成為影響國計民生的“大眾經濟”。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雙創”中有挑戰更有機遇,既會滴下辛勤的汗水,也有望迎來豐收場景。人們如今所熟知的阿裏巴巴等世界級互聯網企業,也都是數年前從草根起傢,不斷堅持創新創業成功的。
更為難得的是,各種新興技術尤其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已經讓普通人有瞭更多的創新創業機會。近年來,寬帶網絡速度大幅提升、移動通信終端廣泛普及、生産管理的自動化程度迅速提高,眾籌等新的商業形態有助於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分享機製,這讓有夢想、有意願、有能力的人有瞭廣闊的平颱施展拳腳。
在全麵深化改革的徵途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中國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廣闊前景值得期待。
從大批量生産到個性化定製,從電商平颱戰略到企業的O2O 策略,商業的發展規律永遠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韆篇一律的大眾形態正走嚮更具個性意義的小眾群體。在消費不斷升級的今天,企業如果隻盯著大眾市場,就會錯失小眾市場的機會。很多企業認為,要想做大規模,獲得更大的利潤就必須做大眾市場,事實恰恰相反,我們已經進入到小眾時代。在“互聯網+”時代,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隨時隨地滿足小眾需求,而小眾需求也必將成為
主流。
眾所周知,大眾化追求薄利多銷,小眾化追求少銷多賺,企業的這兩種基本盈利模式在小眾時代也會發生質的變化。市場越發達,意味著消費者的需求越多元化和個性化。如果你瞭解鳳凰傳奇,就會知道他們的歌麯是大眾需求;如果你瞭解藝術品收藏,就會知道這是小眾需求。但是大傢需要明確小眾時代裏“小眾”的含義,這裏的小眾不是針對人數多少,而是針對需求大小。
小眾需求也分為重度需求和輕度需求。比如,有的人隻吃素食,他們就是重度需求者,還有一些人偶爾吃一次素食,屬於輕度需求者。如果在某小眾市場中,重度需求的趨勢不斷在放大,那麼該小眾市場就傾嚮於大眾化。大眾品牌曾經占領著市場,呈集中化發展,但是細分需求逐漸成為主流的時候,市場就會被眾多小眾品牌占據,市場形態也隨之發生改變。一切市場的變化最終都是基於需求的變化,正因為不同消費者的消費升級導緻瞭很多新的小眾需求誕生。近幾年中國人壽、泰康保險等推齣的養老項目,就是迎閤瞭小眾化的需
求,盡管用戶數量有限,但需求旺盛。
李剋強總理2015 年在河南洛陽礦山機械廠說,“雙創”既是小微企業生存之路,又是大企業繁榮興盛之道。希望工人、技術人員和社會創客群通過“互聯網+”推動中國品牌、裝備走嚮世界,展現競爭力,創齣中國金字招牌。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嚮小眾化道路,因為這是時代的鏇律,也是企業生存的根本。
吳 倬
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央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專傢
自序
和不少企業傢交流時,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行業越來越不景氣,生意越來越難做。”
其實我覺得,齣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與行業關係並不大,因為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決定行業前景的主要因素還是時代場景。
現在的時代場景關鍵詞是: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互聯網+”等,這一場景終會成就一批企業傢,因為這些企業傢隻做垂直化細分市場,這也就是本書的主題:小眾時代。
技術、理念的革新,讓用戶的行為發生瞭根本變化,最終讓那些經營範圍無所不包、意欲通過品類數量占領市場的企業舉步維艱。
大眾品牌曾經占領著市場,並呈集中化發展,但是細分需求逐漸成為主流的時候,市場就會被眾多的小眾品牌占據,市場形態也隨之發生改變。一切市場的變化最終必然是基於需求的變化而變化的。也正因為不同消費者的消費升級導緻瞭很多新的小眾需求誕生。
2016 年有一傢小眾品牌十分火爆,它位於上海黃金位置,隻做保管業務,安防係數甚至超過銀行金庫,擁有數萬個獨立的保管箱。它就是“寶庫1 號”。
與網上賣貨的天貓、京東、亞馬遜相比,這絕對是個十分小眾的業務。因為隻有足夠有價值或有意義的物品,纔會寄存在這裏。
齣現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用戶多元化、個性化。
作為企業傢、創業者和管理人員,我們應該如何麵對這個小眾化的時代?
這也是本書重點探討的內涵。
做一款産品或服務,首先我們需要做的是定位。通過用戶的年齡、學曆、性彆、愛好、地域等大數據信息對用戶進行虛擬畫像。
其次,我們需要藉助定嚮思維,讓用戶使用我們的産品或服務。同時,我們還可以運用定製策略、參與感法則、服務策略與用戶進行互動,建立關係。
最後,我們需要運用刪除機製對用戶進行再次篩選、定位。許多經營者認為,來者都是客,不應該拒絕所有的用戶。其實,在小眾時代,我們的産品或服務需要尋求“誌同道閤”的用戶而不是大眾需求。
有些企業做小眾品牌很成功,但我們並不建議快速擴張産品的品類,因為盲目擴張而倒閉的小眾品牌實在很多,原因是沒有仔細選擇,就擴張瞭數個品類。我們不妨換個思路,我們可以擴張,做新品類,但是要先做減法,再去做加法,反而更容易成功。
世界一直在更新換代中前進,未來小眾時代也會麵臨新的危機,這就需要我們提前破解,否則也會齣現本書開頭時所說的現象:“行業越來越不景氣,生意越來越難做。”這時,我們就需要對這個時代有個深刻瞭解,用小眾時代的思維和策略去迎接一個新的時代。
本書在創作過程中,得到瞭許多企業傢、同行、朋友的支持,在此一並感謝。由於本人閱曆、能力有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還請各位批評、指正,共同探討。
焦 湧
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翻開《小眾時代》,我仿佛被拉進瞭一個精心編織的敘事迷宮。作者筆下的世界,不是那種宏大敘事下的波瀾壯闊,而是細微之處見真章,用極其細膩的筆觸勾勒齣那些被主流視野忽略的角落。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對一種瀕危手工藝的描寫,不是簡單地介紹其製作流程,而是深入到手藝人的生活肌理,他們的眼神,他們的嘆息,他們對技藝的執著,都如同活生生的畫麵在我腦海中閃現。那種對失傳文化的惋惜,對個體在時代洪流中渺小卻又堅韌的存在,都讓我動容。這本書仿佛在低語,講述著那些不被看見的故事,那些在喧囂之外沉默綻放的生命。讀完後,我久久無法平靜,開始重新審視我周遭的世界,那些曾經擦肩而過的人,那些被視為“不入流”的愛好,似乎都在這本書的映照下,閃爍齣獨特的光芒。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時代”並非由少數聲音定義,而是由無數微弱的光點匯聚而成,每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眾”,都承載著一份獨一無二的意義。
评分這是一本能讓你“慢下來”的書。在這個快節奏、追求效率的社會裏,《小眾時代》就像一股清流,將我從浮躁中拉瞭齣來。它不是那種能讓你在短時間內獲得某種“知識”或“技能”的書,而是能讓你在閱讀過程中,逐漸沉澱,與內心的自己對話。書中反復齣現的意象,比如老舊的圖書館、塵封的信件、手工製作的物件,都散發著一種懷舊而又充滿生命力的氣息。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時間”的理解,他沒有把時間看作是前進的箭頭,而是看作是堆積的層層疊疊的過往,每一層都承載著屬於那個時代的印記和故事。書中一個角色,他花瞭十年的時間,修復瞭一颱古老的收音機,隻是為瞭聽到那個年代特有的電波聲音。這個細節,讓我感受到瞭對過往的尊重,對細節的極緻追求,以及對“慢”的詩意解讀。這本書不是要你去“追逐”什麼,而是要你去“感受”什麼,去發現那些被時間溫柔打磨過的美好。
评分《小眾時代》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次深度的潛水。我不是去欣賞五彩斑斕的珊瑚礁,而是鑽進瞭那些人跡罕至的海溝,去發現那些在黑暗中獨自閃爍的生命。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卻又異常沉靜。他沒有渲染離奇的情節,也沒有製造戲劇性的衝突,而是用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將那些“小眾”人物的生活方式、他們的睏境、他們的堅持,一點一滴地呈現在讀者麵前。我最喜歡的是書中對一個獨立音樂人經曆的刻畫,他不是那種一夜爆紅的明星,也不是那種在地下酒吧嘶吼的叛逆者,而是一個在齣租屋裏,用最簡陋的設備,創作齣最純粹音樂的人。他堅持自己的風格,不嚮商業妥協,即使生活拮據,也從未放棄。他的音樂,或許隻有少數人能懂,但那些懂他的人,卻能從中找到靈魂的共鳴。這本書讓我思考,在這個信息爆炸、觀點趨同的時代,保持獨立思考和獨特品味的難度,以及其背後所蘊含的珍貴價值。
评分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非常“大眾”的人,對流行趨勢瞭如指掌,對熱門話題瞭如指掌。然而,《小眾時代》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書中描繪的那些人物,他們可能癡迷於收集古老的郵票,可能沉浸在研究某種冷門的哲學流派,甚至可能隻是默默地在自傢陽颱上種滿瞭各種稀奇古怪的植物。起初,我帶著一種旁觀者的好奇去閱讀,甚至有一絲輕微的優越感,覺得這些人“太另類”瞭。但隨著故事的深入,我發現他們的“另類”背後,是對自我價值的極緻追求,是對內心深處的忠誠,是對生命另一種可能性的探索。書中有一段關於一個年輕人,為瞭尋找一段失落的民謠,踏遍瞭韆山萬水,曆經艱辛,最終在一位老者的哼唱中找迴瞭那遺失的鏇律。這個故事讓我反思,我們所謂的“主流”,有多少是被時間和環境塑造的,又有多少是我們內心真正渴望的。這本書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隱藏在“大眾”標簽下的迷茫和不安,也讓我看到瞭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一種不迎閤、不隨波逐流,隻遵從內心聲音的生活。
评分初讀《小眾時代》,我以為它會是一部關於“亞文化”的社會學研究,但很快我就發現,它的野心遠不止於此。這本書更像是一次關於“個體存在意義”的深刻追問。作者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而是通過描繪一群“不走尋常路”的人,來引發讀者自身的思考。我記得其中一個故事,關於一個中年女性,她放棄瞭體麵的工作,選擇去偏遠的山區支教,但她的教學方式異常獨特,她教孩子們畫畫,教他們唱歌,教他們認識自然。她不是在“填鴨式”地傳授知識,而是在激發孩子們內心深處的創造力和好奇心。她的行為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切實際”的,是“浪費生命”的,但她卻樂在其中,並且在她所到之處,都留下瞭生命的痕跡。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所謂“成功”,並非隻有一種標準,所謂“價值”,也並非隻有一種衡量。它鼓勵我們去探索那些不被定義、不被規劃的人生道路,去尋找那些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小眾時代”。
评分专业书籍比较难找到,京东做的不错!
评分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好看看书,多学习学习
评分挺不错的!大爱京东!很实惠!
评分还行,包装质量都不错的,重要的是双十一折上再剪,挺便宜的了,
评分书很赞,包装很好,继续读
评分很有趣的小众心理学,了解他们的心理
评分创新创业的企业在“小众经济”思维转变方面有不少有益的实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