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窯:長沙窯

中國古代名窯:長沙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世榮 著,耿寶昌,塗華 編
圖書標籤:
  • 長沙窯
  • 陶瓷史
  • 中國陶瓷
  • 古代窯口
  • 窯址考古
  • 唐代陶瓷
  • 釉色研究
  • 民窯
  • 藝術史
  • 收藏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4804270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200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古代名窑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我國陶瓷曆史悠久,古陶瓷深受世人青睞,國內外傾其畢生精力搜集、珍藏、探索和潛心研究者不乏其人。近幾十年來,隨著國傢對文物研究和保護力度的加強,有關部門對一些曆史名窯相繼進行瞭一定程度的發掘與整理,所掘精品迭齣不窮,彌補瞭古陶瓷鑒賞中曆史資料之不足。一些古陶瓷研究與鑒賞中的難題,也隨著第一手資料的獲得,迎刃而解。不少文物專傢、學者,窮其一生著力於一個窯口的探索與研究,也取得瞭令人矚目之成果。
  江西美術齣版社從需求和可能齣發,策劃齣版《中國古代名窯係列叢書》,以各窯係、窯口古瓷的鑒賞命題,約請各方專傢著述,這對於係統介紹唐宋以來各名窯名瓷詳情、弘揚傳統文化,實為可貴。每部書稿資料翔實,論述周詳,剖析精微,相形於時下眾多泛泛雨論的鑒賞之作,實為述而有綱,言而有物。垂注於古陶瓷的鑒賞者如能從一個窯係、窯口的研究齣發,觸類旁通,這也是古陶瓷鑒賞的一條門徑。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概況
(一)長沙窯的名稱、地理位置與曆史淵源
(二)窯爐形製與窯具特點
(三)陶瓷的胎質與釉色
(四)有關“釉下彩”和“釉上彩”的問題
(五)常見的器形和主要特點
(六)長沙窯興起的曆史背景、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生産的“紀年”陶瓷

第二章 花樣百齣的裝飾工藝
(一)單色青、褐、黑、白、紅、綠彩工藝
(二)罩釉(重彩)工藝
(三)釉中彩工藝
(四)釉下彩繪畫工藝
(五)剪紙工藝
(六)染纈工藝
(七)素(白)地書畫工藝
(八)模印與模印貼花工藝
(九)素胎工藝
(十)錐畫工藝
(十一)捏塑工藝

第三章 長沙窯瓷器豐富的文化內涵
(一)哲理名言
(二)詩歌
(三)茶文化
(四)酒文化
(五)宗教藝術
(六)西域風情
(七)音樂舞蹈
(八)體育雜技
(九)商業廣告

第四章 仿製品辨僞
(一)胎質的精粗與厚薄
(二)燒成溫度的不同
(三)彩釉裝飾不同
(四)文字書法特點
(五)書畫用筆特點
(六)模印裝飾有精粗之分
(七)製作工藝的不同
(八)捏塑技術的差彆

第五章 鑒賞基礎知識
(一)曆史價值
(二)美學價值
(三)收藏價值

第六章 有關問題研究
(一)邛峽窯和長沙窯是一對孿生的姐妹窯
(二)評“長沙窯源於邛窯”說
(三)評“長沙窯”釉下彩“唐青花”

第七章 名品鑒賞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挺好的下次还会再来光顾

评分

中土香事原有着久远的传统,一是礼制中的祭祀之用,二是日常生活中的焚香,魏晋南北塴时期随佛教东传的香事之种种,不过是融入本土固有的习俗,面非创立新制,至于两宋香事的兴盛发达,却是与高坐具有成熟密切相关,其时土人的焚香,原是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后世看得是风雅,而在当日,竟可以说风雅处处是平常。元代出现线香,香事里便有了“快餐文化”,不过追求古法与古意的一脉,却始终不曾断绝,直到明清。

评分

这书的榜本相当不错

评分

应该是正版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书

评分

东西不错,配送快,服务好,值得购买

评分

还行?。。。。。

评分

书本很好,内容丰富

评分

618的延续~都是好书,买买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