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時期南方青銅器研究/珞珈史學文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商周時期南方青銅器研究/珞珈史學文庫


張昌平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06-07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24270
版次:1
商品編碼:11994609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珞珈史學文庫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9
正文語種:中文

商周時期南方青銅器研究/珞珈史學文庫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商周時期南方青銅器研究/珞珈史學文庫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商周時期南方青銅器研究/珞珈史學文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武漢大學曆史學院張昌平教授研究南方商周時期青銅器發錶的論文修訂、集閤而成,分為商、西周、東周三個個時期。作者將青銅器作為研究的核心,從而考察商周時期南方的文化和社會背景,研究南方地區齣土青銅器所反映的西周早期周文化的南下以及對南方地區的控製,以及相互之間的交流。通過對盤龍城等南方地區青銅器的研究,揭示南方地區青銅器生産及其所摺射的與商文化中心地區政治關係;通過對不同青銅器群觀察,反映南方不同區域之間的文化交流;通過對西周時期噩國、曾國青銅器的研究,本書試圖勾勒齣一個西周時期的南國輪廓;通過對曾國等南方諸侯國青銅器及其銘文的考察,從新的角度來追溯早期楚文化,討論東周時期往往容易被忽視、但又較楚秦等大國更有代錶性的南方諸侯國文化地位和背景問題。作者關注中國青銅時代青銅器的全貌,甚至嘗試以全球視野考察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特徵,由外圍而及內在、由個體而到一般的思路是作者的主要風格。

叢書簡介:“珞珈史學文庫”是武漢大學曆史學院教師學術研究成果的結集。曆史學院的老師,在辛勤教書育人的同時,也為科學研究傾注瞭大量心血,在各自從事的方嚮或領域,推陳齣新,開拓前行,撰寫瞭一大批有價值的專著和論文。學院決定編撰教師個人的學術文集,是希望各位老師把自己散見於海內外各種齣版物上的代錶性論文加以整閤。這樣,通過一種文集,可以約略體現教師本人的研究曆程和領域;而於整體方麵,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展示武漢大學曆史學的學科格局和學術風格。由國傢“211工程”三期建設項目和武漢大學“基礎學科振興行動計劃”支持齣版。


作者簡介

  

張昌平,男,1964年齣生,獲學士、博士學位於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曾就職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現為武漢大學曆史學院考古及博物館學教授,研究領域為商周考古、中國青銅時代青銅器。美國國傢美術館視覺藝術高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傳統工藝與文物科技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係訪問教授。承擔的重要科研項目有:早期楚文化研究(2001年度全國文物、博物館係統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課題),曾國青銅器研究、盤龍城青銅器的整理與研究(國傢社科基金項目)。齣版有《隨州孔傢坡漢墓簡牘》、《曾國青銅器研究》、《湖北文物典》等著作,論文有《早期楚文化研究二十年》、《論殷墟時期南方尊與罍》、《“擇其吉金”金文辭例與楚文化因素的形成與傳播》、《北美地區所見中國商時期南方或南方特徵青銅器》、《曾國青銅器簡論》等。


目錄

目錄

前言......1

商時期

盤龍城商代青銅容器的初步考察......7

盤龍城齣土的商代青銅容器類說......20

北美地區所見中國商時期南方或南方特徵青銅器......33

論殷墟時期南方的尊和罍......57

商代銅瓿概論......76

自産與輸入——從紋飾風格看三星堆銅器群的不同産地......97

新乾大洋洲青銅容器的年代上限問題......109

虎卣......123

西周時期

噩國與噩國銅器......139

論隨州羊子山新齣的噩國青銅器......148

葉傢山墓地的考古收獲 ...... 160

論隨州葉傢山墓地M1等幾座墓葬的年代以及墓地布局......163

望城高砂脊與酉族......182

東周時期

曾國銅器的分期及其相關問題......187

曾國青銅器簡論......199

曾國銅器的發現與曾國地域......214

曾國青銅器銘文中“子”、“伯”等稱謂問題......240

曾侯乙、曾侯和曾侯......254

關於曾侯乙尊盤是否采用失蠟法鑄造爭論的述評......269

曾國為繒—隨說......282

隨仲嬭加鼎的時代特徵及其他......297

“擇其吉金”金文辭例與楚文化因素的形成與傳播......307

李三孤堆青銅器......319

作者著述列錶......331


精彩書摘

盤龍城商代青銅容器的初步考察(節選)

盤龍城遺址商時期文化以中原地區商文化因素為主體,商文化因素在盤龍城青銅容器中錶現尤為強烈,錶現在盤龍城青銅容器和鄭州二裏岡文化青銅容器使用基本相同的器類、組閤和器形;裝飾以獸麵紋為主的、種類與結構基本相同的紋飾;可能使用相同的鑄造技術。因為盤龍城青銅器與鄭州青銅器極強的相似性,乃至於過去大傢都認為這裏的青銅器特徵與中原地區完全一緻,甚至有學者認為盤龍城青銅器為鄭州地區所傳入。不過,與鄭州商城齣土的青銅器相較,盤龍城青銅器無論是器形還是紋飾都存在一些細部差異(除鄭州青銅器因未加報道而鑄造特徵不明、無法得齣比較結論外)。

總的來看,二裏岡文化時期的盤龍城青銅器的主要特徵,雖然仍與中原地區保持有高度的一緻性,但一些個性的因素,已初露端倪,這一點對於我們理解商時期南方地區青銅文化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一方麵,雖然迄今為止盤龍城遺址一直沒有發現直接證明當地可能鑄造青銅器的遺存,但盤龍城青銅器個性特徵的存在,無疑為這一器群是當地生産的結論提供瞭依據。另一方麵,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注意到殷墟文化時期南方地區青銅器包括青銅禮器具有與殷墟青銅器不同的特徵,現在看來,這些個性特徵的形成以及南方地區較發達青銅文明的齣現都並非突然,盤龍城青銅文明的存在,為長江中遊地區以後的文化發展打下瞭基礎。

北美地區所見中國商時期南方或南方特徵青銅器(節選)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伴隨著美國國力的銳進和中國文物的大肆外流,北美(美國、加拿大)迅速成為海外中國青銅器收藏的重要地區,和日本、歐洲的情形一樣,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殷墟時期青銅器是這些藏品的主要部分,這其中也不乏來自南方或具有南方特徵的青銅器。2002年7—10月,筆者獲美國國傢藝術館司塔爾基金資助,得以較全麵地收集和觀察北美地區商代青銅器資料,並做瞭以本篇題目為項目的研究,以下談談這一方麵的認識。

所謂南方青銅器其實是一個十分龐雜的概念。就目前所知,二裏岡文化時期之後南方地區已經湧現齣幾種青銅技術較為發達的青銅文化。其中時間較早、相當於中商時期的安徽阜南一帶青銅器與商時期中心區域(如鄭州、安陽等)特徵最為接近,不僅器形紋飾與後者大體相同,銅器組閤中也有鄭州、安陽常見而南方其他地區鮮見的觚、爵、斝,這裏青銅器的個性特徵隻是偶爾錶現在局部的形製、裝飾和鑄造技術方麵。吳城文化的青銅文明似乎也興起較早,其青銅器以鼎、鬲為重心,容器特徵多體現為典型商器的變體,除虎形裝飾之外,還形成瞭少量單純的本地器形及紋飾風格。以寜鄉為中心的湖南晚商時期青銅器包含獸形尊、卣為代錶的容器,與安陽殷墟文化關係密切,構成紋飾的單元與安陽基本相同而結構相異,多見象、虎等動物形象的造型與裝飾,較高頻率地使用高浮雕。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這一地區也齣土—雖然迄今未見與容器同齣—與本地容器風格(裝飾的、鑄造的、造型的)完全不同的大型樂器—鐃(鐃的發現還散布於湖北至福建的長江中下遊其他地區)。三星堆文化銅器群在銅器風格構成上情形與湖南相似。以人像、麵具、神樹為一組的器群個性特徵極為突齣,錶現齣與中原及周邊其他地區較大的差異,而尊、罍風格則與商時期中心區域青銅器頗為接近。類似三星堆的尊、罍在分布上沿長江沿綫延伸到江蘇,同時又深入至漢水流域如棗陽、城固,這些尊、罍在器形、紋飾、鑄造技術上極具共性,我們認為這其中相當多的器物都鑄造於長江中下遊某一地區,換言之,那裏是另一個尚未被完全認知的青銅文化。

…………

國內學者雖然也較早有論述南方地區青銅器地方特徵,但未被學術界廣泛接受。隨著新乾大洋洲、廣漢三星堆的發現,南方地區殷墟文化時期存在水平較高的青銅文明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對於那些特徵與安陽類似的南方地區青銅器如寜鄉齣土容器或長江沿綫齣土的尊、罍,他們中的多數是由安陽傳入或是南方當地鑄造,學者的看法仍然大不一緻,國內持由安陽地區傳入的論點的學者仍然較多。

形成對南方青銅器性質歧見的根本原因,是那些被認為是南方型的青銅器多數都是以典型商文化青銅器為祖型而不易辯白。而在指認無明確齣土地點的收藏品是否為南方青銅器或者具有南方青銅器特徵,則更為睏難和更有爭議性。本文對南方青銅器的探討,是在學者們的認識基礎上,根據有明確齣土地點的南方青銅器所總結齣來的特徵以及與典型商文化明顯不同的風格特徵,來判斷北美地區所見青銅器是否為南方器或者具有南方特徵。在討論的過程中本文也會引用日本、歐洲收藏的一些中國青銅器的資料,目的是試圖較全麵地剝離齣傳世品中所謂南方的青銅器。

論隨州羊子山新齣的噩國青銅器(節選)

噩國其他青銅器也可見若乾個性作風。羊子山M4齣土的四耳渦紋方座簋形製與傳世的噩叔簋(《中國青銅器全集》6,圖107)的形製相同,此類渦紋方座簋雖然在風格上並無特異之處,但在周文化中並不多見。噩叔簋圈足內帶有懸鈴,也是周文化中的非主流因素。傳世的噩侯弟季觶器體橫截麵作橢方形,在器體短徑方嚮的頸部和腹部分彆有一對半環形鈕和單鋬,形製較為特殊,過去被諸傢一概誤作卣。其實此器的子口在蓋部,與一般卣蓋作母口不同;半環形鈕也沒有像此時的卣一樣齣現在器體的長徑兩側,特彆是這種鈕很小,大小與形製均不是用作套接提梁的卣鈕。比照1980年羊子山墓葬齣土簋蓋上的雙鈕,可知它們是類似而又頗為特彆的設計。噩侯弟季觶的單鋬也見於同人所做的尊,單鋬在尊、觶等圈足的酒器中同樣是十分少見的設計。噩國的這幾件青銅器雖然在細部上形製特殊,但它們的風格卻有很強的一緻性。周文化係統中的諸侯國青銅器,往往會錶現齣不同方麵的個性特徵:或者器形、紋飾種類單調,或者紋飾布局、器形局部做標新立異式的處理,這些錶現應該說明瞭青銅器為這些諸侯國自身獨立生産的文化背景。噩國青銅器包括噩國的幾件神麵紋青銅器,也應該如此。

西周時期鄂北豫南一帶屬於周代南土,其青銅文化較為發達,地望在今襄樊一帶的鄧國還曾有一對造型、裝飾繁縟的鄧仲犧尊齣土於陝西長安張傢坡墓地。羊子山噩國青銅器的發現為我們澄清瞭周代南土的一些曆史文化問題,同時也促使我們對這一區域予以更多的關注。

曾國青銅器簡論(節選)

青銅鑄造業是商周時期最重要的生産活動之一。在次一級的政治中心,青銅器可能直接來源於中心區域的輸入,也可能隻是由中央在技術上對地方的傳播。這兩種不同的方式摺射齣的政治關係完全不同。因此像曾國這一層次國傢青銅器的生産方式到底如何,是值得關注的。

從工藝的角度看,曾國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演進過程與其文化特徵的變化一樣,也與當時的主流技術基本保持一緻。除瞭大體相同的範型技術外,西周晚期常對簋、壺等器類的耳、鋬等附件采用後鑄技術,在春鞦中晚期,先鑄和後鑄技術同時廣泛地並用。這些技術也正是先後為第一階段的周文化、第二階段的楚文化青銅器所應用的主流技術。尤其在第二階段包括曾國在內的楚係青銅器鑄造技術極為公式化,甚至楚、曾兩國青銅器在春鞦早期以後開始大量使用銅墊片的現象也十分一緻。曾國青銅器的技術與中心文化區域的一緻性如此之強,令人矚目。我們知道,分鑄技術的推廣和發達,是為適應大規模青銅工業生産而將工藝過程劃分為更多相對獨立步驟的分工要求。西周晚期以後規模化的生産趨勢,與曾國作為從屬國傢的身份地位看上去是相矛盾的。那麼,曾國青銅器的鑄造是否就是在周、楚的集中控製下完成的?

迄今為止,曾國沒有發現任何與鑄、煉相關的作坊遺址。曾國青銅器是否為自産,隻能從青銅器自身特徵來分析。前述曾國青銅器始終保持著一些個性特徵,如曾國青銅器器類有一定的選擇性、器形與紋飾的設計程式化等,已經暗示齣曾國在各階段都應該一直擁有獨立的青銅鑄造工業。也就是說,個性特徵是曾國自鑄青銅器的必然反映。


前言/序言

  

前言

曆史學傢常常麵臨著政治中心與周邊地區材料不對稱的問題,考古學研究者則無此煩惱,因此考古學在揭示古代區域性文化方麵有著先天的優勢。當然考古學傢也會有著中心與周邊的地域性之分。處於當今政治、文化中心地區的學者多熱衷於事關格局的主流文化,而工作於地方的考古學傢則需時常麵對物質文化的區域性。我本人由於中心地區之外的工作與生活經曆,甚至還會覺得區域文化研究更加有趣。如果我們比較不同類型學者的研究習慣,還會發現由周邊而及中心的觀察方嚮,更容易聚焦和觀察到周邊地區物質文化的個性特質,這常常有彆於由中心而及周邊所得到的文化同一性的觀感。另外,中心與周邊正是一個社會空間構成上不可或缺的兩麵,特彆是在青銅時代的南方地區,由於青銅礦料資源的特殊性,更多地促成瞭與中原地區以及與其他區域文化的互動,更多地推動瞭南方地區自身文化的發展,從而對早期中國國傢曆史進程産生重大影響。甚至如果從南方青銅資源輻射、南方地區文化地位的角度而言,這裏本身就是一個中心。推而廣之,南方或者其他任何一個區域文化的研究,都是改觀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都與中心地區有同等的重要性。本文集是以商周時期物質文化的核心—青銅器作為研究內容,從一個邊角,來觀察當時文化和社會背景。

半個世紀之前,人們對商朝南方的理解差不多僅限於“撻彼殷武,奮伐荊楚”這樣的曆史文獻記載。隨著盤龍城遺址的考古發現和發掘,纔認識到商時期在南方的文化、政治方麵所達到的範圍。目前,通過盤龍城青銅器考察盤龍城的性質和地位,已經可以一定程度地感知當時中原王朝對南方控製的方式及途徑。在稍晚的殷墟文化時期,新乾大洋洲、廣漢三星堆等諸多南方青銅器群反映齣中原文化已經退縮、南方青銅文化興起,同時南方地區已經可以獨立生産具有個性特徵的青銅器。而通過認知這些青銅器的特點,南方不同區域之間、南方與中原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得以揭示。本文集中於對盤龍城等南方地區青銅器的研究,正是試圖以此揭示南方地區青銅器生産及其所摺射的與商文化中心地區政治關係,試圖通過不同青銅器群觀察南方不同區域之間的文化交流。

西周時期,南方地區青銅器的發現也已開始建立這一地區遠較“昭王南徵而不復”等文獻記載豐富得多的曆史場景。目前我們可以較清楚地看齣,西周初期周王朝勢力的南下是通過隨棗走廊而及江漢地區。較為典型的西周青銅器的發現,在隨州的羊子山墓地、葉傢山墓地,嚮南到江陵萬城,東南到黃陂魯颱山墓地、蘄春毛傢嘴遺址,並進一步輻射到湖南望城高砂脊等遺址。由這些物質文化材料反映的西周早期周文化的南下以及對南方地區的控製,已經有瞭一個比較清晰的輪廓。這樣一個輪廓,是在不斷地新的考古發現中,由豐富的彼此關聯的材料所體現的。文集中對西周時期噩國、曾國青銅器的研究,試圖論證上述看法,勾勒齣一個西周時期的南國。

東周時期南方地區是楚文化的勢力範圍,不過,戰國之前的楚國中心區域所在,學術界多年來卻未曾達成一緻意見。而在文獻記載的隨國之地齣現的曾國也是一個未解之謎,這個謎隨著最近隨國青銅器的齣現顯得更加撲朔迷離。曾國隻是南方的一個小國,但其青銅文化給當代留下的影響卻不亞於楚文化,因此在很多時候實際代錶瞭楚文化的特徵。本文集試圖從青銅器銘文的角度提齣新的追溯早期楚文化的方法,《曾國青銅器簡論》等一組關於曾國青銅器的論文,其內容與本人專著《曾國青銅器研究》或者相關、或者屬於其主題之外,則是討論東周時期往往容易被忽視、但又較楚秦等大國更有代錶性的諸侯國文化地位和背景問題。

上述內容大體反映瞭筆者二十年來對南方地區青銅器及其反映的社會背景的認識方嚮。雖然筆者近年越來越關注中國青銅時代青銅器的全貌,甚至嘗試以全球視野考察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特徵,但如文集中由外圍到內在、由個體到一般的思路仍然是筆者會保持的風格。這些是筆者所能總結到的文集的些許價值。

最後要感謝武漢大學曆史學院《珞珈史學文庫》提供齣版這本文集的機會,感謝商務印書館丁波老師、段珩女士及諸位編輯為文集所作的編輯工作。由於文集在《珞珈史學文庫》立項時,我在《60學人文集》中的內容已經定稿,後者集結的《方國的青銅與文化——張昌平自選集》內容和選題較為寬泛,其中的《論殷墟時期南方的尊和罍》、《北美地區所見中國商時期南方或南方特徵青銅器》、《“擇其吉金”金文辭例與楚文化因素的形成與傳播》、《關於曾侯乙尊盤是否采用失蠟法鑄造爭論的述評》等四篇文章重復齣現在本文集中,這是需要特彆說明的。



商周時期南方青銅器研究/珞珈史學文庫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商周時期南方青銅器研究/珞珈史學文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經典參考書,值得購買哦

評分

棒棒棒 好好好好好喜歡京東 買給國外的姐姐

評分

棒棒棒 好好好好好喜歡京東 買給國外的姐姐

評分

經典參考書,值得購買哦

評分

書是正版,內容不錯,物流也好快

評分

書是正版,內容不錯,物流也好快

評分

這本書內容不錯,值得一讀,謝啦!

評分

經典參考書,值得購買哦

評分

書是正版,內容不錯,物流也好快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商周時期南方青銅器研究/珞珈史學文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