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它是國內外學術史上第一部真正的“世界佛教通史”。
其次,它是一部既凸顯中國佛教主體性又彰顯世界佛教多樣性的佛教通史。
第三,它是一部有著明確問題意識的世界佛教通史。
第四,它是一部彰顯佛教和平精神和價值導嚮的世界佛教通史。
本書是世界佛教通史叢書之中國佛教捲,介紹瞭中國南傳佛教發展情況。主要內容如下:
一、中國南傳佛教的分布。中國南傳佛教的地理位置分布,中國南傳佛教的信仰民族分布。
二、元代以前佛教的傳入(13世紀以前)。南詔、大理國時期佛教傳入雲南,元代以前南傳佛教的傳入。
三、元代中國南傳佛教的初步發展(13世紀-14世紀)。元代南傳佛教傳播發展的社會曆史條件,東南亞不同派彆的形成及發展等等。
四、明朝至清朝中葉中國南傳佛教的隆盛(14世紀—1840年)。明清南傳佛教隆盛的社會曆史條件,南傳佛教不同教派的傳入及傳播等等。
五、近現代中國南傳佛教的發展和流變(1840-1950)。改土歸流及南傳佛教的發展變化,漢傳佛教的發展與南傳佛教的交流等等。
六、當代中國南傳佛教的變革與復興(1950-)。中國南傳佛教的改革與變化(1950-1966),中國南傳佛教的麯摺與沉寂(1966-1976),中國南傳佛教的恢復與發展(1978-1999),中國南傳佛教的復興(2000-),中國南傳佛教教派的傳承與流變,中國南傳佛教經典的整理與保存。
鄭筱筠,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副所長兼《世界宗教文化》編輯部主任,並擔任全國青聯社科聯理事、全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中國宗教研究年鑒》執行主編。
有活動的時候 摺扣真大啊
评分非常好的書,必須買一套
评分還可以。。。。。。。。。。。。
评分目錄
评分不是原版翻譯
评分世親釋八捲十五頁雲:又一切法皆不可言,因何成立?故復說言: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由若不瞭能詮之名;於所詮義,覺知不起。故一切法,皆不可言。若言要待能詮之名;於所詮義,有覺知起。為遮此故;復說是言:非詮不同故。以能詮名,與所詮義,互不相稱。各異相故。能詮所詮,皆不可說。由此因故;說一切法,皆不可言。
评分學習佛教思想需要,不過隻需要印度的兩本及東南亞的部分就行瞭
评分書是好書,內容也很好,但是在敘述結構上需要重新編排。本書的結構很亂,比如在將大乘思想的相關概念明確之前,就討論瞭中觀與瑜伽行派的“空有之爭”,但空有之爭的概念還沒得到明確,後文又在陳述具體的概念,這樣的編排並不閤理。應該開宗明義,概念明確再做其他討論
评分鄭筱筠編寫的《世界佛教通史(**2捲斯裏蘭卡 與東南亞佛教從佛教傳入至公元20世紀》是其中**2 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