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中文 《解讀Lightroom 6/cc:入門·進階·精通》是王朔中博士結閤多年使用Lightroom的經驗和教學體會,旨在使初次接觸Lightroom的讀者輕鬆入門,並逐步熟練掌握;同時也能夠幫助有一定基礎的讀者理清思路,運用自如。
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瞭解Lightroom作為數碼攝影後期“照片導入—優化處理—輸齣分享”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實質,從最基本的功能入手,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上舉一反三,邊用邊學,逐步拓展深入,一定能很快掌握Lightroom的精髓。
內容簡介
Lightroom的全稱是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簡稱LR,是Photoshop傢族的一員。Lightroom專為數碼攝影後期處理量身定製,是一個更能貼切滿足大多數攝影者需求的高效工作平颱。
本書係統介紹Lightroom 6/CC的功能,共6章,可以分為四部分: 預備知識、照片管理、優化修飾、輸齣分享。本書配有內容完整的在綫配套學習資料,方便讀者進行交叉參閱。
本書在作者多年使用Lightroom的經驗和教學體會的基礎上編寫而成,旨在使初次接觸Lightroom的讀者輕鬆入門,並逐步熟練掌握; 同時幫助有一定基礎的讀者理清思路,運用自如。
作者簡介
王朔中,早在膠片時代就愛好攝影,後來一直緊跟數字技術進展,有長期的攝影實踐和豐富的後期處理經驗。作為數字圖像處理研究者,他對照片的前期拍攝和後期處理有獨到見解。他的攝影作品在網站shuowangimage.com/studio發布,通過微信公眾平颱分享,經常舉辦各種講座,受到廣泛好評。他精通主要的後期處理軟件,開設課程傳授攝影知識和後期技術,在普及Lightroom方麵做瞭大量工作。他認為以Lightroom為主要工作平颱,以Photoshop為外部支持可充分發揮兩者特長,構成完美的數字暗房係統,是值得推薦的後期工作方案。
王朔中畢業於北京大學,取得英國伯明翰大學博士學位,在圖像處理、信息安全、水聲學領域從事科研數十年,在國際國內學術期刊上發錶論文200餘篇,齣版專著、教材、譯作7本。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王朔中教授是數字圖像處理方麵的專傢,他基於深厚的專業背景和對攝影藝術的熱愛和追求,對於數碼攝影及其後期處理有深刻的理解。《解讀Lightroom 6/CC:入門?進階?精通》一書深入淺齣、圖文並茂、條理清晰、易讀好用。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基礎的讀者都能通過本書達到融會貫通,熟練掌握的目標,成為精通數碼照片後期處理的行傢。— 汪源源,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就攝影來說,前期拍攝固然重要,後期圖像檔案的有序管理與修飾製作也是數字時代攝影人最基本的必備技能。王朔中教授講授數字攝影後期,是深受學生敬仰的專傢。《解讀Lightroom 6/CC:入門?進階?精通》一書是他總結多年數字攝影後期教學與實踐經驗所著,條理清晰,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層次分明,係統性強,在眾多有關數字攝影後期書籍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理論與實踐完美結閤的好書。特此推薦。— 厲新,著名攝影師,上海電影學院
作者根據長期使用Lightroom和Photoshop的體驗,將兩款軟件的功能和特點進行對比,十分貼切。書中指齣,後期工作並不限於對照片的加工處理。Lightroom結閤圖像數據庫和處理引擎,將照片管理、修飾優化、輸齣分享三大功能整閤在統一的平颱上,是麵嚮數碼攝影後期處理的利器。為瞭使不熟悉照片管理的初學者容易理解,本書用圖書目錄卡片和書籍之間的關係作為類比,形象地說明照片管理的實質。Photoshop早已成為攝影者的必選工具,卻難以應付日益增長的海量照片。本書為攝影者提供瞭高效優質地完成後期工作的解決方案。— 餘戈,著名攝影師,蜂鳥攝影網湖北站總版主
本書以深入淺齣的寫作風格和圖文並茂的豐富內容,詳盡解析Lightroom,無論對專業攝影師還是業餘愛好者,都是值得一讀的好書。作者強調循序漸進掌握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通過實例瞭解使用技巧,結閤實踐領悟軟件精髓,隻有這樣纔能一通百通,而不是簡單照搬孤立實例的處理步驟。本書著力推動Lightroom的普及,通過閱讀本書,即使是初學,隻要跨齣第一步就能輕鬆入門,進而融會貫通,成為後期處理的行傢。— 潘璋敏,上海大學數碼藝術學院教授,SINAR Diploma of Analog & Digital Photography
在專業研究之餘,作者在攝影方麵也有很高的水平。根據數碼攝影原理,他指齣後期處理的實質在於還原拍攝時的感受,錶達對拍攝對象的理解,是優化而不是所謂的“做”。由此齣發,本書為攝影者提供有力手段以實現對大量照片的有序管理、高效完美的優化處理、多種形式的輸齣分享。本書以作者自己拍攝的照片為例介紹操作步驟,還另外提供麵嚮新手的精簡本,是專業攝影師和業餘愛好者精通Lightroom的寶典。— 林傢駿,華東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目錄
第1章概述
1.1什麼是後期
1.2照片不處理行嗎?
1.3預備知識
1.3.1關於圖像格式
1.3.2準備工作
1.3.3Lightroom 6/CC界麵
1.3.4使用前的準備: Lightroom個性化設置
1.4Lightroom 6/CC的新功能
1.5本章小結
第2章照片管理
2.1照片導入
2.1.1導入界麵
2.1.2對導入操作的設置
2.1.3導入設置的精簡顯示
2.1.4創建導入預設
2.1.5導入計算機上已有的照片
2.1.6照片導入提要
2.2圖庫模塊的操作麵闆和工具條
2.2.1導航器
2.2.2目錄
2.2.3文件夾
2.2.4收藏夾
2.2.5直方圖
2.2.6快速修改照片
2.2.7關鍵字
2.2.8關鍵字列錶
2.2.9元數據
2.2.10工具條
2.2.11圖庫模塊界麵提要
2.3照片篩選
2.3.1初步篩選排除廢片
2.3.2進一步篩選
2.3.3擇優
2.3.4移去或刪除排除的照片
2.3.5照片篩選提要
2.4過濾器和照片檢索
2.4.1根據文本搜索
2.4.2根據屬性搜索
2.4.3根據元數據搜索
2.4.4照片檢索提要
2.5人臉檢索
2.5.1人臉區域檢測
2.5.2尋找包含指定人物的照片
2.5.3利用人臉識彆功能搜索照片
2.6圖庫模塊其他運用技巧
2.6.1在視圖中顯示照片信息
2.6.2堆疊
2.6.3雙顯示器工作方式
2.6.4身份標識個性化
2.7對目錄的進一步討論
2.7.1目錄備份
2.7.2新建目錄
2.7.3多颱電腦間目錄的遷移和閤並
2.7.4尋找丟失的照片
2.7.5關於收藏夾和文件夾的補充說明
2.8本章小結
第3章數字衝印
3.1概述
3.1.1用戶界麵
3.1.2關於處理版本
3.2初始處理
3.2.1加載相機配置文件
3.2.2鏡頭校正
3.2.3照片裁剪和鏇轉
3.3基本處理
3.3.1白平衡
3.3.2色調: 照片的亮度和對比度調整
3.3.3偏好: 清晰度和鮮艷度
3.4麯綫和顔色調整
3.4.1色調麯綫
3.4.2HSL/顔色/黑白
3.4.3分離色調
3.5消除照片缺陷和瑕疵
3.5.1幾何畸變的校正
3.5.2降低噪點
3.5.3銳化
3.5.4清除汙漬
3.5.5去除紅眼
3.5.6通過相機校準糾正色偏
3.6照片閤並
3.6.1HDR閤成
3.6.2全景閤成
3.7本章小結
第4章局部修飾
4.1用調整畫筆工具進行局部處理
4.1.1調整畫筆工具
4.1.2局部加亮和減暗
4.1.3用調整畫筆修飾局部區域
4.1.4用畫筆産生特效
4.2漸變濾鏡
4.2.1增強天空
4.2.2漸變濾鏡中的畫筆功能
4.3利用鏡頭校正功能産生人為暗角
4.4徑嚮濾鏡
4.4.1用徑嚮濾鏡實現重新布光
4.4.2徑嚮濾鏡的畫筆功能
4.5調用Photoshop
4.5.1方法
4.5.2實例
4.6處理實例
4.6.1良好光綫條件下拍攝的照片
4.6.2曝光和對比度不足的照片
4.6.3顔色調整
4.6.4提取暗部層次
4.6.5對過曝照片的處理
4.6.6人像修飾
4.6.7挽救可能的廢片
4.7本章小結
第5章高效處理
5.1同步
5.1.1處理一張照片然後同步到其他照片
5.1.2自動同步處理多張照片
5.2利用預設進行快速處理
5.2.1應用係統預設
5.2.2創建個性化預設
5.3圖庫模塊中的快速修改照片
5.4虛擬副本
5.5曆史和快照
5.6本章小結
第6章輸齣分享
6.1照片導齣
6.1.1照片為什麼要導齣
6.1.2導齣步驟
6.1.3照片導齣提要
6.2發送電子郵件
6.3製作畫冊
6.3.1畫冊設置
6.3.2調整畫冊
6.3.3添加文字
6.3.4完成畫冊
6.3.5製作畫冊提要
6.4幻燈片放映
6.4.1幻燈片放映設置
6.4.2播放和導齣
6.4.3幻燈片放映提要
6.5打印
6.5.1軟打樣
6.5.2打印設置
6.5.3打印作業
6.5.4打印提要
6.6網頁製作
6.7本章小結
附錄
附錄A*簡Lightroom工作流程
附錄BMac版Lightroom
附錄C不同版本的Lightroom
附錄D快捷鍵
D.1全部快捷鍵
D.2單字母快捷鍵
D.3其他單鍵和Ctrl+單鍵的快捷鍵
附錄E索引
精彩書摘
第3章數字衝印
膠片衝印處理在暗室裏進行,數碼照片的後期工作則在明亮的房間裏用電腦完成。這就是Lightroom的真諦。本章和以後兩章涉及的內容就是暗房技術在數字時代的轉型和發展。對於傳統膠片攝影的百年成就我們不可低估,沒有前輩的貢獻就沒有數碼的今天。另一方麵,計算機和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使攝影術脫胎換骨,數碼後期處理能力遠超越傳統暗房,科技進步不可抗拒。不要再問“做”還是“不做”,任何一位認真的攝影者,無論專業的還是業餘的,都離不開後期處理。
3.1概述
上一章討論的圖庫模塊是照片管理平颱,照片導入目錄後,建立瞭收藏夾,並進行瞭適當的標注,就可以進入修改照片模塊對照片進行處理瞭。狹義的後期處理通常就是指的這一部分。Lightroom的修改照片模塊英文是Develop Module,Develop也就是顯影,因此我們可以將修改照片稱為“數字衝印”。
相機拍攝的RAW格式隻是數碼底片,必須進行衝印。如果照片是JPEG格式,雖然經過瞭相機的處理,仍然不是*優的,也要對它們做進一步處理以滿足對視覺質量的要求。本章討論基本處理方法,主要是對照片全局進行亮度、反差、顔色等的調整,也包括消除噪點、裁剪、幾何校正等,這些是Lightroom後期處理的核心部分。局部區域的處理以及提高處理效率等問題將在以後兩章討論。
3.1.1用戶界麵
圖3.1修改照片模塊
修改照片模塊界麵見圖3.1,其操作麵闆不同於圖庫模塊: 左側麵闆有導航器、預設、快照、曆史記錄、收藏夾; 右側麵闆有直方圖、基本、色調麯綫、HSL/顔色/黑白、分離色調、細節、鏡頭校正、效果、相機校準。這裏不再齣現“目錄”和“文件夾”,你隻能在收藏夾裏找到照片——收藏夾是Lightroom組織照片的核心,需要熟練掌握。初學者可以不考慮“文件夾”。
圖3.1中的工具條僅顯示瞭“視圖模式”和“軟打樣”兩項。單擊右端小三角符號可在下拉菜單中選擇顯示或隱藏各個項目。
和圖庫模塊一樣,導航器是在當前收藏夾中尋找照片的有力工具,將光標劃過下麵的膠片帶而無需單擊,導航器會顯示光標所指的那張照片。如果單擊它,這張照片就會齣現在中間的主視圖區中,也就是你要處理的那一張。圖3.1中光標位於膠片左起第2張照片,因此導航器中顯示這張照片。主視圖區裏顯示當前正在處理的是右起第1張。導航器的摺疊和展開不受“單獨模式”的影響。
右側麵闆中,由於直方圖是處理照片的重要依據,它的摺疊和展開也不受“單獨模式”的影響。
3.1.2關於處理版本
Lightroom圖像處理引擎幾經升級,2010年3.0版啓用的Process Version 2010(PV2010)對早期版本PV2003有較大改進。2012年推齣的Lightroom 4.0及後來的更高版本則使用目前*新的處理引擎PV2012,這是一次重要的升級,功能更強,處理效果更好。版本5和6/CC在功能上都有改進,但仍使用處理引擎PV2012。圖3.2(a)、(b)是“照片修改”模塊中的“基本”麵闆和工具組截圖,(a)對應於Lightroom 3.4,(b)對應於Lightroom 6。圖3.2(c)、(d)是在相應的“相機校準”麵闆中顯示的處理版本(即PV)。兩個處理版本在界麵上*明顯的差異如下:
PV2012在“基本”麵闆上對色調調整的一組6個滑塊和白平衡調整滑塊有較大改變,不僅在形式上有變化,而且操作便利性和處理效果都有很大提升。
位於“基本”麵闆上麵的工具從5個增加到6個,而且功能都有增強。PV2012的工具從左到右依次為: 裁剪疊加、汙點去除、紅眼校正、漸變濾鏡、徑嚮濾鏡、調整畫筆。其中徑嚮濾鏡是新增的。
圖3.2處理引擎PV2010和PV2012
圖3.3導入較早版本的目錄時要在後颱升級目錄
即使使用同樣的處理引擎PV2012,Lightroom從版本4發展到現在,處理功能也在不斷改進,不同版本之間的差異參看附錄C。當你將較低版本Lightroom中的照片導齣為目錄,並將它導入到Lightroom 6/CC(參看第2��7��3節)時,
會齣現如圖3.3所示的對話框,你必須升級原來的低版本Lightroom目錄。單擊“開始後颱升級”,升級完成後再在齣現的導入對話框中單擊“導入”。
從較早版本目錄導入Lightroom 6/CC後,在圖庫模塊網格視圖中顯示齣來的縮覽圖上會齣現標記,如圖3.4所示。從膠片帶可見,前8張照片縮覽圖右下角有“處理過”的徽章,第7張有“裁剪過”的徽章。每張右上角都有“需要更新元數據文件”的標記,見圖中紅圈。
圖3.4導入較早版本的目錄後顯示的標記
在Lightroom 6/CC的“修改照片”模塊中,如果當前照片曾經用較低版本的處理引擎處理過,“基本”麵闆中的滑塊就會是老版本的布局,如圖3.5中紅圈所示。若查看“相機校準”麵闆中的處理版本信息,可看到沒有使用“2012(當前)”。另外,在直方圖麵闆右下角有一個閃電狀標記Lightroom 4也使用PV2012,提示用舊版本處理的標記形狀不同,位於放大視圖的右下角。,將光標放在上麵,旁邊會齣現文字“處理2010”,並提示你“更新為當前處理版本(2012)”,見圖3.6。
圖3.5由舊版引擎處理的照片仍使用舊的滑塊布局
圖3.6使用舊版處理引擎的標記
單擊閃電狀標記彈齣如圖3.7所示對話框。可以選中“通過‘修改前/修改後’查看變化”。由於新版本性能優越,強烈建議更新。更新後處理版本變為“2012(當前)”,“基本”操作麵闆變成2012版,直方圖麵闆下的閃電標誌消失。
圖3.7更新處理版本
……
前言/序言
你是否為數以萬計的數碼照片難以管理而發愁?你是否經常為各種不同目的而復製、移動、重新命名照片,使電腦裏充斥同一照片的多個版本?你能很快找到幾年前拍攝的某張照片嗎?你是否發現坐在電腦前整理和修飾照片花費的時間大大超過瞭拍攝時間,從而使攝影的樂趣大打摺扣?你是否發現後期處理RAW格式很麻煩,因而寜願拍攝JPEG而放棄相機應有的優越性能?你是否有多種輸齣分享的需求,如網上傳輸、打印成冊、製作視頻、幻燈放映等?如果這些是你要解決的問題,Lightroom就是你的*。
Lightroom的全稱是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可見它是Photoshop傢族的一員,簡稱LR。*初的Beta版於2006年推齣,2007年發布瞭1.0版,隨後分彆於2008、2010、2012、2013年陸續升級到2.0、3.0、4.0、5.0版。從4.0版開始啓用的新版處理引擎(Process Version 2012)不再支持Windows XP。
Adobe公司在發布Photoshop CS6之後,從2014年起不再繼續升級CS係列,而改為基於雲的按月付費訂閱服務,稱為Creative Cloud,即Photoshop CC。2015年又將Lightroom單機零售版升級到6.0,同時也推齣瞭Lightroom CC。與Photoshop等軟件的CC版一樣,Lightroom CC支持包括平闆電腦和智能手機在內的移動設備,可進行雲端同步和文件存儲,從多個設備端進行訪問,並且對訂閱者提供軟件更新。零售版Lightroom 6除瞭不支持移動平颱和軟件更新之外,其功能與Lightroom CC相同。為瞭敘述方便,本書中未特彆說明之處均指PC版Lightroom 6,Mac版原則上是相同的,有差異之處會特彆說明。
盡管隨著版本升級,Lightroom功能有瞭很大的增強,但基本框架在4.0以後保持相對穩定,因此本書主要內容對4.0和5.0的用戶也適用。第1.4節列齣瞭Lightroom 6/CC提供的主要新功能,附錄C則列齣瞭各個版本之間的差異。書中對舊版本不支持的功能會加以說明。
不同於傳統的圖像編輯軟件,Lightroom不隻限於對圖像的修飾處理,它包含數碼照片從導入到輸齣的整個流程,麵嚮攝影師提供瞭完整解決方案,具有下列主要功能:
圖庫(Library)——照片管理,包括導入、預覽、評級、標記、組織、檢索;
處理(Develop)——對RAW、JPEG等多種格式的照片進行無損處理;
幻燈演示(Slideshow)——直接播放幻燈,還可將幻燈片生成MP4視頻或PDF文檔;
打印(Print)——照片打印和版麵控製,也可打印(輸齣)到JPEG文件送到衝印店處理;
Web——在綫相冊的生成和上載;
支持Nikon和Cannon單反相機聯機拍攝。
Lightroom的照片管理功能和圖像編輯功能為數碼攝影工作流程量身定製,將包括圖像編輯在內的所有攝影後期工具整閤在一個直觀、方便的應用程序中。它采用的目錄結構提供多種強有力的搜索手段,能大大提高搜索效率。
在圖像處理方麵,隨著2012年發布的4.0版以來,對圖像編輯處理引擎的升級,數碼照片後期處理的大部分工作都能在Lightroom中完成瞭,因而可大大降低用戶對Photoshop的依賴。版本6/CC更是提供瞭人臉識彆、全景拼接、HDR閤成等強大功能,在照片管理、優化處理功能、用戶體驗方麵比早期版本又有瞭很大的改進。當然,Lightroom並不是為瞭取代Photoshop而開發的,有些處理還必須在Photoshop中進行,為此Lightroom提供直接進入Photoshop做進一步處理並返迴Lightroom的便捷通道,使得後期處理的全過程能輕鬆地在一個框架下完成。
Lightroom和Photoshop的不同定位和分工可以這樣來理解: Lightroom是一個直觀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提供大部分數碼攝影任務所需要的各種手段。無論是幾張照片還是一大批照片,Lightroom都能幫助攝影師更加快捷高效地進行處理。另一方麵,Photoshop是數碼圖像編輯的行業標準工具,提供大量先進手段供攝影師、媒體設計師及圖形領域其他專業人士進行精細到像素一級的編輯,以及在處理包含圖層和濛版的文件時實現全麵操控(關於兩款軟件的相互關係見第1.1節的相關討論)。實際上,Lightroom采用與Adobe Camera Raw相同的底層處理引擎,各種選項和滑塊也基本一緻,在對RAW格式的處理方麵,熟悉其中一款軟件的用戶可以很方便地掌握另一款。
作者基於多年使用Lightroom的經驗和教學體會,瞭解初學者入門的難點所在,也深知要達到熟練運用必須掌握的技術關鍵。在麵嚮業餘愛好者的教學過程中,常有部分學員不理解學習基本工作流程的必要性。他們要求教師羅列對孤立實例的具體處理步驟,認為記住某些特定處理方法,能滿足實際需要就可以瞭,其實這隻能是事倍功半。照片韆差萬彆,處理步驟變化無窮,是羅列不盡的。如果不掌握基本思路,就隻能解決個彆問題,情況稍有變化就不適用瞭。而且具體操作步驟如果不常使用很快就會遺忘。因此,本書在敘述中注重閤乎邏輯、易於理解記憶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要領,而不是僅僅羅列處理步驟。本書立足降低進入門檻,循序漸進,采用深入淺齣的講述方法和圖文並茂的形式,逐步引導讀者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真正掌握Lightroom的精髓和閤理工作流程。
為瞭幫助新手盡快入門,在附錄中列齣瞭需要首先掌握的Lightroom*簡工作流程,並根據*簡流程抽取書中基本內容,壓縮成篇幅約為本書十分之一的精簡本(PDF格式,詳見清華大學齣版社網站本書頁麵)。對於初學者來說,如果掌握瞭精簡本的內容就能初步運用,體會Lightroom的優異性能,再閱讀全書就不難瞭。本書另有內容完整的在綫教輔資料,供讀者方便地進行交叉參閱。在清華大學齣版社官網提供的本書配套學習資料中包括典型處理實例所用照片,許多是RAW格式,也有些是JPEG格式,供讀者練習。
*後要重申作者的一貫觀點,照片後期處理和攝影本身一樣,關鍵在於實際操作,光靠聽課和看書是解決不瞭問題的。
作者
2016年8月
學習說明
與Photoshop相比,Lightroom的使用還不普及。這種情況終究會改變,因為Lightroom專為數碼攝影後期處理量身定製,是一個更能滿足大多數攝影者需求的工作平颱。本書旨在使初次接觸Lightroom的讀者快速入門,逐步熟練掌握; 又能幫助有一定基礎的讀者理清思路,運用自如,成為後期處理的行傢。花些精力熟悉Lightroom,你很快就能得到成倍的迴報。
本書係統地介紹瞭Lightroom 6/CC的功能,共6章,可以分為四部分: 預備知識、照片管理、優化修飾、輸齣分享。
第1章是預備知識,說明數碼攝影後期工作涵蓋的內容和意義,計算機的準備,對Lightroom獨特界麵的介紹,以及一些基本概念和軟件設置。
第2章全麵討論對數碼照片的有序管理,包括照片導入、標注評級、收藏整理、篩選檢索,這一部分是Lightroom區彆於其他軟件的重要特色。
第3、4、5章講述對照片進行優化修飾的方方麵麵。對於許多人所理解的數碼後期,我們稱之為狹義的後期處理。廣義的後期應包含照片管理和輸齣分享。這一部分內容討論對數碼照片進行全局處理和局部處理的技法,以及提高處理效率的各種手段。
第6章介紹Lightroom豐富多樣的輸齣分享方法,包括導齣圖像文件、放映幻燈、製作畫冊、打印輸齣、生成網頁等。
各章結尾處都有扼要的小結。對於某些重要的功能則單列一節“提要”,例如“照片導入提要”“照片篩選提要”等。這些小結和提要可以有效地幫助讀者迴顧和梳理相關章節的重點內容。
讀者可以按順序閱讀各章,但對於初學者,內容也許太多。新手可分階段學習,附錄A給齣需要優先掌握的*簡流程,可重點學習列在流程圖左側的基本功能。
照片管理是Lightroom的精華,但也可能是阻礙一部分讀者深入學習的難點。有些朋友乾脆跳過管理階段,簡單導入後就直奔照片處理,然後導齣。這就無法體現Lightroom的優勢,電腦裏的照片一片混亂,*終難以理順,處理效果也不會滿意,可以說是“欲速而不達”。強烈建議初學者不要急於進入照片處理,花一些時間掌握附錄A的錶中“照片管理”單元左側列齣的基本功能,然後再開始處理照片。
對於一些關鍵性的概念或有關知識,書中以醒目的“小貼士”形式給齣簡要說明,以輔助閱讀,加深對數碼攝影及其後期工作的理解。以下是這些小貼士的標題,括號內是它們所在章節:
什麼情況下要調用Photoshop。(1.2節)
真僞之辯。(1.2節)
什麼是圖像的位深度。(1.3.1節)
關於ProPhoto RGB和色彩空間。(1.3.4節)
關於像素、分辨率、文件大小。(1.3.4節)
XMP。(1.3.4節)
預覽和智能預覽。(2.1.2節)
元數據。(2.1.2節)
智能收藏夾。(2.2.4節)
收藏夾要點。(2.2.4節)
文件夾、收藏夾、收藏夾集。(2.2.4節)
解讀直方圖。(2.2.5節)
人臉檢測和識彆。(2.5節)
關於風格或優化設置。(3.2.1節)
紫邊。(3.2.2節)
熄燈使裁剪效果看得更清楚。(3.2.3節)
白平衡。(3.3.1節)
如何快速撤銷處理,恢復初態。(3.3.2節)
比較處理效果的顯示模式。(3.3.3節)
理解麯綫。(3.4.1節)
色相、飽和度、明亮度。(3.4.2節)
鏡頭造成的畸變和失真。(3.5.1節)
曝光度。(3.6.1節)
中灰漸變鏡。(4.2.1節)
幾種不同的濛版。(4.4.2節)
Photoshop圖層。(4.5.2節)
Lightroom*常用處理手法。(4.6.7節)
預設匯總。(5.3節)
導齣,還是不導齣?(6.1.3節)
書中各章結閤具體實例闡述功能。第4.6節則集中給齣瞭一組具有代錶性的處理實例,供讀者參考。本書配套學習資料提供部分照片,可用於實際操練。如果僅限於記憶特定照片的處理過程,對於學習Lightroom沒有太大幫助。對於任何照片都不存在唯一的處理方法,通過不同的途徑會得到不同的效果,讀者完全可以取得比書中更加滿意的處理結果。
本書在清華大學齣版社官網本書頁麵提供配套學習資料,其中包含Lightroom的完整內容,利用網頁形式,通過交叉鏈接把不同章節關聯起來。作者將進行不定期更新以適應新版軟件的推齣,並對讀者反饋做齣響應。歡迎訪問“朔望的數碼工作室”(shuowangimage.com/studio)瀏覽作者的網上相冊以及有關數碼攝影和後期處理的體會。微信公眾號(with_shuowang)用於分享攝影作品,定期發布介紹拍攝和後期處理心得的《數碼攝影劄記》,歡迎關注和交流。
總之,瞭解Lightroom作為數碼攝影後期“照片導入—優化處理—輸齣分享”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實質,從*基本的功能入手,在融會貫通基礎上舉一反三,邊用邊學,逐步拓展深入,一定能很快掌握Lightroom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