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5
城市防災學:日本地震對策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 [都市防災學: 地震対策の理論と実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本書著眼於阪神淡路大地震後城市防災學的新進展,以及城市防災對策日新月異的技術和製度。根據城市防災學的目標,本書在理論上共包含三個主題:
災害發生前,為降低災害發生時城市所受損失的預備措施;
災害發生時,為防止損失擴大化采取的應急響應措施;
災害發生後,受災城市的重建與復興。
本書共分9章,分彆介紹瞭城市災害與城市防災學等基礎理論、城市防災計劃的曆史與法製、城市防災對策的目標與評價;以及地震與城市火災、群體避難論、防災信息係統、地區防災力等理論專題;最後介紹瞭災後的重建與復興、國際防災閤作和實踐體係。
梶 秀樹,
1942年生於大連
1965年東京工業大學建築學科畢業
1970年同大學院博士畢業、工學博士
1970年東京工業大學社會工學科助手
1972年建設省建築研究所研究員
1974年東京工業大學社會工學科助教授
1985年築波大學社會工學係教授
1993年聯閤國地域開發中心所長
1999年慶應義塾大學綜閤政策學部教授
2007年東京工業大學特任教授
2013年築波大學名譽教授
專業領域:城市規劃、城市防災、模擬
塚越 功,
1939年生於北海道
1963年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畢業
1968年同大學院工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滿期退學、1985年7月工學博士
1968年東京大學工學部助手
1969年九州島藝術工科大學環境設計學科助教授
1975年建設省建築研究所城市開發研究室長,後曆任防火研究室長、防火研究調整官
1990年聯閤國地域開發中心防災規劃主任1994年慶應義塾大學大學院政策媒體研究科教授
2005年慶應義塾大學名譽教授
專業領域:建築學、建築火災、城市防災
序一/x
序二/xii
中文版刊行寄語/xv
譯者序/xvii
修訂版前言/xx
1 城市災害與城市防災學/1
1.1城市災害/1
1.2城市災害的特徵和災害損失的區分/ 5
1.3城市防災學所涉及的領域/9
2 城市防災計劃的曆史與法律製度/13
2.1城市防災計劃的曆史/13
2.1.1明治時代以前的城市防災計劃/13
2.1.2明治時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城市防災計劃/16
2.1.3戰後的防災城市規劃/19
2.2以防災為目的的城市規劃法律製度與實施/28
2.2.1城市防災相關法律之間的關係/28
2.2.2城市規劃中防災的定位/30
2.2.3居住環境整建與防災/32
2.2.4木造密集街區整建的開展/33
2.2.5防災城市規劃的案例/35
2.2.6今後的防災城市規劃/40
3 城市防災對策的目標與評價/43
3.1損失預估和區域危險度評價/43
3.1.1計量內容和利用目的/43
3.1.2損失預估和區域危險度的關係/48
3.1.3基於區域危險度的重點地區選擇/49
3.1.4損失預估和防災對策/50
3.2災害風險管理/52
3.2.1地震損失和風險的概念/52
3.2.2風險作為地震防災目標函數的必要條件/57
3.3社會經濟方麵影響的計量/60
3.3.1因果機製/61
3.3.2影響的計量/63
4 地震與城市火災/68
4.1地震城市火災的原理/68
4.1.1災害的連鎖反應/68
4.1.2城市火災的定義/69
4.1.3起火和延燒的機製/70
4.1.4海嘯和火災/73
4.2城市火災的經曆和損失/74
4.2.1過去的城市大火災/74
4.2.2大規模地震城市火災/77
4.3起火和延燒的預測/81
4.3.1火災損失預估和預測方法的進展/81
4.3.2起火數量預測和滅火可能性的評價/83
4.3.3火勢蔓延和蔓延阻隔的預測/86
4.3.4基於實時信息處理的地震火災的預測/92
4.4地震城市火災對策/93
4.4.1城市規劃和建築規範中對城市火災的防範/93
4.4.2地震時的消防運用對策/100
4.4.3強風下的城市火災對策/103
5 群體避難論/107
5.1廣域避難規劃的課題/107
5.1.1火災和群體避難/107
5.1.2廣域避難規劃 /108
5.2群體和避難/110
5.2.1避難的定義/110
5.2.2群體避難的特徵/111
5.3群體避難行動的分析/113
5.3.1群體行動分析/113
5.3.2速度-密度公式/114
5.3.3追隨理論/115
5.4群體避難的模型化/116
5.4.1群體避難模型的作用/116
5.4.2群體避難模型的類型/117
5.4.3規範型模型/118
5.4.4流體型避難模型/118
5.4.5粒子型避難模型/119
5.5代理者避難模型/121
5.5.1關於代理者避難模型/121
5.5.2避難代理者的舉動/122
5.5.3假定的城市火災避難實驗/125
5.5.4海嘯避難的假想實驗/127
5.6地下街避難問題/132
5.7避難模擬模型發展的可能性/133
6 防災信息係統/137
6.1地震防災信息的種類和管理/137
6.1.1災害各階段所需的信息/137
6.1.2信息的備份/143
6.2信息收集與傳遞/144
6.2.1地震信息的觀測體製/144
6.2.2受災信息的收集/146
6.2.3信息的傳遞/148
6.2.4緊急地震速報/151
6.2.5災難信息係統的新技術/152
6.3地理信息係統(GIS)的應用/155
6.3.1日本GIS的普及狀況/155
6.3.2利用GIS構建防災信息係統/156
6.3.3新潟縣中越地震中的應用/157
6.3.4中越地震以後的發展/162
7 地區防災力/165
7.1互助和閤作/165
7.1.1公助嚮自助、再嚮互助/165
7.1.2自助、互助、公助的分工/167
7.1.3自助、互助的內容/168
7.1.4互助和社會關係資本/169
7.2地區防災力的評價/172
7.2.1地區防災的擔當者/172
7.2.2地區防災力的意義和應具備的能力/175
7.2.3地區防災力的評價體係/176
7.3防災城市營造的實踐/179
7.3.1防災城市營造的定義和框架/179
7.3.2防災城市營造的實踐事例(地區防災力強化)/181
7.3.3防災城市營造的實踐事例(空間改造)/183
7.4防災教育和訓練項目/184
7.4.1學校的防災教育和防災訓練/185
7.4.2地區社會中的防災教育和訓練活動/187
7.4.3災害應對訓練/188
7.4.4災害圖上訓練(DIG)/191
7.4.5震災復興城市營造模擬訓練/192
7.5企業防災/194
7.5.1企業防災的進展/194
7.5.2企業防災的構架/197
7.5.3企業的防災能力評價/198
7.5.4業務持續計劃/202
7.5.5企業防災的社會貢獻/203
8 復原與復興/207
8.1新潟縣中越地震中城市設施的復原和復興/207
8.1.1道路的受損和復原/208
8.1.2電氣、煤氣、上下水道的受損及其復原/212
8.2新潟縣中越地震中受災者的生活及支援活動/214
8.2.1應急響應期的支援/214
8.2.2復原期的支援/219
8.2.3生活重建支援/223
8.2.4公共復興事業的住宅重建支持/225
8.3住宅的復原和復興/227
8.3.1避難所的設置和運營/228
8.3.2臨時住宅的確保/230
8.3.3永久住宅的取得/234
8.3.4住宅復原、復興中的課題/238
8.4復原復興對策相關研究/240
8.4.1復原復興的費用負擔/240
8.4.2地方的復興和大城市的復興/243
9 國際防災閤作/253
9.1開發與防災/253
9.2國際防災閤作的理想狀態/257
9.2.1對發展中國傢的協助/257
9.2.2發達國傢的閤作/261
後記/262
執筆者簡曆/265
譯者簡介/266
譯者序
1556年的陝西華縣地震(死亡約83萬人)、1920年的海原地震(死亡約27萬人)、1976年的唐山地震(死亡約24萬人)是迄今為止人類曆史上導緻罹難者最多的三次大地震。20世紀以來,中國人口眾多,而地震災害依舊頻繁,迄今為止地震共造成56萬人罹難,約占同時期全世界地震罹難者人數的一半以上。此外,今後中國將要麵臨的是更加嚴峻的地震風險形勢。根據中國地震參數區劃,中國百萬人口以上大中城市的70%都處在基本烈度7度以上的地震高危區域。隨著中國城市化不斷進展,城市人口、資産、基礎設施的不斷集聚,城市的災害脆弱性也與日俱增。無論是對地質災害領域和建築領域的決策者、研究者、實踐者來說,還是對普通民眾來說,這都是不得不直麵的現實。
梶秀樹和塚越功教授編著的《城市防災學——日本地震對策的理論與實踐》一書,講解瞭日本應對城市地震災害的曆史和法律製度,以“學”的方式,體係化地闡述瞭日本針對地震及次生災害(如地震火災)的防災對策,並對群體避難、防災信息係統和社區防災的理論研究,以及在屢次災害中的實踐進展,進行瞭細緻的分析和評述。此外,還總結瞭日本曆來地震災害後復原復興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介紹瞭國際社會在防災課題上的互助與交流閤作狀況。中國與日本在文化上淵源深厚,但正如兩位編著者及岡崎教授所言,兩個國傢在現代也有著諸多差異。不過,古語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的中國如果能夠以鄰為鑒、從善如流,也不失為明智之舉。因此我們閤作翻譯此書,希望能夠為華語地區的學生、研究者、實踐者和普通民眾,提供一個瞭解日本城市地震災害和對策的渠道。全書共9章,其中第3、4、5、7、8章譯者為杜菲,1、2、6、9章譯者為王忠融。
值此中文版刊行之際,我們對編著者梶秀樹和塚越功兩位教授以及撰寫各章的其他幾位老師,謹緻以誠摯的敬意。對在版權聯絡事宜中不辭辛勞的我的博士導師岡崎健二教授和碩士副導師北京大學李迪華教授,謹緻以誠摯的謝意。並對協助完成初步校正工作的同窗孫瑩瑩博士和廖娟博士,以及中日雙方的齣版社相關工作者一並錶示衷心的感謝。
杜菲
2016年6月
中文版刊行寄語
此次,由京都大學岡崎健二教授指導的中國留學生諸君,對這本《城市防災學》進行中文翻譯和齣版,對此我們甚感榮幸。
正如日語版序文中所述,本書不僅是一本麵嚮城市防災領域每天努力工作的實踐者以及想要學習防災對策的研究者的教科書,同時對我們這些編著者來說,它還是一本想要將其作為“學”而加以體係化的挑戰之書。
值此中文版刊行之際,我們對於日語中“論”與“學”的差異,在中國是否能為讀者所理解這一點,有些疑慮。也許是我們杞人憂天瞭,但在此還是想對日語中的“論”與“學”的區彆加以簡單說明。日語中說到“論”時,如“城市防災論”,其敘述中允許基於少數事例的、特殊的、大量的主觀性見解。但當冠以“城市防災學”之名時,則需要基於大量的現象歸納齣普遍性的概念,並且能夠作為普遍性規律的論述。而我們認為當這一研究領域被定義為“學”時,就與其他的研究領域並列,被作為一個萬國共通的學問體係。
誠然,在這裏我們並不是不自量力地宣稱本書的內容滿足所有這些條件,但至少在編著的過程中,我們時刻將這樣的標準謹記心頭。正因如此,它對我等編著者來說纔是一種“挑戰”,至於成功與否還請讀者們評判。
盡管這麼說,作為本書研究對象的災害現象及其對策,全都僅限於日本的情況。當然,中國和日本的共通點並不少,但不同之處當然也很多,特彆是法律製度及行政上的防災體製以及市民組織的結構等。可以說,作為本書主題的非結構性對策的大部分,在中國都有著與日本截然不同的運營體係。因此,即使我們自信地視其為《城市防災學》,但它能否適用於中國還是一個問題。
即便如此,留學生諸君認為本書在中國社會也大有裨益而進行瞭翻譯,應該是在知曉日本體製的前提下,想要將本書作為參考,以尋求中國也能夠充分適用的思路和對策。然而作為編著者來說,如果本書能更進一步地對涵蓋中國城市災害、防災對策的中國版《防災學》的體係化稍微給予方嚮上的引導,那便是望外之喜。當那樣的《中國城市防災學》完成之時,再與本書作對比,就能夠明白日本和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共通性和異質性,並且應該相互學習的地方會更加明確,對兩國防災對策的發展也會大有貢獻。
最後,對在這本中文版《城市防災學》的刊行上做齣巨大努力的京都大學大學院地球環境學堂的岡崎健二教授,以及同研究室的中國留學生諸君,謹緻以誠摯的謝意。
梶 秀樹
塚越 功
2016年4月
城市防災學:日本地震對策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 [都市防災學: 地震対策の理論と実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