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7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嚴格按照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進行編寫,知識體係力求覆蓋大綱考點,與真題相貼近。具體來說本書具有如下特點:
本書特色一;考情預覽
編者深入研究曆年考試真題,總結瞭高頻考點和命題趨勢,在應試攻略部分對各個題型進行瞭總結分析,幫助考生把握考情。
本書特色二:直擊重點
本書在正文中添加瞭真題再現,直觀呈現曆年考試真題,並對重要考點知識用紅色浪紋綫進行標注,方便考生掌握核心考點內容,把握重點。
本書特色三:視頻講解
本書真題均附有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可獲得相應題目的視頻講解,能夠幫助考生答疑解惑,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點。
另外,本書還附贈“中公移動自習室”,內容包括拓展知識學習、在綫模擬練習和高清視頻復習,助力考生備考。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7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在編寫上秉承“考試大綱”和“真題考點”兩個標準。一方麵,嚴格依照教師資格考試中學學段科目二(教育知識與能力)的考試大綱進行知識體係的構建。全書共八章內容,即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中學課程、中學教學、中學生學習心理、中學生發展心理、中學生心理輔導、中學德育和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另一方麵,通過對曆年真題的分析和研究,在書中設置真題再現、知識拓展、能力提升訓練等闆塊。真題再現把知識點的講解和命題方式直觀呈現;知識拓展補充重要考點,便於考生理解;能力提升訓練選取難度適中、貼近真題的練習題,滿足考生學練結閤的需要。
目錄
第一章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1)
第一節教育的産生與發展(1)
考點聚焦(1)
考點梳理(1)
一、教育的涵義(1)
二、教育的構成要素及其關係(2)
三、教育的屬性(3)
四、教育的起源與發展(5)
第二節教育學的産生與發展(9)
考點聚焦(9)
考點梳理(9)
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及任務(9)
二、教育學的發展(9)
第三節教育與社會的發展(17)
考點聚焦(17)
考點梳理(17)
一、教育的功能(17)
二、教育與人口的相互關係(18)
三、教育與社會生産力的相互關係(19)
四、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製度的相互關係(21)
五、教育與文化的相互關係(22)
第四節教育與人的發展(24)
考點聚焦(24)
考點梳理(25)
一、人的發展概述(25)
二、影響人發展的因素(28)
第五節教育製度(33)
考點聚焦(33)
考點梳理(33)
一、教育製度概述(33)
二、西方發達國傢現代學製發展曆程(34)
三、我國現代學製的沿革(35)
四、義務教育製度(39)
第六節教育目的(40)
考點聚焦(40)
考點梳理(40)
一、教育目的概述(40)
二、教育目的的理論(42)
三、我國的教育方針(44)
四、我國的教育目的(45)
五、全麵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46)
第七節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49)
考點聚焦(49)
考點梳理(49)
一、中學教育科學研究的含義和特點(49)
二、中學教育科研的意義(50)
三、中學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50)
能力提升訓練(55)
第二章中學課程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59)
第一節課程概述(59)
考點聚焦(59)
考點梳理(59)
一、課程的概念(59)
二、課程的類型(60)
三、課程理論流派(62)
四、製約課程開發的因素(63)
第二節課程組織(64)
考點聚焦(64)
考點梳理(64)
一、課程目標(64)
二、課程內容(65)
三、課程評價(68)
四、課程開發(69)
第三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70)
考點聚焦(70)
考點梳理(70)
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70)
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72)
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72)
四、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狀況(73)
能力提升訓練(76)
第三章中學教學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79)
第一節教學概述(79)
考點聚焦(79)
考點梳理(79)
一、教學的內涵(79)
二、教學的意義(80)
三、教學的任務(81)
第二節教學過程(82)
考點聚焦(82)
考點梳理(82)
一、教學過程的本質(82)
二、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83)
三、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87)
第三節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88)
考點聚焦(88)
考點梳理(88)
一、備課(89)
二、上課(90)
三、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91)
四、課外輔導(91)
五、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價(92)
第四節教學原則(94)
考點聚焦(94)
考點梳理(94)
一、教學原則的含義(94)
二、我國中學教學原則(94)
第五節教學方法(100)
考點聚焦(100)
考點梳理(100)
一、教學方法的概念(100)
二、中學常用的教學方法(100)
三、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106)
第六節教學組織形式(106)
考點聚焦(106)
考點梳理(106)
一、教學組織形式的概念(106)
二、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106)
第七節教學評價(110)
考點聚焦(110)
考點梳理(110)
一、教學評價的概念(110)
二、教學評價的種類(111)
第八節我國當前教學改革的主要觀點與趨勢(113)
考點聚焦(113)
考點梳理(113)
一、新課程中的教學觀(113)
二、新課程背景下教學理念的重建(115)
能力提升訓練(117)
第四章中學生學習心理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122)
第一節認知過程(122)
考點聚焦(122)
考點梳理(122)
一、感覺(122)
二、知覺(125)
三、注意(127)
四、記憶(131)
五、思維(137)
六、想象(139)
七、問題解決(141)
第二節學習概述(144)
考點聚焦(144)
考點梳理(144)
一、學習的概念(144)
二、知識的學習(145)
三、技能的形成(147)
第三節學習動機(150)
考點聚焦(150)
考點梳理(150)
一、學習動機的含義(150)
二、學習動機的構成(150)
三、學習動機的功能(151)
四、學習動機的分類(151)
五、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的關係(153)
六、學習動機的理論(154)
七、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157)
第四節學習遷移(159)
考點聚焦(159)
考點梳理(159)
一、學習遷移的概念(159)
二、學習遷移的分類(160)
三、學習遷移的理論(162)
四、有效促進學習遷移的措施(163)
第五節學習策略(164)
考點聚焦(164)
考點梳理(164)
一、學習策略的概念(164)
二、學習策略的特徵(164)
三、學習策略的分類(165)
第六節學習理論(170)
考點聚焦(170)
考點梳理(170)
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170)
二、認知學習理論(174)
三、人本主義學習理論(178)
四、建構主義學習理論(179)
能力提升訓練(181)
第五章中學生發展心理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186)
第一節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徵概述(186)
考點聚焦(186)
考點梳理(186)
一、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186)
二、中學生性心理的特點(188)
三、對中學生正確處理異性交往的指導(189)
四、中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189)
第二節中學生的認知發展(191)
考點聚焦(191)
考點梳理(191)
一、中學生感知覺發展的特點(191)
二、中學生注意發展的特點(192)
三、中學生記憶發展的特點(193)
四、中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193)
五、中學生智力發展的特點(193)
六、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195)
七、維果斯基的心理發展觀與教育(198)
第三節中學生的情緒發展(200)
考點聚焦(200)
考點梳理(200)
一、情緒概述(200)
二、情緒理論(203)
三、中學生常見的情緒問題(205)
四、中學生的情緒特點(205)
五、中學生良好情緒的培養(206)
第四節中學生的意誌發展(207)
考點聚焦(207)
考點梳理(207)
一、意誌的定義(207)
二、意誌的基本特徵(208)
三、意誌行動的基本階段(208)
四、意誌行動中的動機衝突(208)
五、意誌品質(208)
六、中學生意誌發展的特點(209)
七、良好意誌品質的培養(210)
第五節中學生的人格發展(210)
考點聚焦(210)
考點梳理(210)
一、人格(210)
二、人格發展理論(216)
能力提升訓練(220)
第六章中學生心理輔導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224)
第一節中學生的心理健康(224)
考點聚焦(224)
考點梳理(224)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224)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224)
三、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225)
第二節中學生心理輔導的方法(231)
考點聚焦(231)
考點梳理(231)
一、心理輔導概述(231)
二、心理輔導的內容(231)
三、心理輔導的主要方法(232)
第三節壓力與挫摺(236)
考點聚焦(236)
考點梳理(237)
一、壓力及壓力源概述(237)
二、壓力的調節方法(237)
三、挫摺的含義(238)
四、挫摺的應對(238)
能力提升訓練(239)
第七章中學德育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241)
第一節中學生品德心理與發展(241)
考點聚焦(241)
考點梳理(241)
一、品德概述(241)
二、中學生品德發展的特點(244)
三、影響品德發展的因素(245)
四、促進中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245)
第二節道德發展理論(247)
考點聚焦(247)
考點梳理(248)
一、皮亞傑的道德發展理論(248)
二、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249)
第三節德育及其主要內容(252)
考點聚焦(252)
考點梳理(252)
一、德育的涵義(252)
二、德育的意義(253)
三、中學德育的主要內容(253)
四、新時期德育發展的新主題(254)
第四節中學德育過程(259)
考點聚焦(259)
考點梳理(259)
一、中學德育過程的內涵(259)
二、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260)
第五節中學生德育原則、途徑與方法(262)
考點聚焦(262)
考點梳理(262)
一、中學德育的原則(262)
二、中學德育的途徑與方法(265)
能力提升訓練(271)
第八章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274)
第一節班級與班集體建設(274)
考點聚焦(274)
考點梳理(274)
一、班級的概念(274)
二、班集體的形成與發展(275)
三、班集體的建設策略(277)
第二節有效的課堂管理(278)
考點聚焦(278)
考點梳理(279)
一、課堂管理概述(279)
二、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281)
三、課堂紀律與課堂問題行為(282)
第三節課外活動的組織與管理(288)
考點聚焦(288)
考點梳理(288)
一、課外活動概述(288)
二、課外活動的內容與形式(289)
三、課外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實施(290)
四、課外活動組織管理的要求(290)
第四節班主任(291)
考點聚焦(291)
考點梳理(291)
一、班主任的概念(291)
二、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291)
三、班主任的素質要求(292)
四、班主任的工作內容與方法(292)
五、學校與傢庭的協調(294)
六、學校與社會的協調(294)
第五節教師心理(295)
考點聚焦(295)
考點梳理(295)
一、教師的角色心理(295)
二、教師的心理特徵(297)
三、教師成長心理(301)
四、教師的心理健康(303)
能力提升訓練(305)
全國教師資格證統考輔導課程(309)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312)"
精彩書摘
1.瞭解國內外著名教育傢的代錶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義及構成要素;瞭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態及其曆史發展脈絡;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與社會發展的基本關係,包括教育與人口、教育與社會生産力、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製度、教育與精神文化等的相互關係;理解教育與人的發展的基本關係,包括教育與人的發展,教育與人的個性形成,以及影響人發展的主要因素——遺傳、環境、教育、人的主觀能動性等及它們在人的發展中的各自作用;瞭解青春期生理的變化,包括中學生的身體外形、體內機能、腦的發育、性的發育和成熟。
3.理解義務教育的特點;瞭解發達國傢學製改革發展的主要趨勢;瞭解我國現代學製的沿革,熟悉我國當前的學製。
4.掌握有關教育目的的理論;瞭解新中國成立後頒布的教育方針,熟悉國傢當前的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及實現教育目的的要求;瞭解全麵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及其相互關係。
5.瞭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觀察法、調查法、曆史法、實驗法和行動研究法等。
節教育的産生與發展
1.本節知識在曆年考試中大多以單選題形式進行考查,個彆知識點如教育的本質則時有辨析題齣現。
2.在曆年考試中,教育的涵義、教育的屬性、教育的起源及發展為考查重點,特彆是教育發展曆程中古代教育的知識細節需要考生準確識記。
一、教育的涵義
(一)教育一詞的由來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教”字早在甲骨文中已多次齣現,古義指教化。但“教”與“育”這兩個字在春鞦以前尚未閤成一詞。“教育”一詞早齣現於《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纔而教育之,三樂也。”這裏“教育”指的是教誨培育,這就有我們今日所說的教育的含義瞭。
(二)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産生於人類的生産勞動,是傳承社會文化、傳遞生産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
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與體力、影響人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可以稱作教育。它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傢庭教育。狹義的教育則指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學校教育的工作,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望方嚮變化的活動。學校教育由專職人員和專門教育機構承擔。
二、教育的構成要素及其關係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對受教育者在知識、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麵起到教育影響作用的人,包括學校教師,教育計劃、教科書的設計者和編寫者,教育管理人員以及參與教育活動的其他人員。其中,學校教師是教育者的主體,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種教育活動中從事學習的人,既包括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學習的兒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種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學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體。
(三)教育影響
教育影響是教育實踐活動的手段,是置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並把他們聯係起來的紐帶,主要包括教育內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響是教育活動的中介。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這三個基本要素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係。教育者是教育影響和受教育者之間的紐帶,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選擇和施加教育影響的對象,教育影響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作用的橋梁,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前言/序言
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是由國傢建立考試標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的,實行“國標、省考”的標準參照性考試。自教育部2011年在浙江、湖北率先開展教師資格“國考”改革試點工作以來,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已加入全國統考。從考試大綱來看,改革後的教師資格考試,分幼兒園、小學、中學三個學段,考試包括筆試和麵試兩部分。筆試科目及麵試內容如下錶所示:
從曆年考試真題來看,教師資格考試主要呈現以下特點:(1)考查範圍廣。教師資格考試不僅考查教育理念、教育法律、職業道德和擬任教學科的教育教學知識,還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寫作能力、教學情境分析能力、教學設計能力,並具備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2)考試難度大。教師資格考試理解型題目較多,考查形式多樣,考查角度多變,無形中增大瞭考試的難度。
為幫助廣大考生準確把握教師資格考試,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發團隊於2012年推齣瞭適閤考生備
中公版·2017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