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瀕危文化遺産研究叢書:川東北清代墓碑集成(第1捲) [A Collection of Tombstones of the Qing Dynasty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內容簡介
川東北是古巴蜀對外交流的重要地帶,米倉道、金牛道等古蜀道通達南北,加之巴山人民的勤勞,成就瞭川東北地區曆史上文化繁榮的景象,大量精美的清代墓碑便是其曾經繁榮的重要明證。這些墓碑文字、紋飾均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文化價值:墓碑銘文的書寫方式和墓碑形製、立碑習俗等有助於我們瞭解墓碑文化的演變。但由於盜墓分子的破壞和風雨剝蝕,很多精美的墓碑變得黴跡斑斑、難以識讀,甚至七零八落、不復存在。這正凸顯瞭當下對川東北地區清代墓碑進行搶救性記錄與研究的重要性。
為瞭很好地保護川東北清墓這一文化遺産,我們進行瞭大量田野調查工作,深入大山深處、田間地頭,拍攝墓碑照片,調查立碑習俗,搜集到諸多一手資料。
《巴蜀瀕危文化遺産研究叢書:川東北清代墓碑集成(第1捲)》即在此基礎上,對川東北清代墓碑的形製、紋飾、書寫方式和立碑習俗等進行初步探討:並從諸多照片中選取較精美、典型的圖片構成川東北清代墓碑圖錄,作為《巴蜀瀕危文化遺産研究叢書:川東北清代墓碑集成(第1捲)》的主體內容,其中既有可以展示墓碑形製、規模的全景圖,也有可以領略墓碑神韻的局部特寫圖。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真實、全麵地展示川東北清代墓碑,並為相關學科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內頁插圖
目錄
壹 川東北清代墓碑概況
一、墓碑概說
二、墓碑形製
三、墓碑銘文書寫方式
四、立碑習俗
貳 川東北清代墓碑價值
一、曆史價值
二、思想價值
三、民俗價值
四、語言文學價值
五、藝術價值
叁 川東北清代墓碑圖錄
巴中市巴州區化成鄉宋傢蝙村雷輔天雷楊氏墓碑
南江縣正直鎮硃公鄉百坪村廟壩社馬忠義馬魏氏墓碑
南江縣鳳儀鄉桑樹村二組詹發昌墓碑
南江縣下兩鎮平崗鄉大坪村三組張樹滋張清霖張章氏墓碑
南江縣侯傢鄉石寨村夏順音夏楊氏墓碑
南江縣侯傢鄉趙傢村一組趙王氏墓碑
南江縣紅光鄉白廟村一組楊譚氏墓碑
南江縣和平鄉鐵爐村李廷獻李辜氏墓碑
南江縣紅光鄉四村楊石氏楊杜氏墓碑
旺蒼縣木門鎮茶元村杜澤黌杜王氏墓碑
旺蒼縣張華鎮鬆浪村五組伍化鱗伍張氏伍趙氏墓碑
旺蒼縣張華鎮鬆浪村五組伍天培伍鄒氏墓碑
旺蒼縣木門鎮茶元村杜餘氏墓碑
旺蒼縣張華鎮鬆浪村五組伍星伍李氏墓碑
渠縣安北鄉西埡村七組李永泰李燕氏墓碑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序言
文化遺産是人類在曆史長河中留傳下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前者叫作物質文化遺産,後者叫作非物質文化遺産。不論是物質的還是非物質的,古代文化遺産總是從不同方麵反映瞭先民不同時代的生活、習俗、思想、技藝、希望或顧慮。後人可以觀賞,更應當尊重,同時還要認真研究,好好保護。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文化傳統。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區,由於曆史條件或社會環境不同,文化上也會有差異。四川古為蜀地,重慶古為巴地,兩者均處於長江上遊,中國的西南。三星堆、金沙遺址的發現,蠶叢、柏灌、魚鳬、杜宇、開明的傳說,錶明遠古巴蜀文化與中原文化有著不同的來源。秦漢以後,巴蜀文化與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客傢文化逐漸融閤,又受到瞭佛教、道教文化的影響,漢、藏、羌、彝、苗等民族相鄰的地區,文化上亦不無交融,但巴蜀文化仍然有著自己的特點,民間文化尤其如此。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的生活習俗、思想觀念也會發生變化。一些大型的文化遺産,如山東孔廟、陝西秦陵、北京故宮、武漢黃鶴樓,每年有韆萬遊客參觀,有經濟來源,同時還得到國傢支持,偶有損壞,即可修復,自然能夠保存下去。而民間文化遺産,尤其是散落在邊遠地區的小型文化遺存,無人管理,自生自滅,甚至還遭到人為破壞或盜竊。如何保護和挽救這些文化遺存,實在是擺在國人尤其是學術界麵前的一項嚴肅而刻不容緩的任務。
四川師範大學黃尚軍教授、肖衛東教授、袁雪梅教授,四川民族學院張筠教授,四川大學遊黎博士、李國太博士等曆時二十餘年,帶領他們的青年團隊,跋涉於川渝全境,調查研究,對散落在諸多偏僻鄉鎮、深山老林的牌坊、墓碑、石刻、壁畫以及民間文書等進行瞭認真、紮實的實地調查,搜集資料五韆餘萬字,拍攝照片十五萬餘張,並在此基礎上,融閤曆史學、民俗學等學科知識與方法,對這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展開多學科的綜閤研究,凸顯其“立體活史書”的珍貴價值,撰寫編集成這套《巴蜀瀕危文化遺産研究叢書》。其內容不僅包括婚喪習俗、巫道信仰、祭祀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産,而且包括巴蜀牌坊、墓碑、石刻、壁畫等物質文化遺産。可以說,該叢書涵括瞭巴蜀文化尤其是明清以來形成的巴蜀民間文化的諸多方麵,是對巴蜀民間文化的一次較為全麵、係統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不僅如此,他們還充分認識到巴蜀地區的多民族性和巴蜀文化的多元一體格局,將《康定魚通民俗文化研究》《康定木雅藏族文化研究》等納入本叢書中,試圖通過對當地居民日常生活所蘊含的文化傳統的研究,尋找巴蜀文化的多元同構特徵,這對於長期從事巴蜀文化研究的學者來說,尤為可貴。
在巴蜀曆史文化的研究中,新史料的發現近年來倍受關注,大量檔案類文獻的搜集、整理已經成為學術熱點,但散落在鄉野,與檔案資料同等重要的牌坊、碑刻銘文等卻鮮有人問津。《巴蜀瀕危文化遺産研究叢書》中的不少材料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物化象徵,作為文本文獻之外的實物史料,對深入細化中華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尤其能將學界較少關注的牌坊、清墓、民間用書等作為研究對象,在視角上有獨到之處,不但拓展瞭傳統史料的研究範圍,而且繼承瞭以羅常培先生為代錶的前輩專傢、學者開創的“語言與文化”等方麵研究的學術傳統,在巴蜀語言、曆史與文化研究上,具有重要意義。
《巴蜀瀕危文化遺産研究叢書》在資料搜集上有開創之功,在研究中不僅采用文獻學方法,更能結閤曆史學、口頭傳統以及藝術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從而全麵呈現齣該叢書的學術價值,在方法論上這類探索值得大力提倡。
《巴蜀瀕危文化遺産研究叢書》洋洋數百萬字,圖像數韆張,規模浩大,內容宏富,圖文並茂,印製精美,堪稱巨著。毫無疑問,在全國民間文化學術研究中,它正昂首闊步走在最前麵。尚軍教授為此付齣的勞動最為艱苦而巨大。他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二十多年來,他夜以繼日,全力以赴地研究巴蜀方言和民俗文化,放棄一切節假日,於繁重教學之外,還經常外齣調查訪問,拍攝照片,足跡遍布巴山蜀水,取得瞭大量原始材料,經過全麵整理和深入研究,終於結齣瞭纍纍碩果。之前已齣版的《四川方言與民俗》《巴蜀牌坊銘文研究》兩部專著,共計一百六十餘萬字。現在《巴蜀瀕危文化遺産研究叢書》又將問世,這是教授與其團隊目前取得的最大學術成果,也讓巴蜀文化研究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我嚮他們錶示熱烈祝賀,也為巴蜀學術研究有瞭新的突破和強大生力軍而感到高興。
謹序。
巴蜀瀕危文化遺産研究叢書:川東北清代墓碑集成(第1捲) [A Collection of Tombstones of the Qing Dynasty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巴蜀瀕危文化遺産研究叢書:川東北清代墓碑集成(第1捲) [A Collection of Tombstones of the Qing Dynasty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