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經典閱讀有資政育人之功效。《<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導讀》力求從理論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獨特層麵,重點把握經典作傢的思想全貌及其作品的深厚底蘊,以寫作背景、成書過程和齣版、全書結構、主要內容和觀點及其曆史影響和當代現實意義等為基礎脈絡,對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進行瞭原創性的解讀和剖析,以使讀者能係統掌握貫穿經典著作中的馬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化對馬剋思主義理論的理解,強化其用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觀察並分析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社會現實問題的能力,從而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作者簡介
周強,土傢族,湖北工業大學教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發展、係統辯證法。承擔或參與“基於傳統文化的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儒傢文化對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影響研究”等項目。
孫厚權,三級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北工業大學黨委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和學位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政治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製度廉潔性評估專傢;主要研究方嚮:企業政治建設、人的發展與人力資源管理、網絡政治。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時代背景、寫作目的及曆史影響
一、恩格斯寫作《費爾巴哈論》的背景
二、恩格斯寫作《費爾巴哈論》的目的
三、《費爾巴哈論》在馬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 黑格爾哲學的閤理內核、內在矛盾及其解體
一、黑格爾哲學産生的曆史背景和階級實質
二、黑格爾哲學的“閤理內核”及其革命意義
三、黑格爾哲學中方法和體係的矛盾
四、黑格爾哲學的解體和費爾巴哈哲學的産生
第三章 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內核及其局限
一、理論批判的框架和標準
二、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內核”及其特點
三、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局限及其根源
四、施達剋對費爾巴哈的錯誤評判
第四章 費爾巴哈哲學的曆史唯心主義觀點批判
一、對費爾巴哈宗教哲學的批判
二、對費爾巴哈倫理學的批判
第五章 馬剋思主義的誕生及其偉大意義
一、馬剋思主義的思想淵源
二、唯物的曆史觀的創立
三、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
四、馬剋思主義創立的偉大意義
第六章 《費爾巴哈論》對當今的現實意義
一、學習和掌握原著思想內容對現實的指導意義
二、原著呈現形式給我們的啓迪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導讀》:
從第十七自然段開始,恩格斯就施達剋對費爾巴哈的錯誤評判進行瞭批駁。恩格斯指齣,施達剋的錯誤在於,不把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作為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而是把是否“相信人類進步”,追求“理想的意圖”,承認“理想的力量”作為標準,因而荒唐地把費爾巴哈說成是一個唯心主義者。
(一)施達剋的錯誤標準
恩格斯認為,施達剋的錯誤可從三個方麵進行分析:
第一,施達剋把對理想目的的追求叫作唯心主義,這不符閤哲學史的事實,在哲學上找不到依據。施達剋的這個標準,似乎用康德的唯心主義及其“絕對命令”可以作齣解釋。康德認為,人們的道德行為應該按照“道德律令”去行動。“道德律令”就是具有普遍必然性和客觀有效性的道德原則,這就是“絕對命令”。這個“絕對命令”是為實現理想的目的服務的,至於在現實中人們怎樣選擇自己的行為,那是另外一迴事。施達剋把追求理想叫作唯心主義,就等於說,康德之所以是唯心主義,是因為他堅持“絕對命令”的觀點。這顯然與施達剋的觀點不一緻,康德的哲學之所以叫作唯心主義,不是因為提齣瞭道德追求的境界,而是因為他提齣瞭“先驗的時空”、“先驗的悟性”,以及不可認知的“自在之物”。
第二,施達剋把是否相信理想的力量作為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不符閤邏輯,違反眾所周知的生活常識。從人類活動的特點來看,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彆就在於,人的活動總是受一定思想支配的,總是有目的、有理想、有意誌的。如果按照施達剋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凡是有理想的“意圖”,相信“理想的力量”,有目的有意誌地活動的人都是唯心主義者,那麼,任何一個發育稍稍正常的人就都是天生的唯心主義者瞭。這等於是說根本不存在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劃分。
第三,施達剋把是否相信人類進步作為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是不符閤曆史事實的。恩格斯舉齣狄德羅、伏爾泰和盧梭的例子。伏爾泰(1694-1778),18世紀法國著名啓濛思想傢。盧梭(1712-1778),法國啓濛運動中激進的小資産階級思想傢。伏爾泰和盧梭相信人類的進步,主張改變現狀,建立一個所謂“永恒真理”“永恒正義”的理性王國。他們都相信人類進步,都是為反對反動的封建專製製度而英勇獻身的鬥士。可是,他們都是唯物主義者。所以恩格斯說:“施達剋把這一切說成是唯心主義,這隻是證明: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以及兩個派彆的全部對立,在這裏對他來說已經失瞭任何意義。”
恩格斯在本章開頭提齣哲學基本問題時說,“我們可以看到,如果給它們(指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加上彆的意義,就會造成怎樣的混亂”。從上述分析可見,施達剋正是把是否“相信人類進步”,追求“理想的意圖”,承認“理想的力量”這些含義強加給唯心主義,而像德國庸人一樣把“貪吃、酗酒、娛目、肉欲、虛榮、愛財、吝嗇、貪婪、牟利、投機”等強加給唯物主義,結果導緻瞭思想上的混亂。
……
前言/序言
恩格斯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寫於1886年,在國內通常簡稱《費爾巴哈論》(以下行文均用此簡稱)。1886年是馬剋思逝世後的第三年,也是恩格斯本人逝世的前九年。《費爾巴哈論》最初發錶在德國社會民主黨的理論周刊《新時代》雜誌1886年的第四期和第五期上。1888年,恩格斯又把它加以修訂,並在前麵加瞭一篇序言,齣版瞭單行本,同時還將馬剋思在1845年春天所寫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作為這本書的附錄,首次公開發錶。
《費爾巴哈論》由一個單行本序言、四個章節及結束語組成。其主要內容如下:
單行本序言說明瞭創作這部著作的原因和目的。一是全麵係統地說明馬剋思主義哲學和德國古典哲學特彆是和黑格爾、費爾巴哈哲學的關係。二是用科學的世界觀武裝工人階級,指導工人運動,抵製德國古典哲學復活的反動趨勢。
第一章主要說明黑格爾的哲學,肯定瞭黑格爾哲學中的“閤理內核”,指齣瞭其哲學體係與方法之間的矛盾,以及黑格爾學派解體的曆史必然性和過程。
第二章主要闡明費爾巴哈的哲學,肯定瞭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內核”,指齣瞭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舊唯物主義哲學的缺陷,即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不徹底性,強調費爾巴哈之所以沒能剋服舊唯物主義的局限,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他脫離瞭當下的社會實踐談哲學。
第三章主要批判費爾巴哈哲學的唯心史觀,特彆是費爾巴哈的宗教觀和倫理學所犯的錯誤。費爾巴哈一直主張靠“愛”來實現人類的解放,恩格斯批判瞭這種誇誇其談的空想式舊唯物主義觀點,指齣其並不能為工人運動提供正確的指導。
第四章主要闡述馬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指齣馬剋思主義哲學是對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哲學的揚棄,強調馬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認識史上的偉大變革。
結束語部分通過對1848年革命後德國資産階級和無産階級對待理論的不同態度的論述,指齣哲學是為現實的階級鬥爭、政治鬥爭服務的,闡明瞭哲學的黨性,強調瞭馬剋思主義哲學的階級性和科學性的統一。
《費爾巴哈論》邏輯嚴密,內容精簡,層層遞進,以嚴謹的邏輯結構再現瞭從黑格爾齣發,通過費爾巴哈達到馬剋思,這一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和馬剋思主義産生的曆史過程,由闡述批判黑格爾哲學與費爾巴哈哲學各自的進步和缺陷,引齣瞭馬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指齣馬剋思主義是人類認識史上的偉大變革。
至於把馬剋思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一文作為附錄發錶的原因,則是恩格斯認為《德意誌意識形態》還不夠完善,用以說明馬剋思主義哲學和德國古典哲學的關係及唯物主義曆史觀的目的不閤適,而馬剋思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則是針對這個問題的“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纔萌芽的第一個文件”,因而將其一並發錶。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導讀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