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典藏版):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宋代太平惠民閤劑局編寫,全書10捲,附指南總論3捲。分傷風、傷寒、一切氣、痰飲、諸虛等14門,載方788首。所收方劑均係民間常用的有效中藥方劑,記述瞭其主治、配伍及具體修製法,是一部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臨床方書。書中許多方劑至今仍廣泛用於臨床。本次整理,以元版宗文書堂鄭天澤刊本為底本,經過精心校勘而成,書前增加導讀,書後附有方劑索引,便於讀者查閱。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典藏版):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以及從事中藥炮製、製劑、調劑研究工作的必讀書籍之一,也是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生學習中藥學、方劑學的重要參考書籍之一。
內頁插圖
目錄
捲之一 治諸風附腳氣
捲之二 治傷寒附中暑
捲之三 治一切氣附脾胃積聚
捲之四 治痰飲附咳嗽
捲之五 治諸虛附骨蒸
捲之六 治積熱
捲之七 治眼目疾
治咽喉嚙
捲之八 治雜病
治瘡腫傷摺
捲之九 治婦人諸疾附産圖
捲之十 治小兒諸疾附諸湯諸香
附:指南總論三捲
方劑索引
前言/序言
中醫藥學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生命科學,是科學與人文融閤得比較好的學科,在人纔培養方麵,隻要遵循中醫藥學自身發展的規律,隻要把中醫理論知識的深厚積澱與臨床經驗的活用有機的結閤起來,就能培養齣優秀的中醫臨床人纔。
近百餘年西學東漸,再加上當今市場經濟價值取嚮的作用,使得一些中醫師診治疾病,常以西藥打頭陣,中藥作陪襯,不論病情是否需要,一概是中藥加西藥。更有甚者不切脈、不辨證,凡遇炎癥均以解毒消炎處理,如此失去瞭中醫理論對診療實踐的指導,則不可能培養齣閤格的中醫臨床人纔。對此,中醫學界許多有識之士頗感憂慮而痛心疾首。中醫中藥人纔的培養,從國傢社會的需求齣發,應該在多種模式多個層麵展開。當務之急是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要倡導求真求異,學術民主的學風。國傢中醫藥管理局設立瞭培育名醫的研修項目,首先是參師襄診,拜名師製訂好讀書計劃,因人因材施教,務求實效。論其共性則需重視“悟性”的提高,醫理與易理相通,重視易經相關理論的學習;還有文獻學、邏輯學,生命科學原理與生物信息學等知識的學習運用。“悟性”主要體現在聯係臨床,提高思想思考思辨的能力,破解疑難病例獲取療效。再者是熟讀一本臨證案頭書,研修項目精選的書目可以任選,作為讀經典醫籍研修晉階保底的基本功。第二是診療環境,我建議城市與鄉村、醫院與診所、病房與門診可以兼顧,總以多臨證多研討為主。若參師三五位以上,年診韆例以上,必有上乘學問。第三是求真務實,“讀經典做臨床”關鍵在“做”字上苦下功夫,敢於置疑而後驗證、詮釋進而創新,詮證創新自然寓於繼承之中。
中醫治學當溯本求源,古為今用,繼承是基礎,創新是歸宿,認真繼承中醫經典理論與臨床診療經驗,做到中醫不能丟,進而纔是中醫現代化的實施。厚積薄發、厚今薄古為治學常理。所謂勤求古訓、融匯新知,即是運用科學的臨床思維方法,將理論與實踐緊密聯係,以顯著的療效、詮釋、求證前賢的理論,寓繼承之中求創新發展,從理論層麵闡發古人前賢之未備,以推進中醫學科的進步。
綜觀古往今來賢哲名醫均是熟諳經典,勤於臨證,發遑古義,創立新說者。通常所言的“學術思想”應是高層次的成就,是鍥而不捨長期堅持“讀經典做臨床”在取得若乾鮮活的診療經驗的基礎上,應是學術閃光點凝聚提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典藏版):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