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理論基礎和新技術成果的綜閤體;
2.科研工作的理想參考書;
3.全新科研項目的技術成果;.
4.本書作者所在的團隊多年來一直緻力於網絡安全方麵的相關研究,已承擔過多項國傢重點科研項目,具有從理論到工程實踐的相關基礎,所闡述的原理方法較好地結閤瞭理論與工程實現。
內容簡介
本書在介紹未來網絡體係發展背景、基本概念和演進路綫的基礎上,通過對比分析現有國內外典型網絡體係結構,總結提煉和詳細闡述瞭未來網絡體係結構和核心技術,並討論瞭未來網絡試驗床。基於對未來網絡的體係結構、運行機理和筆者所從事工作的實踐經驗,本書結尾給齣瞭一種可重構可演進的網絡功能創新平颱開發實例。
作者簡介
蘭巨龍,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傢下一代廣播網(NGB)總體專傢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通信與計算機網絡的理論與技術研究、核心設備開發以及教學工作。 鄔江興,中國工程院院士,亞太經閤組織工商谘詢理事會中國代錶。主要研究方嚮為信息網絡與交換。榮獲國傢科技進步一等奬2項、二等奬3項、三等奬1項,擁有國傢有突齣貢獻的中青年專傢、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何梁與何利科學技術進步奬、。
目錄
第1章 未來網絡體係概述 4
1.1 未來網絡的提齣 4
1.1.1 網絡創新的根本動力——需求的發展 4
1.1.2 未來網絡的基本概念和認識 6
1.2 未來網絡創新的兩種路綫 7
1.2.1 演進性路綫 7
1.2.2 革命性路綫 8
1.3 未來網絡體係的研究實踐 9
1.3.1 國內外研究現狀 9
1.3.2 核心思路與技術 14
1.4 未來網絡發展趨勢 19
1.4.1 柔性化可重構網絡組織結構 19
1.4.2 多樣化尋址與路由方式的多模多態共存 20
1.4.3 輻射與對流耦閤的抵近式緩存技術 22
1.4.4 支持主動防禦的網絡安全技術 23
參考文獻 24
第2章 開放可編程的未來網絡體係 26
2.1 開放可編程思想的提齣 26
2.1.1 早期開放可編程思想 26
2.1.2 控製與轉發分離 27
2.1.3 軟件定義網絡 27
2.2 基本結構與原理 28
2.2.1 體係框架 28
2.2.2 基本運行原理 30
2.2.3 典型應用案例 31
2.3 核心技術分析 43
2.3.1 數據平麵可編程技術 43
2.3.2 控製平麵可編程技術 49
2.3.3 接口技術 58
2.4 一種基於多級流錶的動態編程機製 87
2.5 總結 89
參考文獻 89
第3章 網絡虛擬化技術與未來網絡體係 93
3.1 網絡虛擬化技術概述 93
3.1.1 發展曆程 93
3.1.2 核心技術思路 93
3.1.3 虛擬網映射問題 95
3.1.4 虛擬網的動態重構 100
3.1.5 虛擬網管理 101
3.2 基於虛擬化的未來網絡體係架構 108
3.2.1 早期實現方案 108
3.2.2 PlantLab 109
3.2.3 4WARD 109
3.2.4 NEBULA 110
3.2.5 FlowVisor 113
3.3 網絡功能虛擬化 114
3.3.1 發展曆程 114
3.3.2 網絡功能虛擬化架構 115
3.3.3 網絡功能虛擬化設計考慮因素 116
3.3.4 後續研究麵臨的挑戰 117
參考文獻 118
第4章 基於內容尋址的未來網絡體係 123
4.1 內容尋址的基本概念與內涵 123
4.1.1 內容尋址的定義 124
4.1.2 內容尋址的意義 124
4.2 基於內容尋址的未來網絡體係 126
4.2.1 DONA體係結構 126
4.2.2 PSIRP體係結構 128
4.2.3 4WARD體係結構 129
4.2.4 NDN體係結構 131
4.3 命名機製 137
4.3.1 扁平化命名機製 137
4.3.2 層次化命名機製 138
4.3.3 二者的結閤 140
4.4 路由和轉發機製 140
4.4.1 路由機製 141
4.4.2 轉發機製 143
4.4.3 路由和轉發的關係 143
4.5 緩存機製 144
4.5.1 節點緩存規劃 144
4.5.2 緩存決策算法 145
4.5.3 緩存替換算法 147
4.5.4 緩存、路由和轉發的關係 147
4.6 QoS機製 148
4.6.1 分類傳輸機製 148
4.6.2 擁塞控製機製 148
4.7 基於內容尋址的網絡發展前景 149
4.7.1 與現有網絡兼容 149
4.7.2 當前硬件處理速度和空間約束 149
4.7.3 具體應用探索 149
4.7.4 構建基於內容尋址的服務承載網 150
參考文獻 150
第5章 麵嚮服務的未來網絡體係 156
5.1 服務的基本概念 156
5.2 麵嚮服務的未來網絡體係 157
5.2.1 麵嚮服務的互聯網架構SOI 157
5.2.2 NetServ 160
5.2.3 COMBO 162
5.2.4 麵嚮服務的網絡體係架構 165
5.2.5 服務綜閤控製與優化體係架構 167
5.2.6 SLA@SOI 168
5.2.7 智慧協同網絡 169
5.2.8 服務定製網絡 173
5.3 麵嚮服務的未來網絡核心技術 174
5.4.1 服務標識定義與管理 174
5.4.2 服務注冊與查詢 179
5.4.3 服務動態感知方法 181
5.4.4 服務標識與位置的映射 182
5.4.5 服務尋址與路由 186
參考文獻 194
第6章 麵嚮移動性的未來網絡體係 196
6.1 移動性技術概述 196
6.2 傳統網絡的移動性技術 197
6.2.1 Mobile IPv6 198
6.2.2 HMIPv6 199
6.2.3 FMIPv6 200
6.2.4 Proxy Mobile IP 200
6.3 新型移動性技術 201
6.3.1 LISP 201
6.3.2 HIP 202
6.3.3 LIN6 205
6.3.4 Six/One 206
6.3.5 MobilityFirst 206
6.4 NDN對移動性的支持 213
6.4.1 NDN對移動性支持的優勢 213
6.4.2 NDN支持移動性時仍存在的問題 215
6.4.3 NDN的移動性支持方案 216
6.5 分布式移動性管理技術 220
6.5.1 分布式移動性管理的産生及發展 220
6.5.2 典型分布式移動性管理方案 222
參考文獻 226
第7章 其他未來網絡體係 230
7.1 ChoiceNet 230
7.1.1 ChoiceNet項目概述 230
7.1.2 支持用戶選擇的基本原則 231
7.1.3 ChoiceNet互聯網架構 232
7.2播存網 235
7.2.1 播存網的特點 235
7.2.2 體係架構及其關鍵要素 236
7.3 XIA 237
7.3.1 XIA設計理念 237
7.3.2 XIA體係結構 238
7.3.3 XIA實現機理 240
7.4 空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 242
7.4.1 概述 242
7.4.2 研究現狀 244
7.4.3 體係結構 246
7.4.4 主要技術挑戰 251
7.4.5 總結 253
參考文獻 253
第8章 未來網絡試驗床 257
8.1 未來網絡試驗床概述 257
8.2 未來網絡試驗床分類[1] 258
8.2.1 基本分類 258
8.2.2 按試驗要素分類 259
8.2.3 按服務模型分類 261
8.2.4 按網絡元素分類 261
8.3 未來網絡試驗床關鍵技術 263
8.3.1 實驗描述技術[1] 263
8.3.2 控製框架技術 265
8.3.3 虛擬化技術 268
8.4 國外典型未來網絡試驗床 270
8.4.1 PlanetLab 271
8.4.2 GENI 274
8.4.3 FIRE 286
8.4.4 AKARI試驗床 288
8.4.5 Global X-Bone 291
8.4.6 Emulab 292
8.4.7 VINI項目 294
8.4.8 CORONET項目 296
8.4.9 CABO 297
8.4.10 韓國的FIRST項目 297
8.4.11 日本的JGN試驗床 299
8.5 國內典型未來網絡試驗床 300
8.5.1 CNGI-CERNET2 300
8.5.2 NGB-3TNet 302
8.5.3 可重構柔性試驗網 305
8.5.4 未來網絡體係結構和創新環境 310
8.5.5 未來網絡試驗設施 312
8.6 小結 313
參考文獻 315
第9章 可重構可演進的網絡功能創新平颱開發實例 318
9.1 係統開發背景與需求分析 318
9.2 可重構可演進的網絡功能創新平颱總體方案 319
9.3 支持靈活編程的平颱數據平麵 321
9.3.1 軟件設計方案 322
9.3.2 硬件設計方案 324
9.4 動態適配的平颱控製平麵 326
9.4.1 功能描述 327
9.4.2 拓撲維護和節點管理 328
9.4.3 跨域通信 334
9.4.4 負載均衡 337
9.4.5 主備切換 338
9.5 小結 338
參考文獻 338
未來網絡體係與核心技術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