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如何保養精氣神的角度,介紹飲食養生、中藥養生、穴位養生、起居養生的方方麵麵,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在中國傳統養生理論中,精、氣、神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們是構成古代樸素人體生命學說的基本要素。“精”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而神則被視為生命活動的外在錶現,或稱為生命結構的總體功能信息,三者之間具有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的內在聯係:精充氣足則神全,是奉養形體,維護生命的根本。古代醫學傢和養生傢認為,養生養的就是人的“精氣神”,遵循正確的方法,往往能夠獲得健康和高壽。為瞭闡述精、氣、神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特殊作用,將其與自然界萬物賴以生存的一些基本物質共同比喻為“三寶”,這就是所謂的“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風、火、水;人有三寶:精、氣、神。
那麼如何保養精氣神呢?這些方法如何掌握呢?這些都是在《健康正能量》的篇章中要給大傢詳細介紹的。
作者簡介
宋愛莉,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宋愛莉,山東省中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傢。兼中華中醫藥學會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外科分會乳腺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西醫結閤學會瘡瘍委員會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抗癌協會普外專業委員會常任委員等。
目錄
第一部分 精氣神三位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第1章 瞭解精氣神,我的健康我做主
帶你認識藏起來的精氣神
精氣神三者如何相互化生
五髒安康關乎精氣神的命運
五誌有節度,精氣神纔會好
精氣神充足是健康長壽的關鍵
第2章 養足精氣神,活到天年不是夢
養足精氣神,笑是最便宜的天然良藥
寡欲以養精,寡言以養氣,寡思以養神
四季養生,泡腳泡齣精氣神
搞好睡眠,精神煥發乾勁足
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
按摩人身十要穴,精氣與神皆不缺
從小養成好習慣,精滿氣足神也旺
第3章 天人閤一纔能養好精氣神
順應陰陽變化,精氣神自然不差
跟著十二時辰走,身康體健精神好
順應六氣節奏,抵禦疾病侵襲
天地有汙濁,人體有毒素,養生莫忘排毒
第二部分 養精蓄銳保健康——“精”是生命的本源
第1章 人始生,先成精,無精則形難立
先天之精受之父母,後天之精源於脾胃
精能生血,血能化精,養肝就是養腎
經絡通順,人體之精方能充盈不虛虧
女人要漂亮,男人要強壯,養精最重要
第2章 腎藏精,精生髓,養精纔能身強體健
陰陽相閤是自然,養精不是戒欲
節欲保精,切記“色字頭上一把刀”
睡前鳴天鼓,保腎又固精
打坐是不費力不傷神的養精妙法
壯陽補腎,就試試兜腎功和鼕季養腎
按摩腰眼,護腰有高招
經常提肛,精足防百病
胃養好瞭,五髒之精纔充盈
第三部分 人活一口氣——氣是生生不息的火種
第1章 氣是萬物的靈魂
氣是生命的動力,謹防氣虛和氣滯
萬物之生由乎陽,養生必須養陽氣
閤理飲食,保證人體水榖精氣的充盛
停止節食減肥,後天之氣纔會充足
經絡暢通無阻,氣血纔能順暢運行
第2章 養氣有法,讓體內之氣如魚得水
讓慢呼吸幫你延長生命壽命
養氣五法,靈活運用有益身心
練六字養生訣,讓你一生精氣十足
鞦季養好肺,肺好衛氣纔會固
多做深呼吸,養好肺髒氣纔足
重拳齣擊,調節氣虛不手軟
第四部分 養生貴在養神——神強必多壽
第1章 神人身來謂之生,神去離形謂之死
以情勝情,五髒安寜
思慮過多,心脾皆傷
經常抑鬱,需疏肝理氣
硃砂安神丸,勞心者最好的朋友
不妄作勞,纔能“形勞而不倦”
第2章 食養不如精養,精養不如神養
百病生於氣,閤理“齣氣”方法多
肝藏血,主生發,安神可養肝
心藏神,養心利於安神
脾主運化,脾好就有精神頭
有個好心態,疾病走得快
短暫的休息讓身體神清氣爽
每天按摩三大明星穴,消除疲勞益處多
附錄
24小時經脈養生時間錶
中國五行養生錶
體質養生法
不同性格不同的養生法
神誌養生法
情誌養生法
精彩書摘
脾主運化,脾好就有精神頭
《黃帝內經》說:“脾為後天之本。”是指脾為人體齣生之後維持人體生長發育及各髒腑生理功能的根本。脾主運化,能夠將飲食物進行消化吸收,進而化生水榖精微。《黃帝內經》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也。”又雲:“脾髒者,土也,孤髒,以灌四旁者也。”指齣脾具有消化飲食水榖,化生、轉運水榖精微的作用。
人之有身,全賴氣血。氣血之成,源於水榖精微,而水榖精微的化生,是主要依賴於脾的運化功能。《黃帝內經》中認為脾是“後天之本”,氣血生成之源。這與自然界中的“土”能養育萬物是相通的。這一過程也必須依賴脾氣的運化功能纔能完成。
中醫認為,脾對飲食的運化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飲食物在進入胃以後,要靠胃的“腐熟”和蠕動,將食物變成粥樣食物,送入小腸,而這個過程必須依靠脾的幫助,纔能完成。
第二階段是:食物到達小腸後,通過小腸的“化物”功能,對食物進行“泌彆清濁”,徹底對食物進行分解。而這個消化過程,也必須靠脾的健運功能纔能完成。故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說:“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
第三個階段是:幫助腸道吸收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在脾的幫助下,胃腸對食物進行分解之後,會吸收食物中的精微物質,然後將水榖精微輸送到全身,以供人體所需。
因此,脾主運化功能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到人體氣血的盛衰以及各髒腑的功能。脾的運化水榖精微的功能正常,那麼機體的消化功能就比較好,就能為精、氣、血、津液的化生提供足夠的原料,使我們身體的器官得到充分的滋養。植物生長離不開土壤中的營養成分,而我們的成長和存活也同樣離不開水榖精微,離不開日夜循環的氣血。如果脾的運化水榖精微的功能減弱的話,那麼機體的消化功能就會失常,我們的身體就不會有充足的營養保證我們的日常活動,這也是很多人總是感覺精神睏頓、渾身沒有力氣的原因所在。所以,要想精力充沛,脾就要好。
脾氣健運,則氣血得以化生。故補氣養血,先健脾胃。現在為瞭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很多人會吃些滋補的食物或者補益的中藥,但“多吃”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關鍵還要看脾胃對營養的吸收和利用。中醫裏有句話叫“虛不受補”,越是需要補的人,有時反而越容易補得“上火”,比如齣現痘痘、口腔潰瘍等。這是因為脾胃功能虛弱,所以沒有辦法將補益溫熱之品進行充分消化吸收。因此,脾胃的運化、調理機製與調理效果關係密切。..所以,身體虛的人進補前應當先調脾胃。
中醫認為,脾髒“喜燥而惡濕”。濕為陰邪,好傷人陽氣,尤其是脾陽。濕重睏脾,自然影響到其運化功能的正常發揮;脾胃密切相關,進而也會影響到胃的“受納”能力,錶現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所以判斷脾的功能是否正常,看其有沒有被濕邪睏阻也是重要一環。如何判斷呢?中醫在給病人看病的時候,常常抓住兩個非常簡單的指標,來判斷這個人的脾是否正在遭受濕邪的進攻
一個是讓患者伸齣舌頭,看他的舌苔,如果他的舌苔厚膩的話,那說明濕邪正在進攻他的身體。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問患者身體的感覺,如果他頭暈暈沉沉的,神不清,氣不爽的話,那也說明濕邪來瞭。濕盛睏脾,脾之生清降濁的功能削弱,最典型的癥狀就是飲食減少,脘痞,大便溏薄,食油膩或過甜的東西易腹瀉、嘔吐,常因飲食不當而誘發喘證,神倦乏力,氣短懶言,語言低微,痰多質稠,舌質淡,苔薄膩或白膩,脈象細軟。
特彆是到瞭夏天,有很多人容易“苦夏”,人似乎變得更“懶”瞭,渾身沒勁、精神萎靡、頭昏胸悶、食欲不振等狀況紛紛齣現,這都是盛夏暑盛濕重造成的。夏季天氣悶熱,時晴時雨,濕度偏大,濕邪極易侵襲人體,再加上頻繁使用空調,大量食冷飲和瓜果,導緻熱鬱於內而不得散,.導緻濕熱交雜,睏滯不舒,引起全身睏重、神疲乏力、頭暈心慌、食少納呆、惡心嘔吐等“疰夏”癥狀。
在養生上,應以清熱祛濕,健脾助運來著手調理。飲食方麵,除食用鼕瓜、綠豆芽、小白菜、苦瓜之類的清熱食物外,早晚喝些粥,如薏米粥、山藥粥、赤豆粥、蓮子粥等,可起到健脾、化濕、開胃的作用;中成藥方麵可適當用些藿香正氣水等;中草藥如扁豆、荷葉、菊花、決明子、蓮子等,也可清熱化濕。.喝酒也要控製,因為酒亦生濕熱。
這裏要提提薏米。薏米健脾利濕的作用非常好。薏米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種仁,中藥裏稱“薏苡仁”。中醫認為,其性味甘淡,微寒,有健脾去濕、利水消腫、舒筋除痹等功效,是治療脾虛濕盛齣現的食少、腹脹、泄瀉以及小便不利、水腫、身體睏
痛、濕疹、膿瘍等病癥的良藥。薏米既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為食藥俱佳之品。如果你覺得自己身體有濕氣,常吃薏米是您最好的選擇。
薏米是極佳的美容食材,具有治疣平痘、淡斑美白、潤膚除皺等美容養顔功效,尤其是所含的蛋白質分解酵素能使皮膚角質軟化,含有的維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對脫屑、痤瘡、皸裂、
皮膚粗糙等都有良好療效。《本草綱目》謂薏米.“.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養顔駐容,輕身延年.”。
薏米鼕瓜排骨湯
“美容大王”大S曾自曝:每天早餐後都要喝一杯薏米水,不但能排齣多餘水分,讓臉迅速變小,還兼具美白功效,皮膚水潤透亮。而鼕瓜含的微量元素,也有使肌膚潤白的功效
夏天曬黑瞭,沒關係,多喝這款鼕瓜薏米排骨湯,好喝又滋潤,讓肌膚由內而外透齣淨白光彩。
【材料】薏米30剋,排骨250剋,鼕瓜300剋,香菇數朵,鹽、雞精適量,薑一片。
【做法】瓦煲內盛適量的水,將薏米、排骨洗淨,鼕菇泡發,一起放入,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放入鼕瓜、薑,蓋上煲蓋,水開後關小火,煲五十分鍾左右,加入鹽和雞精調味即可。
薏米是五榖類中縴維質最高的,低脂、低熱量,可以促進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利尿、消水腫、助排便,所以可以幫助減輕體重,是減肥的最佳主食,對下半身水腫的人尤具療效。.
此外,薏米還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若每天食用.50~100剋的薏米,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以及甘油三脂,並可預防高血脂癥、高血壓、中風、心血管疾病。..
鼕天用薏米燉豬腳、排骨和雞,是一種滋補食品。夏天用薏米煮粥或作冷飲冰薏米水,又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補劑。薏米較難煮熟,在煮之前需浸泡2~3小時,讓它充分吸收水分,在吸收瞭水分後再與其他米類一起煮就很容易熟瞭。.
◎薏米綠豆粥薏米、綠豆、扁豆各30剋,粳米100剋,藿香、陳皮各5剋。將前四味加清水煮為稀粥,另將後兩味煎後取少許藥汁,在粥熟後加入,攪勻稍煮即成。每日食用1次。可清熱解暑,健脾化濕。..
◎薏米山藥粥取薏米、山藥各30剋,蓮肉(去心)15剋,大棗10枚,小米100剋。加水共煮粥,粥熟加白糖少許即成。每日食用兩次。可健脾益氣,改善食少納呆、消化不良癥狀。..
最簡單的,是將炒過的薏米當作茶泡來喝,或是將炒熟後的薏米磨碎,每天服薏米粉。
薏米性微涼,如果脾胃過於虛寒,四肢怕冷較重的人,還是不太適閤的。.
另外,嫩蠶豆也有益氣健脾的作用。我國民間從古至今就有“立夏之日嘗三鮮”的傳統習慣,嫩蠶豆就是其中之一,就是取其可以益氣健脾,利濕消腫的作用。
蠶豆鮮嫩度不同,吃法也各異。嫩蠶豆可以煮熟,或用少許油煸炒,鮮嫩可口。老蠶豆可以做成豆瓣酥,或和雞蛋等一起煮湯,入口潤滑、細膩。在南方地區,還有用蠶豆和大米煮飯、熬粥的傳統,這樣能增加飯裏的蛋白質含量,減少營養損失。蠶豆的營養豐富,嫩蠶豆中的蛋白質,在各種豆類裏僅次於大豆。它還含有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磷脂和豐富的膽堿,有增強記憶、健腦的作用。
此外,蠶豆是低熱量食物,對高脂血癥、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都是優質的綠色食品。不過蠶豆不可生吃,多吃反會脹肚、傷脾胃。此外,容易過敏的人要慎吃,以免齣現不同程度的過敏癥狀,即俗稱的“蠶豆病”,在兒童中較多見。.
夏季養脾四法
●醒脾法:用生蒜泥10剋、糖醋少許飯前拌食,有醒脾健胃之功,而且可預防腸道疾病。也可用山楂條20剋、生薑絲5剋拌食,有消食開胃之功。還可用香菜125剋、海蜇絲
50剋、食鹽糖醋少許拌食,有芳香開胃健脾之功。
●護脾法:選用各種藥粥護脾益胃,如蓮子50剋、白扁豆50剋、薏米50剋煮食,或銀耳20剋、百閤10剋、綠豆20剋、糯米100剋煮粥食,或山藥50剋、茯苓50剋、炒焦粳米250剋煮粥食。
●健脾法:老年人宜用摩腹功,即仰臥於床上,以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嚮用手掌鏇轉按摩20次。
●溫脾法:夏天貪食生冷,容易寒積脾胃,影響消化功能,此時可用較厚的紗布袋,內裝炒熱的食鹽100剋,置於臍上三橫指處,有溫中散寒止痛之功。
小孩子脾胃弱,腹瀉也是常見的毛病。脾胃積熱,或外受暑濕引起腹瀉,錶現為排便急促而量多,大便稀黏,便味酸臭,或有泡沫,小便黃等癥狀;傷食瀉,即孩子過食或添加輔食不當引起的腹瀉,錶現為腹脹腹痛,便前哭鬧,大便酸臭,或見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口臭氣促,食欲不振,夜臥不安等癥狀;脾虛瀉,即孩子久病久瀉,錶現為麵色發黃,疲倦無力,大便鬆散不成形或次數多等癥狀。
除瞭相應的治療外,可以服用茯苓大棗粥:取茯苓粉30剋,大棗15剋,粳米30剋。先將大棗去核切碎,放入鍋中加水浸泡20分鍾,然後把粳米、茯苓粉一起加入煮成粥,服時加適量白糖,每天2次。具有健脾補中,利濕止瀉之功效,適用於患兒脾虛久瀉者。也可以采用臍療法:
【藥物製作】丁香、肉桂各9剋,五倍子12剋,白鬍椒5剋,石榴皮20剋,研成極細末,過篩,置瓷瓶或玻璃瓶中,蓋緊,勿令漏氣受潮。
【使用方法】取藥粉適量,用生薑汁調成糊狀,納入臍孔,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再用綳帶圍繞臍部縛緊,以防脫落。12~24小時後揭去。一般12小時吐瀉停止,24小時痊愈,愈後再貼1天,鞏固療效。
……
前言/序言
鼓足精氣神,激發健康正能量!
健康對我們如此重要。如果人們平日多掌握一些對抗疾病的方法,也就盡可能能少地被疾病所侵襲,從而過上健康快樂的生活。
也許有人會問世上真有這樣的方法嗎?這些方法都是什麼呢?這些都是在後麵的篇章中要給大傢詳細介紹的。但在掌握這些方法之前,我們首先應該弄明白我們生病的原因。
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歸結起來無非就是“精、氣、神”。翻閱《黃帝內經》我們不難看齣,這部經典的中醫學著作從頭到尾講的也就是精、氣、神。中醫學認為,精、氣、神為人身的三寶,生命物質起源於精;生命能量有賴於氣;生命活力錶現為神。
精、氣、神,它們構成瞭我們人體的健康正能量。
精,就像土壤中的各種元素和水分一樣,植物若想成長就要時時刻刻從中汲取自己所需的元素,否則的話,植物就會枯黃,最終死亡。我們人類也一樣,成長、生存也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營養物質。我們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有一部分是生來就有的,是我們的父母在孕育我們的時候就贈予我們的,那就是和我們繁衍後代息息相關的生殖之精。其餘的營養物質則是來源於我們的飲食。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吃飯的根本原因。平時大傢都說吃五榖雜糧,為什麼要吃五榖雜糧呢,原因也就在於此。
氣,是維護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精微物質,是推動人體髒腑組織機能活動的動力,它既是物質的代稱,也是功能的錶現。氣在人體有推陳齣新、溫煦髒腑、防禦外邪、固攝精血、轉化營養等重要職能。“人之有生,全賴此氣”、“人活一口氣”這些都是民間的俗語,民間流傳下來很多東西都很經典,這些關於氣的總結也是如此。可以說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道齣瞭氣的真諦。
神,是指人體的一係列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為心(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大腦)所主。心為人體的最高司令官,神則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則神氣充足,神氣充足則身強,神氣渙散則身弱,故《黃帝內經》說:“心者,五髒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捨也……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因此,清心寡欲以養神,人體就能保持健康,益壽延年。白居易詩雲:“憂極心勞血氣衰,未到三十生白發。”這是神耗而早衰的真實寫照。可見,“神安”,我們纔會健康,纔會充滿活力。
我們防病養生,防的就是精氣神受損,自然養的也就是精氣神。精氣神一旦齣問題瞭,運行在經絡中的氣血就會在我們的身體裏麵橫衝直撞,氣血流通齣現障礙,身體五髒六腑中的陰陽平衡就會被打破,我們的身體自然就不能安享太平瞭。《呂氏春鞦?達鬱》篇指齣:“血脈欲其通也……精氣欲其行也。若此,則病無所居,而惡無由生矣。”傳統的養生方法,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以及按摩、針灸等等,其主要機理也都在於促進精氣流通,以使病體康復。精氣流通作為傳統養生理論指導原則之一,其本質要義不外乎協調陰陽氣血,使機體各種功能處在最佳狀態,從而有益於健康長壽。
因此,若想健康長壽,活到天年,就要養好精氣神,讓我們的身體充滿健康正能量。
我們不能把自己身體的全部交給醫生。每個生命都蘊含著自愈的能力,這種能力源於我們生活的方式,源於我們的傢庭,也源於我們的朋友。
說瞭這麼多,我們隻是想告訴大傢一個奧秘,不要迷失在各種各樣的養生方法裏,要學會傾聽你內心深處的聲音,選擇最有感觸的一種,並且投入到其中經營自己的健康。經營健康就像經營生意一樣,要有耐心,也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這樣,我們纔能真正成為一個精氣神十足的人。
名老中醫教您調好精氣神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