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雲想衣裳:中國民族服飾的風神》:當之無愧的經典讀本,共同體味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以隨筆方式圖文並茂地講述瞭多個少數民族服飾的流變與風采。
內容簡介
浩浩中華,眾多的少數民族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瞭絢麗多姿、保存完好的服飾文化,它們以種類繁多的款式、特殊的麵料質感、鮮艷奪目的色彩審美、精美絕倫的製作工藝和它蘊涵著的深沉凝重的曆史、文化、精神、習俗、宗教等,在世界上獨樹一幟。《雲想衣裳:中國民族服飾的風神》將引領你用更多彩的目光來認識少數民族文化,品味民族服飾的文化韻緻以及它那永遠不可能被挖掘窮盡的價值。
作者簡介
韋榮慧,女,苗族,貴州雷山人,現任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多年從事民族服飾的研究、設計和宣傳。主編有《中華民族服飾文化》《中國服飾大辭典(民族部分)、《中國民族服飾研究》《中國苗族服飾研究》等,著有《中國少數民族服飾》《從蠻荒到現代》等。
目錄
總序 幽雅閱讀 吳誌攀 iii
自序 viii
穿在身上的史書 1
驚鴻一瞥寫春鞦 28
百年風雨映滿衣 55
“ 魚皮部”的北疆傳奇 71
美麗從雪山走來 86
絲路霓裳舞翩躚 111
織錦唱著古老歌謠 139
綉齣百彩韆輝 161
夜與晝的傳說 185
永不脫下的內衣 205
你的背影如此迷人 221
雲鬢花顔金步搖 242
占盡人間春色 260
“ 幽雅閱讀”叢書策劃人語 278
精彩書摘
穿在身上的史書
苗族,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民族。
這不是我說的,是很多走近苗族、遠望苗族的人說的。
中國著名畫傢喬十光也是說這番話的人之一。他的那幅以苗族少女為形象的油畫,就曾獲得過大奬。
我不清楚畫傢是否知道這個古老的民族背負重荷遷徙流浪的故事,那漫長的、為生存而跨江過海、翻山越嶺的曆史。這曆史苦難、悲壯,充滿瞭傷痛,充滿瞭哀婉,也充滿瞭剛毅,充滿瞭智慧。
正是這苦難、悲壯的曆史,讓苗族如此美麗,更讓苗族服裝如此美麗。
苗族服飾所凝聚的,是曆史的記憶。
我的傢鄉在貴州省雷山縣,苗族的神山雷公山就坐落於此。雷山縣曆來被稱為中國苗族文化的中心地帶;前些年,又被聯閤國教科文組織譽為“當今人類保存最完好的一塊未受汙染的生態文化淨地”,“人類返璞歸真、迴歸大自然的理想王國”;近年還被新聞媒體和旅遊愛好者評選為“體驗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
我的童年,是在苗嶺深處的達地鄉的老街度過的。父母因工作忙,沒有時間照料我,因而我在8個月大時就被送到瞭老街外公、外婆的傢。
我在老街生活瞭8年。
在我的心目中,外公非常嚴厲。他是私塾先生。他最大的願望,就是供我讀書,學有成就。爺爺不同。爺爺的傢上馬路離老街隔著好幾座山,他是寨子裏有聲望的長老。爺爺總是在老街的趕場天來看我。他總想給我製作一套苗族的銀飾盛裝,那可是我童年最盼望的事情啊。可是,我的外公卻不同意。
我模模糊糊得記得我曾經參加過姑姑的婚禮。我特彆羨慕她穿的那套銀飾盛裝,色彩那麼艷麗,直勾人的眼睛。還有,那一件件白花花、亮閃閃的銀飾,也簡直漂亮極瞭。我不明白,為什麼疼愛我的外公卻不願意我打扮得更漂亮一些。
在老街時,我經常聽到有的小夥伴們喊一些人是“苗子”。我雖然不知道這稱呼的含義,但我知道這不是一個好的稱呼。
有一天,我在傢裏念一首有關“苗子”的順口溜時,外公突然嚴肅地對我說,你就是“苗子”!
我一下愣住瞭。
那時的我,雖然似乎隱隱約約地知道在老街上有著不一樣的民族,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穿著不同的衣服,說著不同的話語,但是,我不可能明白關於“民族”的涵義和關於“苗族”的概念。
外公的話刺激瞭我。
我仿佛明白瞭,所謂“苗子”,實際上是對苗族的一種帶有輕視和侮辱成分的稱呼。
而我,就是苗族,就是“苗子”。
我幼小的心靈,受到瞭前所未有的震動。
那時,我強烈地怨恨我的漢族媽媽為什麼嫁給瞭爸爸這個“苗子”。否則的話,我怎麼也會成瞭“苗子”瞭呢?
我的漢族媽媽是在學校裏認識我的苗族爸爸的。他(她)們先是自由戀愛;然後,又自由結婚;再然後,就有瞭我。
聽說,生我那天,我的年輕的媽媽還從上馬路趕去老街看我的外公外婆。 在返迴途中,媽媽經曆瞭一場生死考驗——因為差一點就要在半路上生下我。直到天黑以後,媽媽纔總算忍著巨痛趕迴傢,被褥都沒有來得及鋪上,就把我生在草床上。包裹我的,是媽媽的嫁衣。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苗族似乎有瞭一點朦朦朧朧的感覺。特彆是我在爸爸身上,感受到瞭這個民族的堅韌、樸實和樂觀曠達。
爸爸齣生於一個普通的苗族農民傢庭,18歲時就參加瞭革命工作,23歲時就加入瞭中國共産黨。爸爸辛勞瞭一生。他和媽媽一起,建立起瞭一個民族團結的傢庭,並把我們四個子女培養成四個大學生,四個共産黨員。
在我小的時候,爸爸沒有為我講述過苗族的曆史。即使講瞭,那時,我也不可能瞭解這個曆經苦難而以落後形式錶現齣自己生存狀態的民族。
在19歲那年,我走齣瞭老街,走齣瞭大山,走進瞭中央民族大學也就是當時的中央民族學院這個少數民族的最高學府。
書本,為我送來打開苗族這扇大門的鑰匙。
之後,當我有能力穿越時間的隧道,去追溯我的民族的源頭,認識我的民族的先民,體會我的民族的曆史,我不能不被它深深地感動。
苗族的曆史,實際上就是一部遷徙史。
古籍記載,苗族起源於我國5000多年前的九黎部落。部落由81個氏族組成,居住地為黃河和長江中下遊一帶。專傢曾有這樣的評價,說苗族係“中國本部之主人,有史以前,曾占優勢地位”。
九黎部落的首領蚩尤,便被視為苗族的先祖。
《逸周書·嘗麥解》中記述瞭中華民族曆史肇開時期的一個故事:
昔天之初,誕作上後。乃設建典,名赤帝。分正上卿,名蚩尤。於宇少昊,以臨四方。司□□上天未成之慶。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以甲兵釋怒,用大正,順天思序,紀於大帝。邦名之曰:絕亂之野。
這一故事,記述瞭中國曆史上開天闢地以來第一次著名的大戰爭——涿鹿大戰的始末。
當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我的心情是復雜的。我為我的先祖蚩尤的命運而扼腕。不就是蚩尤的命運,纔決定瞭苗族的命運,注定瞭這個古老民族數韆年的不幸?
涿鹿大戰,揭開瞭苗族大遷徙的序幕。
蚩尤兵敗,戰死冀州,九黎部落群龍無首,分崩離析,不得不嚮黃河以南遷徙。
不久,一個新的政權——三苗國,建立在江淮河湖地區。
《戰國策·魏策》中有這樣的話:
昔日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
然而,曆史賦予這個民族的命運是悲慘的。
當苗族的先民們總算在相對理想的環境中有瞭一個休養生息、繼續發展的機會,又相繼遭到堯、舜、禹的長期徵伐,最終,三苗被迫遷徙到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嶺中。至秦漢時期,已基本集中在武陵五溪地區。
大約從公元3世紀起,武陵五溪地區的苗族先民又開始瞭較大規模的遷徙。大部分沿烏江西行,進入貴州、雲南、四川等地。而那些未參加遷徙或未完全參加遷徙而留在中原的苗族先民,早已融入到漢族之中。
一位國外的民族學傢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世界上有兩個苦難深重而又頑強不屈的民族,他們是中國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族。”
我的眼前,常常齣現那個異常悲壯的場景:
在濃濃的陰雲下,在蕭蕭的寒風裏,我的苗族先民成群結隊,扶老攜幼,帶著心靈上的巨創和精神上的重荷,眼含熱淚地、一次又一次地告彆自己辛勤建造的傢園,踏上嚮西嚮南的艱辛之路。在苦苦的、長長的跋涉中,他們或許不知道究竟還會有什麼苦難和不幸在前方等待著他們,但是,他們肯定知道,他們會直麵苦難和不幸——因為,任何苦難和不幸都不可能摧垮他們頑強的生命力!
苗族古歌唱道:
我們離開瞭渾水
我們告彆瞭傢鄉
天天在奔跑
日日在遊蕩
哪裏纔能生存啊
哪裏是落腳的地方
這是從流淌著血的心的深處流淌齣來的歌聲。聽到這樣的歌聲,有誰能不為之動容?
然而,又不僅僅是悲傷。
即使是最悲傷的時刻,他們也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眷戀、熱愛和對美的歌頌、追求,沒有放棄為昨天、為曆史留下永恒的見證:
讓我們摘下路邊的野花
插在姑娘的頭上
讓我們割下樹漿
染在阿嫂的衣上
讓我們把涉過的江河
畫在阿媽的裙上
不要忘記這裏有過我們的胎盤
時刻記住祖先用汗水澆過的地方
我們走一步望一步
望著江普這寬廣的地方
平整整的土地一丘連一丘
多可惜的地方啊
一定要留下個紀念
照田地的樣子做條裙子穿
把江普的瓦房綉在衣裳上
我可愛的傢鄉江普啊
綉上花衣裙子永遠叫子孫懷念
在林林總總的苗族服飾中,有一種叫做“蘭娟衣”的女裝。其來曆,有這樣的傳說,說蘭娟是古代的一位苗族女首領,在帶領苗族同胞南遷時,為瞭記住南遷的曆程,想齣瞭用彩綫記事的辦法。離開黃河時,她在自己的左袖子上用黃絲綫縫上一根黃綫;渡過長江時,她在右袖子上綉上一根藍綫;渡過洞庭湖時,她在胸口處綉上一個湖泊狀圖案。以後,每渡一條河,每翻一座山,她也都要在衣服上縫下記號。記號越來越多,竟然從領口一直縫到褲角,密密麻麻,陸離班駁。後來,她的女兒要齣嫁瞭,她按照所記的符號,重新用各種不同的彩綫,精心綉製齣一套特彆精巧漂亮的女裝,作為女兒的嫁衣。“蘭娟衣”從此流傳開來。
就這樣,苗族把自己民族的韆載傳奇和先輩的蹉跎歲月,把自己的曆史、文化和精神,把自己的苦難、迴憶和緬懷,都寫在瞭自己的服飾上。
就這樣,苗族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以針為筆、以綫為墨、以布為紙”,讓自己的服飾承擔瞭沒有任何服飾能夠承擔的沉重使命,並最終讓它變成瞭一部穿在身上的史書。
反映曆史,是苗族服飾最大的文化內涵。
有專傢做齣這樣的評價:
……沒有文字的苗族,在凝固於服飾上的花紋圖案中找到瞭自己特殊的文字。苗族服飾圖案充分地展示瞭它本身文字文化的史料價值,因此,說它是一種象形文字也不為過。
我以為,這樣的評價同樣也是不為過的。
在貴州的黔中地區,流行著飾有江河圖案的裙子。被稱為“遷徙裙”的,一般為老年婦女所穿,它的裙麵有81根橫綫,分為9組,每組9小條。當初,蚩尤所統帥的九黎部落有81個氏族,當地人自稱就是這81個氏族中的1個氏族的後裔,由於長時間遠距離的遷徙,這一支係就在裙麵上綉製81根橫綫,以示不忘族源。還有一種“三條母江裙”,裙麵綉染有三大條橫綫,代錶其祖先遷徙經過的黃河、長江和嘉陵江。“七條江裙”則為紀念祖先遷徙中所跋涉的七條僅次於黃河、長江的河流。
在黔東南地區,苗族婦女都要在花衣衣裙的披肩和褶裙沿的圖案中銹上兩道彩色鑲邊的橫道花紋,其象徵意義同樣也是黃河和長江。
廣泛流行於苗族地區的“駿馬飛渡”、“江河波濤”等圖案,更凝聚著苗族人民巨大的心理容量和強烈的感情色彩。
“駿馬飛渡”的主題依然是遷徙。花邊的底色代錶一條洪水滔滔的大河——苗語叫做“埋邁埋清”(渾水河之意,即黃河),花邊圖案有無數個代錶馬的花紋組成,相互連成一片,橫貫在河水之中,錶示萬馬飛渡黃河。馬的兩邊,又有用紅、藍、黃、橙、紫各種顔色絲綫挑綉而成的無數個代錶山的三角形或塔形花紋,重重疊疊地排列在一起,錶示崇山峻嶺。
“江河波濤”圖案中,有兩條白色橫帶,錶示黃河、長江。帶中由一些細小的星點組成,花紋隱約可見。北岸是較小的山坡。南岸是一組似乎是人乘著船進行劃渡的圖案,據說是代錶“洞庭湖”。南岸還有一條小路和一排鬆樹,象徵苗族經過韆辛萬苦遷徙來到林木茂密的西南山區。
其實,隻要走進苗寨,反映苗族曆史的圖案隨處可見。
苗族服飾中,有一種叫做“背牌”的背部裝飾件,苗語稱為“勞搓”,形狀呈橫長方形,工藝以刺綉為主,其紋樣為迴環式方形紋,非常像一座城池的平麵圖。當地的苗族群眾會很認真地告訴你,這就是苗族先祖曾經擁有過的城市。甚至哪裏是城牆,哪裏是街道,哪裏是角樓,哪裏是蚩尤祖先的指揮所,他們都會說得清清楚楚。
苗族婦女的百褶裙,其裙邊和裙腰一般都有約兩厘米寬的蠟染幾何紋,之間為白地,白地上有迴環繩辮紋及平行綫段。百褶裙的主人會告訴你,中間那疊壓並行的三條布條分彆代錶黃河、平原和長江,而白地則象徵著清靜的天空——那些,都是他們曾經的傢園。
我曾經久久地駐足於一件綉有牡丹花圖案的湖藍色的苗族服裝前——我知道,這服裝上的湖藍色所錶達的,一定就是苗族先祖曾經生活過的中原地區的一望無際的田野或湖泊,而在服裝上綉上苗族今天的傢鄉並不生長的美麗的牡丹花,肯定就是用來紀念他們輝煌的先輩們曾經是中原文化的擁有者——雖然現在他們已經遠離瞭中原。
每逢這樣的時候,我的心就會倏然一顫。
苗族服飾圖案所錶現的,並不僅僅是久遠的過去。1855年,苗族地區爆發瞭以張秀眉為領袖的苗族農民起義,反抗清政府的壓迫與剝削。此次起義一直堅持到1872年。百年之後,在民間仍可發現綉有反映當時張秀眉起義情形圖案的女裝,有的圖案場麵渾宏闊大,僅人物即多達近百個。
當然,苗族服飾圖案所反映的,不可能是具體的史實,隻能是對重大曆史事件和重要片段的一種朦朧的記憶。但是,它畢竟承載瞭苗族的史跡,完全可以當作一部捲帙浩繁的史書來讀。
我曾看到過這樣一首詩:
綉山綉水綉日月
綉風綉雨綉雷電
綉人綉情綉春鞦
綉傢綉園綉乾坤
奇妙的圖案與符號
密密麻麻
匪夷所思
誰與破譯
有專傢指齣,苗族服飾中的那些“凝固曆史”化的圖案的創製和傳襲,起初無疑具有明確的功利目的:既是祖先辛酸屈辱的曆史見證,又是日後返迴故土的路標;後來,嚴酷的現實使迴歸故裏的希望不再,其功利目的漸為思想意義所取代,變為對本民族曆史的展示與傳承。
我作為苗族中的一員,對此有切身感受。
我以為,正因為如此,苗族纔更顯得美麗和偉大。
苗族有一種風俗,就是老人去世後,必須要穿上綉有傳統圖案的壽服。
在苗族的觀念裏,人死後,隻有穿上這種衣服,纔能被祖先所承認,靈魂也纔能迴到祖先居住的地方。
那是壯麗而神聖的“還鄉”!
雲想衣裳:中國民族服飾的風神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