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設計手冊(第三版)

照明設計手冊(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照明學會照明設計專業委員會 著
圖書標籤:
  • 照明設計
  • 照明工程
  • 建築照明
  • 室內照明
  • 室外照明
  • 燈具
  • 光環境
  • 照明規範
  • 設計手冊
  • 照明技術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9801274
版次:3
商品编码:12173798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5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1、本手冊由北京照明學會照明設計專業委員會組織編寫。

2、2007年被指定為注冊電氣工程師(供配電) 執業資格考試的參考書之一(照明專業參考書),2007年獲得首屆中照奬“教育與學術貢獻”一等奬。

3、本手冊自發行以來, 已成為照明設計必備的工具書之一。


內容簡介

隨著電氣技術的不斷發展,有關建築照明技術標準已做修訂,《照明設計手冊(第三版)》根據新設計標準進行瞭修改,並引入瞭新技術、新光源和新燈具的內容。

本手冊係統地介紹瞭照明設計的內容及設計方法,主要內容包括照明設計基本概念,照明光源、附件,照明燈具,照明配電與控製,照度計算,居住建築照明,教育建築照明,辦公照明,醫院照明,商店照明,旅館照明,觀演建築照明,小型電視演播室照明,體育場館照明,會展中心照明,美術館和博物館照明,交通建築照明,道路照明,夜景照明,工廠照明,應急照明,照明測量,照明節能,照明設計軟件,燈具光度參數。同時掃描手冊中的二維碼,即時觀看配套軟件操作指導視頻。


作者簡介

徐華,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電氣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注冊電氣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高級照明設計師、國傢照明設計師高級考評員,2013年中國建築學會60周年被評為當代中國傑齣工程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作為電氣專業負責人設計完成特、一級以上工程設計項目多項,涵蓋酒店、體育場館、劇院、博物館、科技樓、會展中心、教學樓、圖書館、寫字樓、住宅等,其中高層、超高層建築多項。榮獲中照照明奬一等奬、全國勘察設計一等奬、航空工業總公司工程設計奬一等奬、北京市優秀工程設計一等奬、教育部優秀城鎮住宅及住宅小區三等奬等。同時,參與編製《教育建築電氣設計規範》《體育建築電氣設計規範》等。主編國傢標準圖《等電位聯結安裝》02D5012、《特殊燈具安裝》03D7023、《用戶終端箱》05D7024-北京市標準《建築物防雷裝置》09BD13、《照明裝置》09BD6。主編《照明設計手冊(第三版)》、初級照明設計師培訓教材,參編中級和高級照明設計師培訓教材、《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第三版)》、《景觀照明工程》、《建築電氣設計實例圖冊》係列等,發錶論文20餘篇。

任元會,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處長,參與瞭航空工業及其他建築百多項目的電氣設計-擔任《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第三版主編,第四版副主編-我國《注冊電氣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供配電專業)指導書》2007年版主編,2016年版副主編。11年來宣講《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數十次,受到眾多電氣設計師和企業人員的歡迎和贊揚。現社會職務有:亞洲照明設計師協會(AALD)主席,中國照明學會專傢,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等。

姚傢禕,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研究員級高工。擔任《照明設計手冊》一、二版主編,第三版副主編-參加《工業與民用供配電設計手冊》前三版的編寫,並擔任第四版的副主編-擔任《注冊電氣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專業考試復習指導書(供配電專業)》一、二版副主編-參加《注冊電氣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習題集》。


目錄

第三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照明設計基本概念1

第一節 基本術語1

第二節 照明質量8

第三節 照明設計程序17

第二章 照明光源、附件22

第一節 電光源分類及型號命名22

第二節 光源標準27

第三節 白熾燈與鹵鎢燈28

第四節 熒光燈31

第五節 金屬鹵化物燈37

第六節 高壓鈉燈與低壓鈉燈43

第七節 高壓汞燈46

第八節 LED燈47

第九節 其他光源49

第十節 光源性能的比較與選擇54

第十一節 光源主要附件及選擇54

第三章 照明燈具73

第一節 概述73

第二節 燈具的分類73

第三節 燈具的光學特性80

第四節 LED燈性能要求83

第五節 燈具的選擇84

第四章 照明配電與控製88

第一節 供配電係統88

第二節 照明綫路的保護93

第三節 電綫、電纜選擇及綫路敷設97

第四節 照明控製103

第五章 照度計算118

第一節 點光源的點照度計算118

第二節 綫光源的點照度計算124

第三節 麵光源的點照度計算136

第四節 平均照度計算145

第五節 單位容量計算152

第六節 平均球麵照度與平均柱麵照度計算155

第七節 大麵積投光照度計算159

第八節 導光管采光照度計算166

第六章 居住建築照明175

第一節 概述175

第二節 設計要求176

第三節 設計實例181

第七章 教育建築照明187

第一節 概述187

第二節 教學樓照明189

第三節 圖書館照明201

第八章 辦公照明206

第一節 概述206

第二節 照明標準206

第三節 辦公照明設計要求207

第四節 光源與燈具的選擇209

第五節 辦公照明設計實例213

第九章 醫院照明216

第一節 概述216

第二節 照明方式、種類及光源與燈具的選擇218

第三節 門診部照明設計219

第四節 病房照明設計221

第五節 手術室照明設計224

第六節 紫外殺菌燈及看片燈225

第十章 商店照明226

第一節 商店的分類和照明特點226

第二節 照明方式229

第三節 照明標準231

第四節 照明設計234

第五節 照明技術新動嚮245

第十一章 旅館照明249

第一節 概述249

第二節 照度要求251

第三節 設計要點253

第四節 公共部分的照明設計257

第五節 客房部分的照明設計261

第六節 康樂部分的照明設計264

第十二章 觀演建築照明267

第一節 概述267

第二節 照明設計及其設備267

第三節 供配電係統281

第十三章 小型電視演播室照明284

第一節 彩色電視對照明的要求285

第二節 主要專業術語及簡單計算286

第三節 設計要點290

第四節 設計實例294

第五節 小型演播室常用燈光設備298

第十四章 體育場館照明306

第一節 場地照明標準307

第二節 體育場照明314

第三節 體育館照明331

第四節 遊泳館照明336

第十五章 會展中心照明344

第一節 概述344

第二節 設計要求345

第三節 光源與燈具的選擇346

第四節 照明電氣設計348

第五節 設計實例349

第十六章 美術館和博物館照明361

第一節 博物館、美術館照明的基本問題361

第二節 基於鑒賞的照明設計要點361

第三節 基於保護的照明設計要點368

第四節 設計實例372

第十七章 交通建築照明376

第一節 鐵路客運站照明376

第二節 公路客運站照明380

第三節 航空港照明382

第四節 城市鐵路站照明384

第十八章 道路照明387

第一節 道路照明的作用及道路分類387

第二節 照明評價指標389

第三節 照明標準393

第四節 照明設施399

第五節 照明設計原則和方式401

第六節 照明計算404

第七節 照明供電和控製408

第八節 照明節能410

第十九章 夜景照明412

第一節 概述412

第二節 總體規劃414

第三節 規劃方案案例415

第四節 光源的選擇417

第五節 燈具的選擇418

第六節 夜景照明配電及控製420

第七節 照明設計423

第二十章 工廠照明433

第一節 設計要點433

第二節 光源選擇435

第三節 按環境條件選擇燈具436

第四節 照明標準440

第五節 工業廠房的布燈方案445

第二十一章 應急照明454

第一節 概述454

第二節 照明標準455

第三節 照明光源、燈具及係統459

第四節 照明設計465

第二十二章 照明測量469

第一節 概述469

第二節 照明基本量測量470

第三節 測量儀器和設備476

第四節 照明測量基本要點480

第五節 記錄內容與格式492

第二十三章 照明節能495

第一節 綠色照明495

第二節 實施照明節能的技術措施497

第三節 實施照明功率密度值指標504

第二十四章 照明設計軟件511

第二十五章 燈具光度參數518

參考文獻631


前言/序言

本手冊由北京照明學會照明設計專業委員會組織編寫。1998年齣版第一版,2006年齣版第二版。本手冊自發行以來,深受全國廣大照明設計師、電氣及照明工程設計人員、施工安裝及運行維護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歡迎,得到瞭廣泛應用,成為照明設計必備的工具書之一,並得到同行們在專業論文、著作及計算機軟件中廣泛引用,於2007年被指定為注冊電氣工程師(供配電) 執業資格考試的參考書之一(照明專業唯一參考書),2007年獲得中照照明奬首屆“教育與學術貢獻”一等奬。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建築照明設計標準的修訂,以及LED光源、燈具用於室內外照明的日臻成熟,第二版已不能適應當今的需要,亟需修訂。為此,北京照明學會照明設計專業委員會重新組織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富有經驗的照明工作者,推齣本手冊第三版,奉獻給廣大讀者。在第三版的編寫過程中,中國照明學會、北京照明學會領導和多位知名專傢參與並給予指導,在此一並錶示感謝。

第三版在保留原有體係與特色的基礎上推陳齣新,更新和擴展的內容主要如下:

(1)取消瞭第二版第二章照明標準,將各種場所的照明標準分列於後續相應章節,並按最新的國傢標準進行瞭修訂。

(2)將原“辦公樓和住宅照明”拆分為“居住建築照明” “辦公照明” 兩章,內容更為豐富。

(3)增加瞭第二十五章“燈具光度參數”,更新瞭常用燈具,尤其是增加瞭LED燈光度參數。

(4)照度計算根據光源、燈具的發展,更新瞭計算參數,增加瞭導光管的照度計算。

(5)各章節增加瞭目前國內外新的研究成果、LED燈的應用。

(6)掃描手冊中二維碼,即時觀看配套軟件操作指導視頻。同時手冊還提供瞭下載專業的照明工程設計軟件網址,供大傢學習試用。

本版編委會對為本手冊第一版、第二版做齣貢獻的全體參編者錶示感謝對我國多位資深照明專傢給予的指導和幫助錶示敬意對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錶示感謝。

嚮為手冊積極提供産品技術資料,並支持、協助齣版工作的以下企業錶示衷心感謝(排名不分先後):

  飛利浦照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索恩照明(廣州)有限公司

  上海亞明照明有限公司

  鬆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

歐司朗(中國)照明有限公司

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瑪斯柯照明設備(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和竑炅源照明技術有限公司

  廣東德洛斯照明工業有限公司

  北京市崇正華盛應急設備係統有限公司

  山西光宇半導體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樂雷光電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晶榖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銀河蘭晶照明電器有限公司

  長沙星聯電力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杭州戴利德稻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科銳光電發展有限公司

  廣州世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愛瑟菲智能定製專傢)

廣東河東電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東方風光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光聯照明有限公司

北京信能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億達時燈光設備有限公司

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星光影視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隆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銳高照明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常州帕爾菱科智能升降照明設備有限公司

湖南耐普恩科技有限公司

本手冊在使用過程中如有意見和建議,請發郵件至xuh@thad�保悖錚湣保悖睿�以便再版時修正。

編 者

2016年10月



建築空間光環境營造與技術實踐:一本麵嚮新時代的照明工程專著 書籍定位與目標讀者: 本書並非市麵上常見的、以基礎理論或特定規範羅列為主的照明設計手冊,而是一本深度聚焦於建築空間光環境的營造哲學、高級技術集成與前沿應用實踐的專業著作。它旨在填補當前行業文獻中理論深度與實操廣度之間的鴻溝,為尋求突破性設計思維與精湛技術支撐的專業人士提供一份強有力的參考。 本書的目標讀者群包括:資深與中級照明設計師、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光環境工程師、燈光顧問,以及高校相關專業的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本書假定讀者已掌握基礎的光度學、色度學原理及行業通用規範,重點在於如何將這些基礎知識轉化為具有高度美學價值和功能效率的復雜光環境解決方案。 全書核心價值與內容結構: 本書內容圍繞“從光的使用者體驗齣發,通過技術集成實現空間敘事與可持續發展”這一核心理念構建,共分為六大部分,超過十五萬字,力求全麵覆蓋現代照明工程的前沿議題。 --- 第一部分:光環境的感知心理學與空間敘事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人眼對光綫的非綫性響應機製,超越瞭傳統的照度標準,強調瞭光對情緒、行為和空間感知的影響。 1.1 復雜光流場下的視覺適應與舒適度研究: 詳細分析瞭高動態範圍(HDR)場景下人眼的調適過程,重點闡述瞭眩光控製的進階模型,引入瞭“視覺負載”(Visual Load)的概念,並探討瞭動態照明場景(如劇院、展覽)中的瞬態眩光管理技術。內容涵蓋瞭對統一眩光值(UGR)的局限性批判,轉而提齣基於視覺場分析的舒適度評估方法。 1.2 光作為建築敘事語言: 本章將光視為一種與材料、形體並重的建築語匯。探討瞭如何利用光的方嚮性、紋理和對比度來引導視綫、劃分功能區域,並營造特定的曆史或未來感氛圍。深度分析瞭不同文化背景下對“明亮”與“陰影”的解讀差異,為跨文化項目提供設計指導。內容包括對光影雕塑(Chiaroscuro)在現代室內空間中的重構與應用。 1.3 色彩科學與非可見光域的邊界探索: 超越CRI(顯色指數)的評價,本章引入瞭光譜功率分布(SPD)的精細分析,探討瞭特定顯色(TM-30等新指標)在高端商業和藝術照明中的應用。同時,詳細介紹瞭可見光通信(VLC)、紫外綫(UV)應用(如殺菌與材料激活)在照明設計中的初步集成方案,預示瞭多功能光環境的未來。 --- 第二部分:數字照明係統與智能光控集成架構 本部分聚焦於如何管理和控製日益復雜的照明係統,強調數據驅動與係統互操作性。 2.1 基於DALI-2及PoE的骨乾網絡設計: 詳述瞭如何構建高密度、高可靠性的數字照明控製網絡。不僅覆蓋瞭DALI協議的拓撲結構,更深入到電源預算、數據延遲管理和故障診斷的實踐案例。PoE(以太網供電)在低壓、數據密集型場所(如辦公隔斷、博物館展櫃)中的應用模型被詳細拆解,包括電磁兼容性(EMC)的考量。 2.2 場景聯動與行為驅動的自適應照明: 探討瞭如何集成非光照傳感器數據(如CO2濃度、人員密度、環境噪聲)到照明控製邏輯中。介紹瞭基於機器學習(ML)的初步算法,用於預測用戶需求並預設光照場景,實現真正的“無感照明”。重點分析瞭基於時間、天氣、日照角度的復雜算法聯動方案。 2.3 設備的固件安全與生命周期管理: 在物聯網(IoT)時代,照明設備已成為網絡節點。本章著重討論瞭設備固件更新的安全協議、數據加密標準以及如何建立標準化的遠程診斷和維護流程,確保大型建築群照明係統的長期穩定運行和網絡安全。 --- 第三部分:高級光學設計與配光技術 本部分摒棄瞭對標準配光麯綫的簡單羅列,而是探討如何利用現代光學元件實現特定的光束控製目標。 3.1 自由麯麵透鏡(Freeform Optics)的定製化應用: 詳細介紹瞭自由麯麵透鏡在消除“熱斑”(Hot Spots)、實現非對稱配光(如街道照明或牆麵洗牆)中的設計流程。內容包括光學模擬軟件(如TracePro, LightTools)的高級建模技術,以及如何與LED芯片布局緊密結閤,實現光效的最優化。 3.2 混光技術與色彩均一性校正: 針對RGBW/RGBA等多色光源在實現均勻光色上的挑戰,本章提齣瞭基於微結構擴散體和多層摺射原理的混光策略。內容包括如何通過流體力學模擬指導擴散材料的選擇,以最小化光程損失同時達到色彩的完美融閤。 3.3 復雜麯麵與材質的照明錶現力: 探討瞭如何通過精確控製光束角和投射角度,最大化凸顯建築材料(如粗糙石材、反光金屬、半透明織物)的固有質感。分析瞭“切綫照明”、“側嚮掠射照明”等技術的應用閾值和潛在風險。 --- 第四部分:可持續性、健康與能源效率的深度整閤 本部分關注照明設計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提升人體健康方麵的責任與技術路徑。 4.1 動態日光耦閤策略與建築性能模擬: 不再將自然光視為被動的背景,而是作為核心設計元素。本章提供瞭如何利用先進的建築性能模擬工具(如EnergyPlus, DIVA for Rhino)來精確計算日光采集效率、動態遮陽係統與人工照明的協同衰減麯綫,實現年度能耗的最小化。 4.2 人體節律照明(Circadian Lighting)的實施細節: 基於最新的生物學研究成果,詳細指導如何設計符閤人體生理節律的晝夜節律照明係統。內容涉及色溫、照度、光譜成分在一天24小時內的精確動態調整麯綫,並探討瞭在醫院、養老機構及特定辦公場景中的應用倫理與技術驗證。 4.3 可持續設計:材料選擇與循環經濟: 深入探討瞭照明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評估(LCA)。內容包括低環境影響材料(如迴收鋁材、生物基聚閤物)在燈具中的應用,以及未來可拆解性設計(Design for Disassembly)在燈具供應鏈中的實踐路徑。 --- 第五部分:特殊空間的高級照明挑戰與解決方案 本部分通過案例深度剖析,解決照明設計中最具挑戰性的幾個細分領域。 5.1 博物館與藝術品照明的安全標準與保真度: 核心聚焦於光照劑量控製(Dose Limitation),詳細解釋瞭光照纍積量(Lux-hours)的精確計量方法,以及如何平衡視覺體驗與藝術品保護之間的矛盾。涵蓋瞭針對敏感材料(如紡織品、紙張、有機顔料)的定製化光譜過濾技術。 5.2 體育場館與復雜動態畫麵的照明工程: 討論瞭滿足高清電視轉播需求的頻閃控製、高均勻度及色度一緻性要求。分析瞭從傳統鹵素燈到全光譜LED在大型體育照明中的替換策略,特彆是對高速攝像下運動模糊的消除技術。 5.3 工業與復雜製造環境的視覺檢測照明: 轉嚮功能性照明的極緻:強調機器視覺下的照明設計。內容包括結構光、暗場、明場等多種照明模式的切換邏輯,以及如何為高精度測量任務設計無陰影、高對比度的局部光場。 --- 第六部分:照明項目管理與跨學科協作框架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著眼於將優秀設計落地實施的工程管理層麵。 6.1 規範的解讀與設計裕度的建立: 分析瞭國際與國內主要照明規範(如IES, EN, GB)的差異性,並指導設計師如何在新規範尚未完全成熟時,通過建立保守但閤理的“設計裕度”來規避未來閤規風險。 6.2 照明設計與BIM/CIM的深度集成: 詳細介紹瞭照明設備族(Family)的參數化建模,如何在BIM環境中進行精確的能耗計算、碰撞檢測和設備安裝位置的衝突解決。重點闡述瞭將控製係統邏輯直接嵌入模型的流程。 6.3 業主溝通與價值論證: 提供瞭一套將復雜照明技術轉化為易於理解的“商業價值”和“用戶體驗提升”的溝通框架,幫助設計師成功論證高投入照明方案的長期迴報率(ROI)。 --- 總結: 本書旨在成為照明設計領域從“知道如何做”(Know-how)到“知道為什麼這麼做”(Know-why)的橋梁。它摒棄瞭對基礎知識的重復論述,而是將重點放在理論的深度應用、前沿技術的集成以及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策略上,是追求設計卓越與技術領先的專業人士案頭必備的進階參考書。

用户评价

评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燈光設計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整閤行業前沿技術與經典美學理論的參考書。市麵上很多書籍要麼過於側重基礎理論,要麼就完全聚焦於某個單一的新興技術,缺乏一個宏觀的、立體的視角。這本“手冊”的價值就在於它成功地搭建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它不僅提供瞭最新的光源技術參數,更重要的是,它將這些技術巧妙地融入到實際的設計流程中去,從項目初期的概念構思,到中期深化圖紙的繪製,再到後期的調試和維護,每一個環節都有詳盡的指導。我尤其欣賞它對於“成本控製”和“維護優化”的討論,這往往是工程項目中容易被忽視但至關重要的環節。這本書的結構邏輯清晰,章節間的銜接自然流暢,使得我可以根據項目需求快速定位到所需信息,極大提高瞭我的工作效率。它無疑是當前照明設計領域中,一本兼具深度、廣度和實用性的權威參考資料。

评分

拿到這本書時,我首先被它厚實的質感和精心設計的封麵所吸引。雖然我目前主要關注的是室內陳設藝術,但對光影在空間中的魔力一直充滿好奇。這本書的排版布局非常考究,色彩搭配和諧,大量的插圖和圖錶清晰直觀,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迅速抓住重點。我特彆欣賞它在基礎理論部分的闡述,沒有過多地陷入晦澀難懂的物理公式,而是通過生動的案例解析瞭光綫的物理特性如何影響人的視覺感受和心理狀態。書中對於不同照明技術,比如LED、熒光燈以及鹵素燈的優缺點比較分析得非常透徹,對於我這種需要為項目選擇閤適光源的從業者來說,提供瞭非常實用的參考價值。雖然我主要做的是傢具和軟裝搭配,但深知“無光不成景”,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理解視角,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在軟裝設計中更好地利用光來烘托氛圍和突齣重點。我打算從中學到如何更精準地控製光照強度和色溫,讓我的設計作品更具層次感和生命力。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完全超齣瞭我對一本“手冊”的預期。

评分

我是一名剛畢業不久的景觀設計師,目前的工作重點在於室外空間的光環境營造。坦白講,室內照明的書籍我讀過不少,但專門針對室外復雜環境的係統性著作相對較少。這本書中關於“動態照明”和“智能控製係統集成”的章節,給瞭我極大的啓發。書中對大型廣場、建築立麵和園林小品的照明策略進行瞭詳盡的分析,特彆是如何應對自然光的變化和惡劣天氣對光效的影響,提供瞭很多實用的規程和參考案例。我特彆關注瞭它在安全性和節能性方麵的論述,這在公共項目中是至關重要的指標。例如,它對防眩光設計和不同IP等級燈具的選擇標準進行瞭細緻的對比,這直接解決瞭我在戶外項目投標時經常遇到的技術難題。雖然這本書的基調偏嚮於全麵覆蓋,但它對特定領域的深入挖掘,使得它在我的專業書架上擁有瞭不可替代的地位。我感覺自己像是獲得瞭一把萬能鑰匙,能夠解鎖更多復雜戶外照明項目的潛能。

评分

這本書的體量感讓人望而生畏,我一開始擔心它會過於學術化,充斥著我不需要的晦澀術語。然而,翻開後我發現,它最精彩的地方在於對“設計哲學”的探討。作者似乎並不滿足於羅列標準和規範,而是花瞭大量篇幅去討論光如何塑造空間感知、如何影響時間流逝的體驗感。書中對於不同文化背景下對“黑暗”和“光明”的理解差異的分析,讓我對照明設計産生瞭一種近乎哲學的思考。這比單純的技術指導更有價值,因為它教會我如何去“感受”光,而不是僅僅“計算”光。我注意到,書中許多案例的呈現方式非常獨特,往往不是直接給齣最終效果圖,而是展示瞭設計過程中的多次迭代和思路轉變,這對於培養設計師的批判性思維非常有益。對我個人而言,它提供瞭一種從“功能導嚮”嚮“體驗導嚮”轉變的思維框架,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每一個燈光開關背後的設計意圖。

评分

說實話,我是一個對技術細節比較頭疼的人,平時的閱讀習慣偏嚮於那種輕鬆幽默的散文隨筆。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卻讓我感受到瞭意料之外的流暢和親切。它不像教科書那樣刻闆,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耐心地引導你一步步揭開照明設計的神秘麵紗。我最喜歡的是它對“人性化照明”這一概念的深入探討。書中詳細描述瞭不同年齡段、不同活動場景下對光照的需求差異,比如閱讀時需要的高顯色性和工作區需要的均勻照度,以及休息區域如何營造柔和的過渡光。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讓我對光有瞭更深層次的敬畏。我曾為一個客戶設計瞭一個書房,當時隻考慮瞭主燈的亮度,結果客戶反映長時間閱讀後眼睛容易疲勞。現在重讀這部分內容,我纔意識到自己忽略瞭環境光和輔助照明的平衡。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救急指南”,它不僅告訴你“怎麼做”,更讓你明白“為什麼這麼做”的閤理性,這對於提升設計決策的科學性至關重要。

评分

很好,物美价廉!

评分

照明专业的很多知识都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很不错

评分

纸张不错,印刷也很好,活动屯书,好评

评分

印刷很清晰,还是彩印的,应该是正版,不错

评分

发货速度很快,书本包装比较简单,一层膜,外面塑料袋。中间略有一点压破。书是正版,质量不错。

评分

不错,快递很快,支持京东!

评分

趁着活动买的,算下来270还不错,第37次印刷,正版没问题。快递原因书边角碰褶了

评分

和二版相比变动不是特别大,增加内容很实际,适合工作配备

评分

快递超级给力,@的好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