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中國叢書 山水柏舟一席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風雅中國叢書 山水柏舟一席茶


王迎新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5-01-2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49594979
版次:1
商品編碼:1217618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0
字數:60000

風雅中國叢書 山水柏舟一席茶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相關圖書



風雅中國叢書 山水柏舟一席茶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風雅中國叢書 山水柏舟一席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山水柏舟一席茶》的封麵很美,乾乾淨淨,素樸雅緻。泥爐火正旺,幾隻素盞散落其間,恰好成一席。書未翻動,文字間的鬆風清露氣韻已入眼入心。

陸羽對李冶說,善茶之人有五美: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飲之美,境之美。茶的境界與詩的境界是一樣的。這“器”與“火”離不開手的掌握。“飲”“境”離不開人的心態。字裏行間品迎新,捲上筆墨樸拙圓滿。在這本書裏可見五美之中,茶本身的氣質隻占其一,擾亂茶香的,主要還是人。人心不俗,田間、粗瓷、勞作後的一碗涼茶,望著“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的情景,也有一番滋味。人心若是俗瞭,即若李冶泡齣貢茶,對著茶聖來喝,又有什麼趣味呢?

茶事,一種因茶而起的生活美學。茶席,天地之間成大美。加上山水柏舟,平添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是歲時凝結的茶之初相。當茶人的人文情懷與浪漫主義相遇,茶席間的天地變得開闊起來,這天地中有清風般高逸的靈性,有泥土一樣本真的樸拙,亦有畫捲般可書寫的留白。迎新在文中說:中國的茶道,從不拘泥於一招一式,茶事亦如禪詩雲:白牛之步疾如風,不在西,不在東,隻在浮生日用中。浮生日用,這一句真切的就是茶的本意與初心。


光陰有情,歲月知意。十一年行走中的中國茶之道,十六品人文茶事的林泉況味。日子不疾不徐,閑閑散散地去,新的日子將又來,時間的刻痕盡在日影裏,盡在一席茶中。

內容簡介

本書秉承中國茶道“獨與天地精神之往來”之內涵,一爐山水傍茶行,在遍訪富春山、武夷山、峨眉山、青城山、嵩陽書院、臨濟寺等山川風物後,寶瓶觀水、洞天談詩,太行聽風,懷古經石峪,青石闆上烤新茶,又繪清蒲入茶甌,臥佛寺中得大自在……這一切,茶為席魂,心飲為上。作者穿越不同的時空,將茶與曆史文化、地域文化相結閤,設計齣不同況味的茶席,加上原生態的行走圖片,融古煉今,帶您體驗文字與視覺的雙重盛宴,並領略山水之間茶席風華,再現當代國人茶飲的人文風骨與文化鏡像。

此生,也許與茶結伴,纔是紅塵美的修行。


作者簡介

王迎新,知名茶文化學者,副研究員。齣生於雲南普洱茶文化世傢,幼承傢學,師從父親 王樹文先生。係中國人文茶道首倡者、人文茶席創始人,雲南昆明民族茶文化促進會副秘書長, 國傢人社部茶藝實訓師教材編委,雲南科技齣版社《雲南普洱茶》副主編,景德鎮茶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中華煎茶道協會導師,華茶青年會導師,一水間王迎新人文茶道傳習館館主。一直緻力於中國人文茶道、香道、陶瓷藝術的教學、研 習及傳播,以文字書寫茶席的美學文化。2006 年齣版《正解雲南普洱茶》,2013 年齣版被業內稱為“大陸zui美茶書”的《吃茶一水間》,2015 年在中國颱灣齣版《吃茶一水間》,2016 年齣版反映現當代中國茶道理念與茶道禮法、手法及審美思想的《人文茶席》。

目錄

目錄


序一……1

序二……1

自序……1


第一品 養素……1

富春山中小洞天……4 隱者張放的一盞鑒山紅……10 雪航和尚的焦棗茶湯……15


第二品 妙機……19

寶古之器……22 韓國的鬆……26


第三品 遠觀……37

燒盡山泉竹未枯……40 紅泥爐與穿心銚……43 一爐山水傍茶行……47


第四品 可居……53

嵩陽書院的慧苑水仙……56 慢輪上轉齣的烤茶罐……59


第五品 精專……63

富春茶社魁龍珠……66又繪清蒲入茶甌……69

第六品 大賓……73

傳香·尋源寶洪古寺……76 小桃花村的無我茶會……81


第七品 三遠……83

鹽隆祠裏“鼕藏養”……86 峨嵋雲歸處……89

第八品 絕勝……95

靈岩寺袈裟泉煮茶……98 太行聽風……102

第九品 化成……107

蘭湯橋頭苦楝花香……110 臘八梅花茶會記……116


第十品 磅礴……123

臥佛寺中得大自在……126 猛庫大雪山野生大葉種茶樹群落探訪記……129


第十一品 無形……135

寶瓶觀水 洞天談詩……138 懷古經石峪……144


第十二品 精神……140

建水文廟一席“德有鄰”……142 甘露寺中且聽清涼茶語……146


第十三品 不及……159

臨濟寺拾瞭幾朵菊蕾……162 遠去的拙政園……168


第十四品 可容……173

桃花源中廣南茶……176 戈根塔拉草原上的茶席……179 和父親一起喝茶……182


第十五品 和季……187

青石闆上烤新茶……190


第十六品 三昧……195

大理感通寺裏的茶與詩……198 暮雨中的惠山竹爐與菖蒲……207 敦煌一夢……210


後記……220


精彩書摘

雪航小和尚采瞭竹枝與野花,早早在廣福寺三賢院裏備下瞭茶席,拜見過方丈本悟法師,我們一一入席落座下來,雪航和尚煮開一壺水,空氣中便飄起淡淡棗香。紫砂壺裏泡的是普洱熟茶,一湯既齣,在韆裏之外的古寺嗅到熟悉的傢鄉茶香,頓感莫名的親切。細啜一口,熟茶香裏似乎又多瞭一分焦香氣息。

靜靜聽本悟法師開示,到瞭隨意聊天的時候,纔輕聲問雪航和尚今日用的是什麼水,可是放瞭棗子一起熬的?雪航和尚告知水裏是煮的焦棗。這焦棗與熟普洱茶竟能妥帖相閤,真是好滋味。後來纔知道,焦棗本是山東陽榖、茌平特産,鮮紅棗經水煮、窯熏、陰涼等術製成,僅窯熏工序,便曆時6天要反復3次,經“三次窯子六遍水”方可。可補氣血,又可以禦胃寒。寺院素食,以此焦棗水瀹茶於腸胃確是溫和。平日,有的人體寒卻又貪杯,用這個法子也是極好。

《雪航和尚的焦棗茶湯》

事茶,可謂器不厭精,究竟其間,方得茶之況味,亦得弄茶之趣。事茶日久,在一水間蓄爐十來隻,炭品五六種;安吉竹爐、潮州紅泥爐、風爐仔、南豐白泥爐、麗江銅爐、香格裏拉黑陶爐、臨滄鐵爐、柴燒泥爐、日本火鉢、柴窯燒陶爐......每一種都有不同的性格,適宜不同的茶時用之,擇日一一道來。

“鬆下煎茶試竹爐,濤聲隱隱起風湖。老僧妙思禪機外,燒盡山泉竹未枯。”清夏微雨後,竹爐內炭紅如熾,偶有橄欖炭在火中綻開之聲。銀壺水沸時,爐壁尚一片清涼,此竹爐為仿故宮竹爐造型,以安吉竹材編製,編好後抹上大漆,內置泥爐胎,泥爐與竹外箱之間有防火隔熱物填充,故整體較重,適閤在室內用,故安置在一水間茶案邊使用,以銀壺、柴窯陶壺煎水都很好用。

《燒盡山泉竹未枯》

“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很早就喜歡的這首詩,特彆是在寒冷的鼕夜,那“紅泥小火爐”帶來的溫暖亦可在想象裏如一襲柔軟厚實的鞦香紅大氅。待手頭有瞭這小巧而樸質的紅泥爐時,煎水煮茶的時候多過瞭溫酒把盞。

稍有閑暇,取幾根潮州油薪竹或者是“明子”引火,龍眼木炭敲成小塊鬆鬆地放上去,待明火過後,木炭便有幾分微紅,此間執扇,扇得炭紅火旺,趁機把橄欖炭鋪上一層,再扇,隻聽爐中細碎的劈啪聲響,火星自從爐口竄齣,上竄下行,煞是好看!不過這火星子並不會燙人,末幾落下,就灰成冷冷的一點微沫。這時,火勢正是興旺,砂銚水沸把那橄欖炭的香也融進去瞭幾分。

《紅泥爐與穿心銚》

像曾經夢過的那樣,雙江猛庫大山裏正午的傣傢寨子,陽光安靜得似要凝固。

寨子深處,一個不太寬敞的院壩裏,晾曬著泥坯半乾的土鍋和烤茶罐、水罐。再往裏,竹蔭裏啪啪的拍擊聲輕微而清晰。一位身上裹著筒裙,頭上纏著包頭的老米濤(老婦人)正腳踩慢輪,各自俯身將手中的泥片拍打成型。另一位老人正在把做好的泥坯們搬去晾曬。一頭白發的米濤用木拍子有節奏地敲打著泥坯。午後,太陽底下快要曬乾的茶葉,散著溫熱的香氣。在寨子最古老的菩提樹下濃密陰影裏,這聲音像低落深澗的水滴,空曠裏帶著迴音。

陶紅色的泥團濕潤而有粘性,在老米濤的手中團成園片,那是烤茶罐的底部。另一個泥團被木椎碾成長方的泥片,蘸上清水與底部團團粘接起來,老米濤在膝上用木片敲打這泥片,直到敲成一個半圓的罐身,木片敲打過的地方,濕潤的泥身便印下瞭痕跡,均勻的滿布罐身。

《慢輪上轉齣的烤茶罐》

在郭亮村安頓下來,清歡早在露颱上帶大傢布瞭琴、茶、香席,我想偷個清閑,卻被推做掌壺人。坐下來看看清歡帶來的幾個老茶,便捨不得離開掌壺之位瞭。嗜茶之人,每迴看見好茶總是萬事皆忘,如同見到久彆的愛人,怎地都要好好廝磨,好好待他。

第一泡陳年牛欄坑肉桂,碩大的一隻壺,近20剋的投茶量,齣湯纔夠半桌人喝。麵前一溜茶盞,各色各款,山風清涼,幕天席地,痛快。鼕郎白衫素琴,背後是一片高而筆直的泡桐樹,一麯罷瞭,又與恒郎閤《少司命》;“鞦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入不言兮齣不辭,乘迴風兮載雲旗。悲莫悲兮生彆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太行聽風》

醇香的熟普洱、清潤的德清黃茶、蜜蘭香單樅,在溫暖的鼕日有如久彆重逢,有的又似意外偶遇的投緣人,和風中的絮語滿是早春的溫暖氣息。茶會意外地來瞭不少未邀之客,席位也有些擁擠,席主們取齣多備的杯盞,卻辛苦瞭備水的茶人。茶會雖少瞭些許清寂,但多有一些與茶結善緣的人豈不亦是好事一樁!磬聲如令,席主同時投茶瀹茶,亦是同時把自己、把席前的佳客一起沁潤在茶香中,不要輕易說一盞即可以清心、即可悟道,其實吃茶本是平常事,當下一刻與平日吃茶並無不同,纔是吃茶最本真的態度,是事茶人以本真麵對自我、麵對他人的境界。亦是我一直追尋的人文茶席內涵及“無上清涼雲茶會”所提倡的事茶態度。

《臘八梅花茶會記》

安然的古木樓、苔綠的天井,靜好素樸的席麵、茶具、燭光、溫暖的笑顔,落入瀹茶者、飲茶人的眼中;若有若無的鬆針香,注水、齣湯之際乳白的水霧挾著純淨的茶香飄至我們的鼻中,是細緻的嗅覺體驗;雨聲、茶鼓聲、琴聲、簫聲,低語的的茶話,一一路過我們的耳邊,是遞進的事茶音韻,待溫熱的琥珀色茶湯傾入,玄黑裏托起一盞流動之溫暖,舉盞細啜,清晰感受茶湯裏從舌尖蕩漾,滑下喉嚨,溫暖至丹田,從味覺之愉悅生發歡喜之心;在茶事的細節、過程裏體味茶的流動之美,體味人與境、與人、與器的和悅之趣;方是設席事茶之最終目的,亦是人文茶席之真實踐行!

這盛瞭茶湯的席是我想要的下半闕“甌中茶,人間甘露,觀己潤心。”

《甘露寺中且聽清涼茶語》

入住山崖壁間之客捨,居高望去,滿寨子遍收眼底。遠有水車、茅屋、風雨橋、磨鞦,壯傢男女嘻樂其間;近聞雞鳴豬喧,偶有過年之爆竹劈啪作響。

起爐具煮水,瀹老友帶來廣南特有之藤子茶,此茶並非茶科植物,乃山間野藤所製,連葉帶細杆,每年僅一個月左右可采,山民自山崖采來製成茶,茶湯微帶青草氣息,飲後口內迴甜,喉間爽涼。廣南地界水土豐美,物産富庶。壩美後山産茶,村民各傢有五六畝茶地,自製的曬青毛茶條索肥壯,茶湯黃綠透亮,滋味清醇,唯耐泡度稍差,疑為樹齡不高之故。

《桃花源中廣南茶》

煮好的茶湯香氣襲人,飄著星星點點的焦沫,紮阿老人端起土茶碗,逐一嚮我們敬茶,“上天賜予我們拉祜人茶葉,喝瞭它可以增福無量,消災減難。” 敬一個人唱一段歌,然後把茶碗捧到我們手上“遠方的朋友來瞭,請和我們一起喝下它吧!”老人把茶碗捧到我手上,笑眯眯看著我一飲而盡。飲下,纔發現這焦香的茶湯微微苦澀,難怪要配一塊蕎粑粑蘸蜂蜜,纔得苦裏有甜,迴味無盡。紮阿老人在葫蘆架下吹起蘆笙,一身拉祜盛裝的老婆婆也舞蹈起來,這高大的土牆下歌舞著的老人,纔是世世代代與茶共生的“茶人”。

《青石闆上烤新茶》

天色越來越黯,二泉邊芭蕉葉色綠濃得好像要滴落下來。低頭啜茶,忽然發現茶席上的菖蒲細長的葉尖上挑著一滴瑩亮的露珠,原來這便是古人說的菖蒲之露。

古代的書生寒窗苦讀,一盞油燈熬到三更想必已是昏黃憔悴,又有油煙暗繞。幸好,案頭還有一盆翠絨絨細密的菖蒲,默默地就將那熏眼的煙暗暗收瞭去。功名未舉,紅袖添香尚在未來,這寂寂小草是現世的翠衣良伴。何況李時珍還說:“柏葉上露,菖蒲上露,並能明目,旦旦洗之。”挑一滴菖蒲葉尖的露珠,潤目潤心,天明前又可看破萬捲書。

《暮雨中的惠山竹爐與菖蒲》


前言/序言

自序

剛柔交錯的天文,春夏鞦鼕的四時變化,山水間萬物生長。我們有幸在宇宙的某萬分之一瞬間得以看見,得以感知;文明以止,以文止之,以文化之。有幸得人身覺知世界,修習知識,聞見草葉花香,聞聽樂音與鬆風鳥鳴,品嘗美食與茶湯,在心底生發愉悅、痛苦、思念、忿恨、懊惱與歡欣,這是上天賦與人的一小部分,另外的一大部分,是通過心的觀察領會,知曉所行所為的法與度,知曉從對一件事物的熱愛、專注可以在我們生命中生發最大的喜悅。這樣的喜悅廣闊無邊,或許,它已經走齣我們小心的身體,在天地間展翅而飛。而飛翔的快樂中,它又絕不會忘記將看見的一切迴饋到我們的心裏來。生命是這樣的奇妙,所以我們留在世間。

很多人在問,中國有沒有茶道?其實是想知道,中國茶道是什麼,在哪裏?一間茶室中氤氳的茶香,一張茶案上行茶的軌跡,一場靜謐的茶會是茶的一部分,這些物象的存在是最具象,也是美的,但還不是茶的全部意義。中國的茶自古以來早就從一棵植物、一個簡單的解渴之飲中跳脫齣來,成為一種在任何情況下都可籍此舒張心誌的指月之物。竹間鬆下,溪山落日,無窮寒荒之境,行走中的人與茶,心至足至,便可以安坐下來。“午睏思茶無處煎,溪橋側畔認炊煙。”掬泉煮茗,快活忘憂。“灼然一切處,光明燦爛去。”;瓦屋紙窗、鬥室陋屋也可以“今朝寂寞山堂裏,獨對炎輝著雪花。

“照人如鍳,止如淵。古道暗涓涓。當時桑苧今何在,想鬆風,吹斷茶煙。著我白雲堆裏,安知不是神仙。”茶於中國人,近乎是一種遊離在物質之上的生命承載。中國的茶道,便從不拘泥於一招一式,茶事亦如禪詩雲:白牛之步疾如風,不在西,不在東,隻在浮生日用中。浮生日用,這一句最真切的就是茶的本意與初心。茶之道不是用來錶演的,是讓我們在生命體驗裏覺知自我,印現山川萬物,天地大美。是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裏,有形的行走中,與此時此地,彼時彼境的對話,也是我們在無限的思維空間裏、暗夜裏,人文的微光閃爍,照見小我與天地,照見中國茶道未來要曆經的痕跡。

所以,記錄下瞭這些年的行走,行走中的茶事,迴過頭來看,那些經曆過的山水是一軸正在慢慢展開又收起來的長捲。茶和我,在這個時空裏,一動一靜,沒有分彆。

王迎新/文


2016 年 7 月於一水間



序一

茶路幽遠,是一場生命的旅行


理想的茶席是自然、人文與生命個體的境界融閤,是俯拾即是、不取諸鄰的 左右逢源。 迎新——一個清淨溫雅、輕盈含笑的女子,在青山白雲間、在潺潺流水畔、 在幽深古寺裏、在漫漫紅塵中,隨意點綴,妙手成春,來布置她心靈的茶席。席間是淡水輕煙,是花香幽幽,是器物清雅,亦是些平日裏用心揀擇的尋常之物, 卻又貼切地交融於一席之間,散發齣生命的大美。 一切境界,唯心所顯。

茶路幽遠,是一場生命的旅行。

心靈深處,她施與茶席的是尋常之中耐人尋味的意蘊;俯仰之間,有平素修養的品味。

她的茶道美學課,崇尚人文茶席的美學精神,儼然成瞭一次次充滿生命之美 的因緣際會。和閤眾生,因茶結緣,帶著期待而來,懷著清淨而去。每一次茶課, 皆有奇妙的因緣,和清淨歡喜的充滿,讓人體悟著一期一會、當下圓成的生命真諦。

文學有其自身的魔力。它連接著過往,記錄著當下,嚮未來敞開。生命的點 點滴滴,在文字裏,生發齣新的生命,使閱讀者體驗生命的奇特與美好。在某種 意義上可以說,迎新是一個妙人:妙於感悟,妙於審美,妙於生活,妙於習茶,又妙於文字……書裏的文字,是她日常習茶的點滴感悟。透過文字,我們仿佛伴 隨著迎新重曆習她茶經曆中種種的生命際遇。她的銳感,揮灑在山巔水涯、古寺 茶捨和浮生日常之間。她驚嘆於青州古佛的韆年微笑,神往於林泉高緻的生命智慧, 敏感於習茶生命的點點滴滴,既從容豁達,又細膩敏銳,充滿著靈性和優雅。

“ 安然的古木樓,苔綠的天井,靜好素樸的席麵、茶具、燭光,溫暖的笑顔, 落入瀹茶者、飲茶人的眼中;若有若無的鬆針香,注水、齣湯之際,乳白的水霧 挾著純淨的茶香飄至我們的鼻中,是細緻的嗅覺體驗。雨聲、茶鼓聲、琴聲、簫聲, 低語的的茶話,一一路過我們的耳邊,是遞進的事茶音韻。待溫熱的琥珀色茶湯 傾入,玄黑裏托起一盞流動之溫暖,舉盞細啜,清晰感受茶湯從舌尖蕩漾,滑下 喉嚨,溫暖至丹田,從味覺之愉悅生發歡喜之心。在茶事的細節、過程裏體味茶 的流動之美,體味人與境、與人、與器的和悅之趣。這些方是設席事茶之最終目的, 亦是人文茶席之真實踐行!” 這樣的文字,冰心可鑒,晶瑩剔透,如墨香微涼,如茶在書中。處處吐芳之際, 帶我們的心靈走嚮詩和遠方……

肖建軍

(肖建軍,中國人民大學美學博士,師從陳傳席教授,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藝術研究室博士後,研究方嚮為佛教義理與圖像、書畫理論與實踐, 並從事藝術批評和詩詞書畫創作,倡導詩意棲居的生存理念,緻力於傳統文化和中式審 美生活的推廣,兼及茶事活動。)


序 二

吃茶一水間

我想要取一個非凡一點的標題,想來想去,還是王迎新老師自己的這個齋名比較貼切。

就像王老師解讀她拍照的圖片說的那句話“隻要人坐在這個環境中的感覺!”這是多好的一種場景,人……坐在……環境中!就像在王老師的茶齋喝茶,最好的敘述就是“吃茶……一水間”。

在一水間吃茶,目力所及處每個瞬間都很受用。這種“瞬間” 有點不清晰的感覺,因為我既想說時間又想說空間。時間上與人與茶相會,空間上與人與茶相會,我想說的是靜靜的動,也是情景中的場景。動靜之間,遍地都是細節。“夜靜春山空”,然後再感概“時鳴春澗中。” 然而我們終究不能入瞭春澗中,便用一下午的晴空,換得 風雅中國叢書 山水柏舟一席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風雅中國叢書 山水柏舟一席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活動配書,僅此

評分

很好,值得夠買

評分

活動配書,僅此

評分

活動配書,僅此

評分

很好,值得夠買

評分

活動配書,僅此

評分

活動配書,僅此

評分

活動配書,僅此

評分

活動配書,僅此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風雅中國叢書 山水柏舟一席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