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白光中先生係白氏傢族第三代中醫傳人,綿陽地區名老中醫,經過近70餘年的中醫臨床實踐,積纍瞭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綿陽乃至四川省皆享有較高聲譽和影響。《白光中臨證70年經驗集》首次係統整理白光中老中醫70餘年教學與臨證經驗。《白光中臨證70年經驗集》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方藥運用部分,有對經方的運用與研究,又有結閤臨床的自創方劑介紹;有復方用藥的研究與運用,也有單味藥的臨床運用經驗介紹。下篇臨床各科部分,主要介紹瞭內科、婦科、兒科、外科、皮膚科、五官科疾病的臨床診治效驗。全書既有深刻的理論學習體會,又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介紹,內容豐富,見解新穎,獨具特色,實為廣大中醫工作者的臨證指導用書和中醫藥愛好者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白光中,男,生於1927年4月,現年90歲,四川省三颱縣人,中共黨員,高級講師,綿陽地區名老中醫。曾先後擔任小學校長、鄉鎮醫院院長、重慶中醫進修學校教師、綿陽中醫學校教師及教務處主任、綿陽地區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仲景學會理事等職,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1984年10月被原綿陽地區衛生局授予“綿陽地區名老中醫”稱號。
目錄
白光中傳
上篇 方藥運用
第一章 臨床方劑
一、小柴鬍湯運用
二、芍藥甘草湯的臨床應用
三、茯苓四逆湯方證
四、麻黃附子細辛湯的應用
五、當歸四逆湯加減應用
六、陽和湯新用
七、加減逍遙散治諸多神經類疾病
八、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植物人
九、參歸鹿茸丸治體弱早衰
十、藿香正氣散新用
十一、小青龍湯等六方33個或然證的隨證加減
十二、臨證(病)組方
十三、通腑當辨寒熱
第二章 藥用心得
一、雲南白藥新用
二、速效救心丸新用
三、中藥湯劑煎服法
四、枸杞子臨床運用
五、蘆竹消糯食積
六、巴豆中毒解
七、螻蛄食療治瘰癧
八、延年益壽話芝麻
九、黃精組方治多病
十、單味中藥特殊用途
第三章 特殊病種的方藥運用
一、病毒性眼炎
二、飛蚊幻視
三、痧癩濕疹
四、花斑癬(汗斑)
五、神經性皮炎
六、復發性口腔潰瘍
七、帶狀皰疹後遺痛
八、咳血、吐衄、下血
第四章 外感證治藥方
一、普通外感
二、流感
三、正虛外感
四、婦人外感
……
下篇 臨床各科
第一章 內科
第二章 婦科
第三章 兒科
第四章 外科、骨科
第五章 五官疾病
第六章 皮膚科及其他
精彩書摘
《白光中臨證70年經驗集》:
十一、小青龍湯等六方33個或然證的隨證加減
仲景《傷寒論》397法,113方中用藥僅93味,其中小青龍湯、小柴鬍湯、通脈四逆湯、真武湯、四逆散、理中湯(丸)六方用藥31味。六方方後提齣或然證33個,加減用藥61次26味。六方加用過藥物37次15味,減去過藥物24次11味。其組方之嚴,用藥之精,可見一斑。筆者僅就上述六方33個或然證之隨證加減,淺析其“隨證治之”用藥的一般規律:
(一)或然證證同機同加味則同
仲景辨證詳明,組方用藥精當,有一病必有一主方,有一方必有一主藥,主病不變主方亦不變,主病不變,但見或然證者,隨證加藥而治之。其規律是:或然證證同機同,皆同加一藥而治。如:
1.小便不利(或利)者太陽錶寒裏飲之小青龍湯證:“若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四兩。”少陽本證之小柴鬍湯證:“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四兩。”少陰陽虛水泛之真武湯證:“小便利去茯苓”。厥陰陽鬱(氣鬱)之四逆散證:“若小便不利加茯苓五分。”上四方,主病不變,主方亦不變,主病不變,但見小便不利者,水蓄不行也。證同機同,同加茯苓專行津液,淡滲以利小便。臨床驗之,但兼(或)見小便不利者,皆可與之。此仲景隨證治之一也。
2.嘔者少陰陰盛格陽之通脈四逆湯證:“嘔者加生薑二兩。”陽虛水泛之真武湯證:“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霍亂裏虛寒證之理中湯(丸)證:“吐多者,去術加生薑二兩。”三方主病主方不同,或然證胃寒氣逆嘔吐則一,同用生薑溫胃降逆止嘔,仲景治嘔之常法也。驗之臨床,凡見嘔吐性屬寒者,皆可施用。此隨證治之二也。
3.咳者小柴鬍湯證:“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真武湯證:“若嗽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四逆散證:“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上三方病雖不同,或然證肺寒氣逆而咳則一,故加乾薑溫中化飲,細辛辛溫助乾薑增強化飲之力,兼散少陰之寒,五味斂肺止咳。三物同用,肺脾腎三髒並調,抑製痰飲化生之源,且開閤得宜,飲去則咳止。為仲景治寒飲之要法。故《金匱》專列薑辛五味諸方以治寒飲,示人以方圓也。熱咳絕非所宜。此隨證治之三也。
(二)或然證證同機異加味則異
或然證證同病機不同者,則“謹守病機”而加味。如:
1.渴者小青龍湯證:“若渴,去半夏加栝樓根三兩。”小柴鬍湯證:“若渴,去半夏加人參閤前成四兩半、栝樓根四兩。”理中湯證:“渴欲得水者,加術足前成四兩半。”上三方或然證同為渴,加味各異者,病機各異矣。小青龍湯、小柴鬍湯兼見渴同去半夏加栝樓根,病機同屬津傷,故同去辛燥耗津之半夏,加栝樓根以徹熱生津,或更加重人參甘寒涼潤,共收生津止渴之效。而理中湯卻加術者,脾虛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津失上承,故加重白術健脾運以行津,脾津上布則渴止矣。三方證兩以生津止渴,一以補脾行津,渴證雖同,病機卻異。所謂“謹守病機,各司其屬也”。
2.腹中痛者小柴鬍湯證:“若腹中痛,去黃芩加芍藥三兩。”四逆散證:“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熟)。”理中湯證:“腹中痛,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通脈四逆湯證:“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
上四方證同腹中痛,卻有加芍藥、附子、人參之不同者,病機各異也。小柴鬍湯,若肝膽氣鬱,橫逆犯脾,脾絡不和則腹中痛,加芍藥能於土中瀉木,和脾絡而止腹痛。通脈四逆湯證,若脾腎陽衰,寒邪凝斂,氣血阻滯,脾絡不和則腹中痛,亦加芍藥和脾絡而止痛。上二方均加芍藥和脾絡而痛止者,機同治同也。芍藥伍原方中之甘草,芍甘湯之法也,醫者皆知,為仲景緩急止痛之良法。
……
前言/序言
中醫學曆史悠久,博大精深,為中華民族的健康與繁衍做齣瞭巨大貢獻。要學好它並成為一方名醫,必須具備紮實的中醫學基礎理論、自然科學知識和長時間的臨床實踐。《白光中臨證70年經驗集》係白光中(字浩生)先生從事教學和醫療工作70年的經驗總結。本書既有深刻的理論學習體會,又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介紹,實為中醫臨床醫生的臨證指導用書和中醫藥愛好者的參考讀物,.
本書分為方藥運用和臨床各科兩篇。
方藥運用部分,有對經方的運用與研究,又有結閤臨床的自創方劑介紹;有復方用藥的研究與運用,也有單味藥的臨床運用經驗介紹。
臨床各科部分,主要介紹瞭內科、婦科、兒科、外科、皮膚科、五官科疾病的臨床診治效驗。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瞭有關醫學著作、期刊的相關內容,人民衛生齣版社編輯給予瞭精心指導,四川高等醫藥專科學校何正顯教授為其寫傳並參與整理,在此一並緻謝!
本書雖數易其稿,但由於編輯水平有限,不足之處,懇望讀者和同行多加賜教。
白光中臨證70年經驗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