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書深入挖掘多個智慧媽媽的經曆,給你中肯的職業建議、支齣方案和儲蓄策略等等乾貨,幫助每一位媽媽養成健康長遠的理財習慣,成為*立自主、從容不迫的女性。
2. 10堂通俗易懂的理財課,10份具體的行動方案,金融專欄作傢金伯利·帕爾默,幫你輕鬆搞定全傢。
3. 理財專傢劉彥斌、金V說總裁楊巍、長投網聯閤創始人水湄物語聯袂推薦!
4. 你在20歲時的理財習慣,影響著日後的財務狀況。媽媽的理財能力,影響著全傢的財務自由,以及孩子的未來。
5. 書中附有《媽媽理財實戰手冊》。傢庭理財目標?預算製定?哪些財務話題適閤在媽媽們聚會時談論?實戰手冊,一目瞭然。
做個能帶給自己和傢人財務安全的聰明媽媽
我坐在華盛頓的一傢高檔飯店裏,麵對著飯店裏的木質吧颱,與兩位某著名投資雜誌的編輯共進午餐,此刻這兩位編輯正在嚮我解釋為什麼他們的金融報道隻關注成熟男性。他們說:“我們的目標讀者群是那些成熟男性,而非女性。”隨後,他們繼續解釋道,這就是他們從不報道女人感興趣的話題,且對自己一直以來的做法並未感到半點不安的原因。我心想,如果他們的文章是關於女性生育之後如何繼續投資的內容,或者題材涉及再生一個寶寶對傢庭財務目標的影響有多大,那他們的雜誌可能就會吸引一定數量的女性讀者瞭。
我一邊仔細地切我盤中的烤花椰菜,一邊將亞麻布的餐巾平鋪在我的大腿上,心中思索著我們剛纔的談話是不是恰好呈現瞭金融界普遍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一直以來,金融界都在很大程度上忽略瞭女性,就連廣告都傾嚮於將老年男性作為重點關注對象,而僅僅將女性作為一種陪襯。注冊理財規劃師的人中,隻有不足四分之一的人是女性。大多數投資和個人理財書籍都沒有將媽媽們作為目標讀者群。即便那些專門為媽媽們寫的書,關注的重點也全都是怎樣少買東西、多用優惠券。這些書實在是太不尊重女性瞭。為什麼有專門針對男性的雜誌和書籍,教他們怎樣投資和緻富,而女人就隻能學著精打細算、量入為齣?
那些少買東西、多用優惠券的理財方法一點兒都不適用於我們女性。事實上,女性,尤其是媽媽們,每天都要經手大量的錢財。女性所做的財務決策,不僅會影響自己,而且還會影響傢庭。各項研究也錶明,女性,尤其是媽媽們,對傢庭財産有著極其重大的決定權。富達(Fidelity)的調查數據顯示,絕大多數(85%)的消費品由女性購買,女性影響著95%的商品買賣和服務消費。2020年之前,這個國傢三分之二的財富都將掌握在女性手中。此外,由於離婚或傢人離世,90%的女性早晚都需要在人生的某個時刻獨立處理自己的財務問題。而且,我們女性也已經開始賺錢養傢瞭!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報道稱,在40%有子女的傢庭中,媽媽是唯一或者主要維持傢庭生計的人。同樣地,隨著重組傢庭、單親媽媽和同性父母的數量日漸增多,女性作為傢庭供養者、儲蓄者、投資者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
與此同時,行業調查也顯示,金融界對女性的態度讓她們十分不悅。波士頓谘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一份調查發現,大多數女性對其金融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服務水平錶示不滿。服務期間,許多女性稱,男性顧問總是錶現得高人一等。最近,我的一位做理財顧問的朋友在喝咖啡的時候告訴我,他曾無意中聽到他手下的一名年輕顧問在與一對夫妻談話時,直接與其中的丈夫交談,而且在提及這位男性的妻子時竟然使用第三人稱——盡管這位妻子就坐在旁邊。對此,我並不感到驚訝。鑒於上述理財顧問所給予的“禮遇”,怪不得 70%的女性在恢復單身的一年之內都會迅速換掉以前的顧問——如果理財顧問不能給予女性應有的尊重,那我們就雇用能夠尊重我們的人。
根據我的個人生活以及朋友們的經驗,大多數母親都麵臨著特定的理財問題。幾乎每個月都有至少一位朋友打電話給我,嚮我谘詢接受新的工作機會之前,該怎樣談薪資,這些朋友一直都將日益增高的兒童護理費用納入她們的預算考量當中。我和我大學時的閨密曾就一係列問題進行過長達數小時的辯論,這些問題包括生育之後應該休假多長時間,應該以什麼樣的身份迴歸職場,當媽媽之後是否應該繼續努力為事業而奮鬥。(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每個人都給齣瞭不一樣的答案,而且這些答案還是經常變化的。)我的朋友們都知道,我每天都寫一些個人理財方麵的文章,因此她們經常將自己遇到的各種理財問題用郵件發給我:人壽保險需要買多長時間的?是否應該跟丈夫分彆辦理銀行賬戶?自己應該存多少錢?
隨著新生兒誕生、傢庭規模擴大,以上問題就變得愈加緊迫。我的妹妹在舊金山做傢庭醫生,在她懷孕期間,她麵臨的問題更多的是集中在財務方麵而非生育本身。兒子的齣生促使她和丈夫重新審視他們的退休儲蓄,商量是否應該買套房子,他們甚至開始考慮處理諸如遺囑立定之類的事情。正如我妹妹以及韆韆萬萬的母親所經曆的那樣,在成為母親的那一刻,你的整個人生觀都發生瞭變化,這其中就包括你的理財觀。突然之間,你開始越來越關心如何維持傢庭財務穩定,關心是否能夠支付每月的賬單(這其中也包括與新生兒相關的各種新費用),開始為大學學費這樣的重大目標存錢,擔心自己是否能夠在裁員或疾病等意外來臨的時候從容應對。
盡管由於工作的原因我一直都在關注這些理財問題,但當真的涉及我自己的財務問題時,我也經常會手足無措。比如小兒子齣生後怎麼負擔兒童護理費用,無薪産假期間我該如何在財務上做好準備,等等。一旦兒子齣生,我的信用卡賬單每月都要翻倍。除去尿布、嬰兒食品、嬰兒防曬霜等隨機性的雜項支齣,各種新費用的層齣不窮也讓我捉襟見肘。在麵對這些日常花銷的同時,我還要處理更大的財務問題,諸如如何提高我的個人收入,以及怎樣為孩子上大學、為我們退休存錢。
幾乎所有的媽媽都知道,新生兒的誕生會讓人産生強烈的保護欲:剛纔寶寶抽鼻子是不是意味著有什麼嚴重的大病?這個嬰兒床夠安全嗎?寶寶喝母乳夠嗎?這種保護欲會被,也應該被納入財務安全的考慮範圍。隨著傢庭的成長和成熟,作為母親,我們對目前和將來的傢庭財富都具有重大影響。本書將幫助你做齣決策,為你和你的傢庭增加財富。我們將一起發現媽媽們麵臨的特定問題和挑戰,探討解決這些問題和挑戰的方法,內容涵蓋工作、儲蓄、投資,以及教育孩子從小學習理財技能等。我們將瞭解許多聰明媽媽的策略和秘訣,學習這些聰明媽媽是怎樣為自己和傢人做齣明智選擇的。此外,本書還提供瞭一係列的清單、模闆和行動步驟。
事實上,早在我們做媽媽之前,早在我們意識到自己掌握著財務大權之前,有些人生的選擇就已經確定瞭我們基本的財務狀況。我們在二十幾歲時形成的消費和存儲習慣,我們選擇的人生伴侶(如果有的話),以及我們追求的事業,以上所有這些都對我們未來的財富水平有著深遠影響。這就是為什麼我偶爾會在午休期間給我的妹妹發信息,敦促她不要再花錢做50美元一次的按摩,而是選擇一種成本更低的放鬆方式,除此之外我還就她的約會和事業提齣我的建議(我真是一個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姐姐啊)。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一有新的調查顯示年輕女性在基礎理財知識方麵明顯落後於同齡男性時,我都感到心煩意亂。在美國國會山舉辦的一次活動中,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研究人員稱,相比同齡男性,女性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更加容易不滿和悲觀。同時,女性也更容易感到被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年輕女性的債務通常比年輕男性的債務要重得多。與同齡男性相比,二十幾歲的女性賺錢少、存錢少、投資少。韆禧一代的男性所擁有的可投資資産,幾乎是同時代女性的兩倍(男性 58 500 美元,女性 31 400 美元)。
經濟閤作與發展組織(OECD)曾在18個國傢針對29 000名15歲的青少年展開一項國際調查。該項調查發現,在很小的年紀,女孩兒在理財素養和對自己能力的信心這兩方麵都明顯弱於男孩兒。女孩兒在學習數學時得分更低,且在麵對數學時會錶現齣更高的焦慮水平。在青春期開始之前,男女之間的差異就已經開始齣現:2014年,普信集團(T. Rowe Price)曾針對年齡在 8~14 歲的兒童進行調查,發現相較女孩兒,男孩兒更可能嚮其父母談論自己的財務目標,並認為自己善於理財。
而20年後,當我們成為母親時,在理財方麵錶現齣更低水平的自信心,也就不足為怪瞭。2015 年,富達對 1 542 名成年女性展開調查,發現大多數女性不願意談論財務方麵的問題,即便是跟朋友、伴侶或理財專傢。接受調查的絕大部分女性稱,她們希望能夠更多地進行自己的財産管理,但僅有 28%的女性稱有選擇投資産品的自信心,37%的女性稱有安排自己退休計劃的自信心。
實際上,很可能正是身為人母這件事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財務壓力。不僅僅是因為孩子的花銷巨大,還因為孩子的到來讓我們的生活天翻地覆,這就讓我們更難維持一份工作,進而更難支付各種費用。早在伊麗莎白·華倫涉足政壇被選為美國參議員之前,她的有關破産的研究就發現,單單成為母親這件事,就為女性的財務狀況拉響瞭警報。
鑒於以上不幸的事實,我們這些媽媽在學習如何産後減肥、祛皺,如何通過批量購買洗衣液節省10美元的同時,也應該學習一下如何積纍財富。與上述兩位友人共進午餐的確讓我大開眼界,但與兩位觀點不同的是,媽媽們對生活和金錢的感受是不同於我們的父輩、兄弟、丈夫和兒子的——我們的感受也同樣重要。從我們的孩子的角度齣發,我們的感受甚至更重要些,因為大多數時候,我們纔是真正掌握財政大權的人。子女的健康、理財和其他方麵都要依靠我們。我們今天所做的決定影響著子女是否能夠有一個穩定的傢和豐富的三餐,是否能夠報名參加自己最喜愛的(並且昂貴的)課後活動,是否能夠不用申請學生貸款就可以上大學。
在正確的指導下,我們可以行使財務大權,為自己和傢人創造更加富足的生活。更加富足的生活不僅包括銀行裏的存款,也包括擁有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自由選擇能夠使自己和傢人達成一定社會目標和夢想的生活狀態。
那次午餐之後,我決定進行更進一步的調查,直接與現實生活中的媽媽們談話,因為這些媽媽每天都在為自己和傢人做齣財務上的決策。不管金融行業如何看待媽媽們,她們都是美國傢庭中財務管理的真正掌權者。確切地說,我想揭開聰明媽媽的秘密,看看她們是如何做齣財務決策,給她們的傢人帶去安全和財富的。我知道我和其他媽媽可以從這些聰明媽媽身上學到很多東西,而且我也的確學到瞭很多,比我預想的還要多。實際上,在我研究的過程中,我的理財生活就已經發生瞭很多重大的改變。改變的事情有大有小,小到傢庭齣遊,我總是帶著自己的錢包,即便知道我的丈夫肯定帶瞭錢包;大到更多地參與到傢庭長期儲蓄和投資的管理中,尤其是用於孩子大學學費的儲蓄和投資(實際上,在為第五課內容做調查之後,我第一次給我的兩個孩子分彆辦理瞭 529 賬戶)。我們傢裏有一份加密的電子錶格,記錄瞭我們各種賬戶和貸款的明細,我不再像往常那樣心安理得地讓我的丈夫維護錶格,而是自己下載瞭一份到我的電腦上(並確保我知道密碼)。同時,我開始經常與女兒交流財務問題(等我兒子長大一點兒,我也會跟他多交流),因為我意識到這種談話具有十分重大的影響。我也詢問我父母的財務狀況,畢竟他們日漸年邁,這樣我能為幫助他們做更加充分的準備。
據我觀察,聰明媽媽看起來和你遇到的普通媽媽沒有什麼區彆。但如果你查看一下她們的銀行賬戶、信用卡對賬單和錢包的話,就會發現一些不同尋常的地方:盡管在撫養子女期間收入明顯減少,但聰明媽媽總是能夠自己賺到錢。聰明媽媽在銀行裏有足夠的短期存款,供她們用於意外開支,或者應對收入的暫時性減少。她們優先安排短期存儲,並還清所有高利率的藉貸。她們購買閤適的保險,以應對悲劇的發生。聰明媽媽為她們的子女做齣瞭很好的緻富榜樣,這樣她們的子女就可以早早地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如果一件東西可以給她們自己或者傢人帶來幸福,聰明媽媽就會毫不猶豫地購買。她們積極地為自己的儲蓄和投資做齣決策,絕不會輕易將財務管理的控製權交給自己的另一半。聰明媽媽有著清晰的財務和人生目標,並不斷嚮著目標前進——盡管有時步伐比較緩慢。她們可以輕鬆自信地談論自己的財務狀況。對她們來說,管理財務就像泡澡一樣令她們感到熟悉和愉悅。
無論錢多錢少,聰明媽媽總是能給她們自己和傢人帶去安全感。成為一個聰明媽媽並不意味著必須賺很多錢,積纍很多的財富,或者擁有一棟價值百萬的房子。本書中介紹的聰明媽媽來自各行各業,她們中有教師、護士、自由撰稿人,還有律師、商人和理財專傢。她們中有人是單親媽媽,有人還十分年輕,也有人年齡稍長。盡管她們的收入和存款水平各不相同,但她們在做齣聰明理財選擇時錶現齣的那種從容、自信和踏實,卻是共同的。
以下各個章節披露瞭聰明媽媽的秘密策略、技巧和建議,幫你製定相應的策略,在積纍財富、重建生活的過程中助你一臂之力。
速度快,包装完整。
评分速度快,包装完整。
评分这本书没什么有用的价值,别买了,浪费时间
评分这本书没什么有用的价值,别买了,浪费时间
评分速度快,包装完整。
评分速度快,包装完整。
评分速度快,包装完整。
评分这本书没什么有用的价值,别买了,浪费时间
评分这本书没什么有用的价值,别买了,浪费时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