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北大儒學研究院副院長乾春鬆,南開大學教授張曉芒執筆主編。
* 40餘名專傢嘔心瀝血之作,編纂陣容強大,吸收學界研究成果,雅俗共賞,讀查兩便。
*知識性、趣味性、資料性、可讀性、收藏性……不是辭典,勝似辭典。
*分門彆類、條分縷析、使用方便、查閱快捷,堪稱案頭必備中國文化工具書。
*全方位解讀5000年文化精粹,囊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麵麵,全方位、多角度把握其精髓,是瞭解中國文化的優秀指南。
《中國文化常識2》全麵介紹瞭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包括思想、藝術、文學、日常生活、傳說故事、典章製度等各個方麵。文風通俗易懂,知識全麵,結閤精美的插圖,既可以作為休閑讀物,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頭工具書。
乾春鬆,1965年生,浙江紹興人,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儒傢思想研究和近現代思想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製度化儒傢及其解體》、《現代化與文化選擇》等 。
張曉芒,1955年生。1970年參加工作,199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做過工人、機關乾部、齣版社編輯,2000年從事教師工作。研究領域為邏輯學、邏輯史、邏輯與法學。齣版著作有:《先秦辯學法則史論》、《點燃創造的太陽》、《從傳統走嚮現代》、《中國古代論辯藝術》、《創新思維訓練》、《邏輯思維訓練》、《惠施、公孫龍與三晉名傢》、《普通邏輯教程》(閤著)、《批判性思維》(閤著)、《實用辯說叢書》、《實用打官司叢書》、《人類文明係列》等。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3
夏、商、周斷代工程/4
諾貝爾奬獲得者要汲取孔子的智慧/5
中國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中心/6
硃舜水和日本文化/7
萊布尼茨和《易經》/8
古代的占蔔和相麵法/8
十二生肖的排列/13
孔子和西方的重農學派/14
《孫子兵法》和《戰爭論》/15
《孫子兵法》和西點軍校/16
黑格爾眼中的中國哲學/17
海德格爾翻譯《老子》/18
最早去西天取經的人是玄奘嗎/19
成吉思汗的版圖/22
林則徐和“開眼看世界”/23
魏源的《海國圖誌》和中國人對世界的認識/25
中體西用/27
鬍適和“全盤西化”/29
季羨林和“河東河西”說/30
莊周夢蝶/35
八卦和六十四卦/35
中庸之道/36
鄒衍和孟子/36
陰陽傢是“儒傢之彆流”/37
孔子的聖人化/38
儒曾是一種職業/40
鬼榖子/41
秦始皇和韓非子/41
鄧析的“兩可之說”/42
惠施與莊子/43
荀子的“成相”/45
兩刀論法/46
王安石和司馬光/47
當王艮遇見王陽明/47
戴震的科舉路/48
北大的“哲學門”/48
“哲學”一詞的傳入/49
“親親”和“尊尊”/53
王國維的《殷周製度論》/54
皇位的傳遞/55
世襲製的四種方式/55
後妃製度/56
頂戴和花翎/57
中國古代的博士製度/57
大學士不是學位/58
貝勒是什麼爵位/59
中國古代官員的俸祿/59
清代官員銓選製度/60
察舉/60
武狀元/61
丁憂/62
中國古代官員是終身製的嗎/62
中國古代傢族製度的演變/63
宗譜和傢譜/64
族田/65
族規/65
族長/66
祠堂/66
著名的《傢訓》/66
《儀禮》中的喪禮/67
中國古代帝王的陵寢製度/68
殉葬/70
中國古代對於死的不同說法/70
“暮鼓晨鍾”和中國古代的報時係統/73
衍聖公/74
六藝/77
田獵/78
射禦/79
養身方術/80
五禽戲模仿瞭哪五種動物/82
象棋趣話/83
關於下棋的兩則成語/84
唐代王積薪的圍棋《十訣》/85
蹴鞠與現代足球/86
唐代的馬球運動/87
龍舟競渡/89
民族節日與體育/89
武術比賽項目/92
《易筋經》十二法/93
中國為什麼被稱為“禮儀之邦”/97
天壇和地壇/98
《禮記》中對洗澡的規定/99
為何古代的廁所一般建在豬圈旁/100
《詩經》中對於床的描寫/100
孔子“席不正不坐”/101
唐代開始流行椅子/101
北方的火炕和南方的懷爐/102
戰國時期的油燈/103
蠟燭的起源/103
三寸金蓮/104
中國古代的名片/105
踏青/105
貼春聯/106
猜燈謎/106
中國的傳統節日/107
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115
佛教的節日/117
道教的節日/119
天文曆法是一項政治活動/125
明朝製定曆法的一場比賽/127
掃帚星是災星嗎/128
“七月流火”/130
伯陽父說地震/131
老皇曆/131
中國古代的計時器/132
屈原的《天問》/135
海市蜃樓和仙山/136
中國古代的氣象觀測/137
古代天氣現象理論/142
古代人如何預報天氣/143
古諺語和天氣預報/144
諺語和天氣預報/145
遠古三大部落/151
漢族的形成/152
我國古代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155
我國古代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156
我國古代中東南地區的少數民族/159
我國古代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160
匈奴的興衰/162
鮮卑和慕容傢族/164
契丹和遼國/165
西夏文字知多少/167
少數民族的史詩和口傳文學/168
少數民族的歌節/169
少數民族的禁忌/170
我國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概況/173
我國各民族語言的語係、語支、語族/174
雲南少數民族的土司製度/176
我國少數民族的傳統戲劇/178
元明時期的屯田與移民/181
刑罰/187
夏商周三代的刑罰/187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188
私設公堂/189
約法三章/189
父為子隱/190
枷鎖/190
明末三大奇案/190
孔子反對鑄造刑鼎/191
楊乃武與小白菜/192
孔融的非孝罪/192
殺嵇康的依據是什麼/193
近代的“治外法權”/193
捕快/194
鏢局/194
臨時約法/195
十八般武藝/199
中國古代的兵器/200
長兵器/200
短兵器/202
射遠器/204
明代的火箭/205
清代的鳥槍和火炮/207
盔甲/210
古代著名的兵書/212
漢字字形的結構和變化/217
漢字的演變和書法的變化/221
近代中國的新名詞/226
最長的楹聯/227
著名對聯舉例/227
字謎/229
符籙/229
語言與曆史/230
俳優/235
宋元雜劇/235
說書/237
蘇州評彈/239
相聲的譜係/240
京劇的臉譜/242
京劇的行當/244
四大名旦和四小名旦/246
清代的“花雅之爭”/247
四大徽班進北京/249
同光十三絕/250
川劇的變臉絕活/252
革命樣闆戲/254
“北京人藝”的特色/255
常香玉和豫劇/256
皮影戲/257
百傢姓/263
姓和氏有什麼區彆/263
《百傢姓》和中國人的姓名趣談/264
有趣的姓氏來源/266
周代對於姓和氏的製度/267
名字和彆號/267
中國的復姓有哪些/268
古代人為什麼讓和尚或道士取名/269
古人的謙稱有哪些/269
古人的尊稱/270
什麼是謚號/271
古人避諱的規則/272
皇帝的年號/273
皇帝死後的兩種稱號/273
中國古代車的起源/277
駢、驂、駟/277
《詩經》裏的交通工具/278
漢代車的類型/278
木牛流馬/281
明清時期的轎車/281
古代單騎馬的馬具/283
轎子/285
筏子/291
獨木船/292
中國古代對船的各種稱呼/293
中國古代船上用品的稱呼/297
宋代的海船/299
指南針和海上航行/300
鄭和下西洋時的“寶船”/301
大運河/301
漕運/303
宋代的立交橋/304
現存最古老的石橋/305
趙州橋的工藝/306
古人如何傳遞消息/307
會館/310
驛站和官書的傳遞/312
鴻雁傳書/313
大清郵政的建立/314
“傢書抵萬金”/315
岐黃之術/319
醫道之宗《黃帝內經》/319
中醫學的基本特點/321
古代神醫/324
唐代頒布的國傢藥典:《新修本草》/331
我國古代的醫學流派/333
中醫學中的“神”/335
中醫臨床常用的辨證方法/337
民國初年關於廢除中醫的爭論/338
中國的食療和藥膳/338
中藥的性能/340
藏醫和藏藥/341
“孔方兄”一詞的來曆/347
黃金和白銀/347
元寶/347
宋代白銀成為主要貨幣/348
鈔幣/348
法幣政策和金元券/348
人民幣/349
行會/349
市舶司/350
我國有兩條絲綢之路/350
當鋪的演變/351
乾隆皇帝為什麼不同意與英國通商/352
“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352
“幌子”的作用/352
晚清的奬勵實業條例/353
民生主義/353
門戶開放/354
中國第一任海關關長/354
狀元下海/355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傢,都曾有過自己的傳說時代。這些古史時期,有的稱為“史詩時代”,有的稱做“神話時代”,更有的稱為“英雄時代”。這個“傳說時代”所包含的時間範圍,曆史學傢各有不同的說法。南開大學著名先秦史傢王玉哲先生認為:“各民族遠古的曆史都是很渺茫的,而且都是人、神雜糅的傳說。古代流傳下來的這類傳說,雖然雜以神話,但畢竟與單純的神話有本質的區彆。古代傳說係口耳相傳,時間愈久愈易失真。可是它們大都具有真實曆史為之素材,並非完全嚮壁虛造。”徐旭生先生(1888~1976)則為中國古史傳說時代的研究創立瞭一個新的體係。他認為,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最初的曆史總是用“口耳相傳”的方法流傳下來的。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典籍中保存下來的大量古代傳說,大都有其史實淵源,是未經後人加工過的零散資料,應比經過加工的係統化的“正經”或“正史”中的史料更為質樸、更為可靠。
中國上古神話及傳說時代內容豐富多彩,《盤古開天闢地》、《女媧創造人類》、《共工觸不周山》、《誇父追日》、《精衛填海》、《後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巴蛇吞象》、《西王母》、《十日所浴》、《土伯》、《刑天與黃帝爭神》、《黃帝徵伐蚩尤大戰》、《堯、舜、禹時代》等,這些神話與傳說代錶瞭中國上古神話及傳說時代的精華。
從漢代的司馬遷寫成《史記》一書以來,在2000多年中,中國人對於中華古史的認識幾乎沒有多大變化。大緻是:中華民族發源於西北的黃土高原,始祖是黃帝,黃帝生存的時代距離現在大約5000年,自黃帝起曆經五帝,以後是夏、商、周三代。從周代的公元前841年開始,有瞭比較可信的曆史記載,進入已有曆史記載的時代,在此之前,叫做史前時代,又叫做傳說時代。
有學者認為,“關於中國古代傳說時期的具體時間範圍,從它的上限說可以推溯到很遠”,可至“三皇時期”。學者王大有的專著《三皇五帝時代》(中國社會齣版社2000年齣版)就是從古史傳說時期的燧人氏、伏羲氏說起的。在該書的內容提要中寫明,“三皇五帝時代”和“古史傳說時代”實際是一種曆史內容的兩種不同錶述。王玉哲先生在其《中華遠古史》(上海人民齣版社2000年齣版)中則將古史傳說時代和我國古代“部落戰爭及民族社會進一步解體”聯係起來,即基本上敘述炎黃和堯舜禹時代。自“夏商周斷代工程”第一階段成果於2000年年底公布於眾後,將禹建夏的約公元前2070年作為我國階級國傢齣現和我國文明社會的開始,已為共識,加上近若乾年來關於夏朝二裏頭文化、東下馮文化等越來越多的考古資料,夏朝不再作為“傳說”,越來越為史學界所公認。
在過去的2000多年中,對傳說時代的中華古史的認識,一直依靠古代典籍文獻。但在20世紀的100年中,由於西方曆史知識的傳入,由於我國考古工作的起步,對中國古史的認識産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已有的曆史知識一件又一件地被否定瞭。有學者認為,傳說時代的中華古史需要從頭再寫。20世紀是中國古史大規模地被推翻的時代,21世紀將是需要大規模地重寫中華古史的時代。
(趙永偉)
從起源的時間看,中華文明並不是最久遠的。然與其他主要的文明相比,中華文明卻更具有連續性和包容性,這為大多數人所認同。分析其原因,除瞭中華民族所具有的頑強的生命力之外,中華文明在發展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是更為重要的依據。
從價值觀的層麵,中華文明主張仁愛,既肯定傢庭和社群的重要性,也將與天地萬物為一體視為人類所追求的境界。在政治理念上,儒傢、道傢等諸子百傢,都特彆重視民眾的利益。儒傢堅持民為貴,道傢主張以百姓心為心,雖然對秩序建構的理解有所不同,但終極價值卻都是將百姓視為政治的目標。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提倡誠信和互助、尊長愛幼,倡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處事哲學。在社會秩序的原理中,主張公道和正義,並以此作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人的關係的準則。因為將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追求人與環境的整體平衡;因為將他人看作是“同胞”,所以,天下一傢,平等友愛,並設計瞭平等大同的社會理想。這些價值雖因社會發展程度的限製,並不可能完全實現,但韆百年來一直作為我們祖祖輩輩堅守的信念。這些價值也是建基於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比如傾嚮於從整體和局部的統一、客觀和主觀的結閤等方式來看待事物,肯定現世的生活秩序,在信仰生活中充滿瞭美德和倫理的光輝。這些都構成瞭中華文明有彆於西方文明、印度文明的一些特點,為人類文明的繁榮做齣瞭巨大的貢獻。
然而,一百多年來的現代化運動和中西文化交流,特彆是軍事和經濟上一度失敗的影響,導緻國人對於自身的文化傳統以及獨特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意義産生瞭懷疑,在20世紀齣現瞭全盤西化和徹底否定中國文化的傾嚮。而白話文的普及和現代的教育體製也導緻人們不再集中心力閱讀儒傢的經典和其他的傳世作品,客觀上造成瞭人們對於中國文化的隔膜。
進入21世紀以來,國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價值有瞭新的認識,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認知,因此,形成瞭全國範圍的國學熱。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閱讀傳統經典提升文化品位,並以此修身養性。但是,國學的熏染對於大多數國人而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掌握一些中華文化的基本知識,是做到這些的第一步。因此,我們編寫瞭這樣一部以“常識”為名的中國文化簡明讀本。
本書從思想、製度、習俗、禮儀、文學、教育等方麵介紹瞭對於瞭解中國文化所必須要知道的一些內容,並以比較輕鬆和活潑的文字加以介紹,具有通俗性和趣味性相結閤的特徵。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已故的北京大學湯一介教授在生前就十分關心,後來又得到瞭樓宇烈先生、方剋立先生和沙蓮香教授的指導,保證瞭這部常識不會因為其通俗性而失去其準確性。本書由我和南開大學的張曉芒教授共同主編,因為術業有專攻,邀請瞭其他院校的許多教師共同撰寫,我想大傢都是本著讓中華文化浸潤每一個讀者的內心世界的態度來做這項工作的,因此在撰寫過程中盡心盡力,以求滿足讀者的需要。
乾春鬆
於北京海澱萬柳
2016年9月
作為一名對中國古典文學略感興趣的讀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書能夠係統地梳理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並挑選齣一些代錶性的作品進行賞析。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並沒有一味地追求大而全,而是選擇瞭一些在文學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朝代和作傢,例如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並對當時的文學背景、主要流派和代錶作品進行瞭深入淺齣的介紹。 我特彆喜歡關於唐詩的部分,作者不僅介紹瞭李白、杜甫、白唐等大傢,還提及瞭許多其他優秀的詩人,並對他們的代錶作進行瞭精彩的解讀。他分析瞭詩歌的意境、藝術特色,以及所反映的時代風貌,讓我對唐詩有瞭更深的感悟。在閱讀關於《紅樓夢》的章節時,作者的分析更是讓我醍醐灌頂,他從人物塑造、情節安排、語言藝術等多個角度,深入剖析瞭這部巨著的藝術魅力,讓我重新審視瞭這部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的作品。這本書讓我感覺,閱讀中國古典文學不再是一件睏難的事情,反而成瞭一種享受。
评分這本書在建築和藝術領域的講解,可以說是給瞭我很大的驚喜。我一直以為自己對這些領域知之甚少,但這本書的作者卻用一種非常生動形象的方式,將這些宏偉的藝術瑰寶展現在我眼前。從宏偉的宮殿、精緻的園林,到氣勢磅礴的寺廟,書中都配有精美的插圖,讓我仿佛身臨其境。 他對中國古代建築的講解,不僅僅是介紹其結構和風格,更深入地探討瞭建築背後的文化含義和哲學思想。例如,在講解故宮時,作者分析瞭其對稱的布局、色彩的運用,以及龍鳳圖案的象徵意義,讓我瞭解到故宮不僅是一處皇室居所,更是中國傳統宇宙觀和等級製度的體現。在藝術方麵,作者對中國畫和瓷器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他介紹瞭不同畫派的特點,以及瓷器製作的工藝和審美追求,讓我對中國博大精深的藝術文化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作者在撰寫時,似乎總能找到最恰當的詞語來錶達最復雜的概念,而且常常能將一些看似枯燥的曆史事件,描繪得如同一幅幅生動的畫捲。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問題時的邏輯性和深度。他並非簡單地陳述事實,而是會深入剖析事件發生的原因、發展過程以及其深遠的影響,讓我能夠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理解中國文化的演變。 書中關於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探討,更是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作者通過對比中西方在一些核心價值觀上的差異,比如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傢庭觀念的側重點等等,讓我對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模式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他還通過一些生動的例子,比如“人情”、“麵子”等概念,展現瞭中國文化中人際交往的微妙之處。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知識的書,更是一本能夠引發思考、促進自我認知的好書。
评分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充滿好奇,特彆是儒傢和道傢學說,總覺得它們蘊含著深邃的智慧,但又常常因為晦澀難懂而望而卻步。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我的福音!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解讀瞭這些看似高深的哲學概念。他並沒有直接搬用原文,而是通過引用大量的曆史典故、人物故事,以及現代生活的例子,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孔子“仁”的思想,體會老子“無為而治”的精髓。 特彆是關於“禮”的闡述,作者並沒有將其局限於繁文縟節,而是深入挖掘瞭其背後蘊含的社會倫理和人際交往的智慧。他通過對比不同朝代的禮儀規範,以及分析“禮”在現代社會中的演變,讓我認識到“禮”並非過時,而是作為一種文明的體現,依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讀到關於“道傢養生”的部分,更是讓我眼前一亮,作者將道傢思想與中醫養生相結閤,介紹瞭許多簡單易行的養生方法,比如導引、食療等,讓我覺得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僅是曆史的積澱,更是可以指導我們當下生活的智慧寶庫。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一股濃鬱的東方韻味撲麵而來,淡雅的色彩搭配和精緻的插圖,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混閤著紙張的清雅氣息,瞬間將我帶入瞭一個充滿智慧與傳承的文化世界。一開始,我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以為又是一本堆砌知識的枯燥讀物,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驚喜地發現,作者巧妙地將枯燥的知識點融入到生動有趣的故事和案例之中,讓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卻步的中國文化變得鮮活起來。 比如,在講述中國古代節日時,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節日名稱和日期,而是深入挖掘瞭每個節日背後的曆史淵源、民間傳說和習俗儀式。我尤其喜歡關於春節的部分,作者生動地描繪瞭傢傢戶戶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的場景,仿佛親身經曆瞭一場熱鬧非凡的節日慶典。他還介紹瞭許多我聞所未聞的春節習俗,比如“祭竈王”、“守歲”等等,讓我對這個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在談到中國茶文化時,作者也娓娓道來,從茶葉的種類、製作工藝,到品茗的講究和茶道的意境,都描述得細緻入微,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自泡上一壺好茶,細細品味其中的韻味。
评分微百科类,闲读很好!套装也很划算
评分买书首先京东商城???
评分合网上购物商城,销售超数万品牌、4020万种商品,囊括家电、手机、服装、电脑、居家、母婴、个护、食品、旅游等13大品类。京东PLUS会员,免费体验30天。所售商品为正品行货、全国联保、机打发票。为您提供专业配送、售后服务!
评分知识性全面性权威性兼具,雅俗共赏。美中不足是字号小,读起来有点费劲。
评分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还行
评分非常好!趁着活动买的,超值超划算!买买买,就到京东商城!
评分包装完整,物流速度超快。
评分包装完整,快递及时,好评!好评!
评分这套书真的挺棒的,关注很久一直没下手,这次碰到京东图书大促销,满减加领卷,太划算了,性价比不是一般的高,终于可以得偿所愿入手收藏了,绝对不止五折!纸张不错,内容很好,很喜欢,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绝对赞赞赞!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