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論述《資本論》中市場經濟的一般原理和規律的基礎上,結閤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將近四十年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所取得的一係列偉大成就,與時俱進地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將馬剋思《資本論》的有關原理與當代中國的實踐、創新、發展等一係列新經驗、新理論緊密結閤起來,深刻認識馬剋思主義和《資本論》的巨大生命力。
陳徵,著名經濟學傢、教育傢,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資本論》研究會顧問、原副會長。
李建平,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福建省高校重點建設學科“政治經濟學”的學術帶頭人、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
李建建,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高等師範院校《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
郭鐵民,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省“211工程”重點學科政治經濟學學科帶頭人之一。
緒論《資本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1
一、《資本論》為市場經濟提供瞭基礎理論1
二、運用《資本論》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注意的問題6
三、有關《資本論》與市場經濟研究中的幾個爭論問題11
第一章勞動價值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運用和發展15
一、馬剋思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內容15
二、勞動價值論是市場經濟理論的基石23
三、勞動價值論在當代的運用和發展28
第二章貨幣理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運用38
一、馬剋思的貨幣理論38
二、電子貨幣等貨幣形式新發展所帶來的挑戰46
三、穩定通貨和貨幣供給的內生性51
四、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中央銀行和貨幣調控工具58
第三章資本理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應用65
一、馬剋思資本理論的基本內容65
二、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資本範疇73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資本的功能定位80
四、國有資本配置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優化86
第四章工資理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運用93
一、馬剋思工資理論的基本內容93
二、馬剋思把工資問題放在生産過程來研究的重大意義100
三、工資的職能和作用102
四、正確理解“工資水平”的含義,提高工資經濟效益106
五、必須實行最低工資製111
第五章積纍理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運用 116
一、馬剋思積纍理論的基本內容116
二、積纍、積纍率、積纍效果125
三、資本積纍與經濟增長132
四、資本有機構成提高與企業技術進步139
第六章資本循環理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運用145
一、 馬剋思的資本循環理論145
二、 運用資本循環理論深化國有企業改革155
三、重視勞動力和生産資料的流動,提高資源配置效益,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164
四、重視挖掘流通潛能,建立現代物流體係,節約流通時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170
第七章資本周轉理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運用177
一、馬剋思的資本周轉理論177
二、加快中國企業資本周轉的思路和對策185
第八章社會資本再生産理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運用198
一、馬剋思的社會資本再生産理論198
二、 馬剋思再生産理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206
三、馬剋思再生産理論與中國經濟結構調整209
四、擴大再生産的兩種類型與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224
第九章平均利潤和生産價格理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運用236
一、馬剋思的平均利潤和生産價格理論236
二、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價格體製246
三、深化改革,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257
第十章商業資本理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運用268
一、 馬剋思的商業資本理論268
二、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商業的地位和作用278
三、改革流通體製,加快商業現代化建設285
四、推動“互聯網+流通”發展,讓流通活起來298
第十一章生息資本理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運用 303
一、馬剋思生息資本理論的主要內容303
二、建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信用製度318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市場體係的建構和完善329
第十二章地租理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運用和發展350
一、馬剋思的地租理論350
二、地租理論和土地使用製度的改革359
三、社會主義城市地租363
後記383
《資本論與當代中國經濟》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隻是在“談論”中國經濟,更是在“挖掘”中國經濟的內在基因。作者以《資本論》為經,以當代中國經濟為緯,編織瞭一幅宏大的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畫捲。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它並非簡單地將《資本論》中的某些論斷“套用”到中國經濟上,而是通過一種充滿曆史縱深感和現實關懷的視角,去重新審視和解讀《資本論》中的思想,並以此來理解中國經濟的當下與未來。書中對中國經濟發展中“創新”與“變革”的討論,以及它如何與馬剋思主義哲學中的某些原理相互印證,讓我印象深刻。它讓我看到瞭,理論的生命力在於與實踐的結閤,而實踐的深度則需要理論的指導。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書中對中國經濟發展中“矛盾”的辯證處理,它沒有簡單地迴避問題,而是將其視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增長知識,更是在提升一種思維的層次,一種理解復雜世界的視角。它讓我相信,即使是看似古老的理論,隻要我們用心去解讀,依然能夠煥發齣強大的生命力,為我們理解當下,指明方嚮。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新審視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我一直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感到好奇,也曾讀過不少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通俗讀物,但總覺得少瞭些什麼,像是隔靴搔癢。而《資本論與當代中國經濟》則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它並非那種簡單羅列數據、分析現象的書籍,而是著力於從理論的根源上,去追溯中國經濟發展的軌跡。作者在書中展現瞭深厚的馬剋思主義功底,但又避免瞭枯燥的學術腔調,而是用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將《資本論》的精髓與當代中國經濟的現實緊密地結閤在一起。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探討,它不僅僅是停留在概念的層麵,而是深入到中國經濟體製的形成、演變,以及其中所蘊含的辯證關係。比如,書中對國有企業改革的分析,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的闡釋,都非常有見地。它讓我理解瞭,為什麼中國經濟能夠剋服重重睏難,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其中既有深厚的曆史淵源,也有理論上的創新與突破。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者對話,他不僅指引你看到問題的錶象,更帶領你深入其本質,去探尋那隱藏在經濟現象背後的深層邏輯。每一次閱讀,都能有新的感悟,新的啓發。
评分這本《資本論與當代中國經濟》的封麵設計就極具匠心,沉穩的色彩搭配,略帶曆史感的字體,仿佛在訴說著這本書的厚重與深刻。我在書店裏被它第一眼吸引,就忍不住拿起來翻閱。它不僅僅是一本學術專著,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探中國經濟奇跡背後那深層的邏輯與動力。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馬剋思主義的經典理論並非陳舊的古董,而是擁有穿越時空的生命力,能夠精準地剖析和解讀當下中國經濟發展的復雜性。作者在論述中,巧妙地將《資本論》中的核心概念,如剩餘價值、階級鬥爭、生産關係等,與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波瀾壯闊的經濟實踐相結閤,讓那些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具體。特彆是關於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討論,書中對“商品經濟”、“資本”在中國語境下的演變,以及所有製結構的不斷調整,都進行瞭深入的辨析,這對於理解我們今天所處的經濟環境至關重要。我常常會在讀到某個經濟現象時,迴想起書中引用的《資本論》的段落,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就像是找到瞭理解事物本質的金鑰匙。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獨特的視角,讓我們不再是簡單地描述中國經濟的成就,而是能夠深入地理解其內在的運行規律,以及這些規律與曆史傳承的理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它鼓勵讀者進行批判性思考,去質疑、去探索,而不是被動接受。
评分拿到《資本論與當代中國經濟》這本書,我並沒有預設它會是一本多麼“硬核”的讀物。我以為它會是那種堆砌著經濟學術語,讓人望而生畏的書。然而,事實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作者在書中呈現瞭一種非常獨特的敘事方式,他將《資本論》中那些看似遙遠的理論,巧妙地嫁接到瞭中國經濟的現實土壤中。這種嫁接,並非生搬硬套,而是充滿智慧和洞察力。書中對中國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各種挑戰,比如收入分配、金融風險、創新驅動等,都進行瞭深刻的剖析。它讓我看到瞭,《資本論》中的某些判斷,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警示意義,同時也為我們理解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方嚮,提供瞭重要的理論支撐。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書中對“生産力”和“生産關係”之間辯證關係的探討,以及它如何在中國具體的經濟實踐中得到體現。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瞭解中國經濟,更是在學習一種分析和理解復雜經濟現象的思維方式。它幫助我跳齣瞭碎片化的信息,看到瞭中國經濟發展背後那條清晰的邏輯綫。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望遠鏡”和“顯微鏡”的結閤,既能看到宏觀的圖景,又能深入細節,洞察本質。
评分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次對馬剋思主義經典理論的“中國化”再解讀,並以此來審視當下中國經濟的生動實踐。作者在《資本論與當代中國經濟》中,沒有迴避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反而將其置於《資本論》的分析框架下,進行瞭一次深刻的審視。我最受觸動的是書中對中國經濟運行中“資本”的特殊性以及與“勞動”關係的論述。它讓我明白瞭,中國經濟的特殊性,既是它成功的經驗,也是它麵臨挑戰的根源。書中引用的《資本論》的分析,並非是為瞭簡單地給中國經濟貼上某種標簽,而是為瞭提供一個更具穿透力的分析工具,去理解中國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下,是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格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發展路徑的。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中國經濟發展所蘊含的“規律性”的揭示,它不是那種經驗性的總結,而是具有理論高度和哲學深度的分析。這讓我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對中國經濟所肩負的曆史使命,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套理解中國經濟的“操作係統”,讓我們能夠更有效地運行和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