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禮記》中記載的古代文化史知識及思想學說,對儒傢文化傳承、當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養,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重要影響。閱讀《禮記全鑒》,有助於我們知禮曉事,提高德行修養,更好地立於天地之間。
內容簡介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製度書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傢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隻剩下瞭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捨,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瞭齣色的注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禮記全鑒》對《禮記》進行瞭翻譯、解讀,對艱深晦澀的文字注音、解釋,方便讀者閱讀理解並應用。
作者簡介
遲雙明,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鄲市人,筆名東籬子。199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係漢語言文學專業,曾在邯鄲鋼鐵公司任子弟中學教師、《邯鋼報》編輯等。主要作品有:《首席執行官》(中國商業齣版社,2002年)、《諸葛亮日記》(九州齣版社,2004年)、《邊讀邊悟菜根譚》(中國華僑齣版社,2006)、《素書全鑒》(中國紡織齣版社,2009)等。
目錄
麯禮上 / 1
麯禮下 / 19
檀弓上 / 31
檀弓下 / 55
王製 / 69
文王世子 / 83
禮運 / 89
禮器 / 101
內則 / 107
玉藻 / 119
大傳 / 123
少儀 / 127
學記 / 137
樂記 / 145
祭法 / 161
祭義 / 165
祭統 / 177
經解 / 185
仲尼燕居 / 189
孔子閑居 / 195
坊記 / 201
中庸 / 211
錶記 / 231
緇衣 / 245
問喪 / 255
服問 / 261
間傳 / 265
三年問 / 271
儒行 / 275
大學 / 281
冠義 / 293
昏義 / 297
聘義 / 303
喪服四製 / 309
參考文獻 / 314
精彩書摘
麯禮上
《禮記》有四十九篇,《麯禮》是其第一篇,因為本篇以古禮書名“麯禮”開頭,所以以此命名。《麯禮》已佚,“麯”有細微麯摺之意。本篇所記內容多為日常生活中的細小禮儀;論及禮的社會意義及功能,其思想非常深刻,內容繁雜,但主要內容是闡述“禮”的重要性和為人處世之道,記錄卿大夫和士日常生活中所應遵循的禮儀,記述有關的喪葬、祭祀禮儀,記述瞭君臣之禮和軍禮,記述天子、諸侯之禮和相關職官製度、稱謂。
【原文】
《麯禮》曰:毋不敬,儼(yǎn)①若思,安定②辭,安民哉。敖不可長,欲不可從,誌不可滿,樂不可極。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③而能遷。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很④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注釋】
①儼(yǎn):通“嚴”,莊重。
②安定:指和氣,美滿。
③安安:滿足於平安的境遇。
④很:通“狠”,爭論,爭執的意思。
【譯文】
《麯禮》說:待人必須恭敬嚴謹,神態莊重,若有所思,說話語氣和氣,錶達謹慎,這樣就可以讓民眾美滿生活瞭。不能讓傲氣滋長,不能讓欲望放縱,誌嚮不可以自滿,不要追求極緻的享樂。親近有德行的人,並要尊敬、敬畏和愛慕他。瞭解所愛的人的短處,要看到自己所憎恨的人的長處。在積聚財富的同時能嚮他人布施,既能安於習慣瞭的生活而又能適應環境改變之後的生活。不要貪戀能隨便獲取的財物,不要逃避危難。與人爭執不要求贏,分配財物的時候不要貪多,有疑問的事情謹慎判斷,正確時也不要驕傲自滿。
【原文】
若夫坐如屍①,立如齊②,禮從宜,使從俗。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彆同異、明是非也。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逾節,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禮,聞取於人,不聞取人。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注釋】
①屍:古代祭祀時用以代替神鬼受祭的人。
②齊:通“齋”,指古人祭祀前的齋戒。
【譯文】
如果坐著,一定要像代替神靈受祭的人那樣,站著一定要像齋戒時那樣,禮儀要符閤時宜,齣使他國要遵從他國的禮儀風俗。禮可以確定親疏、判斷嫌疑、區彆同異和辨明是非。禮,要求人不要鬍亂說話,不去隨便討好人,不說多餘的話。禮,不超越日常節度,不侵犯侮辱他人,更不能顯得輕佻親狎。能修養自身,還能說話算數,叫作善行。一個人行為有修養,言談有理有據,這是禮的實質。隻聽說學禮者要上門嚮他人求教,沒聽說授禮者跑上門去傳授他人的。
【原文】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①,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②事師,非禮不親。班朝③治軍,蒞④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zǔn)節⑤退讓以明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yōu)⑥。是故聖人作⑦,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彆於禽獸。
【注釋】
①辨訟:辯論,爭論。辨,通“辯”。
②宦學:謂學習仕宦所需的各種知識。
③班朝:謂整肅朝班。
④蒞:到職;居官。
⑤撙(zǔn)節:抑製、節製。
⑥麀(yōu):母鹿。泛指母獸。
⑦作:興起。
【譯文】
品德仁義,沒有禮是不能的;教導訓誡人民端正風俗,缺乏禮就不能完備;論辯爭執,缺乏禮就不能解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間,缺乏禮就不能確定;為學習仕宦所需的知識而服侍師長,缺乏禮就不能親密融洽;整肅朝班治理軍隊,官員到位執行法令,缺乏禮就沒有官威;臨時的祭祀和定期的祭祀,供奉神靈,缺乏禮就不會顯得虔誠和莊重。因此君子以恭敬、節製、退讓來彰顯禮。鸚鵡能說話,始終是飛鳥;猩猩會說話,也始終是禽獸。現在作為人而缺乏禮,即使能說話,不也是禽獸的心態嗎?隻因禽獸無禮,所以父子纔共一雌獸。因此聖人興起,製定禮來教育人,使人們有禮,知道將自己與禽獸區彆開來。
前言/序言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無數古聖先賢、風流人物、仁人誌士對自然、人生、社會的思索、探求與總結。韆百年來,中華傳統文化融入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液,鑄成瞭我們民族的品格,書寫瞭輝煌燦爛的曆史。《禮記》又名《小戴禮記》,由西漢戴聖輯錄、編纂而成,是一部記述規章製度的書,也是一部關於仁義道德的教科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對中國文化産生過深遠的影響,各個時代的人都從中尋找思想資源。《禮記》與《儀禮》《周禮》閤稱“三禮”。
在中國古代,《禮記》是統治者治國的重要典籍之一,因為《禮記》不僅記載瞭許多生活中實用性較強的細儀末節,而且詳盡地論述瞭各種典禮的意義和製禮的精神,相當透徹地宣揚瞭儒傢的禮治主義。封建統治階級越來越深切地認識到,在強化統治的同時,利用以禮治主義為中心的儒傢思想,籠絡廣大知識階層,規範世人的思想和行動,從而讓社會獲得“長治久安”。這就是《禮記》受到曆代王朝的青睞,以至被推上經典地位的根本原因。幾韆年來,《禮記》對中華民族意識形態的影響僅次於《論語》,比肩於《孟子》,而遠遠超過《荀子》。
《禮記》全書多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饒具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嚴謹,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畫,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從思想內涵來看,《禮記》一書雖然篇幅不長,但其所涵蓋的內容卻包羅萬象,涉及瞭政治、律法、哲學、曆史等社會日常的諸多方麵,其中,尤為集中體現瞭先秦儒傢時期的政治思想。比如,儒傢對學習、傳統、教育的主張,以及學以緻用和積極入世的傢國關懷等。
不可否認,無論是在古代還是今天,“禮”都是維係社會正常秩序的重要內容。人類組建傢庭、成立部落之後,為瞭適應隨之而來的群居生活,自然而然地産生瞭一些用來維係人際生活交往的原則,並讓這些原則進一步具體化、詳細化。《禮記》記載和論述瞭先秦時期的禮製和禮儀,孔子和弟子之間的問答,以及儒傢修身養性的行為準則,在今天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所以,今天的人有必要去讀一讀。
我們從搜集整理到評點注譯,盡量把艱深晦澀的文字予以通俗化、現實化的解讀和點評,使讀者閱讀起來能輕鬆愉悅並饒有趣味,能古今結閤並學以緻用。
編者2017年8月
禮記全鑒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