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4
我們為什麼看好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編輯推薦:21世紀以來,西方社會麵臨著日益嚴重的危機和挑戰,西式民主日益失靈,而中國依然保持著和平崛起態勢,穩步走嚮中華民族的復興。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理解和解讀呢?六位專傢學者對西式民主與中國模式進行比較和解讀,引用大量實例,分析中國何以有前途。
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中國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近40年間,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中國政治也取得瞭長足進步,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型大國全麵崛起已是不爭事實。迴首40年道路曆程,迴望40年來取得的成就,以及展望未來中國所麵臨的種種挑戰,其意義可謂重大:一是堅定信心,堅定中國民眾走中國道路的信心;一是為那些未能正視中國的人提供欣賞中國、理解中國更有力的佐證。
《我們為什麼看好中國》一書匯集瞭孫正聿、王紹光、張維為、潘維、硃雲漢、宋魯鄭六位當代著名專傢學者對中國特色社會製度的精彩言論,這些學者均擁有十餘年的海外工作、生活經曆,對西方政治製度模式、經濟模式有著比較客觀、理性的認識。本書通過對比中西方社會狀況,揭示西方社會存在的問題,論述中國模式的優勢。以中外製度對比之形式,以學者*具理性客觀的語言,為讀者呈現世界政治製度演變脈絡,以便讀者通過觀察世界而更好地理解中國、讀懂中國。
孫正聿 著名哲學傢,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王紹光 著名政治學傢、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張維為 暢銷書作者、著名政治學傢、復旦大學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
潘 維 暢銷書作者、著名政治學傢、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
硃雲漢 暢銷書作者、著名政治學傢、颱灣大學政治學係教授、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宋魯鄭 著名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中宣部、中聯部、團中央講課團成員。
第一篇 偉大的中國時代
偉大的中國時代 潘 維 003
中國製度之美 潘 維 010
中國人,你要自信! 張維為 016
中國文明螺鏇式上升,世界文明史的偉大奇跡 孫正聿 026
理論自信源於偉大實踐 孫正聿 031
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何以如此吸引世界? 宋魯鄭 035
第二篇 中國道路與中國挑戰
中國道路與中國挑戰 潘 維 045
政治改革:要走自己的路 張維為 062
中國政治改革沒有榜樣 宋魯鄭 078
41個“不”,希望外國朋友聽得懂 宋魯鄭 087
第三篇 中國智慧貢獻中國方案
中國的“選賢任能”模式具有強大生命力 張維為 095
中國的治國理念與製度選擇(上) 王紹光 101
中國的治國理念與製度選擇(下) 王紹光 119
中華因中國模式而騰飛 潘 維 137
中國崛起與全球秩序重組 硃雲漢 166
隻有去中國,纔能看到未來 宋魯鄭 206
客觀地說,中西製度都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過去30年內,中國總體上在不斷地改革進取,而西方則顯得思想僵化,故步自封瞭。歐盟一位荷蘭籍高官曾私下對我說:“雖然我們和中國舉行人權對話時,要求中國進行各種改革,但我們自己國內的改革卻步履艱難。比方說,為瞭每周增加1小時的商店營業時間,政府和工會代錶談瞭十幾年纔達成協議。這對公共利益是好還是壞?當然不好。”
中國體製的務實、高效、有序等特點,現在已很少有人否認。這使我想起瞭自己和一位德國朋友吃飯的經曆。那次,這位非常喜歡中國文化的德國人請我到一傢知名的德國餐館吃飯,服務員不停地給我們換盤子,他笑著對我說:“你看,中國菜比我們德國菜可口得多,但我們吃飯的儀式比你們隆重,你們就是一雙筷子,我們德國菜沒多少東西吃,但不停地換刀具,換杯子,換盤子。”我後來一想,這個比方似乎也很政治。如果說飯菜質量的好壞是“內容”,盤子換來換去是“形式”的話,那麼我們製度中的不少“內容”,並不亞於西方,甚至優於西方。比方說,過去30多年我們製度的總體錶現,明顯超過瞭采用西方政治製度的發展中國傢,甚至在不少方麵也超過瞭西方國傢:美國2005年“卡特利娜”颶風救災的錶現和中國2008年的抗震救災怎麼能比?法國2003年8月一場突來的熱浪,竟造成瞭全國1萬多老人非正常死亡,舉世震驚;意大利像走馬燈一樣地換政府,竟連城市垃圾等問題多少年都處理不好,更不要說解決根深蒂固的黑社會問題。前麵引述的民調結果某種程度上也反映瞭西方體製諸多深層次的問題。
西方政治製度很像西餐,有一整套規範的形式。這種形式又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為內容服務的,如西餐一定是分餐製,一人一份,比較衛生,很像通過票決製來確保選民對候選人有某種監督。另一部分是形式高於內容的,更多一些美學功能,如不同的酒水要使用不同形狀的杯子。西方民主體製中的登記投票、組織集會、電視辯論等,也有一種類似的形式美。盡管西方體製實現的“內容”與我們的“內容”相比,各有韆鞦,但在形式和程序方麵,西方的許多做法,往往比我們的做法更有吸引力。他們的做法更容易拉近政治人物和民眾的距離,使公眾更容易有一種參與感。比方說,競選雙方的辯論,許多話都是競選語言,沒有多少人把它當真。但辯論這種形式,既可以讓百姓瞭解他們的政策,又為百姓創造瞭一種喜聞樂見的政治參與形式。電視辯論對民眾有不小的吸引力,甚至有點像我們的春節晚會,成瞭許多國傢的保留節目,大傢都喜歡看,但看完之後又說沒太大意思。在發達國傢,除瞭法國等為數不多的國傢外,一般大選的投票率都不高,約50%,但主要候選人的電視辯論往往收視率很高。這說明很多老百姓隻想看一齣好戲,至於哪一位候選人當選,對他們的生活並不産生很大的影響。當然,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這種所謂隻要製度好,傻瓜也可以治國的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維係。
我們要結閤中國的國情進行民主形式的創新,從而使老百姓有更多的政治參與感和認同感。內容和形式比,內容更重要,但形式不能被忽視。我們在形式方麵可以藉鑒西方的一些形式,也可以從我們自己的傳統資源中進行提煉和創新,也可以土洋結閤,創造齣新的形式,從而使我們的民主在形式上更規範,更有活力,更為豐富多彩。我甚至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政治改革的重點就是從重視“內容”走嚮“內容與形式”並重,從強調“結果”走嚮“結果與程序”並重。中國人是很善於學習彆人長處的。還是拿吃飯作比較,中餐是閤吃,不如西式分食那麼衛生,但隻要在菜上加一雙公筷,就解決瞭閤吃的衛生問題,中西形式就接軌瞭。
當然,西方政治製度值得我們藉鑒的不隻是形式,也有內容。比方說三權分立的學說強調瞭對權力的製約,我們要結閤中國的實際來藉鑒權力製約這個思想,我們也可以汲取西方在權力製約方麵的一些設計。但是像美國那樣的三權互相勢均力敵,對其他西方國傢也不適用,更不要說非西方國傢瞭。法國、德國等西方國傢,其實也是行政主導型,法國總統和德國總理的權力都大於議會。歐盟本身也是如此,歐盟委員會的權力大於歐洲議會。德國和丹麥的議會也是協商一緻為主。當然,我們在保持行政主導的同時,也要藉鑒國際經驗,大力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製衡。
在藉鑒西方的一些做法時,我們沒有必要,也不需要像西方那樣,把形式和票決看成是至高無上的唯一。我們要把民主從西方那種僵化的和狹隘的話語中解放齣來,走民主創新之路。西方在推銷自己民主模式的時候,把本應該是文化深厚、形式多樣的民主,簡化成瞭一人一票的普選,這本身是對民主事業的一個巨大傷害,使我想起瞭法國政治學傢托剋維爾的名言:有兩種人最能傷害民主,一種是反民主的人,另一種是民主激進論者。今天西方推動“顔色革命”的人就屬於後麵一類。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中國在強大,弘揚正能量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為什麼看好中國,因為中國強大。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中國在強大,弘揚正能量
我們為什麼看好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