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化像中國文化那樣重視占蔔與預測。命理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曆史悠久、基礎深厚、傳播較廣泛的一門學問。在歐洲啓濛文化的理性觀念廣泛普及的今天,在推進現代化的同時,中國人是否仍然具有自己獨特的命運觀以及應對個人或集體命運變化的策略?這些策略是否有助於西方走齣科學預測屢屢失敗的局麵?
一一一朗宓榭
朗宓榭(MichaelLackner)
慕尼黑大學哲學博士。先後任瑞士日內瓦大學漢學係代理教授、德國哥廷根大學漢學係教授、日內瓦大學漢學係講座教授、德國埃爾朗根一紐倫堡大學漢學係講座教授暨係主任。2009年創建瞭埃爾朗根一紐倫堡大學人文研究院並擔任院長,該人文研究院是德國丿L大科研基地之一。朗教授於2013年被推選為德國國傢科學院院士,著有《朗宓榭漢學文集》《呈現意義:晚清中國新學領域新》。
前言
“小道"可觀:中國與歐洲預測術的比較研究
關於夢書:為《伊本·西林的〈阿拉伯夢書〉》而作
士人遇到術士:論中國占蔔術中的世界觀和生命世界
再論謝和耐的《中國與基督教》
托馬斯·阿奎那《神學大全》的首部中譯本《超性學要》
附錄一 中國和西方的預測術
附錄二 朗宓榭談中西方的命理學
齣版後記
正版图书,活动期间购买,收藏了。
评分质量还是很好的,价格也实惠
评分正版图书,活动期间购买,收藏了。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正版图书,活动期间购买,收藏了。
评分虽然是小书,但选取的角度不错
评分虽然是小书,但选取的角度不错
评分叙事学是文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而本成果所开展的“空间叙事研究”则是此领域中新的理论方向,是目前叙事学研究中最有发展前景、最具学术潜力的领域之一。其研究目的,是对传统叙事学重视不够甚至严重忽视的叙事的空间维度或叙事作品的空间元素进行系统考察,进而对叙事与空间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叙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属于文艺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对于叙事学本身的学科建设,对于文学乃至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具有较为重大的价值。龙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出生,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论著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