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傢看的印度通史(精裝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給大傢看的印度通史(精裝版)


陳恭祿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5-01-09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百花洲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50025370
版次:1
商品編碼:12305150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88

給大傢看的印度通史(精裝版)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相關圖書



給大傢看的印度通史(精裝版)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給大傢看的印度通史(精裝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印度史殿堂級作品;著名曆史學傢陳恭祿經典代錶作,被史學大師顧頡剛譽為“較近理想”的通史!
★重磅推薦:原中國曆史博物館館長楊振亞,著名曆史學傢、教育傢章開沅,曆史學博士郭世佑強力推薦!
★高水準力作:20世紀上半葉影響力巨大的史學著作之一,代錶民國知識分子高學術水準的經典之作!
★精裝插圖版:雅緻圓脊裝幀+精美護封+近300頁舒朗文字+近100幅插圖,為您提供一場賞心悅目的曆史視覺盛宴!
★全新修訂版:以1928年民國初版為底本,輔以其他一些版本,反復精心校勘多次!
★有見識、有思想:治學嚴謹,思想深邃,史料信達,史評公允,史論精到,字字珠璣,是瞭解印度不可多得的佳作!

內容簡介

《給大傢看的印度通史》是著名曆史學傢陳恭祿先生的代錶作,是一部簡明、客觀、樸實的印度通史類著作。《給大傢看的印度通史》共分二十七篇,自印度國傢、民族、文化的孕育形成,到印度近代的民族解放運動,將印度這一文明古國四韆多年的曆史,濃縮於短短的20萬字中。
《給大傢看的印度通史》重點闡述瞭印度國傢、民族、文化的形成、演變及發展曆程,同時介紹瞭印度的社會變遷及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讀者瞭解印度文明不可或缺的經典讀本。此外,書後還附有《印度大事年錶》,以供讀者參考研究之用。

作者簡介

陳恭祿,中國著名曆史學傢,中國近代史專傢。
1921年考入金陵大學,1934年任武漢大學教授,主講中國通史、中國近代史、專史研究(日本史、印度史)等課程。1936年重迴金陵大學任教,1952年院係調整後,任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
陳恭祿先生的主要著作除本書外,還有《中國近代史》《中國通史》《日本全史》《中國近百年史》《中國上古史史料之評論》《近代中國史料評論》《中國近代史資料概述》《曾國藩與海軍》等。其中《日本全史》《印度通史大綱》兩書填補瞭當時高等教育教學參考書的空白,深受學者和學生的歡迎;近60萬字的巨著《中國近代史》,曾被列為大學叢書之一。

目錄

第一篇 >>> 001
印度名稱之由來 形勢之大概 地理之影響
第二篇 >>> 009
古史年代之睏難 史料之由來 民族之龐雜
第三篇 >>> 017
吠陀時代 史詩時代 階級製度
第四篇 >>> 025
皆因教 麻哈未拿之略傳 皆因教之教義及其未亡於印度之原因
第五篇 >>> 033
釋迦牟尼之本行 最初佛教之教義 佛典之成立
第六篇 >>> 041
印度東部之強國——摩揭陀歌殊亞 波斯進據印度西北 亞列山大之東徵 古代文化
第七篇 >>> 049
張嘉歌那之創劉爾安朝 政府軍政之組織 秉德蘇亞 阿育王與佛教 阿育王後印度之紛擾
第八篇 >>> 059
大夏 安息 大月氏 迦膩色迦與佛教 希臘與印度文化之關係 太密樓地之三國
第九篇 >>> 067
歌泊那朝之勃興 印度黃金時代 法顯西行求律 戒日王 玄奘入印求經
第十篇 >>> 077
來介泊得 印度與鄰國之關係 來介泊得之強國 迴人始寇掠於印度 南部強國
第十一篇 >>> 087
迴人進據印度北部 奴朝之興 成吉思汗西徵 奴朝之亡 阿劉德丁之無道 謨汗抹德之凶惡
第十二篇 >>> 097
法老斯夏 帖木兒入寇 特裏之阿富汗王 孟加拉 麻婁瓦 歌甲來得 剋什米亞 迴人政府之概觀 迴人戰勝之原因
第十三篇 >>> 107
巴麻拿之盛衰 五國叛立 未介蘭格興亡之大概及其政治風俗等
第十四篇 >>> 115
巴流爾三戰而王印度 巴流爾之為人 流麻元失國 細夏稱雄 流麻元復國
第十五篇 >>> 123
泊簡汗之功績 阿刻巴親政後之內政外功 阿刻巴之傢庭及其性情 宗教觀念之變遷 政府財政軍政之概觀 文學
第十六篇 >>> 135
澗漢格父子爭位及其傢庭 宗教政策 王子顧蘇之死 王子夏介汗之叛 夏介汗之窮奢 南徵 堪得哈之戰 傢庭之變
第十七篇 >>> 149
奧蘭介泊加冕後之初政 宗教政策之改變 麻剌賽王昔外嘉 奧蘭介泊之南徵及其政策失敗之原因
第十八篇 >>> 159
歐亞之交通 新航路之發見 葡人之經營東方 歐洲諸國逐鹿於印度之概觀 英人經營印度之始及其東印度公司之成立
第十九篇 >>> 169
巴害得夏 昔刻派教徒 麻剌賽之極盛時代 波斯入寇 第三盼立敗德之戰 英法爭雄 英取孟加拉之實權
第二十篇 >>> 179
過渡時代 剋雷武之陰謀武功 英人之貪婪 孟加拉之變 剋雷武再至印度 孟加拉之旱災 米索爾之崛興於南方
第二十一篇 >>> 187
瓦仁?哈士丁斯——孟加拉之總督 內政外交 一七七三年之管理法令 大總督最初之睏難及其淫威 闢德之印度法令
第二十二篇 >>> 199
第三米索爾戰爭 考瓦立斯之內政——俸金司法田稅 蕭爾麻剌賽 威乃斯來之武功 公司麻剌賽之戰爭
第二十三篇 >>> 209
和平政策 明多之內政外功 一八一三年之法令 勞頓?哈士丁斯之重要戰爭——尼泊爾、聘得那及麻剌賽 一八一八年英並印度
第二十四篇 >>> 219
勞頓?哈士丁斯內政之建設 報紙發達之略史 緬甸戰爭 辦鐵刻 禁焚寡婦 鏟除得幾 一八三三年之法令
第二十五篇 >>> 229
安刻蘭之初政 阿富汗之役 英取信德 昔刻戰爭 達婁哈昔之侵略政策 印度之叛亂 一八五八年英王直接統治印度
第二十六篇 >>> 241
印軍叛後之結果 印度政府 英國印度之關係 大學之影響 救荒 重要之政績 印人之不安 侵略之外交政策
第二十七篇 >>> 253
歐戰期內印度之概狀 一九一九年之法令 自治運動之背景 甘地之不閤作運動 印度問題為世界之問題




精彩書摘

第一篇 印度名稱之由來 形勢之大概 地理之影響

地理為人民之天然環境。一國之位置、山脈、河流、土壤、氣候,影響於其居民之衣、食、住、思想者,至為重要;研究曆史而無地理常識者,勢必失敗,吾人於印度史亦然。印度見於我國古書者,其名稱凡三,一曰身毒,一曰天竺,一曰賢豆。玄奘謂印度為正音,且曰:“印度者,唐言月。……其土賢賢繼軌,導言禦物,如月照臨;由是義故,謂之印度。”玄奘此說,蓋采於印人當時普通之傳說,而附會其辭者,自不可信。印度二字,起於印得斯河(或作印度河)Indus River。初,雅利安人Aryan自印度西北阿富汗而來,遷居於印得斯河流域,乃稱其地為印度。其後生殖日繁,東移於膏腴之地;其土著民族,或與之同化,或為其所逐而南。雅利安人之勢力,漸伸於恒河流域。其勢雖盛,然終未能統一印度半島也。半島東南,隔海與锡蘭島相對。就地勢而言,當屬於印度;其政治則不相屬。東部緬甸,先本內政自主之小國,後並於英;現受印度大總督之直接統治。锡蘭,緬甸,各有專史,不宜附於印度史中(其發生之關係,自不在內)。印度今指半島而言;其曆史範圍,亦限於此。讀者固當知其曆史上領土之變遷也。
印度地在亞洲正南,突齣於印度洋中,而成三角形之半島。北倚希馬拉亞山脈,與我國西藏為鄰;不丹、尼泊爾介於其間,昔嘗朝貢我國,今皆受英保護。英人監其外交,許其內政自主。其西北一隅,突近帕米爾高原。毗連俄屬土耳其斯坦。其西阿富汗俾路支復為英之外藩;阿富汗之西波斯,嘗為英俄逐鹿之場。及歐戰後,英之勢力大伸。東北阿薩密連接緬甸,迨英並取其地,於是北鄰中國雲南而東接暹羅矣。半島南部,三麵瀕海;東為孟加灣,西為阿拉伯海,南為印度洋。海岸綫甚長,唯太整齊,而少良港耳,尤以東岸為甚。全地麵積,閤緬甸計之,凡一百七十六萬方英裏(約455萬平方韆米),大於我國本部十八省;閤西藏濛古等地僅當我國三分之一。人口共三億一韆五百萬;英領密度,每方英裏二百餘人,印人自治小邦九十餘人。孟加拉、中央二省之麵積,約當全印六分之一,人口則占五分之二,每方英裏逾五百人,其地肥美故也。特爾Thar沙漠附近之地,每方英裏之所齣,能養九人而已。
全境以希馬拉亞山為最高,屹立北方,為其屏障。希馬拉亞者,印語雪也,故有雪山之稱。其最高峰二萬九韆英尺(8839.2米),為亞洲最高之地。山巔積雪,終年不化;其較低者,每當氣候和暖之季,冰雪融化,或成冰山,中夾泥石,自高而下,供給大川之水。大川發源於希馬拉亞山者凡三:(一)雅魯藏布江自山北東流,摺麯而南,至阿薩密以入海。(二)恒河發源於山南,支流眾多,硃木拿河最負盛名。其入恒河之口,為印度教徒之聖地,進香拜神浴於靈水以求免罪者,終年不絕。恒河下流,入孟加拉灣。(三)印得斯河發源於恒河上流之西,西南而行,入阿拉伯海。三河自高下流,水勢湍急,中含泥沙,妨礙航行。及其流入平原,水勢漸緩,便於運輸;恒河能航行者,一韆餘英裏。印得斯河,雅魯藏布江各八百英裏。其水中泥沙,因下流勢緩,沉積於河身,河身日高,以緻破壞堤岸,泛濫四齣,或奪其他河道以入海,漂沒田捨,毀傷人畜,為害甚烈,尤以雅魯藏布江為最。南部德乾高原,其東西海岸,皆有高山,曰高止山。高止者,土語梯也。言其由此而入內地。其西曰西高止山,高齣於海麵者,平均計算,凡四韆英尺(1219.2米)。其東曰東高止山,山勢較低,忽而中斷,而河流,多發源於西山,流入孟加拉灣。
印度因其天然地勢,其區域可分為三:(一)希馬拉亞山,群巒起伏,高低不一,蜿蜒一韆七百英裏(約2735韆米),寬約二百餘裏。山之溫度,每上韆尺(約333米),輒減華氏三度三分之一(約2攝氏度)。樹木生於山者,種類甚多,而東北山勢稍平,森林頗盛。山麓之附近甚闊,間可殖麥。(二)印度斯坦,迴教徒初以此名稱之,謂印度教徒所居之地,指雅魯藏布江之下遊,印得斯河及恒河流域也。其地蓋三河之泥沙所積而成者,土壤肥美,宜於耕種。其後河身變遷,距遠河者,土地漸瘠,或成荒蕪。印得斯河流域之古代名城,今皆圮廢;據民間傳說,謂觸神怒。古今之地名,因之不同,古代城邑,見於書者,皆未將其區域指明,今難推定;沿海之城邑亦然。海港有沉於海中而地勢迥異者。不知此者,將疑古人之記錄不可信矣。三河流域,推恒河為最富,田地膏腴,物産滋多,人民數眾。今之所謂印度史者,大半恒河流域之民居活動史也。(三)德乾高原。德乾者,印語南方也。文的耶山Vindhya為其南北分界。德乾地勢極高,中有山地,泥雜沙石;險阻狹道,所在皆是。居民達羅維安Dravidian迷信甚深,無進步可言。其南部曰太密樓地Tamil Land,猶言極南地也。
政治區域,初自英人統治印度,其數甚少。迨後事務日繁,政府為其行政便利之計,增置省數。故其分省,非本於人民,地理,曆史,宗教,風俗,習慣之不同而然也。其重要之區域如下:(一)孟加拉Bengal,恒河下流入海地也。省會曰加爾各答Calcutta,印度大總督昔駐於此。其城南麵瀕海,商業發達,街市雄壯。大吉嶺Darjiling為其入藏之要道。(二)巴哈與奧立賽Bihar and Orissia,北界不丹,東鄰孟加拉,南臨孟加拉灣麻打拉薩,西為中央省。其首都巴德拿Panta北濱恒河,昔為佛教之重城;我國佛典所謂華子城也。(三)
阿格澳得聯省United Provinces of Agra and Oudh,舊稱西北省。名城波羅爾斯Benares在恒河北岸,婆羅門教徒視為聖地,香客拜神者,不知凡幾。阿格初為濛古兒帝國首都,其王妃之墓,世界著名之美術品也。(四)旁加普Panjab,旁加普者,印語五河匯流地也。地據硃木拿河上流,在印得斯河流域。名城特裏Delhi舊為迴教帝國之都城,大總督現駐於此,復為首都。其西北之地,往者闢為邊省,初蓋防俄者也。重鎮白沙瓦Pashwar,築有鐵路,直達阿富汗。(五)孟買Bombay,地沿阿拉伯海。省會曰孟買,西岸之天然良港也。港內水深,便於大輪停泊,岸上復有鐵路,運輸貨物,商業因之發達。其北部信德Sind,印得斯河下流地也。(六)麻打拉薩Madras,地沿德乾東岸,首城麻打拉薩,商業頗盛,與孟買並稱。(七)中央省Central Province,地在孟加拉之西南。省城那哥不爾Nagpm,昔入德乾之孔道也。(八)阿薩密Assam,在印度東部,雨量極多。除上英人直轄地而外,復有印人自治之小邦,散於內地,大者方韆餘裏,小者僅數十裏,各有世襲之王。內政皆受英人監督。其所有領土,多屬磽瘠之地,占全印三分之一以上,人口則約四分之一。其王與印度政府,相處甚安。德乾東西二岸,又有葡法之海港;曩者歐人東來,占有印度沿海之要港,其後英人之勢大張,葡法相繼失勢,其所據之小港,不能為害於英,故今猶存焉。
氣候因高山、平原、海洋、大川、沙漠之不同而變。就地理位置而言,印度大半屬於熱帶;北部齣於北迴歸綫,而入於溫帶者,凡十四度;其近於希馬拉亞山者,變易尤甚。雨量視時季風之強弱而定。風自印度洋而來,往往有一定之期:自十二月至明年春季三月之間,東北風作,吹入旁加普,與冷風相遇,乃降為雨。六月至十一月之交,西南風大作,及至希馬拉亞山脈,風為山阻,山麓之空氣寒甚,和暖之時季風遇之,凝結成雨;是以阿薩密雨量之富,推世界第一。恒河流域,雨亦充足。德乾高原,風為兩岸之高止山所阻,不能吹入,雨量較少,年約三十英寸(762毫米)。印得斯河流域之中部,每年雨量,僅及數寸,剌日不得拿西部,已成沙漠。其東土壤瘠甚,每方英裏,能養數人。印度全年雨量,東北風所供給者,百分之十;西南風則占百分之九十。農夫收成,恒視雨量之豐富以為衡;雨量減少,荒年即成。田可灌溉者,農民多疏通河流,蓄水耕種。今日印度政府本於古代之遣規,時有大規模之建設,一九一五至一九一六年之預算,經費凡八韆三百萬磅;其中專以一百萬磅救荒,四百萬磅振興水利。曩者開浚印得斯河之支流錢不運河Chenab Canal共費美金九百萬元,工程之偉大,可想而知。河成,人民遷居其地者,六百餘萬人。
植物隨氣候而變,要多熱帶物産。齣産品以米、麥、小米、甘蔗、棉花、顔料等為大宗。産米區域,約當印度可耕之地三分之一;西北年得一獲,恒河流域年可二獲,麻打拉薩沿海灌溉膏腴之地,一年三獲。政府輔助農夫,設立機關,以研究種稻改良之法,頗有進步。麥之生長,宜於氣候較寒,希馬拉亞山附近及西北等地,齣麥頗多。小米需雨較少,種於德乾高原,貧民賴之為食者甚夥。甘蔗宜於熱帶,齣産豐富;顔料取於植物,植物長於多雨濕地,推孟加拉為最盛。棉花宜於氣候炎熱,印度之齣産甚多;煙草鴉片,齣産亦富。希馬拉亞山之森林,因山勢之高下而異;其所生之樹木繁夥,種類雜異。印度動物亦夥;牛馬以頭計算,占世界重要地位,但以人口平均,則數甚微。牛為耕田之用,印度教徒,不殺耕牛,聽其老死,並棄皮革。野獸有獅、虎、狼、熊、野豬等,農夫住近山麓者,常為所噬。山中毒蛇甚多,傷人害畜,愚民拜之為神,不敢殺之。礦物亦富,以煤、鐵、石油為大宗。所可惜者,礦産遠在內地,交通睏難,而開采者甚少也。
綜上地理之影響於印度者何耶?曰:印度北枕希馬拉亞山脈,交通阻梗。其東北一隅,毗連西藏,高山重疊,其勢稍平,逾越較易,濛古族自此而入(外人稱黃種為濛古族),不丹、尼泊爾之居民,濛古族也。唐時,吐蕃臣服印度之一部分土地。其西北印得斯河流域,初甚肥美,宜於耕種;其西山忽中斷,遂成狹道,其最著名者,曰爾巴狹道Khaibar Pass,西通阿富汗,北接中亞細亞。但其地隔海洋,雨澤極少。民以遊牧為生,逐水草而居,日馳騁於高原,勇敢善鬥,久羨印度土壤膏腴及其居民富庶。值其歲歉之時,則迫於生計,鋌而走險,侵入印度,是以外寇,多由西北而來,初以劫掠為事,後為印人同化,階級製度益盛。階級者,印語原意顔色也。雅利安人遷居印度,徵服土人。土人?黑,雅利安人因其戰勝之威,而輕視之,是為階級觀念萌生之始。其後迴人侵入,印人不能拒之於境外,乃嚴其階級之分,藉以固其團體以拒之。英人自得印度以來,惴惴然以防俄為務,蓋患其由西北侵入也。半島南部三麵瀕海,良港甚少,沿海居民無好奇冒險之精神。齣於海岸,而海水又深。古代航海之術未精,海為交通之梗,印人視為天險。其後形勢迥異,科學發達,歐人繞非洲而至,輪船往來,駛行迅速,海上航路,無建築修理之費,反便於陸;曩者恃為險阻,後則徒資外寇。是以歐人皆自海上而至,英能統治印度者,多賴海軍之力。且印度位置,適在歐洲、日本、中國之間,其受歐人侮者,先於二國,抑其地理使之然歟!
外寇來自西北,其入印度之普通人民,受其地之影響,改其遊牧生活,而為耕種農夫,勢力漸弱;其較強者,又復侵入。印度自古以來,即為外人爭逐之場。其終也,種族龐雜。南方險阻山道,逾越非易。英主若阿育王亞格巴皆未統一全印;濛古兒帝國之覆亡,要以徵伐南方,久戰不剋,府庫空匱所緻。達羅維安土人,自雅利安人侵入,退於文的耶山之南。其地森林蔭鬱,交通睏難,行軍旅行,至感不便,因得負固自存。其文化低者,與非洲之野蠻人無異;其較高者,獨立自主。印度有史以來,除英統治直轄地大半而外,無名實相符之統一政府。近者鐵路發達,形勢大變,交通便易,險阻盡失。而印人逾三萬萬數,多以農業為生。高原近於山麓者,不宜耕種。普通農民所耕之地,每年收入,不足以養一傢之數口。貧民衣食之苦,與我國農夫相似;人口過剩,其重要政治問題之一也!
地理影響於人民、交通、政治、外患者,如上所述。其影響於思想者,茲略言之:印度氣候炎熱,害蟲繁多。古時戰爭頻仍,大荒時至,民極窮睏,疾病死亡,狀至悲慘,宗教傢哲學傢於此環境之下,趨於悲觀。而恒河流域,土壤膏腴,雨量充足,草木叢生,物産豐富,禽獸繁殖,漸啓人民靈魂輪迴之信仰。古代初民,深信人死之後,靈魂不死,印人亦然。更進而謂人之靈魂,於其既死,可變鳥獸草木。鳥獸草木之魂,能變為人。婆羅門教因之,謂人輪迴之果,定於生時功過之因;佛教大成其說。其影響於東方思想者,至深且巨。尤有進者,雅利安人之文化,高於土人,既入印度,生活極易。其他侵入印度之野蠻種族,文化程度,相去遠甚。而希馬拉亞山脈,分隔中國印度。中國思想,不易傳入印度。印度終無極大之激刺,此文化所以無進步也歟!


前言/序言

自序

亞洲文化發達最古之國凡四,一曰巴比倫,二曰波斯,三曰印度,四曰中國;巴比倫則久滅亡,波斯則漸退化,其能貢獻於今日世界之文化者,印度中國而已。二國自秦漢以來,接觸漸繁,交相影響,其經重要之媒介,則往來之僧侶也。我國高僧入印多賫《經律論》、佛像而歸,其影響於思想學藝者,至深且巨。今於我國求一較善之印度通史,而不可得;學者偶爾言及印度者,乃多錯誤。作者遂有編輯印史之誌願;其目的則所以應今日知識界之需要,供給印史之常識於普通讀者,而助其瞭解印度狀況也。
全書共二十七篇,其第一、二篇,敘述印度名稱之由來,地理形勢之影響,及其史料與民族。第三至十篇,分述古代之文化,宗教之改革,國內之狀況,外寇之東侵,阿育王之與佛教,大月氏之深入北部,黃金時代之歌泊那朝,迄於迴人劫掠於印度。就其大體而言,則印人之印度時代也。第十一至十九篇,先記迴人之據印度,特裏迴王之大概,未介蘭格之盛衰。後記濛古兒帝國之成立,阿刻巴之政績,帝國之漸衰,麻剌賽人之崛興,與夫歐人之逐鹿,而止於一七六一年,此迴人之時代也。第二十至二十七篇,首述英國東印度公司並取孟加拉,作為兼吞印度根據之地。其野心侵略之長官,猛力進行,而乃戰敗土邦,擴張領土。中記內政建設之始,禁焚寡婦,鏟除得幾,改革政府之組織。對外則兼並土邦;其威迫之甚,終乃釀成叛亂,而英王直接統治印度矣。末敘近時之內政外交、印人之覺悟、甘地之運動等,此英人統治印度之時代也。
上述之時代,僅就事實而言,書中並未劃定史期。蓋曆史上之重要史跡,多由於環境促成,而非偶然一朝一夕之故也。是故史期分區,殊極勉強,而作者認此書無分期之必要也。其中各篇之史跡繁雜,往往非篇名之所能包括,而又感於讀者檢查史跡之不易,乃於各篇之首,舉其內容之要綱,以代一篇之篇名;又為便利讀者之計,附有印度大事年錶。顧其古代之史料,頗多疑闕。其年代可分為二:一,古史載明而可憑信者;二,學者證明推定而大緻不差者。作者皆於錶中注明。
斯書之編輯,始於十五年春季。其所取之材料,頗主慎重;凡國中關於印度之作品,其可得者,莫不求而讀之。顧除《佛國記》《大唐西域記》而外,多無可取;是以本書之材料,唯有根據於英美印度學者之著作,而藉之於金大、女大之圖書館,及金大曆史係主任貝德士者也。及十六年三月, 給大傢看的印度通史(精裝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給大傢看的印度通史(精裝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

關於印度曆史的書比較少,一直想好好瞭解一下印度!這是一本很好的有針對性的書!

評分

挺好的,下迴繼續在京東買東西。

評分

商品完好,快遞給力,下迴購物還會選擇京東!

評分

滿減再用券,京東活動購書很劃算。

評分

送貨很快,包裝也很結實,很好!

評分

書的質量很好,價格便宜。

評分

印度是一個多元有趣的國度,希望這本書也一樣有趣可讀。

評分

挺好的,下迴繼續在京東買東西。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給大傢看的印度通史(精裝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