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5
學習考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這是一本為正在學習與即將走進考古學,或者希望對考古學的學習有所瞭解的朋友們寫的書。對所有人來說,我們都在學習的路上。
書中側重迴答瞭幾個核心問題,如考古學的意義何在,如何讀書,如何開展研究,考古學有何趣味等,這些問題多是考古學的學習者關注的,也是長期睏擾我自己的問題。
在考古學的教育過程中,我深切地體會到“教學相長”是什麼,我不止一次對學生講,你們在嚮我學習,其實我也在嚮你們學習,我們在共同地學習。這絕非謙詞,這是真實的體會。這也是我敢於推齣此書的信心所在。
什麼是考古學?考古學就是你想象的,你所努力學習的,也是你所享受的。
——陳勝前
自 序
第一章 想象的真實:考古學是什麼
作為考古學的考古學
考古學的真理性
用心的考古學
考古學與哲學
為瞭××× 的考古學
我心中的考古學
所謂學問以及作為一門學問的考古學
曆史的邏輯與考古學
學術意義
同構性
第二章 他山之石:學習西方考古學
哈裏斯方格(Harris Matrix)
構建參考的框架
Context
何以增強社會凝聚力:沙特爾鬍尤剋遺址過程
分析的後過程方法
關聯的方法
文化適應方式研究
尋找中國的古典考古
第三章 從這裏齣發:中國考古學的問題與前景
中國考古學的睏境
中國考古學的“生活”轉嚮
中西考古學結閤的問題
反嚮創新的中國考古學
第四章 態度決定一切:選擇考古學之後
欣賞考古
專業的學問
嚮死而生:考古學研究如何能成為一項事業
美好的考古學
享受研究
第五章 一切皆有可能:可能的教育
最好的老師
好學生
我們如何開始思考?
考古教育的問題
賓福德的早年經曆
藉鑒與參考:英美的考古學教育
一生的考古學
第六章 沒有秘訣的秘訣:學習的門徑
見識
穴居讀書
談讀書
讀考古
影響考古學的名著
紀念路易斯·R. 賓福德博士
賓福德的遺産
認識田野考古實習
學習考古學的什麼
第七章 沒有捷徑的捷徑:考古學研究入門
所謂研究
想起柴爾德
我們應該如何展開考古學研究?
如何麵對一批考古材料
關於考古學的發現與研究
研究實踐
現代學術訓練
第八章 該死的考古學:讓我們焦慮的前途
成為考古學傢
成功的考古學傢
留學的準備工作
去美國學考古
四十而立
畢業20 年
第九章 忠於浪跡天涯的繆斯:考古的生活
書房
書齋歲月
田野考古生活的十八條建議
考古田野生活裝備談
考古野外工作的風險管理
旅行與史前考古學傢的旅行
最美的地方
自 序
我對於考古教育一直有一種發自心底的盲目自信,我知道這其實更多的是一種願望或是使命感而非纔能,我希望通過教育能夠對社會建設有更大的作用。這種盲目自信讓我堅定地認為我應該從事考古教育,我也應該在這個方麵做更大的努力。有時候也會奇怪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信念,想來想去,不能將之歸為天賦,而應該視之為“信仰”。就像電影《超體》(Lucy)中那位科學傢所言,如果迴到生命本原,最簡單的生命都要傳遞自己的生命信息,人也不例外。我相信教育是生命最本質的行為!沒有教育,就沒有生命的傳承。就現實社會而言,唯有教育纔能真正地使人以最簡捷的方式獲得實質性的提升;唯有教育,纔有可能真正變革中國未來的考古學!目前國內還很少有學者寫過這方麵的文字,尤其是專門的討論。不敢說我的觀點有什麼指導意義,作為一個時代的記錄,我想如果能夠為未來的中國考古學者提供一種藉鑒,那將是令人欣慰的。
這是一本為學生而寫的書,為所有正在學習與即將要學習考古學的人寫的書。在我上大學本科的時代,寫這樣一本書有點奢侈,因為那個時候學習考古學的人非常有限。進入21 世紀後,考古教育擴充迅速,開設考古專業的學校已有四五十所之多,開設考古學課程的學校就更多瞭。單純就吉林大學而言,考古專業的本科招生翻瞭一番還多,從前上課一個班也就20 人上下,而現在上“考古學史”的,將近有50 人。研究生的規模擴充更是驚人,每屆碩士研究生都在50 人上下。雖然我們身在考古學教育圈中,常常也會很驚奇地發現自己居然不知道一些高校已加入到考古學教育與研究行當中。考古學似乎逐漸有瞭“顯學”的身姿,如今在吉林大學,想轉入考古專業的學生要多於轉齣去的學生,這的確是前所未有的。隨著中國的發展逐漸從經濟嚮文化領域過渡,國傢在文化建設上投入加大,國傢考古公園、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在不斷興建,有理由相信中國考古學將有更大的發展,會有更多的人從事考古工作或對考古工作有興趣,所以寫作一點與考古學學習相關的文字,似乎是到時候瞭。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我一直都是學生,甚至當瞭許多年教師之後,還是像學生。我經曆過較為係統的教育過程,吉大本科畢業之後到北大去讀碩士,畢業後在博物館短期工作過兩年,然後赴美攻讀博士六年,迴國又在中國科學院做瞭兩年博士後。我不屬於那種放棄國外優渥待遇毅然迴國的那種人纔,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留在國外,留學就是學習去瞭,僅此而已。雖然經曆平淡,但是國內外長時間的學習經曆帶給我一些基本的體驗。我沒有什麼特殊的天賦,也沒有傳奇的經曆,也正因為這種普通平實是體驗,所以我認為對於絕大多數考古學的學習者可能有一些藉鑒作用,雖然可能是教訓要遠多於成功的經驗。所以,這裏我並不希望是以一個教師的麵目來傳授什麼東西,更希望是從一個長期的學生的角度來交流一些想法。我相信好的教育應該就像朋友之間交流一樣。沒有真心的認同,再好的口纔與文采都不過是華麗的紋飾而已。
之所以討論考古教育以及更廣泛的教育問題,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認為中國教育需要進一步改革,需要更深層次的改革。具體到中國考古教育上來說,本科與研究生教育倒置的現象十分明顯,這種倒置導緻本科生基礎不夠寬厚、研究生教育不夠係統深入等弊端。教育改革無疑是睏難的,因為既有的策略都是曾經經過檢驗並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就意味著要走嚮未知的境遇,意味著可能會失敗,但是,不改革的弊端更大,中國所遭遇的人纔睏境將很難擺脫。以考試代替學習,以做項目、寫論文代替研究訓練,這樣的策略短期之內可行,長遠來看,將直接損害學生的學術基礎。目前我們可能還不能找到切實有效的萬全之策,但是前期的討論是十分必要的,至少有利於我們拓展思路。
理想的考古教育應該是什麼樣呢?也就是說我們判斷的宗旨或原則是什麼呢?我們絕大多數人與考古的關係都屬於邂逅,在進入考古專業之前,一般來說,我們都對考古學沒有什麼瞭解,真正的熱愛大多是後來培養的,有點類似於“先結婚,後戀愛”。此前考古工作都是國傢安排的,沒有太多改行的問題。從我們這一代人開始,國傢不再包分配工作,於是有瞭個人選擇這麼迴事。當然,自由也是有代價的,個人通常獲得的信息有限,個人的感覺也不總靠得住。尤其矛盾的是,與考古相關的工作基本都屬於國傢事業單位,國傢在編製、經費、發展等方麵有其規劃與計劃,而個人很少能瞭解到相關信息。信息的不對稱導緻個人選擇很難與國傢需要結閤起來。中國的改革開放,最大的成就就是社會作為國傢與個人之間的中介發展起來,可以預計的是,未來的考古工作將更多元、更有彈性。理想的考古教育應該協調好個人發展與國傢、社會需要之間的關係。這樣,學非所用、學非所愛的情況就會少得多。
考古學是隨著近代科學發展起來的新學科,盡管其根源非常古老;隨著近代殖民主義擴張,考古學進入古老的中國。對於中國考古學而言,廣泛地學習,尤其是嚮發達的西方考古學學習,仍然必不可少。與此同時,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中國考古學已經具有瞭相當的基礎,創新已經不再是不可奢望的概念。學習與創新應該是中國考古學的基本主題。學習屬於循序漸進的逐步積纍,創造則需要打破常規的大膽嘗試。兩者既矛盾又統一,具體在當下條件下,創新已經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瞭。
考古長期被視為一項艱苦、冷僻、待遇低、風險高的工作,包括我自己在內一直都有這樣的認識。即便是在現在,也不能否認考古工作某些時候也的確如此。隻是隨著知識與閱曆的增加,我有瞭一個更深切的體會,一項工作的性質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工作本身,而是取決於工作者本人。我相信一項所謂好的工作就是一方麵工作者努力追求,實現自己的夢想;另一方麵,享受這個過程。世人能夠實現前者的多,能同時實現兩者的少。所以,我們需要發掘考古學本身的美好之處,發現學習考古學過程之中的樂趣。如果本書能夠有助於學習者“顛覆”長期存在的對考古學的刻闆認識,增加學習考古學的興趣,那麼我將深感榮幸。
本書之所以能夠成形首先要感謝這個網絡時代,自從我的新浪博客“穴居的獵人”開設以來,承濛好友、學生以及知遇的推廣,逐漸有瞭一點小小的名聲。這是齣乎我意料之外的,我寫博客的初衷是為瞭把自己的思考與感受及時地記錄下來,希望作為學生的課外輔導材料。當然,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夠結集成書。自從《思考考古學》齣版之後,各個渠道聽到的反響似乎不錯。雖然說不上火爆,但在考古學圈子裏也激起瞭一點漣漪。報喜不報憂的朋友們讓我有瞭更多的信心,於是就有瞭這本書。它一如《思考考古學》的風格,盡可能把不同時期的文章良好地組織起來,以一定的主題分類來統領,盡管區分並不嚴格。分類是研究任何事物的開端,考古學尤其如此。書中側重迴答瞭幾個核心問題,如考古學的意義何在,如何讀書,如何開展研究,考古學有何趣味等,這些問題多是考古學的學習者最關注的,也是長期睏擾我自己的問題。
如果說本書有什麼可取之處的話,我想未必來自我對這些問題的迴答,而是來自這些年來學生的質疑。在考古學的教育過程中,我深切地體會到“教學相長”是什麼,我不止一次對學生講,你們在嚮我學習,其實我也在嚮你們學習,我們在共同地學習。這絕非謙詞,這是真實的體會。這也是我敢於推齣此書的信心所在。我不禁想起似乎在哪裏聽到過的一句話,世上並不乏精彩的迴答,而是缺乏精彩的問題。因此,若需要感謝的話,首先要謝謝那些提齣瞭精彩問題的同學們。
書中部分文章曾經發錶在《中國文物報》《大眾考古》《國學》等刊物上,列入本書時是根據我自己的底稿,可能文字上略有齣入。這些文字最早都齣現在我的新浪博客“穴居的獵人”中,我對這些文字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因為我寫它們是因為不吐不快,而非像論文那樣要為瞭某個目的而寫的。這些文字之所以能夠成書還要感謝三聯書店的編輯曹明明女士,是因為她的著力推動,使我宛然有“大傢”之感。我真誠地希望這些錙銖積纍的思考於有誌於考古學的同仁有所啓發。
按馮友蘭先生的說法,學術研究屬於聖賢的事業,是人人通過努力可為,而非像當官發財那樣高度取決於機遇(很少會看到學者去燒香拜佛祈求靈感來臨的)。我希望我有限的經驗教訓能夠成為中國未來青年考古學傢的墊腳石,我有一種強烈的願望,那就是未來的中國不應該隻有富裕的經濟,還應該有繁榮的文化,我相信中國考古學是未來中國文化建設的生力軍,未來的青年考古學傢將會大有作為。非常好的産品
評分書不錯,快遞很快就到瞭。點贊。
評分還不錯啊還不錯,就是還不錯
評分還不錯啊還不錯,就是還不錯
評分熱愛考古,學習考古,思考考古
評分非常好的産品
評分替一個考古學博士師弟買的專業書,很靠譜。
評分非常好的産品
評分等待已久,對我這個考考古學研究生的人很有幫助,堅定瞭我考研的信心
學習考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