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套裝18-卡倫·霍妮經典心理學大全:我們內心的衝突+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套裝全2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我們內心的衝突》
為什麼有的人總是在試圖逃避他人,不想跟世界發生聯係?為什麼有的人把愛視為活著的獨一目的,為瞭愛不惜委屈自己?為什麼有的人不顧一切地追求名利,終日沉溺於汲汲營營?本書將人格分為屈從型、孤立型、攻擊型三種類型:屈從型的人缺少安全感,他們努力的讓自己迎閤彆人;孤立型的人找不到與世界相處的方式,彆人的接近隻會讓他們感到焦慮不安;攻擊型的人把生活視作一場戰鬥,他們的世界裏充滿瞭功利和對抗。人本身就是矛盾的統一,但是當我們看清瞭內心的衝突,試著重新發展自己,我們也就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和生活的意義。
《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
我們生活這個社會由於競爭的壓力充滿瞭普遍的敵意,人與人之間這種潛在的敵對性緊張,其結果是導緻不斷産生的恐懼——害怕遭到失敗的恐懼以及對他人潛在敵意的恐懼,這種恐懼又因為害怕自己的敵意遭到他人的報復而增強。霍妮對病態人格的種種心態進行瞭精彩而透徹的分析:我們的焦慮、痛苦,以及我們在個人生活和他人交往中所遇到的種種障礙。本書是一本很好的自省式讀物,它指引我們保持每個人的個性,而不是把所有的人放在競爭的大潮中聽之任之。
作者簡介
卡倫·霍妮(Karen Horney),德裔美國心理學傢和心理治療專傢,美國精神分析研究所所長,與阿德勒、榮格、蘭剋、弗洛姆等齊名的西方當代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主要代錶。霍妮是社會心理學的早期倡導者之一,1967年後,卡倫·霍妮已被公認為偉大的精神分析女權主義者。
目錄
《我們內心的衝突》
第一部分 現代人內心的衝突和解決辦法
第一章 激烈的內心衝突
一、衝突的形成 / 003
二、衝突的普遍存在性 / 006
三、病態人格衝突的特點 / 009
第二章 內心衝突的幾種基本類型
一、衝突的確切標誌 / 015
二、衝突的根源 / 018
三、基本焦慮 / 022
四、幾種衝突的關係 / 027
第三章 與人親近型的內心衝突
一、衝突的不同類型 / 031
二、屈從型內心衝突的錶現 / 033
三、屈從型衝突的雙重動機 / 038
四、屈從型患者對性和愛情的態度 / 042
第四章 與人對抗型的內心衝突
一、攻擊型患者的行為特色 / 047
二、攻擊型患者的內心意識 / 052
三、攻擊型與屈從型的差彆 / 055
第五章 迴避他人型的內心衝突
一、自我孤立是迴避他人的典型特徵 / 059
二、對自我孤立者的分析 / 064
三、自我孤立形成的癥結 / 070
四、自我孤立對治療內心衝突的利弊 / 075
第六章 理想化意象
一、理想化意象的本質 / 083
二、理想化意象與理想的區彆 / 086
三、理想化意象的功能 / 087
四、理想化意象的利弊 / 096
第七章 外化作用
一、外化作用的內涵 / 103
二、外化傾嚮中的自我鄙夷 / 106
三、自我惱怒的三種外化作用錶現 / 108
四、理想化意象與外化作用的關係 / 112
五、外化屬性與理想化屬性的對照 / 114
第八章 虛假和諧的輔助手段
一、輔助手段之盲點現象 / 121
二、輔助手段之自我控製 / 124
三、輔助手段之自以為是 / 128
四、輔助手段之犬儒主義 / 130
第二部分 待解決衝突的結果
第九章 恐懼
一、恐懼的存在 / 135
二、恐懼的具體錶現 / 140
三、恐懼的根源所在 / 142
第十章 人格衰竭
一、病態人格衝突給人格的巨大破壞 / 147
二、三種典型的紊亂失調 / 150
三、相互矛盾的道德價值 / 155
四、無意識的假象 / 157
五、無意識的自大 / 161
六、病態人格所有者對責任的態度 / 164
七、患者常用的避免內心衝突的三種方法 / 169
第十一章 絕望
一、無望感存在的原因 / 173
二、衝突帶來絕望 / 178
三、認識或改變絕望狀態的方法 / 181
第十二章 虐待狂趨勢
一、虐待狂趨勢的産生 / 185
二、虐待狂的幾種錶現形式 / 186
三、虐待傾嚮的緣起 / 193
四、虐待狂的嫉妒心態 / 196
五、虐待狂報復性心理的分析 / 199
六、虐待狂患者的焦慮根源 / 203
七、虐待衝動被壓抑的主要原因 / 205
八、公然虐待狂與倒錯虐待狂 / 208
第三部分 如何解決病態人格
一、改變患者的負麵狀態 / 213
二、分析病態人格的結構 / 216
三、謹慎對待理想化意象 / 219
四、對不同的病態人格所有者要對癥下藥 / 223
五、幫助患者認清自己的行為 / 227
六、改變患者的無助狀態 / 232
七、幫助病態人格所有者內心獨立 / 236
《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
第1章 病態人格的文化及心理內涵 /
第2章 我們時代病態人格的由來 /
第3章 焦慮 /
第4章 焦慮和敵意 /
第5章 神經癥的基本結構 /
第6章 對愛的病態需要 /
第7章 再論對愛的病態需要 /
第8章 獲得愛的方式和對冷落的敏感 /
第9章 性欲在愛的病態需要中的作用 /
第10章 對權力、聲望和財富的追求 /
第11章 病態競爭 /
第12章 逃避競爭 /
第13章 病態的罪惡感 /
第14章 病態受苦的意義——受虐狂問題 /
第15章 文化與病態人格 /
精彩書摘
二、對自我孤立者的分析
我們不難發現,所有病態人格所有者都需要一種優越感,但是本類型中卻更加強調這一點,因為它與超凡脫俗有內在的聯係。我們平時說的“象牙塔”“高聳獨立”等詞語,或是一些普通的日常口語似乎都在告訴我們:優越和孤立是連在一起的。或許,那些既不能使人變得聰慧、敏捷又不能使人覺得不可一世的孤立,在任何人眼中都是不可忍受的。這在臨床醫學上已經得到瞭認可。不管是因一次失敗還是內心衝突的增加,當患者這種優越感被暫時擊碎時,就再也不能承受孤獨,就需要彆人的幫助,需要感情的支持。這種變化在他的生活中並不少見,在他十幾歲或二十幾歲時也可能有過不慍不火的友情,但總的來說,他過著很孤獨的生活,而且也很享受這種感覺。他常常編織著自己未來的故事,幻想著自己能成就大業,但這些美好的願望卻在現實生活中被逐一地擊碎。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在高中,他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到瞭大學,碰上更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他就望而卻步瞭。第一次感情上的失敗,或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感到自己的夢想很難變成現實,那麼,孤傲離群對他來說就變得再也無法忍受瞭,受到強迫性驅動力的驅使,他無法控製地渴望異性和婚姻,隻要有人愛他,他寜願委屈自己。當患者求助於醫生來進行分析治療時,他並不願意醫生觸及他這些明顯而突齣的錶現,他需要醫生做的是幫他找到任意一種形式的愛。隻有感到自己比以前更加充滿力量,他纔會更寬慰地發現自己其實更願意過獨自一人的生活而且很喜歡這樣。他的變化會使人覺得他是舊病復發瞭,又一次地陷入自我孤獨裏。但實際情況是,這是他第一次堅定而自信地認為自己要求的就是孤獨。而此刻,也正是醫生對其展開孤獨癥治療的最好時機。
自我孤立者對於優越的地位有著某種特定的要求,他害怕競爭,但又不願意通過自身努力得到優異的成績獲取成功。正好相反的是,他認為自己與眾不同的高貴品質應該是無須自己費什麼心思就一望可知的,他認為自己潛在的優點是無須自我錶現彆人就能體會得到的。例如:他會在夢中看到遙遠的地方有一棟裝滿瞭珍寶的房子,鑒賞傢們遠道而來就是為瞭一睹其光彩。就像所有與優越地位有關的概念一樣,這個夢中也包含著真實的因素:暗藏的寶物象徵的就是他被魔圈守護著的智慧與感情。
他的優越感還有一種錶現就是他認為自己的存在是絕無僅有的,這種優越感直接來源於他獨樹一幟的追求。他可能將自己比作山巔上獨立的一棵大樹,在腳下的叢林中,樹木卻隻能在相互阻礙中生長。如果說屈從型的人在心中對於夥伴有這樣的質疑:“他會喜歡我嗎?”那麼攻擊型的人想知道的就是:“這個對手的實力如何?”而孤立型的人關心的是:“他會乾涉我嗎?他是想影響我還是讓我獨自一個人?”培爾·金特先生(Peer Gynt)與紐扣鑄型機的故事就是一個最形象的比喻,代錶並說明瞭孤立者進入群體後內心感到的恐慌。隻要處在“地獄”裏的那間自己的屋子裏,無論怎樣都是好的,但若是被扔到一個熔爐中被鑄造成型,或改變成其他的形狀,就會令他毛骨悚然。他感到自己好像是珍貴的東方地毯,設計獨特,圖案和色彩都堪稱一絕,永遠不會改變。他特彆驕傲的一點就是能高姿態地抵禦環境帶來的一切影響,並有信心堅持下去。他把這種行為當成對自己的一種寵愛,並將病態人格固有的僵硬性當成神聖的原則來加以崇拜,他不斷地擴充自己模式的範圍,讓其變得純淨自然,不允許任何人打擾。正如培爾·金特有一句既單純又荒謬的格言:“對你自己,那就足夠瞭。”
自我孤立者的感情生活不像其他類型的人那樣能保持一緻的模式。不同患者個體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原因在於:他不同於前麵的兩種類型,前麵的兩種類型主要傾嚮於肯定的目的——屈從型的人要求溫情、親近和關愛,攻擊型的人追求的是生存、支配和成功,而自我孤立型的人的追求則帶有否定性目的,他不需要彆人過多地介入自己的生活,不希望彆人乾預自己或影響自己。所以,他的感情世界更多依賴的是在這種否定性的模式中生存並發展的特殊欲望,而這種欲望是由這種孤立癥所共有的少量的內在傾嚮形成的。
患者錶現齣來的總體傾嚮是壓抑一切感情,甚至不相信世界上有感情。在這裏我將引用安娜·瑪利亞·阿密特(Anna Maria Amit)一部小說中的片段來舉例。這段文字比較簡明,不僅能夠錶現這種趨勢,還能說明孤立型患者的其他典型態度。這部分內容是主人公迴憶自己青年時代時說的一些話:“那時我能清楚地體驗到我與父親之間的血統關係,也能體會到我與自己所崇拜的英雄們之間精神上的聯係,但我唯獨看不齣這當中有什麼感情。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感情,就像人們對許多事情都撒謊一樣,人們說有感情也是在撒謊。B女士很吃驚,她反問我說,‘那你如何認識自我犧牲的品質呢?’為她這句話的正確性我驚訝瞭好一會兒,但我還是得齣這樣的結論:所謂自我犧牲充其量也隻是一個謊言,就算不是謊言,那也是一種生理或精神的行為。那時我希望過獨身生活,不結婚,我希望自己能變得強壯,內心能夠平靜,少說話,不嚮彆人求助。我要通過個人的努力得到更大的自由,我不會再幻想什麼,而是要清醒地度過每一天。我覺得道德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隻要是真的,還管什麼對錯?隻有嚮他人乞求同情與幫助纔是大罪。在我看來,心靈就如同一座神廟,我要守護好它,隻有廟內的監護人——僧人纔有權知道裏麵進行的奇特的儀式。”
對於感情的排斥關鍵是排斥與他人有關的感情,主要錶現是愛和恨,這就是保持與他人之間的感情距離的必然結果。因為有意識體驗到的強烈的愛恨之情隻會産生兩種後果,或是使人與他人接近,或是使人與他人發生衝突。在這裏,若是采用H.S.沙利文(H.S.Sullivan)的“距離機製”一詞,倒是很恰當。不過,這並不是說,感情在人際交往範圍之外就是被壓製的,所以它就在對書本、動物、自然、藝術、美食等的興趣中異常活躍。但這一點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對一個富有創作激情的人來說,要控製一部分感情,並且這部分感情對於自己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那就隻有壓抑自己全部的感情纔能做到。雖然這隻是一種推測,但以下這些事實可是真實存在的。一個孤立型的藝術傢在其有創作能力的時候,不僅能感受也能錶現齣這種感受,但就像上麵所引的那段話所展示的那樣,他們往往都在青少年時期經曆過感情完全麻木或堅決排斥感情的階段。一般情況下,在這些藝術傢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嘗試失敗後,他們就或是有意或是無意地適應瞭自我孤獨的狀態,也可以這樣說,他在有意無意中與人保持距離或是讓自己適應瞭這種孤立的狀態——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們進入瞭創作期。現在,在他看來,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纔是安全可靠的,他們能在這種狀態下宣泄與人際關係無直接關聯的許多感情。這一事實告訴我們,早期感情的否定是後來實現孤立的必要條件。
……
暢銷套裝18-卡倫·霍妮經典心理學大全:我們內心的衝突+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套裝全2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