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再復雜,
都有一個核心的東西,而且隻有一個。
有能力藉錢給彆人的人更容易齣人頭地?
言辭精緻的老服務員更容易被人諒解?
謹言慎行的人適閤做項目?
……
事實上,都不是!
每個人的言行舉止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會有所隱藏或者暗示。
想要看透對方隱藏的心理,除瞭天資稟賦造就外,
還可以刻意練習習得。
48個人類最基本的行為邏輯,48個設計巧妙的問題,讓你知道對方的行為試圖在隱藏什麼、暗示什麼,幫你識破對方在想什麼、對方的話裏有什麼深意,從而使工作和生活效率更高贏得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個又一個成功。
內藤誼人:日本著名心理學傢、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社會學研究科博士、安捷魯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在以說服交流為主的社會心理學和以精神分析為主的臨床心理學方麵成就顯著,被稱為“日本狡猾的心理學傢”、“心理學之神”。
前言
01藉錢的學問
02談判桌上的錯覺
03我能讀懂你的臉
04什麼樣的愛情“見光死”
05哪種環境容易拉近關係
06演講要點應如何記錄
07你適閤做新項目嗎
08怎樣更容易被諒解
09讓老闆更喜歡你的秘密
10如何選擇談判場閤
11你為什麼沒有人緣
12怎樣握手會讓人記住你
13何時讓人幫忙是最好的
14如何獲得談判主導權
15真誠的道歉是什麼樣的
16怎樣寫齣吸引人的文案
17你為什麼對工作沒有激情
18如何纔能不暴漏喜好
19如何獲得彆人的關照
20“缺德事”都是誰乾的
21聰明人如何安排工作
22迷人的報告是怎樣的
23我會更喜歡誰
24誰會成為你的朋友
25最會說話的人
26 參與感的強大魔力
27最佳決策是怎樣做齣來的
28人什麼時候最謹慎
29為什麼有的人度日如年
30齣生時間裏隱藏瞭什麼
31想放鬆時應該去哪兒
32喜歡冒險的是那種人
33 適閤投資的天氣
34為什麼煩躁的總是你
35哪種圖案更容易被關注
36你會和誰坐在一起
37你喜歡在哪兒喝酒
38讀不懂的郵件
39哪傢店的東西更容易賣齣
40為什麼越髒的地方會越髒
41搶占先機的溝通方式
42誰能種齣好吃的西紅柿
43誰有豐富的創造力
44你喜歡哪種角色
45如何顯得更有威懾力
46穿齣“權威感”
47如何快速消除緊張感
48誰是更有行動力的人
後記
各位朋友,想不想知道你們自己在他人眼中是什麼樣評價?不論是誰,試著對對方開口這麼說:“嘿,藉我點兒錢吧!”
試試看。
“彆,藉錢還錢這事兒也太……”
“哎呀,真對不起,我手頭也正緊著哪!”
若是遇到如上種種,被人婉言拒絕的話,大傢基本可以判斷,你在這個人眼裏,並不被信任。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查爾斯·金教授曾有這樣的論述:一個人想要判斷自己的人際關係是不是完美無缺、圓滑順利,嚮對方藉個20美金就看齣來瞭。隻要雙方的友誼不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藉錢還錢這件事情,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發生的。查爾斯教授以20美金為界的論斷或有些誇張,但毋庸置疑,“錢”這個東西,確實是檢驗人心最真槍實彈的道具。
將來必然要齣人頭地的人,其平時也一定會具有威信,並被周圍朋友所信任。並且,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錢物的藉還,可以作為你的重要參考。隻要問問“能藉我點兒錢嗎”,馬上就明白瞭。
也有人會問,保險起見,對方會對我藉錢的原因刨根問底的吧?如果齣現這種情況,親愛的朋友,你在這位朋友這裏恐怕是不被信任的類型。如果是真正的朋友,或者他/她真正信任你,一定會連理由也不問,就乾脆地說“明白瞭,藉給你,需要多少?”的。
是否能取得他人的信任,是決定你將來是否真正齣人頭地的重要因素。
所以,說句玩笑話,為瞭檢測自己的信用度到底如何,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放下架子,跟你想測試的人,張口藉錢吧!
正確答案:A
02談判桌上的錯覺
下圖中的兩位女性,偶然在同一天受瞭傷。並且,兩位都從事關於營業、營銷類的工作。那麼,請問,既然這兩位都受瞭傷,在商業談判中不受影響的,是哪一位呢?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要各位讀者朋友選擇“個人身體狀態對談判氣勢、談判結果不構成影響”的一位。換言之,通過這個問題,希望各位能夠仔細迴想一下自己在進行商業談判的過程中,習慣使用什麼樣的肢體語言,如果缺少瞭這些肢體動作,我們是否還能順利堅持我方立場,完成談判,並達到預期效果。
A選項中的這位女性是手腕受傷,B選項中的女性是頭部受傷,綁著綳帶。
很明顯,跟手腕受傷比起來,很多人認為,頭部受傷一定會使思維受到影響,進而使商業談判的效果大打摺扣,如此,我們應該選擇B選項,這位頭部受傷的女性,談判失敗的可能性一定更大。
“手腕嘛,最多也就寫寫字,跟商業談判沒什麼關係吧?”
許多參加過多次商業談判的朋友,也會這麼想。
其實不然。
如果手臂、手腕等部位不能靈活自如地使用,是會極其影響商談效果的;失去瞭肢體動作而無法流暢錶達觀點者,更不在少數。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如果有手臂骨摺經曆的人,恐怕會有設身處地的感受,是會選擇A這個正確答案的。
盡管大部分人都認為,我們在同對方談話的時候,隻會動嘴動腦,不會動手,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其實,我們會通過自己特有的、習慣的手勢和動作,來控製談話的狀態、速度、輕重緩急等問題。正因如此,如果你的手腕不能靈活自如地活動,談判就會變得很難進行下去。由此可見,同平時的狀態相比,商業談判中正常的頻率和步調也會顯得混亂。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心理學專傢弗朗西斯·羅夏曾就動作與談話的關係,以“調查、研究會話中的生理反應”為課題展開瞭研究。他在接受測試的人手掌中裝上僞造的電極,告訴他們,“在你們手上裝瞭通電的電極,在談話中,請不要用手、手腕、手臂等部位做任何動作”。然後,他讓受測試者兩兩進行對話。結果,在整個談話過程中,弗朗西斯非常明顯地發現,受測者錶現齣很不舒服的狀態,談話根本不能流暢、順利地進行下去。
之後,羅夏博士將受測部位從手轉移到腳。他同樣在受測者的腳部裝上電極,做瞭同樣的實驗。結果顯示,腿腳不能動,但談話依然能夠順利進行下去。看來,腿腳不能活動,對人們進行談話時的影響並不大;相反,手及手臂部位不能靈活使用的時候,則會對雙方談話造成相當大的影響,令人睏惑。
當然,在這個問題裏,關鍵不是手腳能不能動,而是腦中的思路受到影響、不能正常運轉的問題。若是論及哪一部分會更使談話受到影響,想必手一定會勝吧!不能自如活動手部,談話會相當受挫,這實在是讓人很無奈的事情。
起初拿到這本書,我以為又會是一本“心靈雞湯”類的讀物,講些大道理,聽起來很舒服,但實際操作起來卻無從下手。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它那種直擊問題的犀利和解決思路的清晰所吸引。作者沒有販賣焦慮,而是冷靜地分析瞭我們在與人交往中經常遇到的睏境,並且非常有條理地給齣瞭應對方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強調瞭“情境”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所有人,卻忽略瞭每個人所處的環境、經曆以及內心的動機都是韆差萬彆的。這本書教我如何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下,去理解對方的行為邏輯,從而做齣更明智的反應。它讓我明白,所謂的“讀心術”並非神通,而是基於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對行為模式的細緻觀察。我嘗試著去運用書中的一些方法,比如在評估一個新項目時,我不再僅僅關注數據,而是更多地去思考項目參與者的“潛在利益”和“風險規避”心理。這讓我能夠更全麵地識彆齣潛在的風險點,並提前做好準備。這本書對於那些希望在職場或生活中建立更有效溝通和更深層次理解的人來說,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评分老實說,我之前對“預測”和“洞察”這類話題一直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太過於“功利”和“算計”。但這本書卻讓我對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是教你去操縱彆人,而是讓你學會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模式,從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達成更積極的閤作。書中提到瞭很多關於“認知偏見”的案例,這些偏見就像我們眼中的“盲點”,讓我們無法看清事情的真相。作者用非常易懂的方式解釋瞭這些偏見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們對我們判斷力的影響。我突然意識到,我之前很多失敗的決策,很有可能就是受到瞭這些認知偏見的乾擾。比如,在選擇閤作夥伴時,我可能因為對方的“光鮮履曆”而忽略瞭他們潛在的“機會主義”傾嚮。這本書就像一個“糾偏器”,幫助我校準自己的思維,讓我能夠更客觀、更理性地看待人和事。現在,我在做決策前,會先問自己:“是否存在某種認知偏見在影響我的判斷?”這個問題,極大地提升瞭我決策的質量。
评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把“預知”這件事描繪成一種神秘的能力,而是將其拆解成瞭一套可學習、可實踐的技能。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動機”分析的部分。很多時候,我們隻看到瞭錶麵的行為,卻忽略瞭行為背後的驅動力。這本書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工具,比如“利益圖譜”、“需求層次”等等,幫助我們去挖掘他人行為的深層原因。我記得有一次,我跟一個同事因為一個項目分配問題産生瞭很大的分歧,我一直覺得他是在故意為難我。但當我試著用書中的方法去分析他的“潛在動機”時,我發現他其實是擔心自己的團隊在這個項目中承擔過多的風險。理解瞭他的顧慮之後,我們很快就找到瞭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這種從“為什麼”去理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麵,真的讓我的溝通效率提升瞭很多。它讓我感覺到,人際交往不再是一場單純的“博弈”,而更像是一場基於理解的“共舞”。
评分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都覺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像一盤棋,而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個業餘選手,總是被對手牽著鼻子走,事後纔懊悔不已。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獲得瞭一副能夠看穿棋局的眼鏡。它沒有講那些玄而又玄的心理學理論,而是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接地氣的思維框架。特彆是關於“預期”和“反饋”的章節,讓我明白瞭很多之前被忽略的細節。原來,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犯錯,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聰明,而是我們沒有學會如何準確地“讀取”對方的意圖和情緒。書中舉瞭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在商務談判中,如何通過對方的肢體語言和語氣判斷他們真正想要什麼;在人際交往中,如何避免因為誤解而産生的衝突。我開始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些技巧,效果真的驚人。比如,之前我很難跟一些性格比較固執的朋友溝通,總是僵持不下,但學會瞭從他們的“齣發點”去理解,再用他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引導,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瞭。這本書更像是一個“情商升級包”,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應對,而是能夠主動地去塑造自己的人際關係。
评分這本書就像一個“社交雷達”,能夠幫助你在錯綜復雜的人際網絡中,更敏銳地捕捉到那些關鍵的信號。我一直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座由信任和理解搭建的橋梁。而這本書,則給瞭我更多的“建築材料”和“施工指南”。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看穿”彆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這些洞察力,去建立更穩固、更健康的人際關係。書中關於“同理心”和“換位思考”的闡述,是我認為最精華的部分。它教我如何真正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感受他們的情緒,去理解他們的需求。這讓我在與人交往時,少瞭很多不必要的摩擦和誤解,多瞭更多的支持和閤作。舉個例子,以前我可能會因為彆人的一句無心之言而耿耿於懷,但現在,我學會瞭去思考這句話背後可能存在的原因,比如對方可能正處於壓力之下,或者他隻是在錶達自己的觀點,而並非針對我。這種理解,讓我能夠更平和地去麵對各種人際挑戰。
评分关键洞察力,好书好帮手,好!
评分收到宝贝,准备好好看书,做一个已经想成为的人。加油。
评分分享好的洞察力知识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书很好,超级划算,希望能得到启发
评分很厉害的一本书,读了很有启发。
评分关键洞察力,好书好帮手,好!
评分关键洞察力,好书好帮手,好!
评分书很好,超级划算,希望能得到启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