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形而上學
作 者:亞裏士多德
I S B N :9787516811047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6年10月 第1版
印刷時間:2016年10月 第1次
字 數:
頁 數:
開 本:32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剋
定 價:39.00元
編輯推薦
有瞭思想者,纔有理想國!
《西方百年學術經典:形而上學》是古希臘哲學傢亞裏士多德的重要的哲學著作,由呂剋昂學園第十一代繼承人安得洛尼可編成。由於在亞裏士多德的著作集中,本書排在有關物理學著作的後麵,故名為“Metaphysic”,意思是“物理學之後”。本書所討論的問題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哲學問題,如存在的根本定因和本定問題等。中文譯名“形而上學”取自《易傳》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確切地反映瞭本書的內容。
亞裏士多德是古希臘的偉大思想傢。馬剋思稱亞裏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傢中“*博學的人”。他研究瞭哲學、邏輯學、心理學、自然科學、曆史、政治學、倫理學、美學等問題。他在《形而上學》這一著作中敘述瞭自己的哲學體係。
《形而上學》一書共十四捲,由於是他的學生根據筆記整理而成,因而結構鬆散,各捲之間缺少連貫性,不成係統。不過這絲毫也不降低它的重要性,它依然是哲學研究的可靠資料,書中的許多問題一直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它是西方思想傳統中重要的經典文本,它考察瞭人類知識的形成,進而提齣關於普遍知識的理論,從根本上奠定瞭西方哲學思想的基本概念和問題。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亞裏士多德
目錄
捲一/ 001
捲二/ 034
捲三/ 040
捲四/ 062
捲五/ 091
捲六/ 130
捲七/ 138
捲八/ 178
捲九/ 191
捲十/ 211
捲十一/ 234
捲十二/ 263
捲十三/ 285
捲十四/ 317
這套書的價值,我認為遠遠超齣瞭單純的知識積纍。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人類理性在麵對存在、知識、價值等終極問題時所能達到的高度與局限。讀著這些跨越世紀的辯論,我深刻體會到,哲學並非是少數精英的空中樓閣,而是關於我們如何生活、如何理解世界的根本性追問。每一次對某一學派論點的深入理解,都會反過來影響我日常生活中做決定的方式和看待社會現象的角度。它培養瞭一種對事物進行多維度、深層次審視的能力。我發現自己對新聞報道中的各種說辭,不再是全盤接受,而是習慣性地去探究其背後的預設前提和邏輯基礎,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纔是此書最寶貴之處。
评分從實用性角度來看,也許有人會質疑,這些古老的形而上學討論,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還有什麼意義?但我的體驗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外部世界變化太快,我們纔更需要一套堅實的、關於“不變”的基石來錨定自我。這套書提供瞭一套極其穩固的思維框架,幫助我們在信息爆炸的洪流中保持清醒。它探討的是永恒的主題——什麼是實在?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應該如何行動?這些問題不會因為摩天大樓的升高或人工智能的齣現而消失。相反,科技越是發展,我們對這些基礎問題的追問就越發迫切。這本書提供的是精神上的“長期主義”,是構建穩定內心世界的藍圖。
评分這套精裝書的裝幀實在是沒得說,光是拿到手裏那種厚重感和紙張的質感,就讓人心生敬畏。我一直覺得,好的書籍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它本身也應該是一種藝術品。這套書的封麵設計典雅大氣,字體排版考究,每一頁的油墨都均勻而清晰,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當然,書籍的價值終究還是內容,但我必須承認,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閱讀本身變成瞭一種享受。我常常在想,在如今這個快餐文化盛行的年代,能沉下心來做這樣一套能傳承下去的經典,實屬不易。光是把它擺在書架上,都能感受到一種知識的力量和曆史的厚重感。我本來對這類學術著作望而卻步,覺得它們晦澀難懂,但看到這精美的包裝,鬼使神差地就買瞭,希望這份儀式感能推著我嚮前進。
评分說實話,剛開始翻閱的時候,我感到極大的挫敗感,很多術語和概念完全超齣瞭我的知識儲備。我不得不經常停下來,查閱大量的背景資料和注釋,纔能勉強跟上作者的思路。這套書的難度,絕對不是為初學者準備的“入門讀物”,它更像是為那些已經對西方哲學史有一個初步瞭解的讀者準備的深度挖掘工具。這種閱讀體驗是痛苦與快樂交織的。痛苦在於需要付齣極大的努力去理解那些深奧的思辨,而快樂則來自於,當你終於攻剋瞭一個核心概念,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是任何輕鬆愉快的閱讀都無法給予的。它強迫我慢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思維定勢,這對於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是極為有益的。
评分我原本以為這套書會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畢竟是“西方百年學術經典”,聽起來就讓人打瞌睡。然而,我發現自己錯瞭。雖然這些思想的確需要集中精力去咀嚼,但作者們(或者說是被收錄的這些思想傢們)的論證過程充滿瞭令人驚嘆的邏輯推演和深刻的洞察力。閱讀它就像是跟隨一位高明的嚮導,穿梭於人類思想史上那些錯綜復雜的迷宮。你會發現,許多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觀念,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那些看似遙遠的爭論之中。比如,對於“真實”的探討,不同的哲學傢給齣瞭截然不同的解答,每一個角度都像是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得更深一些。這種智力上的挑戰和隨之而來的豁然開朗,是閱讀其他任何通俗讀物都無法比擬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