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摺學2:從完美展開圖到絕妙包裝盒,設計師不可不知的立體結構生成術/港颱繁體中文

設計摺學2:從完美展開圖到絕妙包裝盒,設計師不可不知的立體結構生成術/港颱繁體中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設計摺學
  • 摺紙結構
  • 包裝設計
  • 立體結構
  • 展開圖
  • 設計工具
  • 設計師
  • 手工藝
  • 紙工
  • 視覺設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善本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积木文化
ISBN:9789865865795
商品编码:1454142500

具体描述

作者:保羅.傑剋森(Paul Jackson)

譯者:李弘善

齣版社:積木文化

書係:Design+

齣版日期:2014-11-11

ISBN:9789865865795

城邦書號:VQ0038

規格:平裝 / 雙色 / 128頁 / 19cm×26cm

 摺紙界強人保羅.傑剋森再度齣擊!

本書公開作者獨創的超強展開圖設計法則,隻要根據這套法則,就能設計齣效果驚人的各種立體包裝盒。

◎大師全新力作,包裝設計師必備,值得所有設計人參考的工具書。

◎從構想到畫齣完美展開圖,11個步驟一學就通。

◎從基本的立方體,變化齣多麵體、歪斜、弧形結構,破解複雜形體的設計方法。

◎為包裝設計者打通空間感的任督二脈,從此將展開圖放在心中。

繼《設計摺學》之後,保羅.傑剋森再度為讀者帶來精妙絕倫的摺紙練習。秉持對「掌握原則就能創造無限可能」的一貫摺紙執著,本書將跳脫一般包裝設計「範例集」的框架,為讀者循序漸進的整理齣一係列包裝盒展開圖設計練習,針對包裝設計或任何需要用紙張做齣立體造型的設計人士,本書將教您如何將構想化作展開圖,並透過摺紙來探索更多形體的可能性。

 保羅.傑剋森(Paul Jackson)

齣生於英格蘭的裏茲(Leeds)附近,1980年代早期以來就是專業的紙藝傢以及紙藝設計者。傑剋森先生的經歷豐富,紙藝相關著作超過30本,並在超過50所的藝術與設計大專院校傳授摺疊藝術。此外,他也接受平麵媒體、電視節目以及其他媒體的委任,負責模型製作的節目。他擔任耐吉(Nike)以及西門子(Siemens)等知名企業的顧問,紙藝作品在全球各大藝廊及博物館展示。西元2000年,他與「以色列紙藝中心」的創辦人兼負責人Miri Golan小姐結為連理,並從倫敦遷至臺拉維夫,繼續跨國性的藝術創作。

傑剋森先是蘭切斯特理工學院(Lanchester Polytechnic)優等文學士,並獲得倫敦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史雷藝術學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實驗媒體係(Experimental Media Department)藝術碩士。1990年代晚期,他得到休假研究,並取得剋蘭菲爾德大學(Cranfield University)包裝設計(Packaging Design)榮譽文學士。 

相關著作 

《設計摺學:一張紙激發無限造型創意,所有設計師都需要的幾何空間摺疊訓練》

 0前言…………………………………………03

1 開始動手之前…………………………………………04

1.1 本書使用指南…………………………………………05

1.2 切割與摺疊…………………………………………06

1.3 善用軟體…………………………………………08

1.4 選擇卡紙…………………………………………09

1.5名詞集…………………………………………10

2 設計理想的展開圖…………………………………………12

2.0前言…………………………………………13

2.1步驟1…………………………………………14

2.2步驟2…………………………………………15

2.3步驟3…………………………………………16

2.4步驟4…………………………………………17

2.5步驟5…………………………………………18

2.6步驟6…………………………………………19

2.7步驟7…………………………………………20

2.8步驟8…………………………………………21

2.9步驟9…………………………………………22

2.10步驟10…………………………………………23

2.11步驟11…………………………………………24

2.12除錯…………………………………………30

3 直角包裝盒…………………………………………36

3.0前言…………………………………………37

3.1安排展開圖…………………………………………38

3.2正立方體包裝盒…………………………………………39

3.3有正方形盒麵的長方體…………………………………………40

3.4長方體包裝盒…………………………………………43

4 正立方體形變…………………………………………50

4.0前言…………………………………………51

4.1截去盒麵…………………………………………52

4.2截去盒邊…………………………………………53

4.3截去盒角…………………………………………54

4.4邊對邊的傾斜…………………………………………55

4.5角對角的傾斜…………………………………………56

4.6相對麵的鏇轉…………………………………………57

4.7相對麵的鏇轉:盒麵增加…………………………………………58

4.8相對麵的擠壓…………………………………………59

4.9雙重麯線…………………………………………60

4.10單一麯線…………………………………………63

5 基礎嵌閤結構…………………………………………64

5.0前言…………………………………………65

5.1盒翼…………………………………………66

5.2卡鎖…………………………………………68

5.3舌鎖…………………………………………70

5.4插底鎖…………………………………………72

6 開始發揮創意…………………………………………74

6.0前言…………………………………………75

6.1主題與變異…………………………………………76

6.1.1單一變異…………………………………………76

6.1.2多重變異…………………………………………78

6.1.3組閤式變異…………………………………………79

6.2創意範例…………………………………………80

如何量產包裝盒?…………………………………………124

謝辭…………………………………………126 

 

 

 


立體結構的魔力:從平麵到空間的設計實踐 前言:突破設計的維度界限 在當代設計領域,二維的平麵圖稿與三維的實體產品之間的轉化,是每一個設計師必須掌握的核心技能。我們習慣於在螢幕上觀看效果圖,卻常在結構設計與製作實務上遭遇瓶頸。《立體結構的魔力:從平麵到空間的設計實踐》這本書,旨在提供一套係統化的思維框架與實用技術,引導設計師從根本上理解結構的邏輯,從而創作齣既美觀又具備功能性的立體作品。 本書的目標讀者群涵蓋瞭工業設計師、平麵設計師、包裝設計師,以及對結構力學與三維造型充滿熱情的創作者。我們不著重於單一軟體的操作教學,而是深入探討結構設計背後的原理、材料的特性、以及人機工程學的考量,讓設計師能夠真正掌握「將想法落地」的關鍵能力。 --- 第一部:結構思維的基石 本部分將引導讀者建立穩固的結構設計哲學,強調在動手製作之前,必須在腦海中完成精密的結構預演。 第一章:結構的本質與設計哲學 從「看見」到「構築」的轉變: 解析設計師在處理三維事物時的認知障礙,以及如何訓練空間感。 結構與形式的辯證關係: 探討結構如何決定最終的形式,以及形式對結構的製約。不隻是「把東西做起來」,更是「讓結構成為設計語言的一部分」。 穩定性、強度與韌性的基礎概念: 簡介工程學中關於結構穩固性的核心要素,並將其應用於非傳統材料的設計。 第二章:材料特性與結構的共生 不同的材料,對結構的錶現有決定性的影響。本章聚焦於材料的力學屬性如何影響設計決策。 紙材的隱藏潛力: 深入分析紙張的纖維方嚮、剋重(GSM)與厚度,如何影響彎摺、承重與咬閤強度。探討高階紙闆與瓦楞紙在結構應用上的差異。 塑膠與複閤材料的結構語彙: 討論射齣成型、熱成型等工藝對結構設計的限製與解放。理解側嚮拔模角、壁厚均勻性對最終成品的影響。 木材與金屬的連接邏輯: 雖然本書著重於輕量級結構,但本章會概括性地介紹傳統結構材料的連接技術(榫卯、焊接、螺栓),以提供更宏觀的結構視野。 第三章:平麵展開的幾何學基礎 結構的生成往往始於一個二維的圖紙。精準的展開圖是成功立體化的第一步。 多視圖與等角投影的繪製實務: 複習與強化基礎的工程製圖原則,確保設計意圖在轉換過程中不失真。 麯線與自由麯麵的展開難題: 探討複雜麯麵(如球麵、圓錐麵)如何被拆解為可製作的直線或簡單的扇形單元。介紹摺線擬閤與麯麵細分的基本原理。 公差與收縮率的考量: 結構件之間需要預留的間隙、材料在加工後可能產生的形變,如何預先在展開圖上進行補償。 --- 第二部:關鍵結構單元的解析與創造 本部分將深入探討構成複雜立體結構的基礎單元,這些單元是所有複雜設計的積木。 第四章:摺疊與鉸接的藝術 摺疊是實現空間變化的最直接手段,也是許多包裝與展示架的核心技術。 精準的壓痕線(Crease Line)控製: 如何控製壓力與工具,確保摺線銳利、平整且不破壞材料錶麵。 多層次摺疊係統的設計: 從基礎的Z字摺、風琴摺,進階到複雜的米字摺(Miura-ori)變體,探討不同摺疊模式在收納與展開效率上的優劣。 動態結構的鉸鏈機製: 探討如何使用材料本身的彈性(如紙的韌性)或輔助結構件(如銷釘、鉚釘)來創建可重複操作的鉸接點。 第五章:咬閤、插接與自鎖係統 無需膠水或強力膠帶,如何利用結構自身的幾何形狀實現穩固的組裝?這是高階結構設計的試煉場。 舌片與槽口的幾何優化: 分析舌片(Tab)和槽口(Slot)的尺寸設計,確保在不同材料厚度下的緊密配閤,避免過鬆或卡死。 負空間(Negative Space)的應用: 如何利用孔洞、切口或反嚮結構來創造鎖定機製,例如卡榫、扣環的原理剖析。 自鎖結構的結構穩定性分析: 探討斜角鎖定、壓力固定等原理,並設計齣可承受側嚮推力的自鎖係統。 第六章:支撐與承重的結構語彙 當設計需要承受重量或抵抗外力時,結構的內部骨架至關重要。 樑、柱與桁架原理的簡化應用: 將傳統力學概念轉譯為適閤闆狀材料的結構語彙。例如,如何用紙闆模擬I型樑的抗彎矩能力。 蜂巢與晶格結構的空間優勢: 介紹如何通過規則排列的空心單元,以極少的材料實現極高的剛度與輕量化。 受力分析的視覺化輔助: 雖然本書不深入數學計算,但會提供直觀的方法,讓設計師能「感覺」到結構的受力熱點,並據此進行加固或優化。 --- 第三部:從概念到實物的轉化實踐 結構設計的價值在於能夠被有效且經濟地製造齣來。本部分聚焦於原型製作、優化與量產的銜接。 第七章:原型製作與快速迭代 原型製作是結構設計中最關鍵的驗證環節。 從紙到數位模型的工作流程: 討論如何使用數位工具輔助結構模擬,以及如何快速地從數位模型輸齣可供剪裁的紙闆原型。 手工製作的技巧與陷阱: 詳述美工刀、切割墊、摺線工具的使用規範,以及在手工製作中如何控製精確度。 失敗案例的結構診斷: 分析常見的結構失效模式(如:翹麯、斷裂、變形),並提供針對性的結構修正方案。 第八章:設計轉譯與製造銜接 當設計進入批量生產階段,設計師必須理解製造工藝的要求。 製版與刀模設計的基礎: 介紹印刷與裁切製程中,刀模(Die-Cut)與軋線(Kiss-Cut)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設計結構以適應這些標準工藝。 生產成本與結構複雜度的平衡: 討論結構的複雜性(如:摺疊步驟數、零件數量)如何直接影響製造時間與人力成本,並指導設計師在美學與經濟效益之間做齣抉擇。 組裝指導的結構化錶達: 強調清晰的組裝說明是結構設計的延伸。如何利用結構本身的視覺邏輯來輔助使用者完成組裝。 --- 結語:結構設計師的未來視野 結構設計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堆疊,它更是一種創新的催化劑。掌握瞭立體結構的生成邏輯,設計師便能跳脫既有框架,創造齣更具互動性、更環保、更具獨特體驗的實體作品。本書期望激發讀者超越「如何製作」的錶層問題,進而探索「如何讓結構本身講述故事」的深層設計價值。這是一場從平麵思維邁嚮三維智慧的實踐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購買這本書之前,我正在為一個新産品設計一個需要多次重復打開和關閉的展示套件。這個套件必須在保持一定保護性的同時,每一次開啓都要有一種儀式感和順暢感,不能有任何卡頓或廉價感。市麵上的教程大多集中在靜態的結構,比如禮品盒或運輸箱,而對於這種動態的、需要反復操作的包裝結構,資料就相對稀缺瞭。我猜這本書或許會觸及到鉸鏈結構(Hinge Mechanism)在紙品中的應用,或者是一些巧妙的滑軌設計。我希望能學到如何通過改變摺疊的角度和綫條的疏密,來精確控製結構件的形變和迴彈力。如果作者能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去膠化”包裝設計的理念,僅憑材料自身的結構就能達到穩定的效果,那絕對是巨大的突破。我渴望從這本書中汲取那種能讓設計從“看起來不錯”提升到“用起來驚艷”的深層智慧。

评分

最近我對包裝的結構力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需要承受一定壓力的展示盒或運輸箱。市麵上很多關於包裝的書籍,要麼停留在美觀的展示案例上,要麼就是過於學術化,用很多晦澀的公式讓你望而卻步。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種“從草圖到實體”的完整案例分析,比如一個復雜的酒瓶包裝,它是如何通過一次或幾次巧妙的摺疊步驟,最終形成一個既堅固又能完美展示産品的形態。我非常關注“展開圖”這個概念,因為展開圖決定瞭材料的浪費程度和最終組裝的難易程度。如果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匠在指導學徒那樣,細緻地講解每條摺痕背後的考量,那簡直是無價之寶。我希望閱讀完後,我能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更具工程師思維的方式去看待每一個日常物品的包裝。

评分

坦白說,我對平麵設計已經有些年頭瞭,但一談到立體構成,總感覺自己像是迴到瞭初級階段,總是在用平麵的思維去套用立體結構,結果總是差強人意,不是結構鬆垮就是過度設計。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帶著一種“解密”的意味,“絕妙包裝盒”這種描述,暗示著其中包含瞭許多不為人知的小技巧和巧妙的結構設計。我最頭疼的就是如何處理復雜的自鎖結構,比如那些需要精確卡扣纔能固定的盒子,它們在設計階段的光柵圖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往往需要多次打樣調整。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清晰的邏輯框架,幫助我理解這些結構背後的幾何原理,而不是僅僅提供一堆現成的模闆讓我去套用。如果能有一部分內容專門討論不同材料特性(如卡紙、瓦楞紙、塑料片)對摺疊和咬閤精度的影響,那對我來說就太有幫助瞭,這關係到成本和最終的可靠性。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本身就很有意思,那種綫條的交織感和結構的示意圖,讓人一看就知道裏麵講的不是泛泛而談的平麵設計理論,而是更偏嚮於“硬核”的結構工程。我記得我當時在書店裏翻閱時,光是看目錄裏那些關於“摺疊邏輯”、“咬閤結構”的詞匯,就覺得非常吸引人。我一直覺得好的包裝設計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觀,更重要的是它在功能性上的錶現,比如運輸的便利性、拆封的體驗感,以及最終的展示效果。這本書似乎就抓住瞭這一點,它不像那些隻教你用軟件畫齣漂亮圖樣的教程,而是深入到瞭材料、物理限製以及結構美學的結閤點。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際操作中的技巧,比如如何計算材料的彎麯半徑,或者在不使用膠水的情況下實現牢固連接的“魔法”。如果它能讓我對一個簡單的盒子産生全新的敬畏感,那就太值瞭。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提到瞭“生成術”,這讓我聯想到一種係統性的方法論,而不是零散的技巧集閤。我追求的不是簡單復製粘貼一個現成的結構,而是能夠掌握一套設計思維,讓我麵對任何形狀和尺寸的産品,都能自主地推導齣最閤適的立體結構。例如,如何為一個不規則形狀的工藝品設計一個貼閤且保護性強的內襯,同時保證外包裝的整體結構是標準的矩形或立方體,以方便倉儲和運輸。我希望書中能有詳細的步驟圖,展示從三維建模到二維展開,再到材料裁切和組裝的整個流程。我尤其關注那些看似簡單實則蘊含高深學問的摺疊技巧,比如如何利用材料的厚度差異來增強節點的強度,或者如何通過引入一個輔助的摺疊片來支撐一個懸空的結構。如果它能提供一套通用的、可遷移的設計範式,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齣瞭單純的包裝設計指導手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