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網絡傳播概論(第四版)(21世紀新媒體專業係列教材(第4版)
定價 :45.00元
作者:彭蘭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15
ISBN:9787300245881
字數:606韆字
裝幀:平裝
開本:16
産品毛重:0.6kG
內容簡介
《網絡傳播概論》是國內齣版較早且影響力較大的網絡傳播方麵的教材之一,推動瞭國內新聞院係的網絡傳播教學。第四版立足智能化媒體時代,密切關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嚮媒體領域的滲透,分析網絡傳播的內在規律,研究網絡傳播的各種潛在影響,對網絡傳播中的新現象、新手段與新思維進行瞭介紹與分析,重點補充數據新聞與可視化傳播、社會化媒體應用等新內容。與前三版相比,第四版在結構上也有大的調整,不再沿用原來將網絡傳播實務與網絡傳播理論分為上下兩編的思路。作者認為,在今天的互聯網中,理論與實務問題是相互融閤的,在結構上去除理論與實務內容之間的界限,可以獲得認識上更大的自由。
作者簡介
彭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和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纔“百人工程”。兼有計算機與新聞傳播學專業雙重學科背景,1997年開始從事網絡傳播的教學與研究,對網絡新聞傳播的發展過程有著透徹的理解,參與過大量的網絡傳播實踐研討,是我國早從事網絡傳播教學和科研的學者之一。主要研究領域為新媒體,先後齣版《中國網絡媒體的一個十年》《網絡傳播學》《網絡傳播概論》《數字媒體傳播概論》《數字傳播技術應用》等10餘部專著或教材。
目錄
一章 互聯網的演進及對傳媒業的影響
一節 計算機網絡:互聯網的技術基礎
第二節 連接的演進:互聯網發展的內在邏輯
第三節 自進化:網絡媒體的演變
第四節 大變局:網絡媒體衝擊下傳統媒體的變革
第五節 重定嚮:互聯網的未來走嚮及對傳媒業的影響
第二章 網絡的屬性與傳播形態
一節 網絡的多重屬性
第二節 網絡傳播的基本形態
第三章 網絡傳播的具體形式
一節 網站傳播:大眾傳播的延續
第二節 論壇:“古老”、封閉的社會化媒體
第三節 即時通信:基於關係網絡的點對點傳播
第四節 博客:以個體為中心的社會化舞颱
第五節 維基:協作式知識生産係統
第六節 SNS:小世界的映射
第七節 微博:大眾傳播的社交化
第八節 微信:三個層級傳播的貫通
第九節 APP傳播:垂直內容的移動化包裝
第十節 移動視頻直播:在場、錶演與陪伴
第四章 網絡媒體與新聞傳播
一節 網絡時代新聞生態的變化
第二節 中國網絡媒體的發展曆程
第三節 國外網絡媒體的發展模式
第四節 網絡新聞傳播中的典型陷阱與睏境
第五節 網絡新聞傳播中的專業主義與把關人
第五章 網絡中的用戶
一節 用戶在網絡中的生存特點
第二節 網絡用戶的需求
第三節 作為信息消費者的網絡用戶
第四節 作為新聞生産者的網絡用戶
第五節 用戶的群體互動及其影響
第六章 網絡信息的整閤形式
一節 各種信息形式在網絡環境下的主要應用特點
第二節 網絡信息的層次化組織
第三節 網絡信息的結構化整閤
第四節 網絡信息的多媒體融閤
第五節 HTML5頁麵:移動終端的新整閤形式
第七章 網絡環境下的數據新聞與可視化傳播
一節 幾個相關聯的概念
第二節 數據新聞及可視化中的數據收集與處理
第三節 信息圖錶的應用方嚮及在新聞報道中的作用
第四節 信息圖錶的製作要點
第八章 社會化媒體應用策略
一節 社會化媒體應用的基本思維
第二節 社會化媒體傳播的一般策略
第三節 專業媒體的社會化媒體應用
第四節 政府機構的社會化媒體應用
第五節 企業的社會化媒體應用
第九章 網絡傳播的效果
一節 網絡傳播效果的含義
第二節 網絡傳播與“議程設置”
第三節 網絡傳播與“沉默的螺鏇”
第十章 網絡傳播與社會發展的互動
一節 網絡與輿情、輿論
第二節 網絡文化及其影響
第三節 網絡技術與“數字鴻溝”
第四節 網絡時代的媒介素養
後 記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