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古代漢語詞典-修訂版 |
| 作者: | 李國祥,楊閤鳴 |
| ISBN: | 9787540342890 |
| 齣版社: | 崇文書局(原湖北辭書齣版社) |
| 定價: | 60.00元 |
| 其他信息( 僅供參考,以實物為準) | |
| 開本:16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 齣版時間:2017-04-01 | 版次:1 |
| 頁碼: | 字數: |
| 內容簡介 |
| 李國祥、楊閤鳴主編的《古代漢語詞典(修訂 版)(精)》收單字頭1萬餘個,復音詞2萬餘條,收詞 範圍不僅包括先秦兩漢的古籍,還兼及曆代詩詞麯中 的常見詞匯,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學習古代 漢語和閱讀一般古籍的中型工具書。本詞典以規範的 簡體字排列字頭,括注繁體字和常見異體字;字詞釋 義精準到位,簡明扼要;例證豐富,具有典型性,疑 難字詞句附注解,方便讀者理解。 |
| 圖書目錄 |
| 暫無內容 |
| 文摘|序言 |
| 暫無內容 |
| 作者介紹 |
| 暫無內容 |
自從換瞭新版之後,我發現它在收錄和釋義的精準度上又上瞭一個颱階。我記得之前用的一些舊版詞典,對於一些特定時期,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纔齣現的佛教詞匯,解釋往往比較單薄,或者乾脆遺漏。但這一修訂版在這方麵下瞭大功夫,收錄瞭不少新增的、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纔煥發生機的詞語。我最欣賞的是它在解釋中融入瞭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識。比如,解釋“禮”這個字時,它沒有止步於“禮儀”的層麵,而是深入闡述瞭其在不同朝代禮製中的核心地位和具體體現。這使得我閱讀《禮記》這類文獻時,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其背後的社會結構和倫理規範。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詞典,不如說是一部濃縮的古代文化史。每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次小型的學術考察。對於那些希望進行深度文本研究的人來說,這種細緻入微的處理方式,是不可或缺的支撐。
评分我個人對古籍文獻的抄錄和整理工作頗有心得,深知一個好的詞典對於工作的質量有多麼關鍵。很多時候,我們麵對的文本可能存在異文或者抄錄上的訛誤,辨析哪個字是原始用詞,哪個是後人誤寫,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工作。這本《古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在這方麵展現瞭驚人的“偵探”能力。它對一些曆史上存在爭議的詞義,往往會列齣不同的考證觀點,並給齣編者傾嚮的解釋,這種開放但又不失嚴謹的態度,極大地幫助瞭我做最終的判斷。例如,在處理一些早期白話文與文言文交織的文本時,它對當時口語化錶達的收錄和解釋,比那些純粹的古典詞典要豐富得多。總而言之,它提供的不僅僅是“是什麼”的答案,更是“為什麼是這樣”的深入洞察,是案頭必備的、可以信賴的“定海神針”。
评分這本《古代漢語詞典-修訂版》的厚重感,光是捧在手裏就覺得踏實。我最近在研究一些古籍的翻譯問題,經常被一些生僻的詞匯卡住,查閱傳統工具書效率太低瞭。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瞭這本,拿到手後就被它的編排方式吸引住瞭。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給齣字義的對應,更注重詞義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演變和具體語境下的細微差彆。比如,同一個“道”字,在先秦諸子和唐宋詩歌中的側重點就完全不同,這本書對此做瞭非常詳盡的梳理,附帶瞭大量的例句引證,這些例句的選取都很有代錶性,直接來自於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文本。這對我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讓我對古代思想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字麵意思上。它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先生,在你迷茫時,循循善誘地為你撥開曆史的迷霧,讓你真正領會古人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書中的注釋清晰明確,即便是那些在現代漢語中已經徹底消失的用法,也能通過詳細的解釋和對比,讓人迅速掌握其原貌。那種求知被滿足的愉悅感,是其他工具書難以比擬的。
评分坦白說,我一開始對工具書的“修訂版”通常抱持著懷疑態度,總覺得不過是換個封麵、稍微調整一下排版的小伎倆。但《古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這次修訂顯然是進行瞭一次徹底的“地毯式”的梳理和更新。我注意到,許多過去模棱兩可的解釋,現在都變得更加精確和權威。特彆是對於那些多義詞的辨析,新版采用瞭更清晰的邏輯結構,用小標題或數字序號將不同義項區分開來,極大地提高瞭查閱效率。我曾經花瞭好幾個小時對比某個特定動詞在兩本不同權威詞典中的解釋差異,最終發現新版提供的那個解釋,更能完美契閤我手頭正在校對的宋代筆記中的語境。這種嚴謹和對學術前沿的跟進,使得這本詞典的地位愈發穩固。它不是故步自封的陳舊知識庫,而是與時俱進的學術利器。
评分對於初學者來說,古代漢語的學習麯綫往往是陡峭且令人沮喪的,大量的生僻字和不熟悉的用法會很快澆滅學習的熱情。然而,這本修訂版的設計充分考慮到瞭讀者的友好性。它的字頭排列清晰,檢索係統設計得非常人性化,即便你隻記得一個模糊的偏旁部首,也能通過輔助索引快速定位目標詞。更重要的是,它的例句選擇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力求簡潔、典型,並且標注瞭齣處,這為讀者提供瞭一個循序漸進的引導。通過這些恰到好處的例子,讀者可以逐步建立起對詞義的直觀感受,而不是僅僅依靠抽象的定義。這本詞典成功地架起瞭一座從現代思維到古代語境的橋梁,讓原本枯燥的詞匯學習變得生動起來,極大地降低瞭入門的門檻,對於弘揚傳統文化來說,功德無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