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大開眼界》揭開微妙世界的秘密——如果隻站在你的角度看這個世界,會始終無法真正“看見”;
如果換上另一個人的眼睛、用上另一個人的頭腦……
——這一次,你看到瞭什麼?
《大開眼界》一書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福布斯》雜誌10大具影響力的商業領袖之一
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zui有影響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大開眼界》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個世界,一如你若不瞭解小狗眼裏所看到的世界,你就永遠無法理解它為什麼敢騎到你的頭上。
《大開眼界》是暢銷書《異類》、《引爆點》作者格拉德威爾從他在《紐約客》雜誌發錶過的文章中,自選而成的首部閤集,它解釋瞭種種奇特的現象:女性為什麼老愛染發?乳房X光攝影為什麼等於是白做瞭?西紅柿醬的口味為什麼百年不變?馴狗之前為什麼先得訓人?……
內容簡介
“驚慌失措”和“緊張失常”分彆會引發什麼?女人為什麼老愛染頭發?避孕藥的發明有何意義?足球運動員的故事對我們選拔教師又有著怎樣的啓示?
《大開眼界》揭開微妙世界的秘密:我們將與“天纔型小人物”親密接觸,看廚具界*牌推銷員如何施展口纔魔法,從僅靠觸摸馴服凶猛小狗的“神童”訓狗師身上頓悟“人”纔是關鍵,並從西紅柿醬的口味、避孕藥的發明、染發劑的營銷故事中找到卓越人士的成功訣竅;我們會用“另一雙眼睛”,看透街頭遊民、乳房X光攝影、航天飛機爆炸等問題,更好地博覽及微觀世事,洞察事情背後的內在邏輯;而我們評斷人的能力也將麵臨質疑,zui終發現,其實每個人都具備“大器晚成”的潛能,關鍵在於我們願意給自己多少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格拉德威爾將用他非凡的筆,一一點破我們漏掉的視野,挖掘世事隱藏的奇跡。他的這部“奇想三部麯”,將使我們對這個韆奇百怪的世界大開眼界,又深深著迷。
作者簡介
【加】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被《快公司》譽為“21世紀的彼得·德魯剋”,曾是《華盛頓郵報》商務科學專欄作傢,目前是《紐約客》雜誌專職作傢。2005年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zui有影響力的100位人物之一。他的代錶作品《引爆點》、《異類》、《眨眼之間》均創造瞭書市神話。《紐約時報》更是把格拉德威爾對社會思潮的影響稱為“格拉德威爾效應”(Gladwell Effect)。
馬爾科姆齣生於英格蘭,是牙買加人的後裔。他在加拿大長大,現居紐約市。
精彩書評
★格拉德威爾是個善於講故事的天纔。他似乎是個無所不知的先知,充滿印度哲人的睿智,人類生活的很多層麵都成為他的故事的源泉。
——《時代》雜誌
★格拉德威爾將講故事變成一種具有深刻見解的藝術形式。他是一名引人注目的智慧提煉者。
——《福布斯》雜誌
★在寫實報道領域,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可能是目前這個世界獨特的天纔。
——《紐約時報》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是位纔情獨具的講述者。無論在哪兒,他都能發現令人難忘的角色,都能發掘齣令人拍案的故事。
——《華爾街日報》
目錄
前言 小狗看到瞭怎樣的世界?
diyi部分
瘋狂世界:偏執狂、時代先鋒和天纔型小人物
“對於山葵上的蟲子而言,這個世界隻有山葵那麼大。”
diyi章 wangpai推銷員
羅恩·波佩爾及其對美國傢庭廚房的徵服
第二章 西紅柿醬之謎
如今,芥末醬已經發生徹底的改變,為什麼西紅柿醬還是老樣子?
第三章 暴富
納西姆·塔勒布如何將不可避免的災難轉化為一種戰略投資
第四章 真實的發色
染發劑和戰後美國的隱蔽曆史
第五章 約翰·洛剋悔不當初
避孕藥的發明者在女性健康問題上的疏忽之處
第六章 小狗看到的世界
塞薩爾·米蘭其人以及動作掌控之道
第二部分 奇妙生活:理論、預言和診斷結論
“這就好比在州際公路上驅車,卻用一根吸管來觀看。”
第七章 公開的秘密
安然公司、智慧和信息過多帶來的危險
第八章 百萬默裏
遊民問題也許很容易就能解決
第九章 圖像問題
X光造影檢查、空軍力量和視綫的局限性
第十章 藉來的東西
對剽竊的指控會毀瞭你的生活嗎?
第十一章 連點成綫
情報分析改革的悖論
第十二章 失敗的藝術
為什麼有些人驚慌失措,而有些人卻緊張失常
第十三章 航天飛機爆炸的省思
誰應為“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那樣的災難負責?誰也不能。我們zui好習慣這種情形
第三部分 美麗人生:個性、性格和智慧
“他會穿雙排扣西裝,而且扣子全係好瞭。”——這就是他瞭。
第十四章 大器晚成
我們為什麼用早熟來衡量天纔?
第十五章 zui有可能成功
當我們無法評估誰適閤這份工作時,怎麼聘用員工?
第十六章 危險心靈
犯罪心理畫像使破案變得更容易瞭
第十七章 天纔神話
“聰明人”是否名過其實瞭?
第十八章 新人的人際網絡
招聘麵試實際能告訴我們什麼?
第十九章 潛伏的禍端
比特犬的行為給犯罪帶來何種啓示
精彩書摘
第十六章
危險心靈
犯罪心理畫像使破案變得更容易瞭
1
1940年11月16日,紐約曼哈頓西64街的愛迪生聯閤公司(Consolidated Edison)的員工,在公司的窗颱上發現瞭一枚土製炸彈,附在炸彈上的一張字條說:“愛迪生聯閤的騙子,嘗嘗這個。”1941年9月,又有一枚炸彈在靠近聯閤廣場,距愛迪生聯閤總部幾條街之外的19街被發現。炸彈留在街道上,用一隻襪子包著。幾分鍾後,紐約警方接到一封信,上麵說:“要將愛迪生聯閤繩之以法,他們要為邪惡罪行付齣代價。”在1941年到1946年,警方陸續接到16封信,字體全部是用印刷體大寫字母寫成,“邪惡罪行”一詞一再齣現,字條上署名的則是縮寫的FP二字。1950年3月,第三枚炸彈在中央車站的下層被人發現,這次的炸彈與前幾枚相比威力更大、體積也更大。
接下來的一枚被放置在紐約公共圖書館的電話亭裏,跟另一枚放在中央火車站電話亭的炸彈一樣,都被引爆瞭。這名後來被人稱為“瘋狂炸彈客”的歹徒,第4次齣手是在城市電颱音樂廳(Radio City Music Hall),炸彈碎片波及全場觀眾。1955年,他第6次齣手,這時全市已輿論嘩然,警方則是毫無頭緒。1956年年底,紐約警方在智窮之餘,刑事犯罪實驗室督察長霍華德·芬尼與另外兩名便衣警察,前去拜訪精神科專傢詹姆斯·布魯塞爾(James Brussel)。
布魯塞爾是弗洛伊德派,抽煙鬥,住十二街的西村。在事業初期,他住在墨西哥,曾經為聯邦調查局做過反間諜工作,他生平著作頗豐,包括《心理醫師速成》(Instant Shrink)。芬尼把一疊文件放在布魯塞爾的桌上,包括未引爆的炸彈照片、爆炸現場照片與FP字跡工整的信件復本。布魯塞爾在他的迴憶錄《精神病醫師的犯罪個案研究記錄》(Casebook of a Crime Psychiatrist)中敘述:“我以前見過這種眼神,多半是在軍隊中,也在閱曆豐富的老派警察臉上見過,他們認為這種新興的犯罪心理剖析是鬍扯。”
布魯塞爾開始翻閱便衣警察帶來的數據。16年來,FP都念念不忘愛迪生聯閤公司對不起他,他要有仇必報。FP顯然有心理偏執的問題,不過這種偏執心理不是一朝一夕産生的。FP自1940年以來就開始放炸彈,這錶示他現在已到中年。布魯塞爾仔細研究FP寫給警方的字條,從字跡分析,他是謹慎的人,工作經曆顯示他是一位楷模。而譴詞用字也顯示他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這些用詞也顯示他很古闆,而且似乎是在國外齣生。布魯塞爾再進一步細看,每一個字母都是工工整整的大寫印刷體,隻有W例外;它不像W,倒像兩個U。在布魯塞爾的眼中,這些W就像一對乳房。他翻到犯罪現場的描述。當FP把炸彈放在電影院中時,他用刀把座椅下方劃破,然後把爆炸物塞進椅墊中,這種手法豈不像象徵性地穿透一名婦女?或是像閹割一名男性?或是兩者兼具?
FP可能永遠沒有走齣戀母情結;他未婚,獨來獨往,可能跟一個類似母親角色的人同住。布魯塞爾再度大膽推測,FP是斯拉夫人;如果用繩子勒斃一招是地中海人所慣用,那麼炸彈與刀子閤用,他判斷是東歐人的手法。FP寄齣的信有些蓋有韋斯特切斯特縣的郵戳,但他不會笨到從自己住的地方寄齣郵件。康涅狄格州東南有幾個城市有大量的斯拉夫人,而且從韋斯特切斯特縣到紐約,沿途有太多的城市有大批斯拉夫人。
布魯塞爾停頓瞭一會兒,做瞭以下的預測,這一幕後來也成為刻畫犯罪人物曆史上的傳奇事跡:
“還有一件事。”我閉上眼睛,因為我不願看到他們的反應。我看見炸彈客:他的衣著整齊而講究,他是那種保守型的人,一直等到流行款式差不多過時瞭纔會穿“新”款式的衣服。我清楚地看到他,也許“清楚”二字超過事實所容許,我知道自己讓想象占瞭上風,但我實在忍不住如此。
我眼睛依然緊閉,繼續說:“還有一件事,等你們抓到他時——我毫不懷疑你們會抓到他——他會穿著雙排扣西裝。”
一名警探低聲說:“老天!”
我說:“而且還會扣住扣子。”我把眼睛睜開。芬尼與他的夥伴你看我、我看你。
芬尼說:“雙排扣西裝。”
“是的。”
“扣子還扣起來。”
“沒錯。”
他點點頭,沒再多說,便離開瞭。
一個月後,喬治·米特斯基(George Metesky)涉案落網,這名字是從米拉烏斯卡斯改過來的。米斯基跟兩個姐姐同住在康涅狄格州的沃特伯裏,他未婚,經常去做彌撒,而且果然是有潔癖的那一型。他於1929年到1931年之間,受雇於愛迪生聯閤公司,宣稱曾經因公受傷。當警察到他傢門口時,他說:“我知道你們為何來此,你們認為我是瘋狂炸彈客。”那時已是深夜,他身上穿著睡衣,警察要他換衣服。等他再齣來時,他的頭發已往後梳,鞋子光亮,身上則穿瞭一件雙排扣的西裝,而且扣子全都扣好瞭。
2
聯邦調查局著名的犯罪人物刻畫專傢約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在其著作《綁虐殺的心靈世界》(Inside the Mind of BTK)中,描述一名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堪薩斯州威奇塔一帶,作惡多端的連續殺人犯的故事。電影《沉默的羔羊》中的警探傑剋·剋勞福德的原型就是道格拉斯。道格拉斯師承犯罪人物刻畫學先鋒霍華德·德田(Howard Teten),後者於1972年曾協助聯邦調查局在康蒂科成立瞭行為科學部門,他也是布魯塞爾的學生。因此道格拉斯在研究罪犯人物刻畫與犯罪心理的領域,可說是係齣名門,說他們是弗洛伊德分析理論的徒子徒孫,大概並不為過。對道格拉斯而言,布魯塞爾是犯罪人物刻畫學這門學問的祖師爺,而道格拉斯的《綁虐殺的心靈世界》無論是從風格或是論述角度來看,都是嚮布魯塞爾的《精神病醫師的犯罪個案研究記錄》緻敬。
BTK是“綁、虐、殺”(Bind, Torture, Kill)三個字的縮寫,威奇塔連續殺人犯每次在犯案後,都會留下這三個字給警方。他頭一次犯案是在1974年1月,38歲的男子約瑟夫·奧特洛在傢中遭到毒手,他的妻子、兒子與年僅11歲的女兒亦難逃劫數,女兒的屍首吊在地下室的水管上,腿上還留有精液。翌年3月,這個殺人魔又將另一名年輕女性綁住並勒斃。在以後的幾年裏,他起碼再犯瞭4起謀殺案,威奇塔市民發齣怒吼之聲,可是警方卻一籌莫展。1984年,威奇塔兩名警探到康蒂科求援。
根據道格拉斯在他的書中敘述,他們是在聯邦調查局刑偵大樓的一樓會議室會麵;這時,他從事行為科學研究已有10年,他的頭兩本暢銷著作《心靈獵人》(Mindhunter)與《執迷》(Obsession),當時尚未齣版。他一年要研究150個案子,常年在外奔波,但是BTK三個字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中。他說:“我晚上會睡不著,一直在想這三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什麼樣的人會下這樣的毒手?什麼原因使他一再犯案?”
洛伊·海茲伍德(Roy Hazelwood)坐在道格拉斯旁邊。海茲伍德是個瘦削的老煙槍,其專長是追蹤性犯罪,自己也寫瞭兩本暢銷書《黑暗的夢境》(Dark Dreams)與《人之惡》(The Evil That Men do)。海茲伍德旁邊坐的是前空軍飛行員朗·沃剋(Ron Walker),道格拉斯對沃剋的描述是“機靈”與“極為敏銳”。來自聯邦調查局的三位專傢與兩名警探圍著大橡木桌而坐,道格拉斯寫道:“我們開會的目的是一直討論,不理齣頭緒決不罷休。”他們依賴的是同僚羅伯特·雷斯勒(Robert Ressler)發展齣來的類型學。雷斯勒也是真實犯罪暢銷書《打擊殺人魔》(Whoever Fights Monsters)與《深入魔心》(I have Lived in the Monster)的作者。這場會議的目的是描繪齣殺人魔的相貌,厘清什麼樣的人會是“綁、虐、殺”的罪犯;他乾瞭什麼,在哪裏工作,以及是哪種類型的人,《綁虐殺的心靈世界》一書的diyi幕也就是從這裏開始。
由於我們現已非常熟悉罪犯刻畫專傢所敘述的犯罪故事,因此很容易忽略瞭這種文學類型描述的內容是多麼膽大妄為。傳統的偵探故事開始時,不外乎是有一具屍體,故事的中心是偵探要找齣罪魁禍首。偵探追蹤綫索,撒下天羅地網,幾乎人人都可能是嫌犯:管傢、被拒的追求者、懷恨在心的外甥,以及神秘的歐洲人等。這種故事的主軸是:到底是誰乾的?而在刻畫罪犯的推理小說中,網撒得小,犯罪現場也不是我們擒拿凶手的原始齣發點,而是界定凶手是誰的依據。罪犯刻畫專傢在相關資料中梳理,放眼到將來,就“知道”案情謎底。布魯塞爾寫道:“一般說來,精神病專傢能夠在研究一個人之後,預測此人以後會如何行動,例如他在某種刺激下會如何反應,在某類情境下會如何行動。我做的事剛好倒過來,我研究一個人的行為,並由此推論齣他可能是什麼樣的人。”尋找穿雙排扣的斯拉夫人,就是一個例子。刻畫犯罪人物的核心任務不是供警方參考找齣“是誰乾的”,而是指明“就是他乾的”,讓警方按圖索驥,手到擒來。
罪犯刻畫專傢做的也不是抓犯人的事,抓犯人是執法人員的責任。在有辦案人員參加的會議中,罪犯刻畫專傢通常不會寫下他的預測,要不要做筆記是警察的事,他也不覺得自己有必要繼續介入後續的調查。道格拉斯說,有次他開車到當地的警察局,針對一名老婦人遭性侵害與毆打的案子,嚮辦案人員提供看法。偵辦這個案子的是正規的警察,而道格拉斯是聯邦調查局的人,因此你可以想象他在警局說起他的看法來,彆人圍著他聽,是什麼情景。
道格拉斯的開場白是:“我是這樣看,凶手是十六七歲的高中生,頭發、衣服都淩亂不整。他沒什麼朋友,也沒有女友;他有點怪異,而且一肚子怨氣。他到瞭老婦人的傢,知道她一個人在傢,也許他以前替她打過零工。”道格拉斯繼續說:
我停下來,告訴他們一定有人符閤我的描述,找到此人,就等於找到瞭犯案者。
警探們麵麵相覷,其中一個人開始笑著說:“道格拉斯,你是靈媒嗎?”
我說:“不是,不過如果我是,我的工作就容易多瞭。”
“因為幾周前有一個靈媒來,她的說法跟你一模一樣。”
你可能會以為,道格拉斯會對這種比喻大發雷霆,畢竟他是聯邦調查局的堂堂特工,而且師承德田與布魯塞爾;他是wangpai罪犯刻畫專傢,聯邦調查局打擊犯罪的聲譽能夠扭轉,他的小組功不可沒。他的事跡與偵案經驗也成為無數電影、電視劇本與暢銷驚悚小說的題材,心理學因他而成為檢視罪犯殘忍內心世界的現代工具。然而,對有些警察叫他“靈媒”,道格拉斯並無異議;相反的,他開始沉思:自己的靈感與眼光到底從何而來,在這門叫作罪犯刻畫的神秘藝術中,問題到底是齣在哪?這是否可靠?道格拉斯寫道:
我在研究一個案件時,會把所有的證據都集中在一起,然後我會讓自己在心理與情緒上進入犯案人的腦袋中,嘗試以他的思考模式來想事情。這一切到底怎麼發生的,我並不清楚,就像不時嚮我谘詢的小說傢湯姆·哈裏斯,他也無法說清他如何讓小說中的人物活躍於紙上。這裏麵若有什麼靈媒的特異功能,我不會拒其於韆裏之外。
3
20世紀70年代末期,道格拉斯跟他的同事雷斯勒前去探訪美國zui惡名昭彰的一些連續殺人犯。他們的行程從加州開始,道格拉斯說:“加州的怪人與特殊犯罪案件的比例總是特彆多。”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他們趁周末與假日前往聯邦監獄,一個接一個,zui後一共探訪瞭36名謀殺犯。
道格拉斯與雷斯勒希望知道殺人犯的一生、他們的性格,及其犯罪特質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聯,其中是否有模式可尋。他們尋找的是心理學
格拉德威爾經典係列·大開眼界:用另一雙眼睛看透這瘋狂世界、奇妙生活和美麗人生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