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第1版 (2017年5月1日) 叢書名: 平裝: 388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50295124 條形碼: 9787550295124 商品尺寸: 25.8 x 19.4 x 2 cm 商品重量: 980 g 品牌: 後浪齣版公司 |
《電影攝影照明技巧教程》取材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係教授何清幾十年的課堂教學經曆,結閤本人豐富的實踐經驗,係統地從電影攝影和布光的基礎以及布光思路講起,對實景、日景和棚景中的具體布光方法進行瞭細緻闡述。全書秉承“以光綫寫作”的基本原則,引用大量具體影片,結閤燈位和技術分析圖示,將照明納入瞭攝影整體的技術體係。論述生動、清晰,獨闢蹊徑,對電影教學和創作實踐均有啓發作用。
取材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攝影照明技巧課程
理論和實踐並重,整體和細節統一
收錄豐富的電影劇照、燈位圖、技術分析圖示等,使讀者一目瞭然地掌握光綫結構
膠片和數字對照說明、相互啓發,並對當下前沿如綠幕布光等也有詳細闡述
作者將課堂上的講述內容和理論知識結閤起來,將定義概念和經典影片實例結閤起來,還將他本人多年積纍的攝影和照明經驗,用簡易的圖例、簡單的語言敘述進行錶達。本書不但可以作為攝影係的專業課程教材,也可以作為泛學習電影專業的基礎學習教材,還可以作為導演、美術等其他相關專業的輔助教材。
——中國電影傢協會副主席、北京電影學院院長 張會軍
何清,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係,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影師,現為北京電影學院攝影係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攝影係藝術教研組組長,中國電影傢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攝影師學會會員,曾擔任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全國電視欄目劇大賽評委。先後開設有電影攝影技巧、電影照明技巧、電影照明分析、影片分析、故事片電影攝影創作等課程,參與編寫《攝影手冊》《現代影視技術辭典》,發錶學術著作和研究文章若乾, 主要作品有《女兒樓》《虎年奇案》《夢斷樓蘭》《太陽山》《青春衝動》《西楚霸王》《浴血太行》(電影),《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記》(電視),以及大量商業廣告,導演作品有中央電視颱東方時空欄目《電影傳奇》(2005—2009)。
推薦序關注整體注意細節
第一章電影布光技術基礎
1.1感光:器材
1.2鏡頭:造型
1.2.1光學攝影造型手段
1.2.2攝影鏡頭的分類和基本知識
1.2.3短焦距鏡頭
1.2.4長焦距攝影鏡頭
1.3曝光與訂光
1.4測光
1.4.1照度計量
1.4.2亮度計量
1.4.3波形示波器
1.5照明技術基礎
1.5.1光源
1.5.2燈具
1.5.3照明裝置附件
1.6光綫的特性
1.6.1直射光
1.6.2散射光
1.6.3綜論
1.7光綫的種類
1.7.1按來源分
1.7.2按光綫的投射方嚮來分
1.7.3按垂直麵的光源位置來分
1.7.4按光綫在造型中的功能來分
1.8光效
1.9光綫影調
1.9.1影調層次
1.9.2影響畫麵影調層次再現的因素
第二章基本布光思路
2.1電影拍攝的環境選擇:內容、藝術效果、周期和成本
2.2選景實務
2.3布光思路
第三章實景照明處理
3.1實景概念
3.1.1實景的分類
3.1.2為什麼用實景拍攝影片?
3.1.3實景拍攝中布光的注意事項
3.2實景的拍法
3.2.1實景實拍
3.2.2內景外拍
3.2.3內景內搭
3.3實景的優缺點
3.3.1實景拍攝的優點
3.3.2實景拍攝中應注意的問題、缺點和局限
3.4實景的選擇
3.4.1選擇較大的空間
3.4.2選擇窗戶較多的實景環境
3.4.3選擇結構復雜的實景環境
3.4.4綜閤分析:《七宗罪》
3.4.5綜閤分析:《漢尼拔》
3.4.6門窗外景色作為整體氣氛的重要因素
3.5實景用光
3.5.1實景光綫分析
3.5.2實景布光法
3.5.3實景的光效處理
3.5.4實景人物光綫處理
3.5.5實景的亮度平衡與不平衡運用
3.5.6實景的色溫處理
3.5.7賣景特殊光效的處理
3.5.8加工或改造實景的常規原則
第四章外景光綫處理
4.1自然光特徵及影響因素
4.1.1直射的陽光
4.1.2天空散射光
4.1.3環境反射光
4.2自然光變化規律
4.2.1日齣、日落時刻:“黃金小時”
4.2.2上午、下午時刻
4.2.3中午時刻
4.2.4黎明、黃昏時刻
4.2.5天空對光綫的作用
4.3外景光綫處理的基本方法
4.4外景照明器材和附屬設備
4.4.1照明器材和附件分類
4.4.2外景照明中人工光源的任務
4.5晴天時的光綫處理
4.5.1在繪畫中對逆光的處理
4.5.2傳統的或常規的布光方法對逆光的處理
4.5.3自然光效法對逆光的處理
4.5.4逆光光效的明暗處理
4.5.5順光的處理
4.5.6斜側光的處理
4.5.7兩人及以上的處理方法
4.5.8半陰影和陰影的處理
4.5.9中午頂光拍攝遮擋處理
4.5.10人物運動鏡頭的光綫處理的基本概念
4.5.11一場戲的光綫處理
4.6陰天的光綫處理
4.6.1陰天光綫的分類
4.6.2陰天條件下的光綫處理
4.6.3陰天的補拍
4.7特殊天氣條件及特殊時間的光綫處理
4.8外景的夜景光綫處理
4.8.1夜景的光綫特徵
4.8.2夜景的四種拍攝方法
4.8.3篝火光綫處理
第五章攝影棚光綫處理
5.1攝影棚綜述
5.1.1旱期攝影棚
5.1.2攝影棚的發展變化
5.1.3攝影棚的優勢
5.1.4攝影棚與特技、閤成等
5.1.5攝影棚拍攝需要注意的問題
5.2攝影棚的光綫設計
5.2.1攝影棚的光綫處理
5.2.2攝影棚拍攝的條件
5.2.3分場景的光效設計
5.2.4攝影棚的日景
5.2.5攝影棚的夜景
5.2.6特殊氣氛
5.2.7實際拍攝中要注意的問題
5.2.8攝影棚布光的要求
5.2.9攝影棚內布光的工作程序
5.3棚內日景光效氣氛處理
5.3.1綜述
5.3.2具體的日景光綫處理
5.4攝影棚布光技巧(夜)
5.4.1綜述
5.4.2具體的夜景光綫處理
5.5棚內綠幕拍攝的光綫處理
5.5.1綜述
5.5.2閤成拍攝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5.6模仿《七宗罪》光綫設計的拍攝實例
後記
齣版後記
隨著我國電影工作者一百多年來的辛勤積纍、幾代電影教育者薪火相傳的耕耘以及政府在不同市場形勢下矢誌不移的支持,發展中的北京電影學院已經躋身入世界先進影視院校之列。國際間能與北京電影學院充足、先進的電影硬件設備比肩的兄弟院校並不多,很多國傢的同學們平時甚至會使用標清電視攝像機進行拍攝練習,但他們在實踐中對照明布光卻有十足的重視,拍齣來的效果並不比使用高檔設備時差多少,畫麵依然非常有看頭。這種有趣的現象頗值得我們深思。
就我對國內外影視行業的考察,攝影組中存在著不同的閤作方式:在歐美傳統劇組裏,畫麵上的照明設計都由攝影指導事無巨細地敲定,其燈光操作者作為技術工人嚴格按照攝影指導的燈位圖和技術指標行事,主動權很少;相形之下中國老製片廠傳承下來的燈光師們職責範圍就廣多瞭,他們在不同場景的布光會有自己的操作慣例,聽瞭攝影師的大緻意見之後會直接帶著燈光助理按自己設想布光,爾後攝影師再就此進行具體指導,而後者往往隻起到定調子、驗收和細節修訂的作用。這自然而然助長瞭很多新手攝影師在布光經驗上的薄弱,而很多中國的燈光師其實沒有條件參與理解和控製全片的視覺創作。
這種情況下,一些拍得不像電影,反倒像廣告的“照相館式”的影片就齣爐瞭。不求甚解的攝影師和隻懂照“明”的燈光師,以及這種隻懂技術、不懂藝術的創作方式必然經不起市場的洗練,職業生命不會長久。
電影攝影照明技巧是北京電影學院攝影係本科教學體係中,最接近電影拍攝實踐的一門課程,學生們在係統學習瞭電影製作常識、電影器材操作與感光材料知識之後,在本課將迎來拍攝實踐中最具挑戰的一次飛躍。“用光綫寫作”是電影攝影諸多造型手段當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最有難度的一環,同時亦是最能將電影攝影師這一職業變成藝術傢的一環,電影攝影不同於電視、新聞攝影之處也在於此。
電影誕生百年有餘,一代代電影觀眾在銀幕上看到的是拍攝手段不同卻同樣醉人的光影演繹,這是因為不同曆史時期的電影攝影師對光綫的理解雖因技術原因而有所差彆,但他們都在各自的年代充分利用技術手段對視覺美進行闡釋——他們都是傑齣的視覺詩人。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經濟以及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網絡、電影新技術的各項進步,國內銀幕數量和全國票房總額都以驚人速度跨越式增長,本土電影産業進入瞭井噴式發展。先是國産大片,爾後手機、網絡微電影以及IMAX、3D電影這些新興電影手段開始為每個觀眾所熟知。産業召喚著的大批優秀的創作人纔,人纔培養受到高質量、多樣化的挑戰; 電影産業技術日新月異地變革,數字攝影機、攝影附件、甚至電影的呈現方式都瞬息萬變;電影技術、創作的教育工作迎來瞭時代新要求,傳統教學體係受到瞭嚴峻的考驗:電影學院的本科教學通常是沒有課本的,學生都是在“聽老師講解——自己動手拍攝——由老師評閱”的過程中獲得對製作技術的掌握。這種象牙塔式的手把手指導也許太保守瞭,舊式的師傅帶徒弟的燈光師培養方式也遇到瞭瓶頸,與之對比越來越多的獨立製作者想要獲得專業的技術指導則更為睏難。如何開展普及教育,如何為中國電影輸送更多新鮮血液是此刻筆者作為教育者的肩上重任,本書就成稿於這樣一種使命感之中。
本書是以筆者在課堂上的教學內容為基礎編撰的,適用於攝影師和燈光師在藝術與技術理論上的係統學習。本書創新之處,是將筆者在課上常講的一些經典片例、電影名傢說法、多年攝影生涯的經驗之談用簡易易懂的語言揉入其中,這樣,書讀起來就比較生動,避免理論的枯燥之感。
書中於電影用光的實踐領域頗具新意,而我相信它對學術理論界也具有一定的價值。
本書是對北京電影學院傳統教學體係教學成果一次最新嘗試總結的成稿,第一版的推齣必然存在不少紕漏和不足,歡迎同行讀者來函指正。
作者地址:北京海澱區西土城四號北京電影學院攝影係(100088)
感謝攝影係和學校各位老師教授的大力支持,感謝母校和攝影係為我帶來的榮譽。
本書的成稿得益於我的2011級研究生劉大鵬、高楊的對教學資料悉心整理,學生虞思聰、劉敏、王嵩、蔣李易、錢禹澎、許波、張文強(排名不分先後)亦對成書做齣瞭貢獻,感謝他們。
本書還引用瞭各大電影器材、燈光器材的設備資料,部分引自網絡的圖片無處考證齣處,如有不當,請聯係我們。
何清
2012年11月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