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
生於西元一九三二年,畢業於鹿兒島大學工學部;一九五九年設立京都陶瓷株式會社(一般稱為「京瓷」),歷經總經理、董事長,一九九七年轉任名譽董事長。一九八四年設立第二電電(KDDI)並擔任董事長,二○○一年起轉任最高顧問。二○一○年接受日本航空請託,就任日航會長,擔起重整日航大任。
稻盛於一九八四年設立稻盛財團(即基金會),同時設立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京都賞」,此外並針對年輕企業傢設立「盛和塾」,親自擔綱講座教授,盡心盡力為國傢訓練年輕的經營人纔。著有:《高收益企業》、《稻盛和夫的中小企業經營學》、《人生的王道:人如何活著》、《稻盛和夫工作法:平凡變非凡》、《成功與失敗的法則》(天下雜誌日本館)等書。
譯者簡介
蔡青雯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美學美術史係學士。目前專職口譯與筆譯工作。
我的經營起點與會計
京瓷的設立,來自支持我的各方人士的好意,當時我隻是一個二十七歲的技術人員,毫無事業經營的經驗。不過,在從前任職的公司中,我擔任從產品開發到後續一係列的事業化工作;所以當時,對於開發新產品、上線生產、然後上市銷售等三種業務,我認為自己應該多少能夠應付得當。
但是,對於「會計」,我則是一竅不通。當我第一次看到「藉貸對照錶」,右方寫著「資本金」,左方寫著現金存款,那時我還以為「錢就是分為兩種,分別寫在左右兩側」,顯示創業初期的我,對於會計或是經營,真的全然一無所知。
如此的我隻有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可是,所有的業務判斷,屬下員工皆須仰賴身負經營重責的我。京瓷隻是甫創業不久的小型企業,一項錯誤判斷就可能危及公司、導緻倒閉之虞。我的判斷基準應該如何取決、我應該如何麵對經營等問題,我日夜苦思、輾轉難眠。在經營事業的過程中,如果不符閤邏輯,或是違反倫理道德,經營絕對難以順遂進行。既然我缺乏經營的知識,萬事唯有依照原理原則進行判斷,於是,我決定在麵對每項問題時,所採用的解決方式都必須先說服自己。我決定理齣我所信服的原理原則,換句話說就是人世間符閤公正的道理,我決定以此作為經營準則。
如今迴想起來,我從未接觸所謂的經營常識,反而是因禍得福吧。因為我反而能夠對於經營的大小事情,都先追根究柢,從基本開始理解、信服之後纔判斷決定;所以,我自然而然地養成習慣從經營本質去思考經營應有態度。
關於「會計」亦是如此。由於我習慣追根究柢,所以對於實際結算數據不同於自己的預估時,就會立即要求承辦會計的人員詳細說明。我想知道會計的本質與應用原理,而非會計或稅務的教條式說明;不過,我通常無法從承辦會計的人員口中獲得答案,他們總是韆篇一律地說明「會計就是這麼一迴事」,不過,我總是繼續纏問「為什麼是那樣?」直到自己能夠理解同意為止。
我的會計學來自與會計經理的爭論
我的會計學的重要功臣,是在京瓷創業後第八年入社的齊藤會計經理。他進入公司時已經年屆五十歲,他曾任職於一傢戰前成立、歷史悠久的企業,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會計人纔,而我隻是個三十幾歲、尚未邁入四十歲的的技術人員齣身的經營者。
當時的京瓷規模尚小,他進入公司時的一九六七年(昭和四十二年)三月,公司的營業額是六億四韆三百萬日圓,稅後淨利為一億兩百萬日圓。
他剛進公司的初期,經常與我意見分歧對立,兩人總是激烈爭論。對他而言,我隻是一個會計的門外漢。即使我是社長,他卻堅守自己的信念,絲毫不退讓。
可是,任何細微小事,隻要我心有疑問,我都毫無忌憚地追問,例如「為什麼必須使用這種發票?」「從經營角度推算,應該產生這種結果,但是為什麼在會計上卻無法顯示齣來呢?」我不斷地打破沙鍋問到底,即使對方提高嗓門迴應:「反正在會計上就是這種結果。」我仍不罷休地追問:「這不是答案。會計如果無法提供經營者想瞭解的答案,這樣的會計根本毫無意義。」我堅持問到自己理解明白為止。
麵對我的詢問,最初他肯定震驚不已,甚至覺得無言以對吧。對自詡為會計專傢的他而言,一連串的問題,或許都是難以想像的難題怪問,他的內心肯定默默認為這隻是一介門外漢的難題怪問。可是,經過數年之後,他的態度突然轉變,變得願意真心傾聽我的意見,對於我從「經營應有態度」立場發錶關於會計事務的意見,他真心接納;對於從未接觸過的事務意見,他轉為積極接受。後來,我問他轉變的原因,纔知道原來是他發現「社長所言其實都在追究會計的本質。」
他為瞭將自己的心得傳達給其他會計人員,經常隨機舉辦讀書會,進行教導。後來,他彙總編製《京瓷會計規程》,現在仍在京瓷會計部門沿用。在這部規程的前言中,他明白錶示這些在兩人爭論中所習得、專為經營而設的會計本質是「從京瓷哲學中誕生的會計思想」。
往後,他身為會計經理,參與股票上市、發行美國儲蓄證券的ADR(美國存記憑證)等事業,親身經歷京瓷的快速成長。其間,他身為我的最佳捕手,將京瓷的會計係統進化成為更精緻的係統。
一九九八年三月的會計年度,京瓷的集團營業額成長到超過七韆億日圓的企業,並開始拓展事業,以便邁嚮成為集團營業額一兆日圓的企業。此外,一九八五年創業的第二電電株式會社,也成長為集團營業額超過一兆日圓的企業。
在這段過程中,當我遭遇各種會計或稅務等問題時,我都依照個人的經營哲學,毫不逃避,正視因應。對於具體事例,我一定尋根究柢直到完全理解;於是,關於會計與財務的現況,會計管理的應有態度等,我獲得自我領悟的想法。
在這種經緯之下形成的會計學,搭配京瓷獨特的經營管理係統『變形蟲經營』,在公司內部滲透紮根,成為京瓷快速成長的原始動力之一。
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達到瞭一個令人贊嘆的平衡點。很多管理書籍要麼過於偏重宏觀戰略的空談,要麼陷於微觀操作的瑣碎泥潭,難以自拔。然而,這本書卻巧妙地搭建起瞭一座堅固的橋梁,將頂層設計與基層執行緊密地聯係起來。例如,它在闡述一個高遠的願景時,緊接著就會給齣一個具體的、可量化的指標來衡量實現這一願景的每一步進展。這種“看得見星空,也摸得著腳下泥土”的寫作方式,極大地提高瞭讀者的信心。我發現自己開始習慣用書中介紹的視角去審視日常工作中的每一個決定,不再滿足於“差不多”的結果。這種思維模式的潛移默化轉變,纔是這類書籍最具價值的“副作用”。它不僅教會瞭你“做什麼”,更重要的是,它重塑瞭你思考“為什麼”的方式,這纔是真正有益於長遠發展的底層能力。
评分這本書在章節之間的銜接處理上,展現瞭極高的結構智慧。它不是綫性堆砌知識點,而是采用瞭一種螺鏇上升的結構,每一個新的概念都會建立在前一個概念的基礎之上,並且會以一種新的角度迴溯和強化之前討論過的核心理念。這種設計使得閱讀體驗非常連貫且富有邏輯推進感,讀完一個部分後,會自然而然地期待下一個部分如何深化主題。我尤其欣賞作者在總結性段落的處理上,他總能用寥寥數語概括全章精髓,同時又留下一個引人深思的懸念,仿佛在輕聲邀請讀者進入下一場更深層次的探討。這種結構上的精妙設計,使得即便是中斷閱讀後重新拾起,也能迅速迴到正確的認知軌道上來,極大地提升瞭學習的效率和趣味性。這本厚重的著作,讀起來卻毫不費力,反而充滿瞭一種探索未知寶藏的興奮感。
评分初讀這本書時,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敘事邏輯如同精密的手術刀,極其鋒利且目標明確。他並非僅僅羅列空泛的商業原則,而是總能從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商業場景切入,然後層層剝開現象背後的本質規律。印象最深的是他對“成本意識”的闡述,那種將每一個微小的損耗都視為對企業生命力的侵蝕的視角,徹底顛覆瞭我過去對於“大公司病”的固有認知。這種描述的特點在於其強烈的畫麵感和代入感,你會不自覺地將書中的場景與自己過去經曆過的職場睏境進行對照,從而産生一種“原來如此”的頓悟。而且,書中引用的那些曆史案例,往往不是教科書上爛熟於心的陳詞濫調,而是經過作者親身實踐檢驗的、充滿血與汗的真實故事。這些故事的加入,極大地增強瞭理論的可操作性和感染力,讓原本可能枯燥的商業哲學變得鮮活起來,讓人感覺到這些原則是可以在任何一傢正在掙紮或力求卓越的企業中立即應用的“活的知識”。
评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呈現齣一種獨特的“剋製下的磅礴”的力量感。作者的用詞非常精準,幾乎沒有一句廢話,每一個長句的構建都充滿瞭目的性,仿佛在進行一場嚴謹的論證。然而,這種嚴謹感卻並非冰冷的,而是蘊含著一種對人類精神和組織活力的深切關懷。特彆是當他探討到企業文化和員工精神麵貌時,那種語氣變得略微柔和,充滿瞭對“人”這一核心要素的強調,這在我讀過的許多側重於數字和流程的管理書中是很少見的。這種張弛有度的敘事節奏,使得讀者在被嚴苛的商業邏輯所震撼的同時,又能在精神層麵獲得一種激勵和撫慰。它讓人認識到,卓越的經營並非純粹的數學遊戲,而是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閤體,需要強大的內心力量作為支撐。這種深刻的洞察力,讓這本書超越瞭普通管理書籍的範疇,更像是一部關於人生經營的哲學指南。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透露齣一種沉穩與專業的氣息,那種厚重的紙張質感,配上簡約卻有力的標題字體,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刻思想。翻開扉頁,那種油墨的香氣混閤著紙張特有的芬芳,瞬間將我拉入瞭一個專注思考的氛圍之中。我尤其欣賞它在排版上的用心,清晰的章節劃分和適度的留白,使得即便是麵對相對復雜的理論和案例時,讀者的眼睛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不會産生閱讀疲勞。這種對閱讀體驗的尊重,在我看來,是優秀商業書籍的一個重要標誌。它不像某些暢銷書那樣追求花哨的視覺衝擊,而是選擇瞭一種更接近學術著作的嚴謹美學,這無疑增強瞭內容本身的說服力和權威感。每一次拿起它,都像是在進行一次嚴肅的對話,而不是隨意的瀏覽。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工藝品,值得被細細品味和珍藏。這種對細節的打磨,足以體現齣版方和作者對於“實學”二字所代錶的認真態度的堅持。
评分终于买到想看的书的,但是都是繁体字,竖排版,看着有点累。不过内容挺实用的。
评分不 好 懂,看书很困难~
评分竖排版,不太习惯。还没看上。
评分一直想买的一本书,谢谢。
评分好,非常好,快捷便利、便宜
评分图书还不错,印刷质量很好
评分竖排版,不太习惯。还没看上。
评分印刷质量不错,正版图书
评分可以看看,有所帮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