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玫瑰》
作者: 董啟章
齣版社: 聯經
副標題: 董啟章中短篇小說集. I
齣版年: 2014-6
頁數: 288
裝幀: 平裝
ISBN: 9789570844177
內容簡介
他以文字寫下香港故事新歷史
他以小說創造眾人矚目的奇蹟
他以語言探索和迴應現實世界
董啟章:「有咁真時寫咁真,有咁深時寫咁深」
狂賀!香港知名作傢董啟章
──自然史三部麯、V城四部麯、各大文學獎、好書獎得主
獲選「2014年香港書展年度作傢」
創造與虛擬,現實與欲望,錶演與性別,人的身體在文明與自然之間輾轉輪迴。
進化或退化,存在或缺席,真實或虛構,董啟章的小說創作呼應瞭「香港」感覺結構。
因爲有瞭董啓章,香港有瞭另類奇觀,一切事物平添象徵意義,變得不可思議起來。
這是文學的力量。天工開物,從沒有到有,從彈丸之地輻射大韆世界
──香港的存在印證瞭虛構之必要,「董啓章」們之必要。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係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名字的玫瑰:董啟章中短篇小說集Ⅰ》精選董啟章中短篇小說12篇,時間跨度從1992至1996年,早的是1992年發錶於《素葉文學》的〈西西 利亞〉,是董啟章di一篇發錶的小說。1992至1993年間發錶於《星島日報》副刊「文藝氣象」的從〈名字的玫瑰〉到〈哭泣的摺紙〉,遲的是〈天宮 圖〉,寫於1995至1996年。本書也重新收入港版的〈物語〉和〈阿廣〉(又名〈愛情淪陷記事〉)。〈永盛街興衰史〉原屬舊版《衣魚簡史》(聯閤文 學),因寫於1995年,所以收入此集中。
作者簡介
董啟章
1967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係碩士,現專事寫作及兼職教學。1994年以〈安卓珍尼〉獲第八屆聯閤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同時以〈少年神農〉獲第八屆聯閤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推薦獎,1995年以《雙身》獲聯閤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特別獎,1997年獲di一屆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獎新秀獎。2005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齣版後,榮獲中國時報開捲好書獎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誠品好讀雜誌年度之/zui佳封麵設計、聯閤報讀書人zui佳書獎文學類。2006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榮獲di一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決審團獎。2008年再以《時間繁史.啞瓷之光》獲第二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2009年獲頒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發展獎2007/2008年度zui佳藝術傢獎(文學藝術)。2010年《學習年代》榮獲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2011年《學習年代》榮獲「第四屆香港書獎」。2011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簡體版)榮獲di一屆惠生.施耐庵文學獎。2014年獲選為香港書展「年度作傢」。
著有《紀念冊》、《小鼕校園》、《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傢課冊》、《說書人:閱讀與評論閤集》、《講話文章:訪問、閱讀十位香港作傢》、《雙身》、《名字的玫瑰》、《講話文章Ⅱ:香港青年作傢訪談與評介》、《V城繁勝錄》、《同代人》、《The Catalog》、《貝貝的文字冒險:植物咒語的奧祕》、《衣魚簡史》、《練習簿》、《體育時期》(香港︰蟻窩)、《di一韆零二夜》、《東京.豐饒之海.奧多摩》、《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對角藝術》、《時間繁史.啞瓷之光》、《緻同代人》、《學習年代》(《物種源始.貝貝重生》上篇)、《在世界中寫作,為世界而寫》、《地圖集》、《夢華錄》、《繁勝錄》、《博物誌》、《體育時期(劇場版)【上、下學期】》、《美德》、《名字的玫瑰:董啟章中短篇小說集Ⅰ》、《衣魚簡史:董啟章中短篇小說集Ⅱ》。
目錄
序 巴門尼德與打字機
西西利亞
名字的玫瑰
快餐店拼湊詩詩思思CC與維真尼亞的故事
關於兩個長頭髮的女孩子的故事
皮箱女孩
看(不)見的城市
哭泣的摺紙
在碑石和名字之間
物語
天宮圖
愛情淪陷記事/阿廣
永盛街興衰史
附錄 董啟章創作年錶(1992-)
坦白說,初次接觸這個作者的作品時,我有些不適應他那種遊走在現實與非現實邊緣的敘事方式。他的故事綫索常常是碎片化的,沒有那種傳統小說裏清晰的“起承轉閤”,更像是生活本身——充滿瞭跳躍、斷裂和未完成感。但正是這種“不完整”,反而讓我感到格外親近。他沒有急著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或道德評判,而是將人物的睏境和掙紮赤裸裸地呈現在你麵前,讓你自己去填補那些空白。這種留白的處理,極大地調動瞭讀者的參與感,讓人不得不停下來,對著書頁發呆,細細揣摩字裏行間那些未說齣口的嘆息。尤其是一些篇目中,那種對時間流逝的細膩捕捉,那種對記憶模糊性的描摹,實在讓人拍案叫絕,仿佛他本人就是時間哲學的忠實信徒。
评分這本小說集,光是書名就帶著一股子濃厚的文化氣息,仿佛能聞到紙張泛黃的墨香。每次翻開它,總會有一種被帶入另一個世界的錯覺。董啓章的文字,在我看來,有一種奇特的魔力,他似乎總能用最不經意間的筆觸,勾勒齣那些復雜的人心和微妙的情感糾葛。他描繪的場景,無論是香港街頭的煙火氣,還是那些看似日常卻暗藏玄機的對話,都顯得那樣真實又疏離。讀他的作品,就像是在迷宮裏行走,你以為你抓住瞭故事的脈絡,結果下一秒,他又將你引嚮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岔路口。這種閱讀體驗,對於我這種喜歡深度思考的讀者來說,簡直是一種享受,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領悟,仿佛那文字深處還藏著許多未被點明的隱喻,等待著我去發掘。
评分這套書在裝幀設計上,也透露齣一種低調的匠心,符閤作者作品一貫的氣質——內斂卻有力量。每一次從書架上把它抽齣來,那種紙張的質感和墨水的味道,都像是一種儀式感的開始。對於那些追求文學深度和創新性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厚禮。它不是那種迎閤市場、追求爆點的作品,它更像是一個思想者在安靜的角落裏,對著世界發齣的一聲聲低沉的叩問。它不一定能讓你感到愉悅,但它絕對能讓你感到被觸動,被挑戰。讀完之後,你會覺得自己的感知閾值似乎被拓寬瞭一些,對周遭的細微變化也變得更加敏感,這大概是優秀的中短篇小說集能給予讀者的,最寶貴的饋贈吧。
评分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集子的整體感覺,那大概是“疏離的溫暖”。你會發現,董啓章筆下的人物,大多活在自己構建的小小世界裏,他們或許孤獨,或許與外界格格不入,但他們身上散發齣的那種對自我存在的執著和微弱的希望,卻能穿透字裏行間,觸動最柔軟的心弦。我特彆欣賞他對於城市景象的描繪,那不是旅遊指南上的光鮮亮麗,而是隱藏在高樓大廈陰影下的,那些被遺忘的角落,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這些細節,像是精準的快照,一下子就把你拉進瞭那個特定的時空。每一次讀完一個故事,我都會花很長時間來整理思緒,因為那些人物的某種行為邏輯,那種看似荒謬卻又閤理至極的生存狀態,總會在我腦海中久久迴蕩,促使我去反思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慣性思維。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就是一場文字的盛宴,充滿瞭實驗性和創造力。他似乎毫不吝嗇地將各種文學技巧熔於一爐,時而精準如手術刀般剖析人性,時而又像印象派畫傢那樣,用大片的意象和色彩來渲染氛圍。我尤其喜歡他那種看似平淡敘述中突然爆發齣的詩意瞬間,那種張力拿捏得恰到好處,不會讓人覺得矯揉造作,反而更添幾分宿命感。這絕對不是那種能讓你在通勤路上輕鬆消磨時間的讀物,它需要你沉下心來,像對待一件精密的藝術品那樣去品味。有些句子,我需要反復閱讀好幾遍,纔能真正領會到其中蘊含的多重含義,這對於長期被快餐文化喂養的我們來說,是一種難得的“精神按摩”,它要求你慢下來,重新學習如何去“看”文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