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
(By the River Piedra I Sat Down and Wept)
作者: 保羅.科爾賀
譯者: 許耀雲
齣版社: 天下文化
ISBN: 9789864179848
分類: 文學 > 世界文學 > 世界文學作品
齣版日期: 2007年08月
語言版本: 中文(繁)
裝幀: 平裝
叢書/係列: 文學人生
內容簡介:
愛情充滿瞭風險,然而,拒絕去愛卻是生命最大的遺憾。
曾經,她與他,兩小無猜。
她十七歲那年,他離開瞭她,追尋探索世界的夢想。
十二年後,他們重逢。
他邀她共度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因為他必須做齣抉擇:要與心愛的女子共度一生?還是將自己完全奉獻給信仰?
已經拒絕愛情與信仰的她,也麵臨瞭考驗:她能卸下心防,勇敢地接受他的愛?還是要成全他服務世人的宏願?
世界知名的巴西作傢保羅.科爾賀,藉由這對戀人跌跌撞撞、攜手尋愛的故事,娓娓道來:
愛就是導引,而真愛是一種完全的放下。
『原版書銷售或得獎紀錄』:
★被譯為39種語文、暢銷44國
★全球熱賣8,000,000本的經典之作
★在颱銷售突破150,000本的動人寓言
選書緣起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一書,對天下文化有重大的意義。
天下文化於1998年1月正式成立「文學人生」書係,以本書為第一本作品。問世後立刻掀起暢銷鏇風,四年內熱賣逾15萬本。來自巴西的保羅?科爾賀,也成為颱灣讀者難忘的名字。
近十年後,我們希望藉由這本書的新風貌,再次嚮大傢介紹保羅?科爾賀。他的作品常富含宗教與哲學的智慧,後期的作品甚至偶有些許魔幻的色彩。但於1994年付梓的《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是國際書評公認媲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跨越年齡與文化界線的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
當代最受歡迎,也最具影響力的作傢之一。1947年齣生於巴西裏約,曾任劇場導演、記者、專欄作傢、作詞者。對宗教和性靈世界嚮來好 奇,為此周遊列國。他最膾炙人口的際遇,就是於1986年探訪古西班牙的朝聖之路,後寫成《朝聖》一書。他並於2006年重遊舊地,紀念朝聖之旅的20周 年。
1987年齣版《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成為全球暢銷書,自此奠定文壇地位。1994年齣版《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後著有《薇若妮 卡想不開》、《魔鬼與普裏姆小姐》。由於這三本書同是以七天為架構,敘述主角突然麵臨命運的考驗與抉擇,故閤稱為「到瞭第七天」三部麯 (And On the Seventh Day Trilogy)。
科爾賀深信,人生最重要的體驗,常發生在極短的時間內,因此他筆下的主角,常在一個特定的時空內,追尋自我,省思生死、真愛與信仰;他的作品也因此成為富含哲學色彩的動人寓言。
科爾賀的著作,已被譯為65種語言,在全球逾150個國傢齣版。
譯者簡介
許耀雲
颱灣大學中文係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教育碩士。曾任媒體記者、編譯,現從事齣版工作。譯作包括《我是你的延伸》等書。
內頁展示
“經典文學”這個標簽,對我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它意味著這本書必定經受住瞭時間的考驗,承載著深刻的思想和普適的價值,能夠跨越時代,觸動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然而,它也常常伴隨著一種“高高在上”的距離感,仿佛需要具備某種特定的文學素養纔能真正領略其精髓。我對於《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被冠以“經典文學”的稱號,既感到好奇,又帶有一絲謹慎。我希望它能像那些真正偉大的經典一樣,以一種不失其深度的同時,又能夠以一種相對易於接受的方式,與我進行對話。我期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不斷地被作者的智慧所啓發,能夠從文字中汲取養分,提升自己對生活、對世界的理解。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展現齣那個時代特有的文學風貌,讓我能夠藉由它,去窺探和感受那個時代的精神脈絡,去理解那些曾經的思考和情感。
评分第一次接觸到保羅這位作者,是在一次偶然的書店漫步中。當時我被他作品的“港颱原版”和“天下文化”這樣的字樣所吸引。我總覺得,那些來自香港和颱灣的齣版物,往往帶著一種獨特的文化氣質,既有源自中國傳統的根基,又吸收瞭西方現代思想的養分,形成瞭彆具一格的風格。《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這本書,恰恰符閤瞭我對這種“混血”文化的想象。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閱讀體驗,能夠在我已經熟悉的文學土壤上,開齣令人驚喜的花朵。同時,“天下文化”這個齣版社的名字,也給我一種信任感,它似乎暗示著一種對知識、思想的尊重和傳播的追求。我深信,一傢有追求的齣版社,所齣版的書籍,在內容上往往是經過嚴格篩選和把關的,能夠保證其思想的深度和藝術的價值。因此,這本書的齣版社信息,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無聲的推薦,讓我更加期待它能在思想的深度和文化的高度上,給我帶來一次難忘的洗禮。
评分“正版”二字,在我看來,是對知識産權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對作者辛勤付齣的肯定。在這個版權意識日益增強的時代,選擇正版書籍,不僅是一種對自己負責任的錶現,更是對整個文化産業良性發展的一種支持。我購買《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的正版書籍,是因為我希望能夠得到最完整、最原汁原味的閱讀體驗,不被盜版所帶來的信息缺失或失真所乾擾。我相信,正版書籍在印刷質量、排版設計、內容準確性等方麵,都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證。同時,購買正版也是對作者的一種支持,讓我能夠鼓勵他們繼續創作齣更多優秀的作品。我希望通過我的購買行為,能夠為像保羅這樣的作者,以及天下文化這樣的齣版社,提供持續的動力,讓他們能夠繼續在文學創作和文化傳播的道路上耕耘,為讀者帶來更多精神上的財富。
评分《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的封麵設計總能瞬間抓住我的目光。那是一種深沉而又帶著些許疏離的藍,像是被夕陽餘暉染紅的河水,又像是藝術傢不經意間灑落的顔料。封麵上的人物剪影,若隱若現,仿佛藏著無數故事,又似在遠眺著什麼,又或是等待著什麼。每次翻開這本書,都會在讀到第一個字之前,被這封麵所引發的無限遐想所占據。它傳遞齣的那種孤獨、沉思,甚至一絲難以言說的憂傷,與我心中對文學最深切的期盼不謀而閤。我總覺得,一本好書,不僅僅在於文字的精妙,更在於它能夠觸及讀者的靈魂深處,激起共鳴。而這本《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在未曾讀懂其內涵之前,已經通過它的外在呈現,成功地在我心中種下瞭一顆期待的種子。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考究,紙張的觸感、印刷的質感,都透露齣一種對品質的堅持,仿佛書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被珍視的藝術品。這種對細節的關注,讓我相信,這本書的內容也必定同樣值得細細品味,每一句話,每一個段落,都經過瞭作者深思熟慮的雕琢。
评分“繁體中文”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對文字純粹性的追求。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東西都趨於簡化和同質化,而繁體中文,卻保留瞭漢字最原始、最飽滿的形態,每一個字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和藝術美感。當我看到《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是繁體中文版時,我的內心湧起一股久違的親切感。我總覺得,用繁體中文閱讀,更能體會到文字的韻律和節奏,更能感受到作者在遣詞造句上的匠心獨運。它不隻是信息的載體,更是一種美的享受。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那些經過精心打磨的詞句,能夠體會到那種細膩的情感錶達,能夠沉浸在文字所營造的詩意世界中。這種對文字本身的尊重和熱愛,是我選擇閱讀繁體中文書籍的重要原因。它讓我相信,這本書在內容上,也必定會延續這種對文字的敬意,呈現齣一種更加精緻和深刻的錶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