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化妝品原料(劉綱勇)
:58.00元
作者:劉綱勇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12230458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根據原料在化妝品中的作用或結構的不同分成12章,每一章又根據其作用或結構分為若乾節。每一節首先詳細介紹各類原料的共性:包括原料的結構、作用及作用機理等,然後用主要篇幅介紹瞭*常用的化妝品原料,包括原料的名稱、來源或製法、性質、功效、應用及安全性等知識。本書收錄的化妝品原料既考慮經典的原料,又選取*的常用原料。本書內容豐富、條理清楚,以作用和結構為主綫介紹瞭各種常用的化妝品原料,在內容上既兼顧瞭化妝品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又考慮瞭企業技術人員對化妝品原料知識的需求。本書既可供化妝品專業學生作為教材,又可以作為化妝品初學者的培訓教材,以及化妝品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第1章乳化劑001
節非離子型乳化劑001
一、聚乙二醇類001
二、矽油類004
三、甘油酯類006
四、聚甘油脂肪酸酯007
五、山梨醇類009
六、糖類衍生物011
第二節離子型乳化劑012
一、陰離子乳化劑013
二、陽離子乳化劑015
三、兩性乳化劑016
第2章增稠劑019
節增稠劑概述019
一、流變性簡介019
二、增稠劑作用機理020
三、增稠劑的分類021
第二節常見增稠劑022
一、有機天然水溶性增稠劑022
二、有機半閤成水溶性增稠劑027
三、有機閤成水溶增稠劑030
四、微粉增稠劑034
第3章香料香精038
節香料038
一、天然香料038
二、閤成香料065
第二節香精088
一、香精的分類089
二、香精(液體)的生産工藝089
三、日用産品的加香089
四、香氣與物質的分子結構090
五、化妝品香精的相關標準091
第4章著色劑和粉092
節著色劑概述092
一、色彩學基本原理092
二、化妝品著色劑的分類094
三、化妝品著色劑的性質096
四、化妝品著色劑的命名方法097
第二節有機閤成色素098
一、有機閤成色素概述098
二、常見的閤成色素101
三、常用的化妝品色澱110
第三節無機顔料111
一、無機顔料概述111
二、常見的無機顔料111
第四節珠光顔料113
一、珠光顔料的特性113
二、珠光顔料在化妝品中的應用114
三、珠光顔料的常見種類115
四、珠光原料的生産流程116
第五節天然著色劑116
第六節一般粉體原料119
一、粉體原料的物理性質119
二、粉體填充劑120
三、天然粉體127
四、磨砂劑128
五、粉的錶麵處理130
第5章防腐劑135
節概述135
一、防腐劑的定義135
二、防腐劑的作用及機理135
三、影響化妝品防腐劑性能的因素135
四、防腐劑安全性137
五、防腐劑有效性評價137
六、防腐劑的理想功效137
第二節準用防腐劑138
一、醛類138
二、酯類140
三、季銨鹽類142
四、酸及其鹽類145
五、酚類148
六、醇醚類150
七、�み蟯槔�153
八、無機鹽153
九、其他類154
第三節無受限抗菌原料155
一、1,2-二元醇類155
二、有機酸157
三、中等鏈長脂肪酸甘油單酯158
四、芳香酚及芳香醇160
五、植物提取物類161
第6章洗滌護膚助劑163
節溶劑163
一、概述163
二、常見溶劑164
第二節推進劑166
一、概述166
二、常見推進劑166
第三節珠光劑168
一、概述168
二、常用的珠光劑168
第四節增溶劑169
一、概述169
二、常用的增溶劑171
第五節螯閤劑172
一、概述172
二、常用的螯閤劑172
第六節pH調節劑173
一、酸174
二、堿176
第七節抗氧化劑178
一、油脂酸敗的機理179
二、油脂酸敗的影響因素179
三、抗氧化劑的基本原理180
四、抗氧化劑的分類181
五、常用的抗氧劑181
第八節無機鹽183
第7章油脂187
節油脂的基本特性187
一、油脂的物理性質187
二、油脂的化學性質189
第二節天然油脂191
一、植物油脂192
二、動物油脂199
第三節閤成脂肪酸酯類202
一、脂肪酸單酯202
二、脂肪酸雙酯205
三、脂肪酸三酯206
第四節聚矽氧烷207
一、聚矽氧烷簡介207
二、甲基矽油208
三、環甲基矽油210
四、聚二甲基矽氧烷醇211
五、烷基矽油212
六、苯基矽油213
七、氨基矽油214
八、聚醚(醚基)矽油215
九、有機矽樹脂216
十、有機矽彈性體217
第五節其他油脂218
一、礦物油脂218
二、脂肪酸220
三、脂肪醇222
四、閤成烷烴224
第8章保濕劑227
節天然保濕劑227
第二節閤成保濕劑232
第9章清潔劑236
節陰離子清潔劑236
一、酯鹽236
二、磺酸鹽239
三、脂酰基氨基酸鹽240
四、羧酸鹽和脂肪醇醚羧酸鹽242
五、磷酸酯鹽244
六、磺基琥珀酸酯鹽245
第二節兩性清潔劑247
一、甜菜堿型清潔劑248
二、咪唑啉型清潔劑249
第三節非離子清潔劑250
一、烷基糖苷250
二、烷基乙醇酰胺251
三、氧化胺型清潔劑252
四、酯類253
第10章膚用功效原料254
節美白劑254
一、皮膚的顔色254
二、美白劑的作用機理及分類255
三、美白祛斑類原料256
第二節抗衰老原料264
一、衰老簡介264
二、抗衰老原料265
第三節防曬劑271
一、防曬劑簡介272
二、無機防曬劑276
三、有機防曬劑276
四、天然防曬劑286
第四節收斂劑287
第五節抗過敏原料289
第六節抗粉刺原料291
一、痤瘡産生的原因及祛粉刺劑的分類291
二、抗粉刺的機理及分類291
第七節功效輔助原料294
一、促滲透劑294
二、溫感劑295
三、抗水成膜劑297
第11章發用功效原料300
節發用調理劑300
一、陽離子錶麵活性劑300
二、陽離子聚閤物301
三、蛋白質類調理劑305
第二節去屑劑307
一、去屑劑概述307
二、常用去屑劑307
第三節發用定型劑309
一、發用定型劑作用機理310
二、發用定型劑結構310
三、發用定型劑分類311
第四節染燙脫毛原料317
一、發用著色劑317
二、氧化劑321
三、捲發直發劑322
第12章天然活性物質325
節蛋白質325
一、蛋白質簡介325
二、常見蛋白類原料326
第二節肽328
一、多肽的結構與命名328
二、多肽的分類與作用330
三、水解蛋白肽330
四、功能多肽331
第三節氨基酸339
一、氨基酸的結構與性質339
二、氨基酸的分類340
三、氨基酸在化妝品中的應用340
四、常見氨基酸340
第四節糖343
一、單糖344
二、低聚糖346
三、多糖347
附錄354
附錄1化妝品限用組分354
附錄2化妝品準用防腐劑365
附錄3化妝品準用防曬劑371
附錄4化妝品準用著色劑373
附錄5化妝品準用染發劑393
參考文獻401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讓我不得不對其專業性肅然起敬。它不僅僅是關於“是什麼”,更重要的是關於“為什麼”和“如何”。例如,在介紹各種“增稠劑”時,書中會詳細分析不同增稠劑的增稠機理,例如是利用其分子鏈的纏繞,還是通過形成膠體網絡,抑或是利用其吸水膨脹的特性。書中還會涉及到不同增稠劑對産品質地、膚感、以及穩定性的影響。例如,某些天然膠類增稠劑可能會帶來粘稠的膚感,而某些閤成聚閤物則可能讓産品更加順滑。這讓我對那些“水潤”、“絲滑”或者“Q彈”的乳液和凝膠,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開始學會去關注成分錶中那些以“-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己內酰胺共聚物”或者“卡波姆”為代錶的增稠劑,並試圖去理解它們在配方中扮演的角色。書中對於“乳化體係”的講解也尤為精彩,它不僅僅介紹瞭油水兩相如何通過乳化劑形成穩定的乳液,還會深入到不同乳化體係的類型,例如O/W(油包水)和W/O(水包油)乳液,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和應用。這讓我明白,為什麼有些麵霜質地輕薄易推開,而有些則更加滋潤厚重。通過這本書,我仿佛獲得瞭一雙“火眼金睛”,能夠透過産品的外包裝和宣傳語,去洞察其內在的科學奧秘。
评分剛拿到這本《化妝品原料(劉綱勇)》,翻開就被厚重的篇幅和密密麻麻的專業術語給鎮住瞭。老實說,我並不是科班齣身,純粹是因為對化妝品成分的“好奇心”驅動,總覺得市麵上琳琅滿目的産品背後,一定藏著許多我不知道的秘密。我一直有個朦朧的想法,就是能更深入地瞭解那些被寫在成分錶上、卻又讓我一知半解的英文字母和化學名稱。這本書就像一個巨大的寶藏庫,裏麵似乎囊括瞭各種你想知道的、或者壓根沒想過的化妝品原料。我花瞭很長時間去消化前麵幾頁,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剛踏入陌生城市的新人,被高樓大廈和縱橫交錯的街道弄得有些眼花繚亂。但是,當我看到關於一些常見原料的詳細介紹,比如保濕劑、錶麵活性劑、防腐劑等等,開始能慢慢將書本上的知識與自己平時使用的産品聯係起來時,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難以言喻的。我開始琢磨,原來我臉上那款號稱“深層滋潤”的麵霜,裏麵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有某種特定的保濕劑在發揮作用;而我夏天愛用的清爽型洗麵奶,之所以不會洗完緊綳,可能與它溫和的錶麵活性劑有關。這種感覺,就像是突然拿到瞭一本“解密手冊”,讓我對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物有瞭全新的認知。當然,這本書的專業性毋庸置疑,很多時候我都需要查閱其他資料纔能理解其中的某些概念,但正因如此,它也讓我有機會接觸到更廣闊的科學世界。我甚至開始對一些曾經讓我望而卻步的成分,比如一些聽起來很“化學”的酯類或聚閤物,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想要去瞭解它們是如何被閤成、又是如何被應用在化妝品中的,它們背後蘊含的科學原理是什麼。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像我這樣想要深入瞭解化妝品背後真相的普通消費者,提供瞭一個非常權威且詳實的參考。
评分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化妝品並非簡單的“香精+色素+基質”的混閤物,而是一門高度精密的科學。書中對於“錶麵活性劑”的論述,就充分展現瞭這一點。它詳細介紹瞭各種類型的錶麵活性劑,例如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和兩性離子錶麵活性劑,以及它們各自的清潔能力、發泡能力、以及刺激性。書中還會分析不同錶麵活性劑在配方中的應用,例如在潔麵産品中,如何選擇既能有效清潔,又不會過度剝奪皮膚天然油脂的錶麵活性劑。這讓我對市麵上各種“溫和”、“氨基酸”、“皂基”潔麵産品,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過去可能隻知道氨基酸潔麵“溫和”,但書中會解釋其溫和的原因,例如其pH值接近人體皮膚,以及其清潔能力相對溫和。而對於皂基潔麵,書中也會解釋其高pH值和強清潔力,以及為什麼它更適閤油性皮膚。這種基於科學原理的解釋,讓我能夠做齣更適閤自己的産品選擇。我甚至開始關注那些以“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或者“椰油酰兩性乙酸鈉”為代錶的錶麵活性劑,去理解它們在産品中的作用。這本書,讓我從一個“被動接受者”,變成瞭一個“主動探索者”,對化妝品的使用和選擇,都有瞭全新的視角。
评分這本《化妝品原料(劉綱勇)》給我帶來的最大衝擊,是它讓我意識到,我之前對化妝品的理解是多麼淺顯。我一直以為,一款好的化妝品,無非就是明星代言、包裝精美、價格昂貴,或者是某個超級熱門的成分。但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通往更深層次認知的大門。書中對各種原料的介紹,從最基礎的性質,到其在化妝品中的具體應用,再到可能存在的風險和注意事項,都進行瞭詳盡的論述。比如,關於防腐劑的部分,書中不僅僅列舉瞭常見的防腐劑種類,還詳細分析瞭它們的防腐機理,以及不同防腐劑的適用範圍和潛在的刺激性。這讓我明白,選擇一款溫和且有效的防腐體係,對於化妝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我過去總是對“無添加”和“XXFree”的宣傳頗為在意,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意識到,防腐劑並非洪水猛獸,而是現代化妝品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關鍵在於其種類、濃度和配方設計。書中對於香料的介紹也讓我受益匪淺,過去我隻覺得香料隻是為瞭增加産品的氣味,但書中卻詳細介紹瞭不同類型的香料,它們的來源、性質,以及在配方中可能引起的過敏反應。這讓我對那些“自帶香味”的産品,多瞭一份審慎的考量。我開始學會去關注成分錶,嘗試理解那些我之前完全陌生的化學名稱,它們究竟是什麼,有什麼作用。有時候,我會對照著書中的描述,去分析我正在使用的産品,試圖找到那些能夠解釋其效果的“幕後功臣”。這種過程,雖然充滿挑戰,但每次都能獲得新的理解,讓我對化妝品的認識又進瞭一步。
评分在我眼中,《化妝品原料(劉綱勇)》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參考,它能夠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對於像我這樣的初學者,它提供瞭入門的知識框架,讓我能夠逐步建立起對化妝品成分的認知。而對於更深入的讀者,它則提供瞭詳實的理論依據和專業解讀。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防曬劑”的章節,它不僅僅列舉瞭物理防曬劑和化學防曬劑的種類,還會詳細分析它們的作用機理,例如物理防曬劑是如何通過反射和散射紫外綫來發揮作用,而化學防曬劑則是如何通過吸收紫外綫並將其轉化為熱能來保護皮膚。書中還會涉及到不同防曬劑的穩定性、光穩定性,以及它們在配方中可能存在的相互影響。這讓我對“SPF值”和“PA值”不再隻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能夠理解這些數值背後所代錶的科學原理。我開始關注那些以“氧化鋅”、“二氧化鈦”為代錶的物理防曬劑,以及以“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阿伏苯宗”為代錶的化學防曬劑。通過這本書,我能夠更理性地選擇適閤自己膚質和防曬需求的防曬産品,而不是盲目聽信廣告宣傳。這種知識帶來的“安全感”,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纔真正明白,化妝品研發背後所付齣的努力和智慧。它不僅僅是將各種成分簡單地混閤在一起,而是需要對每一種原料的性質、功效、以及相互作用有深入的瞭解。書中關於“活性成分”的章節,讓我對那些能夠真正改善膚質、解決皮膚問題的成分有瞭更深的認識。例如,在討論“維生素C”時,書中會詳細介紹其作為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能夠促進膠原蛋白的生成,提亮膚色,淡化色斑。但同時,書中也會指齣維生素C的不穩定性,以及在配方中如何對其進行穩定化處理,例如使用其衍生物,或者將其與其他抗氧化劑搭配使用。這讓我對市麵上那些宣稱含有“高濃度VC”的産品,有瞭更理性的判斷。我開始關注那些以“抗壞血酸”、“抗壞血酸四異棕櫚酸酯”等為代錶的維生素C及其衍生物,並試圖去理解它們在産品中的實際功效。這本書,讓我成為一個更“懂行”的消費者,不再被那些浮誇的宣傳所迷惑,而是能夠基於科學的知識,做齣更明智的選擇。
评分這本書的內容,讓我意識到化妝品配方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在它精妙的結構中,蘊含著對各種原料特性的深刻理解和巧妙運用。我被書中關於“保濕劑”的講解所吸引。書中不僅僅列舉瞭各種保濕劑的類型,例如天然保濕因子(NMF)、吸濕劑、封閉劑等等,還會詳細分析它們的作用機理,例如NMF是如何維持皮膚角質層的水分平衡,吸濕劑是如何從空氣中吸收水分並將其鎖在皮膚中,而封閉劑又是如何通過在皮膚錶麵形成一層屏障來減少水分的流失。書中還會涉及到不同保濕劑與皮膚的親和力,以及它們在配方中可能産生的不同膚感。這讓我對那些“長效保濕”、“深層滋潤”的産品,有瞭更科學的認識。我開始關注那些以“透明質酸”、“甘油”、“角鯊烷”為代錶的保濕成分,並試圖去理解它們是如何為我的皮膚帶來充沛水分。這種通過閱讀專業書籍而獲得的“洞察力”,讓我覺得自己的護膚之路,變得更加清晰和有方嚮。
评分我發現,這本書對於理解化妝品配方的“協同效應”有著非常深刻的闡釋。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單一原料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它會涉及到不同原料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如何在配方中共同發揮作用,從而達到最佳的功效。例如,在討論抗氧化劑時,書中可能會介紹幾種不同的抗氧化劑,並解釋它們的作用機理,例如清除自由基、抑製脂質過氧化等。更重要的是,它還會指齣,某些抗氧化劑之間可能存在協同作用,例如維生素E可以幫助再生維生素C,從而延長其抗氧化活性。這讓我意識到,一款真正有效的抗衰老産品,往往是多種活性成分巧妙搭配的結果,而非單一成分的“堆砌”。此外,書中對於某些“明星成分”的介紹,也並非盲目推崇,而是會從科學的角度去分析其功效,以及在實際配方中可能遇到的挑戰,例如穩定性、滲透性等。這讓我對市麵上那些過度宣傳的“神奇成分”,有瞭一個更理性的認識。我開始明白,很多時候,廣告宣傳往往會放大某個成分的功效,而忽略瞭它在整個配方中的實際作用。這本書,就像一個“撥雲見日”的工具,幫助我剝離那些華麗的宣傳,去看到産品背後真正的科學原理。我甚至開始嘗試去分析一些産品的成分錶,並結閤書中的知識,去推測這款産品可能達到的效果,以及它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這種“解構”的過程,讓我對化妝品行業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成為瞭一個更“聰明”的消費者。
评分這本書的編排和內容深度,讓我意識到它絕非一本泛泛而談的科普讀物,而是一部可以伴隨使用者不斷深入學習的專業參考書。我尤其欣賞它在介紹每一種原料時,不僅僅停留在基本的化學結構和功能描述,而是會深入到其作用機理、應用範圍、以及在配方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例如,在提到某些天然提取物時,書中會詳細闡述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是什麼,這些成分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例如抗氧化、舒緩、美白等等,並且還會涉及到這些天然提取物在提取過程中的技術難點和穩定性問題。這對於那些希望理解産品功效背後的科學依據,或者想要自己動手DIY一些簡單護膚品的人來說,無疑是極其寶貴的知識。書中對於不同類型原料的分類也做得非常細緻,比如將各種乳化劑按照其親水親油平衡值(HLB值)進行區分,並詳細解釋不同HLB值範圍的乳化劑適用於哪些類型的配方,如何影響産品的質地和穩定性。這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邏輯的梳理,讓我能夠係統地學習和理解化妝品配方的構建原理。我花瞭很多時間去研究書中的案例,雖然有些案例的復雜性超齣瞭我的理解範圍,但我仍然嘗試去捕捉其中蘊含的思路和方法。比如,書中可能會分析一款高端抗衰老精華液的配方組成,並解釋為什麼會選擇某幾種特定的活性成分搭配,以及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協同作用。這種深入的解析,讓我對化妝品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研發實力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甚至開始關注書中所提到的各種測試方法和評價標準,例如關於防曬劑的SPF和PA值測試,或者關於刺激性測試的各種方法。這讓我意識到,一款閤格的化妝品,背後需要經過多少嚴謹的科學驗證和質量控製。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在介紹某些復雜化學反應和概念時,確實具有一定的門檻。但正因為如此,它所提供的知識價值纔更加突齣。它不像市麵上一些“快餐式”的護膚指南,而是真正地在傳授一套嚴謹的、係統的知識體係。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成膜劑”的章節所吸引。我一直覺得,很多底妝産品,比如粉底液、隔離霜,塗在臉上之後會形成一層薄膜,讓皮膚看起來更平滑,妝容也更持久。這本書就詳細解釋瞭各種成膜劑的類型,例如聚閤物類、蛋白質類等等,以及它們是如何在皮膚錶麵形成連續的薄膜,從而達到修飾膚色、隔離外界刺激、以及延長妝效的作用。書中還會涉及到不同成膜劑對膚感的影響,例如有些成膜劑會帶來絲滑的觸感,而有些則可能讓皮膚感覺略微緊綳。這讓我對那些“柔焦”、“磨皮”效果的底妝産品,有瞭更科學的認識。我甚至開始關注配方中成膜劑的含量和類型,試圖去預測它對妝效的影響。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羅列,更是知識的應用指南。它幫助我將抽象的化學概念,轉化為對日常生活中化妝品功效的直觀理解。雖然有時候我需要反復閱讀某一段內容,或者查閱其他資料來輔助理解,但這種“鑽研”的過程,本身就充滿瞭樂趣和成就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